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最稳的基金,现在好的理财平台有哪些

2024-07-06 06:45:40 105阅读

目前最好最稳的基金,现在好的理财平台有哪些?

如果本金不是那么大,安全的理财平台还是推荐支付宝,支付宝里的理财产品,基本是一些基金,例如货币基金,属于收益低但稳定性高的产品,其实就跟银行里的活期相似,利率会稍微高一些。基金里不仅有收益低、稳定的产品,也有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如果有一定本金而且能接受损失,那么可以考虑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基金。

银行的基金理财跟支付宝的基金产品利率其实相差不多,但有些银行的app支持贵金属、能源一类的产品交易,贵金属这类投资品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理财产品。

目前最好最稳的基金,现在好的理财平台有哪些

总体来说,理财产品的选择要从本金多少,自身需求,风险承担能力等多个方面考虑,量力而行,做好财富配置。

就是稳健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

文/易论

我个人认可这种说法,或者说普通市场参与者只适合巴菲特所说的指数基金,理由很简单,普通市场参与者几乎不具备专业的投资知识,超过90%以上的概率是要亏钱的,所以对这部分人而言,银行理财或者指数基金才是最好的选择。

人们不知道的是,巴菲特重来没有买过指数基金,因为他的投资能力远超指数基金涨幅。那么,什么是货币基金?

通常意义的货币基金就类似于余额宝,这样的理财产品的利率并不高,但胜在安全,同时具备一定的收益,不过切记资本市场没有绝对的安全。

货币基金进出方便,没有费率,虽然不是每款货币基金都跟余额宝一样,随时进出,但一周或者一个月出来实际上周期并不长,比方说上图,我筛选了成立以来涨幅最高的前20家货币基金,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看的更多的是7日年化,比如现行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为2.319%,比如上图中排名第一的华夏现金増利的7日年化收益为2.356%,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据会出现变化,不一定每天相同。

上图中还有一个名词叫做万份收益,这代表着每一万块钱,一天内能拿到的收益,比如华夏现金増利的万份收益为0.6157元,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超过0.7万份收益的货币基金已然不多了,更别说当初余额宝万份收益超过1块钱的情况。

比如,你买了华夏的货币基金20万,那么你每天的利息就成了20万*0.6157=12.314元,所以,如果你想靠着手上的几十万买货币基金生活肯定是不现实的,当然了,基数越大,收到的利息自然就越多。

我们再算一笔账,12.314*356=4494.61元,4494/200000*100%=2.247%,这代表的是你的年化收益率,事实上这是单利计算的,而货币基金大多用的是复利计算,年化收益会高于2.247%,这基本跟两年期的银行定存利息差不多了。

什么是银行理财?

在我个人看来,银行的活、定期存款还算不上理财,这只能说是为你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存放现金的地方,而你的钱存在银行,银行会用于贷款,所以给到了你一定的利息,这个利息自然高不到哪儿去。

1、大额存单

这得算银行理财产品了,跟定存不同,可却有非常类似,区别在于大额存单需要用到门槛,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门槛起步为20万,一些银行的门槛更高,而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的利息也不高,但也绝对不低了,一般三年期年化收益为4%以上。

比如上图中便是某银行最新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明细,其中有产品属性,如按月付息等;利率如4.07%;起存金额为50万等。

假设买入的是上图第一款,那么50万*4.07%*3=61050元,每年收益为20350元,这个收益足够抵御现行的通货膨胀了,但的确无法靠着这点利息来生活……

2、代售、自营理财产品

比方说下图中的产品,都是某银行自营理财产品,利率在3.20%-4.70%,你会发现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并不长,这其中有传统保本产品,有股东收益产品,事实上从2017年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国内几乎没有了保本收益,换言之,这里的保本收益还是存在这某种风险,只是大小的问题。

我的个人看法是银行的自营产品虽说利息不高,但是相对安全,不容易扯皮,如果是代售的理财产品,虽说年化收益相对较高,但是扯皮的概率并不小,同时,你或许不太会选择这一类型的产品,容易被银行代售人员忽悠,不做也罢……

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比较简单,这是基于二级市场的某个指数模拟出来的额基金,走势几乎跟对应指数相同,我们可以对应图片来看。

比方说下图中,我查询了自成立以来最高涨幅的前20款指数基金,比方说易方达上证50,成立以来的涨幅在435.92%,这意味着成立至今已经翻了4.35倍,我们查看一下明细。

这款指数基金是2004年成立的,至今已然15年了,15年4倍看起来不高,可事实上我们再算笔账,4.35/15*100%=29%,年化收益高达29%,你能说这样的收益还低了吗?你恐怕很难靠自己炒股达到每年29%的平均收益吧。

总结一下,做投资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还真的不一定适合,有人说过,投资成功需要两点:一是找到巴菲特一样的人;而是成为巴菲特一样的人,然而A股市场这么多年,无数人幻想自己是股神,可1.5亿投资者中,恐怕只有10%的人能做到不亏钱,这其中不超过5%的人可以赚钱,想必这已经足够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关注易论,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原创内容。

应该买黄金还是投资基金?

