002129中环股份股票,国内芯片行业制造厂企业有哪些
002129中环股份股票,国内芯片行业制造厂企业有哪些?
国内做芯片的企业有哪些?2018国产芯片企业排行榜top10:紫光集团、华为海思、长电科技、中芯国际、太极实业、中环股份、振华科技、纳斯达、中兴微电以及华天科技。
TOP1、紫光集团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旗下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家战略引导下,紫光集团以“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为“双轮驱动”,形成了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在全球信息产业中强势崛起。目前,紫光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在企业级IT服务细分领域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与英特尔、惠普、西部数据等全球IT巨头形成战略合作。2016年始,紫光相继在武汉、南京、成都开工建设总投资额近10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与存储器制造工厂,开启了紫光在芯片制造产业十年1000亿美元的宏大布局。
TOP2、华为海思
海思半导体是一家半导体公司,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
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媒体领域,已推出SoC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
TOP3、长电科技
长电科技是中国著名的分立器件制造商,集成电路封装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之一,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第一)。长电科技成立于1972年, 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历经四十余年发展,长电科技已成为全球知名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
长电科技面向全球提供封装设计、产品开发及认证,以及从芯片中测、封装到成品测试及出货的全套专业生产服务。长电科技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崇尚员工、企业、客户、股东和社会和谐发展,合作共赢之理念,先后被评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百强企业,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示范企业等,拥有国内高密度集成电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长电科技生产、研发和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主要半导体市场。长电科技属于国有企业。
TOP4、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纽交所代号:SMI,港交所股份代号:981),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 0.35微米到28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今日公布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综合经营业绩。2016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创新高的8.148亿美元,毛利为2.46亿美元,毛利率30.2%,中芯国际应占利润1.04亿美元。
统计全年数据显示,2016 年中芯国际销售总额达到 29 亿美金,再创新高,收入同比上升 30.3%。其中,净利润率和中芯国际应占利润均创新高,分别为 11% 和 3.766 亿美金。
TOP5、太极实业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创立于1987年。通过几年的发展,具有相当技术和经济实力。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发展前途的技术先进型企业。公司先后开发出花色差别化长丝、丙纤烟用过滤丝束、涤沦帘子线等三大主体产品。1991年被评为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之一,中国化学纤维工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一名。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业务、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和材料业务。半导体业务主要涉及IC芯片封装、封装测试、模组装配及测试等;工程技术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子高科技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与保健,市政与路桥,物流与民用建筑,电力,综合业务等6大业务领域;光伏电站的投资和运营业务于2014年开始逐步形成;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有涤纶工业长丝、浸胶帘子布和帆布等,现已形成年产36000吨涤纶工业长丝和年产20000吨浸胶帘子布、10000吨浸胶帆布的生产规模。
TOP6、中环股份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环股份”)是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129。公司致力于半导体节能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创投于一体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旗下拥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个省部级研发中心、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员工上万人。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一个跨地域、跨领域、规模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未来,公司将坚持定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环境友好、职工爱戴、客户信赖、政府尊重”,以市场经营为导向,全国化产业布局、全球化商业布局,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TOP7、振华科技
