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股市再次熔断,2020日本奥运会能如期举办吗

2024-07-06 08:27:15 110阅读

巴西股市再次熔断,2020日本奥运会能如期举办吗?

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是你们的小可爱。

前段时间,很多人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下这么一段话:2020年发生了太多惨剧,伊朗战争、科比去世、澳洲大火、新冠肺炎、美股熔断。我们每个人都以为19年是最糟糕的一年,没想到下一个十年刚开始,我们就面临了这么多。要是一觉醒来,2020能重启的话,所有遗憾都还没发生,我们还是这个年纪,大家出门开始走亲访友,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该多好。

巴西股市再次熔断,2020日本奥运会能如期举办吗

可惜,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那时候,世界上没有哆啦A梦,也没有时光机。不过近日国际奥委会和日本奥组委的联合声明表示,东京奥运会最晚推迟至2021年夏天,名称依然叫做2020东京奥运会,这也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届因非战争关系推迟的奥运会。如果真的推迟到那个时候举办,试想一下,当开幕式上主持人高喊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恍惚间又重启了这一年。

日前,据统计,日本新冠肺炎已确诊一千余例,已经先后有四十余人死在了这场灾难中,日本上下对本届奥运会都抱着既喜又忧的矛盾心态。喜的是奥运会的举办可以给日本国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忧的是由于当下疫情的不断蔓延,若无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话,日本的疫情会不会再次爆发。

在所有人都唱衰此次奥运会能如期举办的时候,日本首相安倍却显出格外的强硬态度,咬牙回应各方:日本对于此次奥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定会按照原计划筹备奥运会。而之前媒体做的民意调查显示,日本近7成网友认为奥运会无法如期举行,多数运动员也实名抗议日本罔顾事实,置运动员的人身健康于不顾。而随着加拿大、澳大利亚宣布退赛,日本政府也开始松口,奥运会延期陆续提上议程。

而经过多次协商之后,奥委会与日本达成共识,推迟奥运会势在必行,不然1万余名运动员不答应,206个国家(地区)的人民不答应,日本本国的人民也不答应。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要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必然伤的还是自己。专家估计,此次延期,日本国内预计损失达400余亿人民币,但相比取消奥运会的损失来说,这个损失已经非常合算了。

从时间轴来看,是因为各国纷纷做出了自己的抗议动作,才使得奥运会成功推迟。13日,希腊宣布终止2020年东京奥运圣火在本国境内的传递;20日起,多个国家运动员协会组织呼吁推迟奥运会;迫于无奈,国际奥委会在23日发表声明稳定人心,表示未来四周会做出评判是否推迟。紧接着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英国回应,若不做出延期,将不会派遣运动员参赛。24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示若疫情进一步恶化,将会导致东京封城,这成了压倒日本政府和国际奥委会紧绷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天的电话会议上,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奥运会最晚延期到2021年夏天,出于国家尊严考虑,保留了2020年奥运会的名称。

看起来,2020年似乎真的重启了。

美国经济危机如何形成?

美国虽然外债越来越多,但目前没有危机,正在到处利用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到处薅羊毛:

按照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开的信息,截止2019年末,全球各国及地区外汇储备突破11万亿美元。其中美元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在各国、地区的外汇储备中达到了67456.5亿美元,全球占比约为61%。

美元是当今世界的通用货币,其他国家通过出售自己的资源、劳动力,交换赚取美元。美联储大规模印钞会使得市场上的美元快速上升,从而稀释了其他国家、地区储备的美元购买力,由于全世界的资产并未同比率增长,而货币却大幅增长了,就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经济学将美国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向全球征收铸币税”。

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在全球外储中,欧元是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截止到2019年年底,欧元占比约为20.54%,在各国外储中的规模约为22759.5亿美元;第三名则是日元,在全球各国外储中的规模约为6314.4亿美元,占比5.7%。

第四名是英镑,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球外汇储备中英镑的总规模约为5118.1亿美元,占比4.62%;第五名就是人民币,总量约为2176.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8.5亿美元,占比约1.96%。

2019年,中国的GDP超过了14.36万亿美元,全球占比超过16%。而且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工业国,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远不止1.96%。

近期虽然美联储大肆扩表,且承诺进行无限量的量化宽松,但许多新兴市场货币相对于美元仍然大幅度贬值,受影响最大的国家是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南非和土耳其。其中巴西雷亚尔今年年初以来贬值29.59%,南非兰特贬值26.51%,墨西哥比索贬值24.94%。

为稳定本币币值,这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消耗大量外汇储备。高盛数据显示,仅沙特一国3月份就损失了2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沙特已经是危机承受能力较强的国家之一了。

疫情爆发后,新兴市场国家以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快的速度使用外汇储备,以尽力遏制本币的贬值;而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使得投资者从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等高风险资产中撤出资金,同时争相买入美元;一些国家可能会因为欠外国投资者的债务,或支付以美元计价的石油、食品和药品进口也加快了外汇储备的消耗。这些都迫使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加速减少。

如何看待3月11日美股暴跌?

