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股价创历史新高,林园买入以岭药业成本价
以岭药业股价创历史新高,林园买入以岭药业成本价?
无法确定因为并没有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比如林园买入以岭药业的时间、价值、买入原因等。同时,股票市场的波动也是非常大的,成本价并不代表未来涨跌幅度。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答案。如果林园买入以岭药业的原因是看好公司长期的发展前景,那么可以继续持有股票,不必过于担心短期市场波动。同时,建议也要及时关注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行业动态,做好风险控制。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售价「跳水」?
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发国难财的货,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一个都跑不了!以岭药业最终回归价值必然是一条散户血淋淋的坎坷路!
看看这样的日线图,回调之路还没有结束,这样的横盘消化,估计还得半年以上。
看看月线,回到24附近,才是真正的舒适区,在这里才有我们参与的机会!
以岭药业已经从连花系列为代表的中药新贵,发展到抗癌药的新领域。不断创新的能力,才是以岭药业的未来之本。热点概念驱动股价难以长久,公司的市值终将会回到企业本身的价值。实际上,以岭药业最近几年的业绩还是很亮眼的,逐年增加不说,实际上企业的研发也很重要。在这一点上,以岭药业还是可圈可点的,未来再次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谁赚走了我们的钱?
现在疫情解封了,正如有些专家预测的“大疫不过三年”果出所料,但真正能熬过来的相信都属于强者。有得失并驱的,有功败垂成的,有负债累累的,也有收获满满的——到底谁才是这场疫情最后的赢家,多数人可能会说:还能健康的活着或者钱包里还有钱可花,但我想说的是那些在疫情中既能为我们保驾护航还能挣钱的那些获利者。
一、奢侈的口罩,一地鸡毛。
2020年初疫情爆发初期,当时需求量最大的相信大家都会脱口而出说的肯定是“口罩”,因为新冠病毒感染极强,可通过空气传播或具有人传人的高度传播风险,所以专家建议全民都要戴上口罩,在一夜之间,口罩一个难求,且价格昂贵,平时几毛钱的价格都炒作到了10几元钱1个,但还是很难抢到口罩,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当时中央提出“疫情就是责任,防控就是命令。”为了打赢这场疫情战争,政府下令号召具备有生产标准的企业都要参与到生产口罩的行列中,满足市场需求。很多企业马上纷纷响应,也有不少知名企业都宣布跨界生产口罩。比亚迪、富士康、OPPO、上汽通用五菱、中顺洁柔、三枪内衣、红豆服饰、水星家纺等企业均加入口罩大军“阵营”。就连没有资质的公司企业也为了分得一杯羹,想方设法购买设备连夜调试,匆匆忙忙即刻上阵。
熔喷布价格飞涨,每吨从原来的2万元涨至40万元,连生产口罩设备的价格在疫情中从原来的15-20万炒作到100万-200万。就一个月的时间从刚开始的一罩难求,到口罩满天飞,满足了国内供应,又紧接着大量出口。当时全国上下都按下暂停键全部居家隔离,唯有羡慕生产口罩的赚得盆满钵满。
但没有想到仅仅2个月多月的时间,新冠疫情基本被控制,口罩从原来的奢侈品变为了日常用品,价格从十几元一个沦为了一元一个。 很多个人和企业在2020年3月份建厂,4月份投入生产,5月份开始出现滞销,6、7月份开始考虑生产线转型,这是大多突击进入口罩生产的厂商的侧写。他们大多是在口罩生产设备、原材料价位最高时入局,然后以最低产品价格销售,少则亏损几十万,多则亏损成百上千万,最终大家都落下一地鸡毛,也不知谁赢谁输。
曾经疯狂的口罩
二、全民疫苗,争先恐后。
2021年疫情还在持续、反复、蔓延、变异,新冠疫苗的推出为老百姓可谓是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刚开始人们对打灭活疫苗半信半疑,尽管是免费,但谁都不敢第一个去当小白鼠。好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公开数据表明打疫苗安全系数极高,这时候我们唯有相信的是我们的政府正确宣导,因为这场疫情中央帮我们保护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帮我们承担了多少家庭无法承担的医疗费用,所以疫苗的推出只有受益不会有伤害。
慢慢的出现打疫苗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排起了长龙,从刚开始的不情愿到最后拿着小板凳去争抢排队的画面还记忆犹新。随着打疫苗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需求,这时也争相推出了多款疫苗,最熟悉的应该是国药和科兴了,相信这两家公司在全民疫苗的号召下业绩不会太差。根据新浪财经在2022年3月31日的报道,北京科兴在2021年新冠疫苗盈利达到了900亿元,相对于27亿剂的供应量,相当于每支新冠疫苗盈利33元,相当于我们国人将近14亿人都打过科兴的两针疫苗。我想科兴在这次疫情中既是全民疫苗的贡献者也是最高的获利者。
