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美体育集团,马拉松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
智美体育集团,马拉松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
经过苏州马拉松赛国旗事件之后,我认为是时候给“奔跑中国”的如火如荼的热度浇点冷水了。
苏州马拉松国旗事件已经过去一周多时间了,但发酵还在持续,讨论还没中止。而且讨论还是一边倒的指责主办方和运营者,这是为什么?
近几年,马拉松赛呈井喷式出现,从北上广深,到各省会城市,到各设区市,再到各个县,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场各种类型的马拉松见诸于各种官媒和自媒。有地方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盲目跟风只是为了昙花一现的蹭个热度,制造一个热点。代价是举办地至少是举办当天的交通瘫痪,赛后如山的垃圾,以及大量物资的浪费。
体育文化不是滥大街,奥运之所以让人钟情,因为四年才有一次,世界杯之所以让球迷疯狂,是因为要经历1460天的等待……
以现在举办的频率,受众早已审美疲惫,引发不了关注和热情了。从马拉松赛本身来讲,观赏性并不强,也缺乏趣味性,最大的关注点无非在于迷你马的各类奇装异服上而已。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相信每一个骨科医生都会告诉你,马拉松绝对不是值得倡议的项目。动辄万人参加的马拉松,真正受过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专业训练的人,屈指可数。
资本的运作确实可怕,不知从何时起,“跑马”成了中国中产阶级的代表,而各地追跑成了谈资。不可否认,跑步是入门门槛最低的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一双合适的鞋,一套舒服的衣服,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展。但资本开始消费你了,全民健身就会成为“全民毁膝盖”。体现“坚持、挑战、实现自我”实则是在消费自己的健康。上周绍兴马拉松上被救治后还要继续跑的,他要体现的是什么?坚持?挑战自我?其实我觉得是挑战了无知,坚持了无知带来的狂妄。实际上这人把所有风险全部强加给了那位医生。
最后,我希望马拉松赛的举办能回归到理性上来,办成真正的赛事,而不是资本的狂欢场。
赛事公司说递国旗是对选手的礼遇?
可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要说本意好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想必组委会也好还是递国旗的人也好,都不会是盼望如此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事情发生。往好的讲,就是不专业,往坏里讲就是没有责任感,对工作不认真不细致,赛前没有把各种细节都考虑到并且明确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头上。可能领导布置了,而下面具体执行的又没有瞧得起这份工作,敷衍了事,根本不去考虑比赛具体是什么状况,比如会不会影响选手比赛等,或者本身就是组委会上下都没有负起责任,根本没有事前做出详细准备。
讨论该不该递国旗的问题,我觉得真的可笑至极。到达终点比赛结束,显然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再过分举动起码不会影响比赛的正式进行,而比赛没结束,一切可能干扰比赛的事情就都不应该做,这毫无疑问毋庸置疑,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只是这里加入了“国旗”的成分,就好像不一样,我觉得也没什么可说的,以国旗的名义就可以把正式比赛不当事?这还是往好里讲是太不专业,往坏里讲就是以国旗的名义来给自己当挡箭牌,实质是推卸赛事组织责任。
其实比赛披不披国旗真的和爱不爱国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关系,说严重点,即使比赛结束选手拒绝披国旗也不能轻易就给人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这是哪儿跟哪儿啊。一般人都知道,爱不爱国不是通过一件事就能给人下结论的,一个人到底爱不爱国是要整体来看,而此事又是特殊在比赛中,把披国旗和爱不爱国联系起来真的太牵强,而要说是给予的什么礼遇,那抛开专业的话只能无语。
说实话起初真的没太深入关注此事,原因就是第一眼就感觉这件事本就不值得讨论(没有对国旗不敬的意思),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本就是专业的事就用专业来办,爱国的事就到真正要展示爱国心的时候再来充分展示,本就不是矛盾也是互不影响的两件事,如今非要强加在一起相互纠缠,真没必要。
而不是CCTV5直播西安马拉松?
全部都没说对,楼上一堆非马拉松圈子的就别乱解答了。跑了马拉松四年了,我来说下吧。
国内马拉松按照运营商,最出名的几个为:北京武汉独立赛事(运营商为国字级别,是中体还中奥,名字记不清了),中迹系(代表兰马,西安城墙马拉松), 智美系(国内项目最多的运营商,全部流程化作业,举办马拉松很不认真,被吐槽最多,不过好处是便宜,小城市的最爱)汇跑系(代表锡马西马,以及北京tnf越野跑,走的质量路线,承办项目不多,但是极其认真,口碑在跑圈里绝对的第一,都是精品项目)
其中智美系是承办赛事最多,但是也最程序化举办最不走心被吐槽最多的运营商。
智美这几年和央视签了合同,一起推出了奔跑中国系列赛事,只要有奔跑中国赛事,cctv5优先直播,而襄马即属于智美系奔跑中国赛事。
很不幸,西马属于汇跑系的扛把子,却和智美系列赛事撞车了,同一天比赛,央视肯定直播自家打造的奔跑中国赛事,西马自然而然被放到cctv5+。
最后,作为一名郑州跑友,不得不说西马是去年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目前西马的风头传的全国跑马圈人尽皆知,而且办了两届口碑比国马北马还要好,0差评!!!西马现在已经没必要通过央视来宣传自己在跑圈里的地位和名气了。如果说央视要直播,更多考量也只是希望借央视这个平台对外宣传下西安市,而并非西马本身。毕竟,西马真的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我跑了这么多年,西马跑完的感觉是排第一的,从赛事运营水准,赛后福利各大景点,赛道选取串联的景色,再到志愿者和观众的热情程度,每一项真的找不到任何扣分点
深圳南山马拉松和深圳宝安马拉松跑哪个比较好?