我们先回顾下过去8天发生了什么,3月9号,美股在过去一个月来迎来首次熔断(历史第二次),3月11日开盘,股市暴跌,再次触发熔断机制(历史第三次),3月16日,美股大幅低开,触发本月第三次熔断(历史上第四次)。恐慌的杀跌情绪仍在继续。美股的持续下跌始于今年2月下旬,2月20日-3月12日,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27.76%、26.64%、26.74%——美股已经进入技术性熊市,长达11年的牛市就此终结。

全球金融市场也被拖下水。最近两周,包括加拿大、巴西、韩国在内的全球多国股市均触发熔断。欧洲股市上周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截至上周五,德国DAX指数周跌20.01%,法国CAC40指数周跌19.86%,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16.97%,跌幅均达到了两位数百分比。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大,是此次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发文称,对全球经济来说,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其中需求端受到的冲击更大。疫情爆发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活动,出行、购物、文娱、餐饮等需求大幅下降。从供给端来看,此前发生的危机,都不会对供给端造成影响,但这次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阻,全球贸易萎缩,企业订单下降,进而影响到就业。

美联储采取的紧急救市举措,显然对疫情控制并无实质性帮助,由此进一步引发市场担忧。

美股的下跌最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油价下跌以及疫情的全面爆发。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美股以及整整牛市了十年时间了。

首先,我们要理解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周期性的,繁荣有时,衰退有时。

市场周期,大涨之后必有大跌,大跌之后必有大涨。股市如海,永远都是潮起又潮落。

所以,周期就意味着它不会一直处在低谷,也不会一直停留在高点。它一定会来回波动。

美股过去十年走势图

美股的牛市跟美国的GDP增长是不匹配的,为什么美国能在低增长的情况下牛了十年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奥巴马和川普的减息政策了。为了减息川普甚至罢免了美联储主席,换上好基友鲍威尔,又因为鲍威尔不同意降息在推特上骂了他28天(中间没骂人的两天川普打高尔夫去了,没空)。降息的政策是为了鼓励生产,发展实业,但美国企业拿了贷款干了什么呢,没有投资生产。而是回购股票,把账目做的很好看,

那这种通过打激素吹大的市场是不牢靠的,因为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远的不说,川普上任后提出的让制造业回归美国,除了福耀去美国建厂外(因为福耀的成本费用是运费),其他的基本没成功。那在经济没增长的情况下,股市这样的牛市是不正常的。所以在最高处落下了,所以,近端时间最应景的段子: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月16日,巴菲特:我太年轻了。

总的来说。美股就像层层叠,不管再怎么努力推高,总有垮掉的时候!

能说下自己去了哪个国家?

要不人家怎么说呢,每一个出国打工的人都是有一段故事的人,也是不愿甘于平凡的人

本身今年26岁,出国两年了,2019年8月份出的国去的柬埔寨,待了7-8个月又再国内待了3个月,现在在埃及待了1年零一个月了,一直从事建筑行业

出国嘛都是为了多挣钱,有技术出技术,有脑子出脑子,有力出力!在哪都一样,当然很多出国的国人基本都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的比较多,欧洲国家,美洲国家的还是比较少的,毕竟这个区域都是国家一带一路工程的合作国家

个人感觉还是很向往去发达国家的,一是想增长见识,而是想多赚点钱,至于以后在哪里定居,目前还没有打算,国内国外5-5开吧

国外的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挣钱是多,可背后的那种心酸寂寞,只有体验过才知道,谁不想和家人团团圆圆,不是生活谁又愿意出来奔波呢?

但是无论在哪里工作还是要多学习文化,多学习需要,只有自己实力的增加,以及才会有选择的主动性

美国是否借疫情和石油暴跌收割全球资产?

