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米家和小米是什么关系
小米集团,米家和小米是什么关系?
米家是小米投资的产业链企业,和小米公司可以算是合作关系,主要功能是生产生活用品和智能硬件,同时米家APP也是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控制中心。
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吗?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利润来源。
小米的主要毛利润(并非收入)来源是互联网服务,而并不是硬件。这其实也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前段时间的硬件利润承诺的关键,即小米不是靠硬件赚钱的,是靠互联网服务赚钱的。这与普通的硬件厂商如苹果是有所不同的,苹果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是硬件收入,三星电子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半导体(见三星财报)。
第二阶段:互联网模式。
小米的业务模式与互联网公司采用的模式是相似的——通过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吸引用户,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利润。这一模式曾被乐视发扬光大并成功崩盘。
本来只以为雷军是用了互联网模式来做小米,现在我仍然认为小米最初的思考是如此,后续可能在2015年左右发生了改变。但是互联网的流量思维也用到了。以小米手机为核心辐射相关硬件,这可以说是小米在硬件领域的一个创举(也许不是第一个,但是是最成功的一个)。这不同于其他硬件公司的多元化。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开天眼”的模式,可能只有罗永浩理解了这一点,或者说,只有罗永浩被逼得不得不用这一点。
互联网的流量模式是以链接为基础,从A跳到B很容易,比如网易的邮箱到所有服务,再比如百度的搜索到贴吧、百科,都是很顺畅,同时也非常简单。硬件就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的确会因为用的一个产品好转而购买这家公司的其他产品(非配件),其间没有必然的流量和带动关系。
小米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产品逻辑复用了手机的流量。手机是极致性价比,其他产品也是极致性价比。不是小米手机的产品质量为其他产品背书,而是小米手机的极致性价比为其他产品提供了背书,带来了流量。这其实也是众多米粉所考虑的买什么先看看小米有没有出的原因。
第三阶段,互联网的用户运营机制。
硬件和互联网相比最大的问题是,硬件的用户留存更困难,需要不断地产品力和推广,而互联网不需要。的确,互联网会随着时代而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在遇到一个极强的竞争对手之前一直是稳定的。比如搜索,你会一直一直一直用百度搜索,你可能用了百度搜索十几年了,而手机,你过去用了多少个公司出品的手机。
其中有多个原因,一个不太重要的原因是用户往往是免费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用户粘性,互联网服务更容易获取更高的用户粘性,因为你不仅仅是因为某一项功能而留在里面,可能是因为朋友,可能是因为自己在使用中留下的记录。
小米集团成立时间?
小米成立于2010年。
2010年小米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驻银谷大厦5月12日完成A轮融资,2011年小米创始团队正式亮相,宣布进军手机市场,揭秘3款产品MIUI、米聊、小米手机,2012年正式发售10万台小米手机,开放销售每人仅限购买一台,同步发售的还有原厂电池、座充配件。
小米是山寨吗?
小米不是山寨,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研发的高性能智能手机,是国内知名手机品牌。
小米公司现在正处于什么阶段?
小米公司现在正处于什么阶段,未来会怎么样?
坦率地讲,小米公司现在正处在一个上升期,未来会非常光明,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小米公司是在2010年4月成立的,这几年小米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了,小米主要是以性价比起家的,手机卖的在业内来说,相比于其它同行是比较便宜的了,现在的手机行业的手机定价,基本上都是小米引领的,如果没有小米的话,现在的手机可能会非常贵,而且配置都很低,所以说,在这方面,小米是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贡献的,除了小米手机以外,米家也是小米的一大特色,家居生活用品等也是小米的主推。
现在的小米正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未来的小米不可估量,可以说前途是非常光明的,小米手机总有一天肯定会和苹果手机一样强大,而小米可能会研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MIOS也是有可能的,现在还是基于安卓,所以叫MIUI,以后可能就叫MIOS了,总之,小米的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