曾经跑过2015年的第一届南山半程马拉松,起终点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当年的赛道要经过数次高架桥,跑得挺痛苦,另外补给也不足够,但是深圳的跑步氛围太好了,于是那场赛事半马PB。
多年没去深圳跑步了,刚去南山马拉松和宝安马拉松的官网研究了一下,以2018年的赛事对比结合个人的要求,对比如下(左边南山,右边宝安):
赛道规格:CAA认证 vs CAA认证。
比赛时间:11月25日 vs 12月30日,推荐南山,气温较好避开年底。
比赛项目:半程 vs 全程/半程/5KM,推荐宝安,选择多。
起点交通:距离地铁口约1公里 vs 距离地铁口不到500米,推荐宝安。
执行公司:华润文化体育 vs 智美体育,推荐南山。
补给:每2.5公里 vs 每2.5公里,都推荐。
路线:多个高架桥&世界之窗欢乐谷 vs 平坦宽阔&海景,都推荐。
赛后服务:赛后礼物给力 vs 取包时间太长,推荐南山。
大概这些吧,从时间上看,两场赛事并不冲突,如果都能中签,两场赛事都是挺值得去体验的。
对于苏州马拉松志愿者给运动员递国旗的行为?
并不想讨论指责丢国旗的这群爱国婊,那不在常识讨论范围内,运动员在自己赛道里比赛,任何与比赛无关其他元素都是干预,包括递国旗。问题是,如此戒备森严、布置周密的马拉松赛事,两名志愿者是如何冲入场内的?安保都是木偶吗?
安保当然没问题,问题出在主办方。
先说说这个马拉松比赛:苏州太湖马拉松赛是在央视转播的一场马拉松比赛。和国内其他城市马拉松比赛一样,这类比赛并不是国际田联正式认证的规范马拉松赛事,而只在中国田联注册下开展。数据统计,仅仅2017年在中国田联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就超过500场,A、B类赛事超过300场,每天几乎都有比赛。
在国际田联的赛事分类目录里,马拉松金牌赛事、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而国内真正被国际田联评选的金牌的只有5大赛事:分别是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上海马拉松、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和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银标赛事目前我国有一项,兰州国际马拉松;铜牌赛事有四项:重庆国际马拉松、广州马拉松、太原国际马拉松和杭州马拉松。
那么,其他几百场马拉松赛事算什么回事呢?其实就是中国田联主导,有的企业搞的城市推广赛事活动。这类赛事的模式是:拉着以央视为主的媒体、从各地推介过来的选手和企业赞助商搞的大型线下直播活动。
为什么各地这么热衷于搞马拉松?真的和体育健身有关吗?当然不是。这依然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老戏码。
据厦门国际马拉松主办方测算,2015年该赛事给厦门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为2.07亿元,带动的间接经济效益2.55亿元。兰州国际马拉松2011年创办以来,到兰州旅游的人数年均增长超过15%。这是各地城市都早就算好的一门大生意。因为有了马拉松,各地政府有了央视曝光、有了企业赞助、有了旅游拉动、可以宣传市容市貌,真是一举多得。
“假设一个品牌花费2000万元赞助中国多个城市的马拉松,可以实现对中国营销要地的全年覆盖——从各类广告、公关、媒体、会展等传播,到庞大的参与人群和背后朋友圈的辐射力。”说这话的就是把马拉松搞得全国遍地开花的这家公司的智美体育集团的副总裁张晗。在马拉松跑友之间,还出现过“珍爱生命,远离智美”的舆论。
智美体育是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开拓者,因为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成为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综合性体育产业集团。他们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和央视全资子公司中视体育合作之后的央视独家资源,一度出现了“马拉松比赛想上央视直播只能找智美”的局面。绑定这一核心资源,不愁各地政府不买单。
何引丽事发后,主办方智美体育也给出了回应。他们先说这件事可能是志愿者个人行为,大概是爱国吧。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随后又解释称:给选手递国旗是奔跑中国活动的硬性要求。网上流传着终点仪式的要求:
这种要求合理吗?当然不合理。国际田联手册规定:终点前只允许两名工作人员手持横幅带,等待冠军,连裁判长都不可以踏上赛道。没有主办方要求,一个志愿者打死也不敢冲进场内递国旗。
为什么会有这种傻逼的规定呢?答案是:直播要求,现场效果。一个月前的长沙马拉松,何引丽就是女子国内选手第一,当时也是冲刺时拿到国旗,举着国旗冲过终点。同日的男子组,中国选手也是披着国旗冲过终点的。
在上个月的深圳马拉松,甚至搞出了马拉松接力的奇葩:16个人每个人跑二点几公里,总共凑了42公里,然后“率先到达终点”,作为2017奔跑中国系列赛的完美收官!
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体育主管部门,什么样的电视台,会不顾基本的体育规律,要求运动员冒着输掉比赛甚至受伤的危险,披着国旗完成最后冲刺呢?这种不符合国际田联赛事要求,由有关部门会同地方政府、国家媒体合谋的大型商业赛事,到底需要怎样的视觉呈现呢?奔跑中国到底是怎样一种比赛呢?
那就说一下各地如火如荼的奔跑中国这个赛事:2018年,在智美体育主办下,《奔跑中国》要举办30场比赛,共设三大主题,分别为“一带一路”、“美丽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
尽管智美体育这两年在传统马拉松赛事举办方面丢了广马、杭马城池,但是和主旋律高度结合的“奔跑中国”系列足够他们赚得盆满钵满。2017年财报显示,这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2018年半年营收营收增长68.2%达1.49亿,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主旋律赛事奔跑中国。让中国选手披着国旗冲过终点,只是他完成主旋律马拉松规定动作的一环而已。
所以,宁可让当运动员输掉比赛也要让他们披上国旗的做法,是不是非常好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