三、核酸筛查,露出马脚。
虽是全民疫苗,但病毒就像孙悟空一样发挥着自己的72变,让人防不胜防。病毒由刚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又化成了德尔塔病毒,德尔塔病毒现在又变异成了奥秘克戎病毒。虽然病毒减轻了但对人体尚有一定的危害性,很多人感染了之后都是无症状感染,虽没有发热发烧,但检测出来还是呈阳性。当时相关科研团队也在监测和观察此病毒的发展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危害或者会造成后遗症,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这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进行核酸筛查,一人感染,密接的人也都参与核酸筛查和居家隔离。
为了方便老百姓核酸筛查,提升检测效率和结果,光靠医院推出的核酸检测点还远远不够,必须得靠社会上具有合格资质的相关机构积极参与,才能让核酸检测更高效。一时间,好多人瞄准了这行当的其中妙意,核酸试剂,核酸采样器等,相信每个国人都做过1-2次的核酸检测,按照14亿人口来计算这背后的数据非常之庞大,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庞大利益链。据统计,从2020年3月开始,国内的核酸检测机构从2000家增长到13000多家,这三年里,国内累计做了120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从A股的公开数据可以看到,涉及核酸检测的上市公司总营收是3638亿,净利润达到854亿。这只是已经上市的公司,还有想通过核酸检测生意谋求上市的呢?还有我们未知的,比如之前因为张珊珊上热搜的核子基因(张核子),一年就做了四个多亿。为了能保证自己的利益链能不间断的输出,所以就有了核算造假,本来是阴性的偏偏数据显示是阳性。因为一人牧羊,密接的人也都跟着放羊,最后牧羊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多,产生的效益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所以本次推行全民核酸的检测机构盈利有多大,可想而知。
全民核酸 一个都不能少
四、解封之后,何去何从。
在2022年的11月份,大家呼吁解封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因为疫情这三年造成大家的出行、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迟缓,老百姓个人收入大量锐减,造成总体的消费环境停滞不前等等。从疫情刚开始的活下来,到现在大家想尽办法要活下去。
在众多的千呼万唤之中,解封的面纱逐渐揭开。未曾料到12月初第一个解封的广州,随之而来的石家庄,陆陆续续达到了全国解封。核酸筛查检测点一夜之间退出了历史舞台,迎之而来的并不是蜂拥而至的人潮汹涌,而是大家更加谨慎的出行。但不管怎样谨慎,感染的人数随之增多。我们也会发现一夜之间什么东西最畅销?甚至断货?那就是中药了。现在我们随便到一家药店想买一盒莲花清瘟都很难买得到,全国的药店都在缺货。连花清瘟胶囊作为常见的抗感冒药和新冠诊疗方案推荐药品,在市场持续紧俏。而除了连花清瘟胶囊之外,其他治疗感冒药物也成为了争抢的标的。
随着新冠疫情持续,连花清瘟胶囊作为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药物之一,一度被网友称为“神药”。据京东健康给出的数据显示,连花清瘟胶囊在其平台上搜索量同比增长2000倍。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连花清瘟胶囊甚至出现涨价现象。有媒体报道称,有药店单盒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当前售价达到102元,而平时仅为30元左右。
从供应连花清瘟胶囊的主力以岭药业看来,其9月底至今两个月时间内,股价从18.8元左右一路上涨。尤其是进入11月以来,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以岭药业因股价持续大涨,两次发布异动公告。在今日盘中,以岭药业股价达到历史新高48.91元/股。自9月底以来,涨幅达到160.16%。从业绩上看,以岭药业在Q3实现营业收入23.80亿元,同比增长7.41%,而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9.32%。
所以解封后,莲花清瘟在本次抢购热潮中成为炙手可热的一颗明星和最大赢家,现在是、未来我相信也会是,只要疫情还存在。
解封后,中医药产业提前迎来了蓬勃的春天,随着各类中药走进千家万户,更希望它能伴随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春天,让大家真正地去感受那久违的春风日暖,人情可贵。
三年疫情,到底谁才是最大赢家,请您来评说。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最合适的电池吗?
