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资金规模,余额宝为什么能达到两万亿的规模
余额宝资金规模,余额宝为什么能达到两万亿的规模?
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收益率在货基排行里其实是很低的。基本常年在三四百名开外,不但被传统货币基金吊打,其他宝宝类产品也比它高的多。但是无论是哪一款竞争者,从没有丝毫可能撼动余额宝作为对私货币基金规模老大的业界地位。
相比之前的普通货币基金,它有几点创新改良之处,比如:一元起购:通常传统货币基金的起购金额是1000元,余额宝以1元的低门槛,吸走了大量入门级的新用户。每日分红:收益次日可见,极大的调动了新手的理财积极性。即时赎回:余额宝以实时赎回,一秒到账,流动性风险几乎被降为0。这一特性也迅速被其他宝宝类产品山寨,成为标配。
然而,单凭这三点,并不能确立余额宝在货币基金界压倒性的领先优势。
它还有无可取代的一点,就是以托支付宝强大的线上线下支付功能,余额宝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可以作为直接支付手段使用,换句话说,余额宝基本可以视为拥有同现金一样的便利性,这是其他货币基金和宝宝类产品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购买余额宝的资金,随时可以当做现金使用,而货币基金的风险本身就很低,几乎相当于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获得了超过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那用户当然只能一边抱怨它收益相对其他货币基金太低,一边持续买入持有了。
更厉害的是,支付宝没有止步于余额宝以取得的成绩,而是以余额宝为大本营,打造出了一个包括理财、基金、黄金、保险、养老金的庞大帝国。在这个支付宝构造的金融帝国,用户可以使用余额宝购买其他任何金融产品,而且在申购或是冻结期间,资产的收益仍然按照余额宝的收益计算。在这里,余额宝已经超越了现金,成为一种自带收益的“超现金”。那么余额宝规模突破两万亿,自然也就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了。
作为传统银行的从业者,特别是科技系统出现的银行从业者,不得不承认,在互联网创新方面,我们跟这些新兴公司还有很大差距。互联网公司同行的看问题的思路,寻找突破口的角度,以及看到曙光后破釜沉舟的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是仁义礼智投,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有关投资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相互探讨交流。码字不易,各位老铁都看到这了,不妨点个赞再走吧。PS:我不是什么小编,如果嫌ID太长,一定要起个昵称的话,就叫我投帅吧。。。
余额宝规模达到143万亿意味着什么?
在我国传统金融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领导者,而其他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这其中中央银行的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央银行承担着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的重要责任。其次,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作为全国票据的清算中心,并对所有金融机构负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最后,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而商业银行本质上也是公司,通过运营汇总的存款贷款给各企业从而收取利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与企业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例如蚂蚁金服转型为向传统金融机构输出科技服务的科技类机构,再如银行通过开放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输出科技服务。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包含三类参与机构:第一,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科技化业务板块;第二,互联网巨头的金融业务板块或主业为互联网金融的机构,例如蚂蚁金服、腾讯FiT、乐信、宜人贷;第三,金融行业客户占比高的科技企业,如百融云创、第四范式等。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技术与服务,其发展既为传统金融市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与政策挑战。互联网金融去柜台化、降低能耗、优化服务等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永久地改变了市场格局。根据清华大学数据,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从2010年1月到2018年10月扶摇直上,从6498亿元增长到84537亿元,占中国境内贷款比重提升了4倍。8年期间,数据风控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了百度有钱花、苏宁金融任性贷、蚂蚁借呗等全线上消费金融产品迅速崛起,攻城略地。但与此同时,也对传统金融市场以及银行业带来了极大挑战。银行业也开始了消费贷款产品创新,比如招行闪电贷等,但是创新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消费金融市场扶摇直上8万亿,近几年银行业增长却明显进入平台期。从2010年到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从94万亿增长到252万亿。然而,从2017年到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只增长了23万亿。这一方面是因为银行金融机构数量增加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是银行自身缺乏结构性转型升级,缺乏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银行APP线上生态面临严峻挑战。老百姓可以通过很多非银行APP办理支付、转账、充话费、购物、理财、炒股等业务。2020年Q1期间,几大银行机构的APP日活暴降60%。银行业资产质量也亟需提升,某传统大行的个人贷款部分99.5%都是住房贷款,手机银行APP日活比例不足5%,这样的业务结构一方面对于息差收入贡献十分的低,另一方面让零售金融缺乏活力。围绕产业链的场景金融巨头崛起,让银行机构越来越沉沦。银行自甘于沦为场景金融后端的资金方,离客户和生态越来越远,习惯做便宜生意、舒适生意。但是也有一些不甘沉沦的银行,迫切希望通过金融科技的转型,增强自身面向市场的活力,直接掌控场景,打破业绩增长的瓶颈。
但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必须为市场争夺的“鱼死网破”吗?其实未必。随着我国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不断落实以及金融科技竞争的不断饱和,出现了越来越多质疑互联网金融过热的意见。但随着阿里巴巴余额宝等融合传统银行服务与新兴互联网科技功能的不断尝试,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金融业的共赢逐渐成为可能。归根结底,金融科技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金融科技的出现,改变了金融业与客户、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运营、协作和交易方式。在未来,“创新”、“独角兽企业”也许不再成为金融科技的代名词,而融合传统、互惠互利也许会成为既激发互联网金融活力,又为传统银行业带来生机的新机遇,从而突破二者“零和博弈”的困境。传统金融机构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而互联网大平台与有着技术与敏锐的商业嗅觉。二者强强联手,势必会将金融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而这样的双赢合作实际上已经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开始被推进与尝试。根据普华永道2019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调查报告》,在中国,监管机构正在寻求将四大TMT公司与四大银行进行配对并促进其的合作;在香港地区针对数字化业务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有望将这种融合提升到新的高度。TMT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和其它公司合作申请虚拟银行牌照,并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相关业务;而在全球范围内,澳大利亚也为该国仅开展线上业务的“新银行”(neobank)颁发了类似的牌照。在欧洲,银行业也正受到颠覆,这是由于数字银行不像老牌银行一样受到传统问题的复杂性和成本结构的限制,从而提高了客户期望和成本效率的门槛。这股浪潮无疑是一次挑战,拥抱金融科技的公司与银行企业正在重塑市场,而未接受金融科技者则将面临淘汰。简而言之,这并不是传统银行业与金融科技企业间“鱼死网破”的较量,而是对企业与银行是否可以通过技术与服务开拓新市场的考验。碰撞与融合,才是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主基调与代名词。
有腾讯撑腰理财通的存款额为什么比不过余额宝?
