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为什么每轮牛市的开头和结尾阶段
紫光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为什么每轮牛市的开头和结尾阶段?
通过前两波牛市我们发现在牛市的起点市场的资金主要炒作的是一些题材性的个股,如果市场真正开始启动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时候市场资金主要集中在一些业绩较好的白马和蓝筹个股中,在牛市接近尾声时候我们发现市场再次集中在一些业绩不稳定的题材个股中进行炒作呢,是不是每次牛市都按照这个规律去炒作呢,为什么在每次市场牛市让我们形成这类感觉呢,下面我们具体解析该问题。
牛市的开头在A股市场交易中市场每时每刻都存在题材股的炒作,只有受到消息和政策刺激后往往涨幅最好的往往就是业绩差的小盘个股,比如我们今年牛初关于5G题材个股的大幅度的炒作,公司市值较大的业绩较好的5G龙头个股中兴通讯上涨幅度较小,反而盘子较小的业绩不稳定的东方通信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严重违背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规律。
然后通过今年的市场分析来看的话市场一直围绕题材炒作进行,一直没有停止过 ,比如关于工业大麻、氢能源、猪肉概念、人造肉、跟中美贸易相关的农业板块和稀土概念、上海垃圾分类的概念题材个股,所以通过我以上列举的题材概念来看分析的话,不管A股行情的好坏题材股业绩不好的小盘股永远是资金炒作的热点方向。
只是唯一的区别就是行情好的时候的热点题材持续的时间市场长点,短期炒作的幅度大点,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可能题材持续的时间短点,短期炒作幅度小写,而并不是牛市的初年往往上涨的就是垃圾股小盘股,只是在特定的行情下给以我们这样的感觉而已。
牛市的中期在牛市中股市肯定是白花齐放的阶段,各路场外资金开始逐步流入A股市场,特别是市场已经被确认为牛市后,大型机构的选择方向肯定是一些业绩稳定的蓝筹个股和白马个股,关于牛市资金为何热衷于大盘蓝筹的个股炒作,之前的问答重点解释过这个话题,这里我们再简单说下。
第一,大型机构资金选择蓝筹是为了考虑到买入和卖出自如,小盘股由于盘子较小不好布局,一买入后会导致该股短期大幅度上涨,而且后面即便赚钱也很难获利出局。
第二,一些大型机构资金主要是大型的公募资金和国家队资金,操作风格较为稳健,选择方向主要也是确定性的业绩较好的蓝筹白马个股。
第三,很多蓝筹白马个股在经历市场长期下跌后,大部分属于被低估的状态,股价较低,安全边际较高。
所以在牛市的启动后市场资金选择方向会集中在业绩较好的个股中,然后蓝筹白马权重较高,影响指数能力较强,这类个股一旦启动后带到指数一路上行,牛市行情正式确定。
牛市的结尾在等市场中的蓝筹个股和白马个股都出现大幅度上涨后,市场中可能像“中国石油”这样的大笨象都出现大幅度的放量上涨后,大型机构肯定要考虑获利出局,如果开始大幅度的砸盘出货肯定导致市场的恐慌性的抛盘,但是这个时候仍旧沉浸在牛市的氛围中,但这个时候蓝筹白马再次上涨概率较低,所以这个时候存在一直资金策略的选择和隐藏式的出货,主要存在两点:
第一,大型机构为了考虑自身的获利出局,会选择一种策略就是让市场仍旧沉浸在牛市的氛围中,花费一定的资金去买入小盘股个股,让市场整体感觉仍旧存在很多好的赚钱的效应,这个时候牛市尾部的时候上涨的主要是题材和小盘个股,往往是一些业绩不好的个股。
市场赚钱效应仍旧较好,普通投资者尚未考虑到股市的风险,看到小盘股再次上涨,发现这个时候的蓝筹白马个股并无出现明显涨幅的话 ,选择买入这类个股后大型机构出货较为容易。
第二,牛市的结束前资金最后的宣泄,所谓急拉式的上涨往往是为了出货,而且市场仍旧处于疯狂的阶段,市场稍微出点消息面的热点题材后,就会导致资金的大量的追捧,因为这个时候资金尚未撤离市场,大家都认为后期仍旧会出现大涨,出现牛市结尾阶段时候题材垃圾股票的上涨。因为这个时候蓝筹白马在高位震荡反复的出货阶段了,从盘面上给我们感觉也是看到是题材股的上涨。
总结:题材业绩不好的个股往往在消息面的刺激下短期出现大幅度上涨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只是在牛市来临后出现了大市值个股的上涨现象,给以我们的感觉就是开头和结尾题材股业绩不好的个股出现的上涨,毕竟让蓝筹股出现大幅度上涨也只有在牛市中出现。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后期会有行情吗?
