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最新消息,李大霄说蓝筹股被低估

2024-07-06 02:58:43 150阅读

地产股最新消息,李大霄说蓝筹股被低估?

有的时候真的非常心疼李大霄,市场一旦出现大的调整,霄哥一定会被翻出来左右打脸。前两天在市场大跌,所有人都在笑话李大霄判断失误,他所说的利好消息成了打脸行情,今天市场依然持续低迷,李大霄又表态苹果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用来佐证权重蓝筹依然是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的,可能下一句话就要说:做好人、持好股、有好报。那么李大霄说的蓝筹股到底有没有机会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伪命题。如果一个市场的蓝筹股都没有机会的话,那这个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无论对A股市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投机氛围浓厚,制度不健全,发展不成熟等等,但A股市场说到底依然是能够反映经济的证券平台。虽然有的时候,很多妖股不可思议的横行,让人觉得价值投资已死。但如果你仔细分析的话,除掉极个别的纯粹炒作之外,很多我们认为的“妖股”,都是具有价值投资意义的。只不过是在表现形式上,这种逻辑的强与弱。

在这里,我并不是为A股市场说好话,或者是做辩解,我也承认,A股市场目前依然是投机市场,但这不能完全抹杀A股市场价值的存在。虽然炒的题材讲故事在A股市场盛行,但如果完全是天马行空,空穴来风的找题材,讲故事,那最终一定会成为鬼故事。多多少少,这里面还是要讲一些情怀和价值的。苹果公司在美股突破万亿美元市值那是价值推动的结果,而且苹果公司的估值依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说明人家是实打实的业绩支撑。而A股市场的蓝筹股估值也处于低位,之所以一直没有表现,主要和整个市场的投资氛围有关,相信随着经济深度改革的推进,转型发展的成熟,未来蓝筹股会成为A股市场的主力军。李大霄虽然可以被嘲笑,但他有两个点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个点,股市终究是会涨的。第二个点,蓝筹终究是有价值的。

地产股最新消息,李大霄说蓝筹股被低估

站在正确的理念上,即使是被嘲笑,我也是正确的。

最近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点赞与评论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未来三五年房价趋势如何?

2019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各地房价仍以微涨为主,尤其二三线城市,大型房地产基本上都完成了销售目标。本以为进入2020会迎来一个“小阳春”,却被新冠肺炎疫情意外袭来。至此“小阳春”没了,2月份受疫情影响,连售楼处都关闭,不能正常营业,无奈的把房产销售搬到网上销售,国民经过10多年大部分人才接受网上购物,而房产即使售楼处正常开放时,也需全家多次现场看房,才会在犹豫再三中下定。因而可怜的成交量也是意料之中的。

而以此就说开发商没钱,刚需没了,房地产有价无市了。首先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另外如果以开发商没钱,刚需没了,房地产有价无市了,为前提来推测未来3至5年房地产的趋势是下降的趋势,我更加不敢苟同。

未来3至5年房价的趋势如何?袁哥的答案就是平稳上涨。

只有客观的前提,才会有正确可观的答案,才能正确客观预测3到5年的房价趋势,否则只能是臆测假想。下面我给大家分析原因:

01:开发商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资金有压力,但不是没钱了。有2019年的良好业绩做后盾。

2019年中国前200家销售金额的业绩虽然不及2017年,2018年。但是基本都完成了销售目的,且比2018年销售金额增加了6.5%,销售额突破千亿的,还增加了4家。根据统计:销售额千亿房企有27家,碧桂园7329亿元领先,500亿房企达到54家;100亿销售额房企达到153家,前200名房企销售额都在66亿元以上。

从以上的分析,开发商的2019年的销售业绩还是不错的,只经过2月,如何就没钱了,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有些人的假设和假想。

02:购房主体已发生改变,刚需已不是购房主体,改善性需求才是购房主体,刚需和投资已成为购房的组成部分。

房地产高速发展的10年,中国居民住房自有率,已达87%,也有说已经到90%,目前都未有一个统一认识,至少说明中国人无论在农村和城市大多数都是有房的。同时说明刚需已不是购房的主体,只占购房群体的少部分,城镇化仍在进行,需求依旧存在。