习惯使然!
一旦养成了习惯,真的很难改变回来。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宝庞大的用户数量优势,将余额宝带入普罗大众的视野。很多客户纷纷下载支付宝、绑定银行账户、开通余额宝。习惯性的点开支付宝,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微信的出现,改变的是社交模式,但是改变不了大家存余额宝的习惯。由于余额宝已经深深的印入大众的脑子里,因此银行推荐自家代销的货币基金,客户还是习惯存入余额宝。
这种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也许也可以说是余额宝的忠实粉丝吧
余额宝货币基金产品的总规模?
这个要看余额宝怎么算吧!如果是将余额宝+第三方合作货币基金一起算是有可能的,如果单单算余额宝也就是天弘基金,那有点困难!
1、天弘基金:这是余额宝的幕后公司,按照现有规模天弘基金的余额宝2018年的总规模为1.13万亿,相比较2017年的1.57万亿下降接近三分之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2018年余额宝进行的限购,以及对第三方货币基金进行了开放。最终导致自家的余额宝大规模缩水。此外,余额宝自身收益的下滑也是因素之一,导致不少用户搬家,前往收益更高的产品。
如果按照余额宝1.13万亿计算的话,突破2亿相当于现有规模要翻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市场资金充沛,收益率根本没有起色的情况下,很难有如此规模的增长。此外,余额宝当年限购以及引入第三方货币基金本身就是想控制规模,太大的规模监管层是不想看到的,因为一旦出问题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国家金融体系。
因此,无论是从市场情况,还是余额宝自身和监管层,其实都不可能让余额宝突破2亿大关。
2、第三方货币基金:如果这个总规模是将余额宝和接入的第三方货币基金产品(目前总计20家基金公司)一起计算规模,那破2亿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2018年10月份的时候,这个总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93万亿,而现在距离这个时间点又过去了将近了半年。虽然余额宝自身的规模下降,但是第三方接入的却是在快速增长,过去的半年时间内增长1000亿根本就是小意思。所以,就按照现有的情况看,不是说未来能不能破2万亿,而是早就破了,现在更应该考虑室是能达到2.x万亿。
此外,余额宝4月10日开始取消限购限额,这样一来多少还能再推动一把余额宝的增长。因此,如果以接入第三方货币基金一起看的话,超过2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罗氏虫社】,谢谢我们到底该怎么理财?
余额宝自2013年6月推出以来,以其利息高、存取支付方便、安全可靠的优势,成为很多商家个人零钱理财的首选,规模一度达1.6万亿之多。但现在余额宝规模大降,货币基金收益骤降,甚至清盘,我们该如何理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货币基金为什么收益大降?
货币基金之所以收益高,是因为他把人们手中的零钱集中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资金蓄水池,资金足够庞大,可以和银行、信托机构去谈条件。当金融机构缺钱时,就会以高额的利息从货币基金那里借钱用。这和大额存款差不多,存钱多就是VIP客户,存的少就是普通客户。
但是,这样做有个前提,那就是金融机构缺钱时才会去借钱,在余额宝刚上市那会儿,利息能达到7%,就是因为当时我国金融市场在闹钱荒。现在货币基金收益大降是因为现在银行手里不缺钱了。仅2018年我国就四次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从原来的20%下调到了15.5%,给银行释放了十几万亿的流动性,所以,现在银行手里不缺钱,自然不会去基金那里借钱花了。
余额宝规模大降,是因为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限制了余额宝使用人群的范围;而其它货币基金的清盘是因为,他们没有支付宝做后盾,用户范围本来就相对较窄,在各种政策出台后,自然更加的没有了市场。
我们该怎么理财?
如果是零钱短期理财,完全可以不用去管这些,继续放余额宝里就行。本来就是当零钱花的,也就放个一万两万的,一年多不了个一两百块钱,算不了什么。如果要精打细算的话,可以留点零花钱,剩下的买债券基金,在支付宝里也有。当市场上的货币充足时,债券基金吃香,比货币基金收益高点,也足够安全,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去买7天、30天、或60天等的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这种收益相对来说更高一点,但都很安全,只不过有时间限制。
如果想做长期理财但又没有理财功底的,现在可以买指数基金,安全上有保障,收益也高。现在各大指数都在相对的底部区域,通过定投也好,一次性投入也好,过个三年五年的,可以肯定的说,跑赢通胀一点问题没有。如果有理财功底的不用我多说了,股票、期货、外汇随便玩。
总的来说,余额宝的规模下降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货币基金清盘是因为用户少的原因,货币基金收益下降是因为现在金融机构不缺钱的原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短期理财,可以去找债券基金,市场上钱多了就买债券,钱少了就买货币基金;长期理财没功底的去做定投,现在指数基金,养老基金都是很安全而且收益有保障的产品。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经济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