上周市场震荡走弱,另受年报窗口期影响,A股仅约50家公司披露机构调研报告,不复此前动辄机构扎堆登门的景象。
其中,科士达周内汇聚31家机构,在调研家数上领先;盐津铺子、以岭药业、福星股份、思源电器均接待2批次机构,在调研频次上居前。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4月1日,工信部出台2017年新能源汽车第三批推荐车型目录,此次目录新车比例高达90%,乘用车及非快充类客车能量密度大幅提升。而随着近期行业政策持续宽松,机构也重燃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热情。
年报披露业绩向好后,次日(3月28日),新能源业务发展迅猛的科士达旋即吸引博时基金、中金公司、前海人寿等知名机构前往调研。
科士达2016年新能源充电桩业务实现营收7085万元,同比增长74.27%。公司表示,继续看好2017年充电桩市场,力争成为充电桩业务的龙头企业;今年对外投资方向仍然集中在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数据中心和新能源领域。
此外,新能源汽车细分板块中,至少有4家锂电池公司赢得机构关注。其中,天齐锂业、国轩高科、横店东磁3家公司上周股价逆市上涨,分别涨逾10%、5%、0.25%,当升科技则下跌近5%。
3月27日,中信证券、中欧基金、南方基金等逾20家机构联合造访国轩高科,公司董事长李缜在内的多位高管参与接待。
国轩高科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输变电产品。调研中,国轩高科主要介绍了其近期技术进展、今年下游客户情况及扩产计划。据悉,公司目前仍在策划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布局,包括上游主材、矿产资源、锂电设备、汽车后市场等。
3月30日,横店东磁迎来天风证券、东吴证券等4家机构。公司主营磁性材料,近两年积极涉足动力电池产业。有机构询问“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横店东磁对此表示,从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看,目前三元系、锰酸锂系和磷酸铁锂系三大技术并存。从新能源汽车搭配动力电池情况看,目前主流为磷酸铁锂和三元系电池。但综合来看,其认为公司生产的三元材料将渐成为动力电池主流技术。
另外,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精密功能件的安洁科技于3月30日收获调研。在拓展苹果手机产业链之后,公司又将目光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并拟将该业务打造成其未来产值增长的重要动力。
安洁科技称,已接到新能源业务量产订单。目前新能源汽车业务母公司安洁科技和新星控股都在开发相关新产品,2017年第二季度会有新产品量产;为开拓新能源汽车业务建设的新能源汽车车间已基本建设完成,公司正在购买大尺寸加工设备,扩充大尺寸加工产能,为承接新能源汽车量产业务提供产能。
本文由大比特资讯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我们根据已披露的2017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通过梳理各车企车型销量及配电量,我们对2017年5月及1-5月的实际配电量进行了分析,紧密跟踪锂电池配套市场的真实结构情况。
1、新能源汽车5月产销回暖延续
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51447辆和45300辆,同比分别增长38.2%、28.4%。2017年5月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8853辆(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85.8%),同比增长49.4%,环比增长27.5%,延续了快速上涨态势。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依旧是放量的主力,实现了32438的销量,环比增长27.6%,同比增长88.9%,占同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71.6%。而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仅为6415辆,环比增长26.7%,同比下降27.3%,占同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14.2%。
商用车前期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前四个月客车产销受抑制,5月实现了6447辆的销量,同比去年下降30.6%,环比增长66%,节能网数据显示,2017年5月新能源客车销量1973辆,同比下降76%。5月纯电动专用车销量为3330辆,同比增长557%。随着前5批客车目录车型数量充足,客车产业调整及地方推广将步入放量窗口期。
表1: 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对比
2、动力电池5月配电总量增长强劲,乘用车仍是主力
5月配电量共1376.1MWh,乘用车配电量占比73%为绝对主力。根据2017年5月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测算,5月动力电池配电量共计1376.1MWh,环比上升42.1%,其中乘用车5月销量达3.81万辆表现强劲,配电量为1004.7MWh,占比高达73%成为绝对的配电主力(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动乘用车配电量分别为917.6MWh、87.1MWh,占比分别为91%、9%),客车配电量218.16MWh,占比为16%;专用车配电量达153.18MWh,占比为11%。客车在销量上仅为专用车的59%,但客车单车带电量远高于专用车,因此客车实际配电量高于专用车。从5月总体配电量环比表现来看,乘用车配电量环比上升28%,与销量增速相匹配。
