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新兴成长股票,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2024-07-26 09:40:53 108阅读

博时新兴成长股票,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现在的市场与当时市场区别又在哪里呢?

区别一:标的

博时新兴成长股票,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深股通的投资标的为,市值60亿元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成份股,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共计880只股份。

深港通标的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从市值的覆盖率、交易的比率及市盈率等看,深港通市场代表性比较强。

二是从所处行业看,与沪港通的标的大部分在金融、地产等不同,深港通的标的多分布在消费、电子及医疗等新兴行业,成长性比较好。

相较沪港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增加了:市值50亿港币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

最大的区别在于深市有中小板和创业板,深市的成长股是沪港通和港股市场的补充。与沪港通类比,深港通的标的不局限于A/H股同时上市,而将包含深市成分股;由于深市成分股与沪市有很大区别,这将大大丰富香港投资者的投资范围。

区别二:活跃度

(1)深圳交易所股票数量占据了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60%,包括深圳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与上证股票相比,深交所股票平均市值更小,交易及活跃度水平更高;

(2)从两市公司市盈率和市净率的走势可以看出,自09年之后深证股票估值水平大幅超越上证,当前深证股票平均市盈率大概是上证的两倍;再者,15年以来上证380的换手率普遍低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尤其是中小创新指数在活跃度上要显著领先;

(3)通过对比沪股通和深股通标的股票的差异,明显看到深股通标的中小盘股比例明显提升,以深港通方案获批当天收盘价格计算,满足深股通北向标的股中一半以上的股票市值都集中在60-200亿。

区别三:影响力

深港通对港股的影响力将远高于沪港通:

( 1)人民币及A股背景的转变,引发资金南下潮:沪港通于2014年推出,相对2014年,目前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加大,而当前也没有A股的疯牛行情。加上港股处于估值洼地,以及港元与美元挂钩而美元作为避贬值的安全岛,资金南下的意欲明显增加。

( 2)互联互通将包括ETF品种: ETF作为一个便利的投资产品,极具吸引力,尤其对一些不太熟悉市场的投资者。香港的ETF投资产品非常丰富,ETF的纳入将能吸引更多资金南下,发行机构也会加大力度在港推出相关ETF产品。

(3) 后续会有更多互联互通措施:如李小加所指,深港通开通,完成了港交所市场的股票通,之后会进一步完善、增量、扩容。今后,将向其他的股票通、一级通、衍生通、商品通、债券通不断的进军。

(4)海外资金加入追逐。深港通获批推出,将催化外资加速抢滩港股,毕竟港股估值偏低。6月下旬起,港元一直保持强势,一定程度反映海外资金的流入。

区别四:额度与参与度

与沪港通开通时有总额限制相比(港股通2500亿元、沪股通3000亿元),深港通从一开通时便不设总额度。

深港通建立在沪港通基础之上,框架更具开放性,内涵更丰富。因为有了沪港通两年运行基础和经验,相比沪港通,深港通取消总额度限制,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自由和便利,使得更多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机构投资者)参与。

根据深港通细则,将不再设总投资额度限制,沪港通总额度也被取消。但每日额度将继续保留,深港通与沪港通现行标准一致,北上(投资A股市场)每日额度为130亿元,南下(投资香港市场)的每日额度105亿元。

区别五:杠杆资金环境

沪港通开通之时,场外配资监管较为宽松,杠杆资金、伞形信托如雨后春笋,一波“杠杆牛”应运而生。

而就在近日,证监会对2015年A股非正常调整期间涉及场外配资的证券违法违规案件作出行政处罚。

其中,证监会对3家为配资提供系统服务的公司、4家证券公司及6家涉案配资公司(个人)等13起涉嫌配资违法案件共计罚没近8.58亿元。去年9月,证监会公布的场外配资处罚名单中,涉及14家公司(个人),罚没总额逾10亿元。

去年6月A股非正常调整,其中因杠杆和配资平仓造成的流动性风险被认为是市场大跌的“罪魁祸首”,证监会也因此对配资违法案件进行“严打严查”。

可以看出:目前监管层对场外配资这类增量资金的监管态度明显比沪港通时重视的多,监管的也更为严厉。去年的“杠杆牛”似乎不可复制。

这样反复高抛低吸行吗?

这已是标准的“熊市一原则”操作法。

问题是,有足够的定力严格的执行这样的操作吗?