经济发展,人们对于房屋的品质要求在提高,另外由于工作,学习或度假需求,人们需要住房,这都是改善性需求,改善性已成为购房的主体,且连年增加。

03:房地产的价格,是由供需决定,需求增加,房价就上涨,需求减少,房价一定回下降,所谓有价无市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短暂。

以我居住的日照而论,从2016年底房价开始上涨,到2017年房价上涨50%以上。就开始有“有价无市”事实上,从2017年到2019年三年,日照的房价依旧上涨,而成交量2017年;2018年,包括2019年都保持在18000套左右的成交量,因此不存在有价无市。

通过以上分析,开发商有2019年业绩支撑,刚需依然存在,只是只占购房者少数,改善性成为购房主体。现在的房价虽然确实很高,但是因为需求所致。既然问题的前提已经分析清楚,那么未来3至5年的房价趋势的,为何是稳中有涨呢?

04:疫情确实影响了房地产业,同时影响了居民收入,2020年上半年,房价下降和成交量减少是不可避免。但是因为疫情影响,改善性需求却有增加,只是被疫情延迟。但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合力,下半年房价一定会稳中上涨。

(1)开发商自救采取措施,降价促销,发行债券。

(2)各地政府会出台一些有利于开发商的托市政策,现已有60个城市出台了延期支付土地价款及社保;降低首付比例等,后期还会陆续出台。

(3)银行方面也出台降息政策,直接作用于购房者。

(4)27万亿的基建也已开始,强经济的刺激政策,有如当年的2008年的4万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对于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一定是有利。

因此随着疫情的结束,开发商降价促销,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合力下,加上银行利率下调的惠民,各行业得到恢复后,购房需求会在下半年集中爆发,房市逐步处于稳定,房价开始回调上涨。

05:今后3至5年房价发展趋势,稳中微涨的原因。

(1)2020年底房价稳定后,国家对于房地产政策依旧会以稳定为主。“房租不炒”依旧会做为未来的长期政策。

(2)未来3至5年国家经济基本面是好,依然保持增长。

(3)城镇化建设依然进行,棚改结近尾声,但是对于旧城的维护改造又开始了。其规模不亚于棚改。

(4)27万亿的大基建已开始,2020年计划完成4万亿,其余在以后几年落实。

小结:疫情的影响短期内确实对房地产的影响很大,同时成交量会下滑,但是在各方合力作用下,疫情的影响会在年底前消除。

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回复,购房需求会在年底得到释放,成交量的回复有利于房价的回调。

未来3至5年,由于27万亿大基建,及旧城改造的开始等,国民经济依然向好,这对于未来房市房价的稳定是有利的,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改善需求增加,另外高通胀率依然存在,居民投资房产仍然是抵御通胀的一个方式,但是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依然不放松。

因此经济3至5年向好发展,国家调控不放松。房价只能是稳中有增。

可能答案让一些失望了,但是开发商没钱,刚需没了,有价无市本来就不是房产目前的状况,我只是简单分析,另外未来房价稳中有升的趋势本来也在,通胀物价上涨,你都感觉,也本来如此。

我是@袁哥自媒体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客观分析房市政策,房产投资的知识,请关注我。

2019年开始房地产市场会不会下跌?

我想题主想问的应该是:“2019年开始房地产价格价格会不会下跌?”吧。

个人的看法是: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及房价应该会是稳中有升,人们理性看待市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依据:

一、宏观层面:

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整从原来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目的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售,以限为主的短期限制措施,到如今的“房住不炒”的转变,已充分说明了国家在房地产基本面上做了重要的调整。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国家提出了“租售并举”的住宅供给多元化、“因城施政”的灵活性良性市场政策分类调控共同努力下,2018年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被遏制,局部房价呈现降温趋势,短期调控效果显现。同时,国家增加多元化土地供应,推出集体建设用地、完善租售并举、深化共有产权、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无不昭示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在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经济结构方面:

虽然,房地产业已经不再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但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房地产业依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61796.88亿元,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71803.78亿元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86013.38亿元,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95035.61亿元,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95978.84亿元,201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102581亿元,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109799亿元,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120264亿元。

三、人口结构方面:

社会人口结构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住房需求是持续发展的,持续产生住房的刚性需求新区诸多,如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对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如社会家庭自然析户产生的住房刚需,以及人口自然增长所带来的住房需求等。虽然,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实际效果不如预期,但在日益趋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前,国家必将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全面放开并鼓励人们生育。因此,房地产需求将在刨除“投机炒房”的水分后维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

2018年,部分房价增长过快的城市的房价确实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经过一整年的市场调整,房价下行调整的空间所剩无几,房价总体已趋稳定。预计2019年的第一季度将是房企“调价放量回资”的调整期;第二季度在“因城施政”的调控思想指导下,市场将在理性下信心重建,稳中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房价将持续稳中有升。

简而言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的是: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2019年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请说下你是如何理解理性投资和分散投资的?

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理性投资是不盲目投资,分散投资是不把鸡蛋放个篮子里,那么他们是矛盾对立的,还是可以相容的?我们先来看一个笔者身边的案例:

一、分享一个身边2个同事的真实故事

张斌和王肖都只工作了3年左右,身边有了一些存款,他们都有自己打理存款的主意。

张斌研究了各类理财产品,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收益较低,自己不太满意,股票型基金风险又太大,自己刚入门且资金无法长期保证投资,可能过1-2年要用。

经过研究买了风险可控,收益还算匹配的债券基金。除了生活必备的资金留在身边,其余的资金全部投资在债券基金里,虽然没有分散投资但是并不是盲目投资。

王肖的钱三等分,一份投在余额宝以备不时之需,一份投在1年期的银行理财收益4%,最后一份投了5年期的国债收益4.3%。风险偏好较低,按照资金的使用周期,分三个进行投资,虽然收益低了一点,但是复合他的要求,理性投资。

二、结合案例分析一下理性投资和分散投资

1、分散投资的必要性

每个人的能力圈范围有界限,每种投资产品的历史收益率和风险都会有揭示,但是人的天性可能总想获取高额收益,但往往实际情况都难以让人满意。

哪怕是专业人士也无法预测所有各类产品真实风险。特别是有些投资产品原本看上去没有风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本潜在风险度暴露了出来,变成了高风险。

分散投资让人们不要过分高估自己,将资产按照不同的风险级别或者不同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可以避免所有的鸡蛋在某项资产上翻船。

2、理性投资的必要性

理性投资,是按照自己的资金、能力、产品的历史属性进行合理的投资,不盲目自信孤注一掷,抱着赌博心理进行投资。

大家熟知的类似高风险的期货产品投资,杠杆极高,听闻很多一夜暴富,隔夜只剩裤衩的真实案例。

放弃一夜暴富心态,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进行投资非常重要。

3、分散投资和理性投资之间的关系

分散投资和理性投资这并不是完全排斥和融合的,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组合。

就像上文案例中,张斌虽然没有分散投资,但是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投资适合自己的产品。实际风险可控。

当然王肖是典型的分散投资和理性投资的结合体,也适合大多数人的一种投资方式。

有时候有些不理性的投资,孤注一掷的投资是不理性的投资也没有很好的分散投资。比如全部买入期权产品,期货产品。

三、投资建议

笔者建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放弃一夜暴富的下心态。不一定将鸡蛋放在很多篮子里,但至少放在一些安全性极高的产品以备不时之需。

希望我以上的建议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起慢慢富有~

研究了一下上证月指数?