有,而且还不小!(2021.3.4)
要知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又不会简单重复,所以,把握住每一轮周期的规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牛市也不例外。
对于如今的大牛市行情来看,其实和2005-2007年,以及2013-2015年的大牛市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一种启动的顺序和运行的方式罢了。
就拿2013-2015年的大牛市来举例,其实牛市的前期、中期、后期无非就是围绕着三个顺序发展的,分别是:牛市初期的部分概念炒作,比如当时的TMT概念;
牛市中期的机构抱团炒作,比如当时的银行和地产板块;
牛市后期的低估品种补涨带动整个市场狂欢,比如当时的券商、其他周期推动指数上攻,激发大盘极强的赚钱效应;
而2019年至今的大牛市的行情呢?其实也是围绕着这个顺序进行的,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罢了,就好比:牛市初期依然是部分概念车好做,比如前期科技领域里芯片概念和疫情当下口罩概念的炒作;
牛市中期则是转向了机构抱团,只不过这一次机构抱团的是以茅类为主的白马股;
那么,在未来的牛市后期自然会进入估值修复和补涨行情,从而进一步演变为推动指数上攻带动大盘极强的赚钱效应阶段;
看懂了这个牛市顺序后,再谈芯片、5G、券商,后期的行情就简单许多了!首先谈芯片!
芯片就像当初第一波TMT的概念炒作一样,这里用文化传媒板块来对标,你会发现:
牛市初期他们领先于其他大部分的板块和概念;
但是在牛市中期机构抱团的时候他们却走出了高位震荡、甚至调整;
最后到了牛市末期,调整充分后依然出现了大涨的局面;
所以,此轮的芯片概念其实也一样,在后期必然有不错的表现!
其次,谈5G!
对于5G来说,更是有巨大的空间了,因为历史上大牛市和小牛市里都有“G概念”的影子,而且空间都不小。
就好比09年小牛市里的3G概念;
就好比13-15年里的4G概念;
那么,如今的大牛市里就轮到了5G概念。
当时的4G概念在2013-2015年牛市里的整体涨幅是远远跑赢其他大部分板块和概念的,如今也不会差。
因为3G和4G只是时代需求下的产物,但定价权依然在国外手里。
这一次的5G可不同了,不仅是时代需求下的产物,而且定价权和主导权全部在中国手里,是历史首次,尤为重要,所以无论是政策面还是资金面对于5G领域的支撑都将会史无前例的巨大,自然会有不比4G低的空间和期待。
最后,谈券商!
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但是个股有明显分化。
因为抱团白马和概念炒作个股出现了之前所说的轮动行情,所以导致了它们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调整在所难免。
那么,在这种极度分化的情况下,A股依然可以保持估值低位就是因为非银金融、周期等权重较高的板块处于一个低估位置,所以,保持了A股整体估值并不高。
那么,参考之前我所提到的牛市运作规律(概念炒作、机构抱团,补涨推动市场极强赚钱效应)来看,未来券商自然是挑大梁的重中之重。
而且此轮大牛市里券商必定上涨的条件基本满足:
1、前期洗盘吸筹时间很长,筹码集中度充分;
2、牛市和注册制双双利好券商业绩;
3、估值较低;
4、牛市规律加持;
5、打造航母级券商必然性的支撑;
券商未来的空间其实是非常乐观的,只不过短期的调整和上涨滞后让大部分人无法坚持乐观相信,自然也就造成了短期的价格震荡波动。
综上!我认为芯片、5G、券商,后期会有行情,而且空间都不小!但是对于选股和投资来说,并不能无脑参与,因为板块里个股是有分化的,基本面是有落差的,估值是有高低的,甚至成长性和预期性也是有偏差的。
所以,即便这些概念未来空间可期,但个股鱼龙混杂,选择出安全可靠、空间巨大的个股还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甚至制定正确投资策略的,这就看每个人的认知高低、以及执行力了!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更多干货可以购买我的专栏或者进入我的圈子哦。
联想柳传志等问题谁来管?