牺牲他人拯救自己,霸权主义国家往往就是这样。美国正在以各种手段收割全世界的财富。继2万亿的刺激计划后,美国又要实施一个贷款计划,金额达到2.3万亿美元,持有的美国债券因汇率的变动造成了大额的损失。

据美联储统计,仅过去一个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暴增的金额已经达到了2万亿美元。目前,美联储的总资产已经通过印钞达到了空前的6.4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正在通过疯狂印钞,来将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身上,收割全球的财富。

瑞士央行一季度损失2775亿

据外媒周四(4月23日)最新报道,瑞士国家银行 (瑞士央行)周四表示,今年一季度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亏损。根据其公布的最新财务报告,瑞士国家银行一季度净亏损382亿瑞士法郎,相当于39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775亿元)。这是该行自1907年成立以来遭遇的最严重季度亏损。市场对该行之前的预期是亏损300亿瑞郎,而实际亏损额比预期高了几乎三分之一。

一季度全球股市的普遍崩跌导致瑞士央行持有的股票发生了惊人的损失,头寸亏损高达319亿瑞郎。更不幸的是,382亿瑞郎并非其唯一的损失,该行与汇率相关的损失也高达171亿瑞郎(约合1242亿元人民币)。

瑞士央行目前累计持有近8000亿瑞郎的外币投资,主要都是债券和股票。去年的数据显示,瑞士是美国的第7大债权国,手里有2375亿美元的美债,这大约占到了该国央行投资的近29%。

除开美债,瑞士还对美国股市十分青睐。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2016年6月底,瑞士央行在美国华尔街的持股量从一年前的386亿美元激增到620亿美元。而过去2年中,美国股市走势良好,瑞士的确有持续加码的可能性。

今年3月份美国股市曾4度熔断,波动幅度非常大,作为持有大量美股等美元资产的瑞士央行,显然就成为美国收割财富的目标之一。

美国火力全开,各国货币承压

为了避免经济衰退,美国火力全开。3月23日,美联储表示,将不设上限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意味着美国无限量印钞。这应该是冷战之后美国连续释放的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一不考虑的印钞方式显然是在赤裸裸收割全球财富。

为了让全球主要经济体响应美联储这2.3万亿计划,美国还对多国实施美元援助方案。据报道,上个月美国与9国达成了临时货币互换协议,包括与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瑞典等央行签订规模分别为600亿美元,与丹麦、挪威、新西兰央行签署规模为300亿美元,期限至少为6个月(到2020年9月19日)。然而,那些经济实力不够强的新兴经济体,却要默默承受美国的举动“买单”。

据日媒报道,美国的做法无疑是将危机转移给亚洲5国,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以及美元加速跨境流动下,包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5国的货币面临严峻的考验。据分析人士指出,受全球疫情扩散影响,投资者纷纷转持美元资产,美元和美债等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受到欢迎。

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却承受巨大的压力,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下挫,并创下罕见历史纪录。据了解,今年迄今,泰铢和马来西亚令吉兑美元跌幅均在10%上下;印尼盾兑美元的汇率下跌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印度卢比跌至创纪录新低。

投资者持有大量美国债,因汇率汇率损失巨大

事实上,美国一直在收割世界财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美国发行的国债总金额就开始突破10万亿,疫情以来,国债金额仍然在不断放大,最新国债金额高达24.71万亿元,较1月末增加1.48万亿。美国不断放水的同时,外国投资者也在不断加码美国国债,因为美国国债是公认的几乎没有违约风险,所以各国把自己在贸易上获得的外汇用于投资在美国国债上是目前来看比较安全的形式。

公开数据显示,2月末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合计超7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债比例超过30%,该比值创下了近6个月新高。

虽然美联储开启无限QE,但不少国家在疫情期间仍然在增加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比如日本2月份环比增加566亿美元,英国增加304.55亿美元,法国增加137亿美元,印度增加132亿美元。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美债的收益率比较高,即便是在疫情之下,最新1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0.18%,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0.6%。相比之下,欧元公债1年期收益率为-0.62%,10年期为-0.33%,谁更具备吸引力显然易见,这也从根本上巩固了美债的世界地位。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为美国国债的第1大债权国,达到1.27万亿美元,中国为第2个债权国,同样超过万亿;英国、巴西、爱尔兰等4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均超过2500亿美元。以美元兑各国的最新汇率与4月8日汇率相比,亚洲国家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日本因汇率造成的损失高达1.56万亿日元,韩国损失高达3436.56亿韩元,泰国损失近210亿泰铢。另外,瑞典、英国、澳大利亚、瑞士损失金额也都超过10亿(对应各国货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