题主您好,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的大A自三月中下旬跟随世界股市反弹至今,虽然和欧美比起来确实可能还稍微有点逊色,但是实际上我们也已经吃掉了今年下跌的大部分跌幅;并且特别是上一周,再次向久违的3000点发起了进攻;那么在接下来,市场该会作何选择呢?本人对此也有一点点分析和见解,借此机会,就在这里抛砖引玉分享一下,还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首先,根据题主您的题目描述,本人也先总结一下我个人的观点;第一,大盘确实有很大可能在这里重新选择方向;第二,个人认为短期一到两周内还是有调整预期的;第三,后面是否是蓄力后继续上冲,还是二次探底取决于彼时的经济恢复情况(以目前情况来判断,个人偏向于今年并不会有什么大的牛市行情)。第一部分,再遇3000点极致考验,是上是下将会确定大A后市新的方向。

或许,3000点真的是大A多年的“心病”,饱含了市场的犹豫与徘徊,纠结与迷茫;而就在上一周,就在我们即将看到3000点的影子的时候,调整突然而至;虽然周末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实施,短期刺激,长期利好,我们周五的股市也是抱着强大的预期低开上行,不过明天和意外到底谁会先来?绝不会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结果。

因此,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重新选择方向将是摆在大A面前的首要问题。如果稳稳爬上3000点,对其形成有效突破,那么市场情绪必将重新统一;就如题主您的想法,继续向上,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就此萎靡,扭头向下,走震荡盘整,调整开跌,那也不是不无可能。并且个人在这一点上和题主想法有点相左,本人更偏向于后者。

第二部分,上周四美股暴跌7%,基本奠定了世界股市多空转换的开始。

在引言部分,我们描述了今年的世界市场已经反弹了这么久,并且取得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成就;不过,这一部分,我想问问大家,大家认为今年的这种没有任何调整的反弹,甚至说是反转合理吗?难道大家已经忘记了今年的经济情况(大环境),忘记了今年的所遭遇的种种磨炼和考验?

而恰恰就在上周,在美国纳斯达克突破历史最高,再创历史新高之时,那些美国佬似乎终于认识到了他们的“泡沫”,空头开始复活,市场也开始了毫无征兆的暴跌;这一跌不要紧,基本上就是美股熔断的最大跌幅,而K线图上收的这根巨大阴K,对当前市场的情绪伤害是巨大的;可以发现,欧美股市由此开始弱势,甚至周五晚的超跌反弹都没有任何力度;因此,世界股市由此开始多转空,是我们必须要开始考虑的问题了。

第三部分,A股走牛预期仍在,不过“庚子灾难“余波也在,后推已是必然。

从更大的趋势上来说,美股十年长牛,大A十年3000永不变,难道还要永流传?说一句实话,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对此那是分外眼红,外加恨铁不成钢。虽然确实有一部分客观原因存在,比如指数编制方法不同,市场面对的情况不同;但是毫无疑问,打铁还需自身硬,更多的原因还是我们自身市场的原因,有些差距确实需要重视,改进加努力。

好在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持续进行,近些年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金融系统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强大,国家越来越兴盛;对应的我们的A股市场虽然创立不足30年,但是我们也确实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点肯定是不能忽略的,想想也是十分令人欣慰的;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发展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就是稳健!

因此,A股走牛绝对仅仅是时间问题;但是,正是由于今年的种种特殊情况,特别的“灾难”,新冠疫情,石油争端等等,这些不仅仅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秩序,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稳定的经济增长,想想我们为此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就可以明白了。所以,个人认为这个牛市预期估计今年是没得了,期待明年啦!

到此,做一个总结,我们A股市场反弹这么久,中间虽有小插曲,但是大趋势向上并且已经来到3000点;到达3000点,市场必须做出新的选择和方向,确定新的一致的情绪;随着世界股市开始调整,大A下周后半周是否会顶不住(前半周有创业板注册制利好),我觉得很有可能;补跌之后,中国经济的恢复状况会决定中国牛的到来时间。

以上就是本人关于上证综指接下来新的方向选择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一家之言,粗陋鄙见,比较片面和肤浅,再次邀请各位朋友们广泛讨论,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开卷有益,共同进步啦~!同时,感觉题主您确实也是一个有心的股友哈,不是为了炒股而炒股,哈哈~☺,牛!为您提出这样具有思考意义的题目点赞!!新的一周又要来了,大家继续努力咯~!小斗在这里预祝各位朋友新的一周继续发财,天天开心~!加油,各位朋友们~!☺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