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公司为独家发起人,以其优势资产进行重组,即将发起人下属之全资子企业程控交换机厂(以下简称程控厂)、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器材厂(以下简称新云厂)、中国振华集团宇光电工厂(以下简称宇光厂)和中国振华集团建新机械厂(以下简称建新厂)的部分生产经营性资产重组后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
TOP8、纳斯达
纳思达股份(股票代码:002180),专业致力于打印显像行业,成像和输出技术解决方案以及打印管理服务的全球领导者,行业领先的打印机耗材芯片设计企业,是全球通用耗材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全球知名的激光打印机品牌“利盟”,利盟以中高端产品技术和打印管理服务见长,提供高价值打印服务解决方案,特别在欧美市场扎根很深。全球员工人数约为20000人。集团年销售规模约300亿元人民币,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
珠海赛纳集团,纳思达股份的控股公司,研发和销售工业级3D打印机。产品适用于彩色多材料的医疗教育培训模型和手术规划模型、珠宝首饰精铸模型和彩色多材料个性化定制产品。2007年,联想控股通过旗下君联资本入股赛纳。
奔图电子,纳思达股份的控股股东拥有的激光打印机业务(奔图品牌激光打印机),是中国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打印机厂商。奔图打印机被列入关键领域国产替代计划的产品。
利盟国际,是1991年从IBM分离出来的公司,深耕中高端打印机市场,堪称打印机行业的"奔驰"。作为打印成像解决方案、硬件、商务流程和服务等领域公认的领先企业,在打印管理服务(MPS)、智能捕捉、企业内容管理、医疗行业内容管理、财务流程自动化和企业搜索等关键市场领域具有领先的竞争力。
TOP9、中兴微电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微电子”)于2003年注册成立。中兴微电子以通信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芯片供应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兴微电子已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队伍,研发人员超过2000人,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机构。截至2016年底,共申请IC专利超过3000件(其中PCT国际专利超过800件)。2017年中兴微电子销售规模达到66亿,位于国内IC设计公司前三。
中兴微电子掌握国际一流的IC设计与验证技术,拥有先进的EDA设计平台、COT设计服务、开发流程和规范,自研芯片研发并成功商用的有100多种,覆盖通讯网络、个人应用、智能家庭和行业应用等“云管端”全部领域,在国内处于行业前列。
未来,中兴微电子将立足管道、拓展终端,同时布局大数据、云、物联网和可穿戴市场,成为“云、管、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设计公司,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中国芯”解决方案。
TOP10、华天科技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5日,2007年11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华天科技;股票代码:002185。目前,公司总股本213,111.29万股,注册资本213,111.29万元。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目前公司集成电路封装产品主要有DIP/SDIP、SOT、SOP、SSOP、TSSOP/ETSSOP、QFP/LQFP/TQFP、QFN/DFN、BGA/LGA、FC、MCM(MCP)、SiP、WLP、TSV、Bumping、MEMS等多个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及智能移动终端、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汽车电子等电子整机和智能化领域。公司集成电路年封装规模和销售收入均位列我国同行业上市公司第二位。
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请关注我!
光伏板块该如何投资?
人类进步的本质,就是能源利用能力的提升。从最初的用木头烧火,到用石油、风能、核能等等。即使比特币,也是将能源用货币的方式储存起来,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利用。
光伏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去年开始涨了很多,但成长性远远没有到头。在国内“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国内装机高速增长信号愈发明确。因此,光伏的投资逻辑值得继续重视。
01
碳中和
全球共同推进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欧洲提出 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 1990 年)从目前 40%的减排目标提高到 55%;
美国民主党平台草案规划显示计划未来五年安装 5 亿块光伏组件;
日本将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韩国总统文在寅承诺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
全球使用非石化能源一定是必然的选择,光伏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板块。
如果说电动车领域,我们还面临着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的激烈竞争,那么光伏行业,我们在国际上几乎是没有对手的。