司马南先生讲的有关柳传志联想一事,个见认为蛮难处理,既从法律角度很难下手切开一个口子,也只能从道义上对柳进行谴责,特别是在对待中科院士倪光南问题非常不公正,当然这其中不仅仅是柳传志个人能够做到,有权解雇倪光南院士的,一定是得到中科院管理层的同意,柳所长才敢如此妄为o人家倪光南一片赤子之心从美国回来,报效祖国一片赤之心,把自已省吃俭用剩下的八万美元全部用来买国内急需的科研仪器,拳拳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又帮中科院研制成功汉卡软件并赚到第一桶金,并由此金成立"联想"公司企业,倪是联想公司开创者之一;是功臣!却遭除名下场;令人心寒o但这个联想和柳传志问题;确实比较难断,当时企业混改,初期漏洞一定不少,懂行的人还是能够看出门道中的缝隙的,当然,大多数外行人是看不出的,而柳父又是中国法律设计者之一,是权威!对于这种事,洞若观火,早为儿子柳传志面授机宜,滴水不漏,既使现在发现其中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也只能是且修且補,绝不会伤筋动骨o这一点柳氏父子早已胸竹在胸,因为他们知道远水解不了近火的道理,其老谋深算不是一般商人可以想到;更不可能做到!不然,象马云和雷军这样商界大佬也不会叫柳传志是:教父了l其中奥妙正在这里o
光大集团发展史?
光大集团是中国大陆的一家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前身为中国光大银行,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下面是光大集团发展史的主要时间节点和事件:
1987年,中国光大信托投资公司成立。
1992年,中国光大银行成立,标志着光大集团正式进入金融领域。
2001年,光大集团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成为首批具备境内外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之一。
2006年,光大银行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达到77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银行。
2010年,中国中信集团出售其持股的光大银行股份,成为光大银行的内部改制,出现了光大集团和光大金融控股两个部分。
2013年,光大集团成为中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之一,成立了光大招商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分别成立了战略投资部门,加大对金融科技和战投领域的投资。
2018年,光大集团与东营市政府合作成立光大东营银行,标志着光大集团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
2020年,光大集团发布了“蓝领金融”战略,力图为普通劳动力、城乡居民等非传统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至今,光大集团已经成为一家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涵盖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领域,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化、创新性、长期稳健性的金融服务提供方。
A股的商誉减值风险开始释放?
银禧科技,24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亏损4亿-7亿元。主要原因是并购公司业绩未达标,预计将对并购兴科电子形成的4.9亿元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记住是全额)银禧科技2017年完成对兴科电子的并购,评估值增值率高达383.67%。
面对三年的业绩承诺,兴科电子仅有2016年完成,2017年完成率仅有55.2%,2018年上半年业绩也大幅下滑。
目前上市公司商誉总值达到了1.45w亿元左右,
目前前20名的高商誉公司,
2017年,最伤不起当属于坚瑞沃能,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大涨,净利润达到7.5亿元。谁知第四季度来了个大翻脸。由于商誉减值46.2亿元。最终净利润亏损37.3亿元。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可惜已成为昔日黄花。
所以,对于高商誉来说我们应该要谨慎,高商誉应该是和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比较来的,一般来说商誉/净利润达到5-10倍左右,都属于高商誉。如果商誉/所有者权益达到1倍以上,也属于高商誉。
大家可以看看:紫光学大商誉/净利润达到了23倍,商誉/所有者权益也有11倍。以上的公司只要商誉减值,不仅仅带来净资产减值,而且可能会带来利润大幅下降。
因此对于高商誉公司来说,一定要谨慎, 而高商誉的定义,应该结合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来判断,而不是单独的仅仅判断商誉值得大小,这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商誉/净利润比值达到5-10倍的且商誉/所有者权益达到1倍以上的。这时候我们要谨慎小心。因为这些股票很容易发生业绩变脸
好了,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关注我,投资方面,可以互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