二个问题:

1,涨了10%,卖出,空仓,后面持续上涨,怎么办?进不进?进就是“追涨”。

2,跌了5%,买进,持续下跌怎么办?是清掉,还是继续持仓?清仓就是“杀跌”。

多少人倒在“追涨杀跌”的路上?

对少韭菜被“追涨杀跌”收割?

下面说说经典“熊市一原则”的操作方式。

熊市一原则

这个原则主要针对的熊市,牛市和震荡可以借鉴,但也有更积极的操作方式。

核心是:把盈利10%这个目标钉死。

也就是说,以现在为基点,每盈利10%就赎回10%,并把逢跌5%赎回的钱全部投进去,反复如此操作。

要点:

1.每次涨到10%,就赎回10%

2.每次跌5%,前面赎回的资金全买入

3.如果赎回后又涨了10%,继续卖10%

4.如果跌了5%后,又继续跌,不用管。

这就是“止盈不止损”的另一个经典法则的运用。

再次强调,这个方法适合熊市,每次操作间隔会比较漫长,好处是稳定,省心。

码字不易,请关注@湘绣生活一下吧。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值得购买吗?

值得购买。基金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是一只不错的基金。1.不错2.该基金的投资主题是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这些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足够大,也符合当前国家的战略方向,因此该基金的投资前景看好。3.当然,这只基金的风险偏高,需要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并做好风险控制。同时,需要投资者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风格,及时跟进基金的动态。

SZ开头的是什么股票?

是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sz是拼音深圳的缩写,也就是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在深交所的股票按类别区分,又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为区别于上交所的股票,深交所的股票代码前有sz的前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新兴技术产业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相关公司的成长能力更加的突出。

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内地两所证券交易所之一,其主要指数为深证成指。

科创板发行市盈率这么高?

科创板发行市盈率这么高,开盘后还翻几倍的涨,这个盘谁来接?题主的问题很有意思,科创板是当前最热门的,不少科技企业都是在科创板上市的,比如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寒武纪、金山办公等。

这些企业的估值都比较高,这个高一方面是和A股的其他企业对比,另一方面是和其他市场的企业对比,比如中芯国际原本是已经在香港上市了的,现在在科创板上市,市值翻了几倍,但是中芯国际的基本面并没有什么改变。

这些企业大多还没有稳定,技术、商业模式都不是很稳定,甚至都没有盈利,按照传统的估值工具来看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都是如此。下图是目前中芯国际、金山办公、中微公司、寒武纪等四家企业的估值情况,这四家企业也是科创板市值最高的几家企业,其中中芯国际的市值应该6000亿,因为有部分股份是在香港的,所以这张图中只显示了A股的股份市值是3000亿。

我们传统的估值方法用在这些企业身上都是失灵了的,已经盈利的三家企业,市盈率都是数百倍甚至上千倍,而市净率也都在十倍以上,这和我们传统的对企业估值的理念是相差甚远的。

这种情况笔者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如果非要 有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用“市梦率”来解释 ,因为这些企业都是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或者说是代表了未来潜力巨大的行业或者是产品,华为被打压了,芯片被断供,未来的形势不知道会如何发展,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我们没有什么选择,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如果只能从国内的企业选择采购,那么被选择的企业就会有了巨大的市场,而依靠这些销售额不断增强研发,未来也许就有很大的概率研发出不错的技术和产品。

炒股既是考虑过去,更是投资未来,但是这里面的很多企业其实更适合在一级市场玩的,而非是现在就弄到二级市场来玩的,一级市场的投资风险明显更大,失败的概率更高,能够被弄到二级市场的企业,本身就在技术、产品、市场和模式方面已经成型,只是现在是特殊情况,不过想一想,既然乐视那么不靠谱的企业都能搞上来融资近千亿,还不如让这些在技术和产品领域本身就是我们急需的企业来试试看。

至于接盘与否的问题,笔者前面说了,这里面很多企业本该是在一级市场的,还没有成熟到或者是长大到二级市场的,风险很大,如果成功了,当然是前景无限,但是失败了,现在如此高的估值,那么跌下来也是非常痛的,我们作为股民,要问自己的是,我们自己能否承受这种失败?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承受未来可能出现的“樯橹灰飞烟灭”的失败,那么赌一把也没什么,如果你无法承受,那么A股的企业很多,不必在此一颗树上吊死。

最后说一句,目前科创板的企业有159家,滚动市盈率的中位数是81倍,动态市盈率中位数是77倍,静态市盈率中位数是80倍;创业板企业845家,静态市盈率中位数52倍,动态市盈率中位数是46倍,滚动市盈率中位数是49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