过去10年,光伏发电的成本降低了80%以上,但是我们的企业在一轮又一轮残酷的周期中不断成长、打磨关键环节的技术,最终站在了行业龙头的地位上。
02
年化20%增长
光伏产业链是晶硅的路线,主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和电站,比如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主产业链之外还有一些辅产业链,比如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支架。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过去10年来技术进步非常大,整个光伏产业的成本下降非常大。
全球光伏LCOE由2010年的0.378$/kWh,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0.048$/kWh,降幅高达87%,是近十年内所有可再生能源类型中降本速度最快的能源。
2021年后,国内大部分地区可实现光伏发电与煤电基准价同价,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平价上网正在逐渐实现,预计未来全球光伏 LCOE 有望持续下降。
现在来看,光伏产业本身的经济性也得到验证。全球很多地方已经进入平价上网的阶段,可以看到板块已经进入到供需两旺,量价齐升的爆发式发展阶段。过去10年光伏成本下降80%多,技术进步确实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
进入一个平价阶段以后,意味着什么?以前是政府补贴,以后政府不补贴了。根据测算,今年全球的装机量170GW,增长有40%,短期增长非常快。
时间拉长一点看,十四五规划里面,未来5年光伏对非石化能源的占比要提升到20%,现在的光伏发电占社会用电总量的3%,渗透空间还非常大。
到2060年,如果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光伏渗透率大概要达到60%。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确定性的持续年化20%增长。
03
中国龙头地位
中国企业在产业链里面,已经处于龙头地位。包括硅料、硅片、组件,在全球的产能占比都已经占60%、70%以上,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和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公司是全球光伏需求的主要供给力量。
比如说,全球电池片产能、产量扩张迅速,中国厂商占比近八成。2019 年全球电池片产量超过 2GW 的企业有 20 家。按产能排序,前八厂商分别为通威、天合、隆基、晶澳、晶科、阿特斯、爱旭、韩华。其中通威、爱旭是专业电池厂,效率、成本领先;其余 6 家为一体化厂商。
组件环节具备品牌和渠道壁垒,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鲜有新进入者。全球组件出货前十名中80%为中国企业,晶科能源连续四年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
光伏行业是一个集科技属性和消费属性为一体的赛道,在产业、政策,资本的共振下,景气度持续向上。
光伏行业最核心的驱动力就是通过技术进行降本。从2010年到2020年底,整体行业降本80%,实际上就是技术推动的。
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技术迭代,比如说单晶取代多晶,这个是过去十年的技术主旋律。回顾过去近十年,单晶+PERC 电池组合推动光伏行业走向平价时代。
单晶产品具有晶格缺陷更低,材料纯度更高,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更加优异等特点,在通过提升转换效率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
根据 Solarzoom 数据,10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单晶 PERC 度电成本为 41 美元/KWh,低于 TOPCon的 42 美元/KWh 与异质结的 43 美元/KWh。目前单晶 PERC 仍是性价比最高的电池技术,考虑性价比和产业链配套成熟度,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主流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给予隆基股份比较强的溢价。
行业的技术迭代,单晶取代多晶,这个过程中隆基股份胜出了。
目前,电池片环节单纯靠硬件成本下降的降本,边际难度越来越高。随着 PERC 转换效率逐渐接近天花板,电池片厂商开始相继布局具有更高效率,更低衰退率,更高发电量的 N 型太阳能电池技术,例如隧穿氧化钝化接触电池(TOPCon),异质结电池(HIT)和背接触电池(IBC)等。
未来五年,随着材料技术和工艺技术不断进步,行业还能进一步地去降本。
04
从周期到成长
光伏行业最近这一波上涨,最核心逻辑是,碳中和背景下的增长性确定。2020年底全球的光伏装机大概是130GW,预计2025年应该可以达到300GW甚至350GW,就是翻两番。
前几年,光伏是政策或者补贴驱动型的,就有所谓的抢装这些事情,每年的需求波动,甚至季度需求的波动非常大。
之前它是依靠补贴来推动的行业,所以业绩波动非常大,同时现金流不稳定,导致估值水平一直受到压抑,一般都拿周期的行业角度去看待光伏产业。
现在进入一个平价时代,产业驱动力从原来的补贴转换到内生驱动,需求和供给都非常旺盛,景气度是向上,行业从原来周期性的估值体系,要切换到成长角度。
简单说,光伏行业在2021年退出补贴后,将展现出超预期的成长性,行业标的将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
05
4条主线
如果说光伏行业是高估值,那也是高估值板块里面成长性最强的,相对于估值在40倍以上的行业,光伏的成长空间大,盈利稳定性也强,估值消化能力非常强,所以可以从战略上看好光伏产业,行业龙头的估值溢价可能会长期存在。
2021 年起,全球光伏市场基本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全球光伏装机中枢有望上移,综合考虑光伏各环节竞争格局、增长空间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匹配能力,建议把握4条主线:
1)明年供应偏紧的硅料环节,硅料龙头通威股份;
2)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胶膜绝对龙头福斯特;
3)一体化制造龙头隆基股份、晶澳科技;
4)国产替代叠加海外高毛利市场切入的储能逆变器环节:锦浪科技、固德威。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排名?