根据1-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乘用车累计销量11.68万辆,平均配电量为25.79KWh),我们测算相对应的动力电池配电量共计3.01GWh,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配电量2.75GWh,占比高达92%,比上月累计增加2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动乘用车配电量为0.26GWh,占比仅为8%,比上月累计下降2个百分点。
3、电动乘用车——小型化趋势明显,比亚迪王者归来
3.1 车型结构:小型化趋势显现,A00主流地位稳固
从车型销量来看,A00是乘用车主力车型。2017年5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3.81万量,比去年同期的2.63万辆增长了45%,其中,A00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为42%,环比微降4个百分点。
但通过对比2016年1-5月和2017年1-5月份的销量结构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车中大量都是A00等级别的小型城市代步“占号车”。插电混动乘用车销售比例在缩小,今年前5个月PHEV销量占比由去年的36%下降到18%,由于产业布局不完善及我国插混发展较慢,主要一线城市均以纯电动为主;纯电动车型中A00车型的占比从去年的22%上升至45%,销售比例显著扩大。
从车型销量情况看,A00两款车型稳居月销量冠亚军。在5月份车型销量top10中, A00型轿车占据5款,总销量达到1.5万辆,占前10销量的54.8%。其中,北汽EC180和知豆D2分别以3895和4471的销量蝉联亚、冠军。在前20个主要车型中,5月环比增速较快的分别是长安奔奔(273%)、北汽EU系列(175%)、北汽EV(78%)、江淮IEV系列(36.6%)、奇瑞Eq系列(26.2%);同比增速较快的是比亚迪秦EV(305%)、帝豪EV(202%)、比亚迪e5(167%)、众泰E200(37%)。
在1-5月总销量中,北汽EC180和知豆D2也稳居一、二(15376、13979),奇瑞eQ系列以5834台的销量排在第六。荣威eRX5(7664)、帝豪EV(7405)、和比亚迪e5(7239)凭借7000量级销量占据前五位置。
从车型配电量来看,A00车型5月配电量占比为31.5%,低于销量占比(42%)。由于A00车型单车平均配电量20.5kwh,低于乘用车平均配电量26.33kwh,因此其配电量仅为316.46WMh,仅占乘用车配电量的31.5%,拉动动力电池增长能力较为有限。在5月份配电量中,排名前三的比亚迪e5(127.9MWh)、帝豪EV(123.6MWh)和江淮IEV6S/E(84.9MWh)为B、A、A0款。
在1-5月累计总配电量中,A00车型EC180(312.13MWh)和知豆D2(251.62MWh),依靠领先的销量提高配电总量,分别位列配电量榜单的第1和第4,此外进入前十的车型如比亚迪e5(311.28 MWh)、帝豪EV(303.61 MWh)等共占全部配电量的73.5%。
表2:A00电动乘用车型配电量情况(单位:kWh)
3.2 车企情况:第一梯队稳定化,比亚迪王者归来
5月车企销量和配电量中,比亚迪名列第一。从车企主要车型的销量来看,5月比亚迪(8250辆)重回第一宝座,吉利位列其后(7486辆),北汽新能源位列第三(6530辆)。吉利凭借旗下的A00车知豆D2和A型车帝豪EV销量稳步上升;北汽新能源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覆盖京津地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而比亚迪的小型插混乘用车销量占到电动车总销量的40%以上,5月更是凭借宋DM的爆发重新回到销量第一的位置。由于A00车型的畅销,众泰、江淮、奇瑞、长安、上汽等车企凭借拳头产品也跻身乘用车市场的第二梯队。
从配电量来看,比亚迪、吉利、北汽三者的配电量排行与销量排行一致,但比亚迪仍凭借多款高带电量车型,其配电量与第二拉开差距。据测算三者配电量从高到低分别为278MWh、204.1MWh、172.6MWh。其总销量占比为58.4%,总配电量占比约为65.2%,行业龙头地位明显。
本次新冠疫情对你从事行业出口业务的影响有哪些?
理论上来说,GDP由三部分构成:农业,工业,服务业。
而这一次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服务业,由其以欧美发达国家最大,因为服务业在他们国家比重接近50%!
其次,就是对工业超值的影响,本次全球疫情会引起全球性的商品需求收缩。但是商品分为刚需品和非刚需品:
刚需品: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有可能会大幅增长。全球性的生产暂缓会促进中国出口(因为中国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
非刚需品:非刚需品这次受影响最大,能延缓的估计也需要三个月的。
而农业受影响比重特别小。
纵观中国,我们产品大部分是全世界人民生活必需品,我们是世界工厂,所以我们中国影响有限倒是中了一个彩蛋(全球油价暴跌让我们获取大量低成本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