投资黄金一向是个有些地域性的事情,比如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加在一起对黄金的需求量就超过了全球实物黄金需求比例的一半。

尤其是在第二大黄金消费国的中国,有一个声名显赫被称为“中国大妈”的群体,怀着对黄金保值的崇高期望投资购买的黄金首饰,她们疯狂抢购的能力是如此之强,以致在2013年金价大跌期间居然让国际金价创下了年内最大的单日涨幅,为此,《华尔街日报》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英文单词“Chinese Dama”来特指她们。

但在多数西方投资人眼里,黄金从来就不应该是一种投资方式,而应作为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投资的避险保护,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来自苹果联合创始人罗恩·韦恩(Ron Wayne)。

1976年韦恩曾以8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手中持有的10%的苹果股份,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他把自己的多数积蓄都投在了黄金里。如果做一个简单的计算,自苹果1980年上市至今公司每股的升幅已超过20000%,而在同期里金子的价格只上涨了107%(见下图);换句话说,10%的苹果股票如今价值是650亿美元,而800美元的黄金如今只值1750美元,顶多和40年来的通胀水平持平,错误的投资理念就是这样让韦恩与巨额财产插肩而过的。

而基金是未来十年最好的投资方式

所谓的基金,就是把你的钱交给基金经理帮你炒股,所以,基金是否值得投资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股市值得投资吗?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股市就是赌场,毫无投资价值可言。

这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误解,中国股市中存在着一大批优质的企业,例如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恒瑞医疗、格力伊利等等,奈何因为中国投资者不太识货,导致这些股长期处于低估值的状态,自从放开外资之后,外资疯狂抄底,导致A股核心资产越来越贵。

另外很多人认为中国股市制度不健全,把股市当作融资的工具,也没多少个股退市,想要等到制度健全之后再来投资。

但事实上就是因为制度不健全,A股才处于3000点低位,美国股市制度倒是健全了,两万点高位上你敢买吗?在发展阶段中提前上车,才能够获取最大收益。

凌乐长期关注中国股市的发展,现在中国证券市场确实处于高速发展的起点,证券法五年三改,证监会三天一小改,五天一大改,就连前任证监会主席肖钢也表示:“党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

第二,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高吗?

判断基金经理水平的唯一方式就是查看历史收益率,因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高度关联股市,所以我统计了近一年所有的股票型+混合型3962只基金的收益率。并将收益率区间分布如下,今年只有20来支基金下跌,近一年投资收益率在3%——42%的基金最多,高收益和高亏损都是少数状况。

如果对比上证指数,今年有2732支基金超过上证指数,1230支基金收益率低于大盘。所以基金经理的整体水平是要高于行业整体的。

也就说明,买基金赚钱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投资者,如果你不是金融科班出身,如果你没有专业的股票投资知识,相信基金经理是最好的选择。

年年正收益的基金有哪些?

年年正收益的基金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余额宝、零钱通都是货币基金。很多银行app里都有自家主推的货币基金

2、债券基金

这里的债券基金指的是纯债基金,如图:

招商双债增强债券C

国寿安保尊益信用纯债债券

3、固收+基金

固收+基金是混合基金,大部分资产投资固收类产品,比如债券、银行票据、货币等;小部分资产投资权益类资产比如黄金、股票等。这种混合的好处就是熊市的时候可以通过固收类资产抗跌,牛市的时候可以通过权益类资产获取超额收益。有很多固收+基金都是年年正收益的,如图:

景顺长城安享回报混合

易方达裕祥回报

交银周期回报灵活配置混合C

以上都是年年正收益的基金,这些风险都不是很大,尤其是货币基金风险最低是类储蓄级别的。债券基金波动也不大,长期持有比存银行定期还是要收益高一些的。至于固收+基金风险一般,短期会有本金亏损的可能,但长期看还是有不错的收益的。

通常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纳斯达克基金哪个好?

纳斯达克基金中有很多好的选择。1,根据市场表现和历史数据来看,一些长期业绩稳定、风险控制较好的纳斯达克基金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基金通常有较高的收益率,并且能够在市场波动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2,另外,还可以考虑选择纳斯达克基金中资产配置更为多样化的基金,这样可以降低单一市场行情对基金的影响,并增加投资组合的分散度。3,当然了解每个基金的具体投资策略、管理团队和费用等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研究基金的官方网站、财务报告和评级机构的评估来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