通过对半导体行业统计分析,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前十的分别是:紫光集团、华为、长电科技、中芯国际、太极实业、中环股份、振华科技、纳思达、中兴、华天科技。以下是对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的讲解。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一、紫光集团
紫光集团最早起步于1988年。当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这是清华大学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综合性校办企业,也是紫光集团前身。近年来,紫光集团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在全球信息产业中强势崛起。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二、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三、长电科技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分立器件制造商,集成电路封装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之一,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第一)。中高级技术员工占员工总数
40%。公司于2003年6月在上交所A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0584)。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四、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五、太极实业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创立于1987年。通过几年的发展,具有相当技术和经济实力。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发展前途的技术先进型企业。公司先后开发出花色差别化长丝、丙纤烟用过滤丝束、涤沦帘子线等三大主体产品。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六、中环股份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1969年组建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中环股份”,代码为002129。是生产经营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482,829,608元,总资产达20.51
亿。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七、振华科技
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公司为独家发起人,以其优势资产进行重组,即将发起人下属之全资子企业程控交换机厂、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器材厂、中国振华集团宇光电工厂和中国振华集团建新机械厂的部分生产经营性资产重组后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八、纳思达
纳思达,格之格品牌的缔造者。纳思达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打印耗材制造商之一,立足中国,全球性经营。作为国内唯一掌握通用耗材芯片技术的企业,纳思达集团占有全球兼容墨盒芯片市场的80%以上。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九、中兴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十、华天科技
华天科技是2003年11月12日,天水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自然人杨国忠和葛志刚、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硅动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签署一致同意共同发起设立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程度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大规模引进、消化、吸收以及产业的重点建设,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最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实际销售额为7200.8亿元,同比增长13.7%。以上便是对为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的所有讲解了。
半导体板块股票有哪些?
半导体板块股票有:
勤上股份(002638);
通富微电(002156);
太极实业(600667);
韦尔股份(603501);
长电科技(600584);
江丰电子(300666);
上海新阳(300236);
华天科技(002185);
国科微(300672);
大恒科技(600288);
北方华创(002371);
扬杰科技(300373);
弘信电子(300657);
圣邦股份(300661);
士兰微(600460);
北京君正(300223);
华微电子(600360);
文一科技(600520);
国星光电(002449);
苏州固锝(002079);
有研新材(600206);
联创光电(600363);
兴森科技(002436);
大唐电信(600198);
中环股份(002129);
ST弘高(002504);
隆基股份(601012)等等。
半导体产业有哪些好的企业?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前十的分别是:紫光集团、华为、长电科技、中芯国际、太极实业、中环股份、振华科技、纳思达、中兴、华天科技。以下是对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的讲解。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一、紫光集团
紫光集团最早起步于1988年。当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这是清华大学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综合性校办企业,也是紫光集团前身。近年来,紫光集团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在全球信息产业中强势崛起。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二、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三、长电科技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分立器件制造商,集成电路封装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之一,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第一)。中高级技术员工占员工总数 40%。公司于 2003 年 6 月在上交所A板成功上市 (股票代码 600584 )。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四、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五、太极实业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创立于1987年。通过几年的发展,具有相当技术和经济实力。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发展前途的技术先进型企业。公司先后开发出花色差别化长丝、丙纤烟用过滤丝束、涤沦帘子线等三大主体产品。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六、中环股份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1969年组建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中环股份”,代码为002129。是生产经营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482,829,608元,总资产达20.51 亿。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七、振华科技
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公司为独家发起人,以其优势资产进行重组,即将发起人下属之全资子企业程控交换机厂、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器材厂、中国振华集团宇光电工厂和中国振华集团建新机械厂的部分生产经营性资产重组后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八、纳思达
纳思达,格之格品牌的缔造者。纳思达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打印耗材制造商之一,立足中国,全球性经营。作为国内唯一掌握通用耗材芯片技术的企业,纳思达集团占有全球兼容墨盒芯片市场的80%以上。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九、中兴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十、华天科技
华天科技是2003年11月12日,天水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自然人杨国忠和葛志刚、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硅动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签署一致同意共同发起设立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程度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大规模引进、消化、吸收以及产业的重点建设,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最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实际销售额为7200.8亿元,同比增长13.7%。以上便是对为中国半导体企业排名的所有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