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股份,腾讯为什么会持有特斯拉5
顺丰股份,腾讯为什么会持有特斯拉5?
什么是“被动股权”,就是说你给投资一家企业,甭管最终占有了多大股份,对于人家的经营决策也插不上半句话,只能享受你这一部分股权所带来的收益或亏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但是不过你也不要以为像被动股权类的投资者就是为了挣钱去的,这得看投资者是一个什么体量和初衷了,比如说吧,假如你是一个普通股民,你可能也就是上面所讲的享受收益,不参与决策的角色吧,但如果是像腾讯这样的体量的企业,首先他投资的初衷就肯定不是简单的为了挣钱去的,绝对是出于业务布局的考虑,其次他所拥有的资源远非普通股民可比的,这样就不得不使被投资企业考虑其感受同时进行资源方面的合作,就比如腾讯持有特斯拉5%的被动股权这事儿吧,咱们可以好好聊一聊。
腾讯是在2017年3月17日,通过旗下的黄河投资以17.78亿美元在公开市场收购了特斯拉的816.75万股股票,同时也占有特斯拉5%的股份,成为其第五大股东。那么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腾讯要花费这么大笔资金投资特斯拉?当时有两个感念非常火一直持续到现在,那就是新能源车以及自动驾驶技术,而同样是在这两个方面阿里和百度也都早有布局,尤其是百度就在腾讯投资特斯拉之后的一个月,在在上海车展正式宣布了Apollo计划。
所以说,腾讯选择投资特斯拉不是差钱儿,而是看重了新能源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特斯来,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同时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时腾讯在汽车领域是早有布局的,包括车载地图、汽车操作系统等等,以及后续投资的蔚来汽车,都是腾讯在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做展开的布局,在大势面前,任何体量的企业都不敢掉以轻心啊!
还有一点,就是想腾讯投资特斯拉这种方式本身也很“腾讯化”,因为腾讯跟阿里的投资理念不同,阿里要建设的生态体系,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将是自有或控股的,比如优酷、饿了么、大润发都是要拿到控股权才可以。不过腾讯的投资理念却不是这样,咱不是再评论孰好孰坏啊,只是理念上的不同而已,腾讯投资的众多企业比如京东、阅文、蔚来、特斯拉,都是属于财务性投资,不涉及企业运营,但暂从实际的角度来考虑啊,一个大财主拿些钱放投在你的农家地里,你还能做到我行我素不考虑这位大财主的想法吗?他有100中方式可以让你over你信不信?另外一半的被投资企业,也会主动的跟腾讯接触进行某些资源方面的对接的,对吧,所以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样的。
我不清楚有没有给大家解释清楚,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顺便关注下我的头条号吧,谢谢!
员工是否需要承担赔付责任?
干股和实股
一、干股
干股多用于股权激励,干股股权/股票未在工商或证券交易所登记,接受干股的人未实际持有股权或股票。
(一)干股一般有两个权利
1、分红权。持有干股的人,公司根据其持有的数量或比例和公司的利润情况,给与其相应的分红。这个分红实质上是公司全体股东或部分股东的分红让与。
2、股票增值权。持有干股的人,除有利润的分红权外,还可能享受股权的增值权。该增值权,指的是股票增值权的持有者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因公司业绩提升、股票价格上扬等因素,可以获得行权价与行权日二级市场股价之间差价的收益,增值收益以现金支付。
比如股权增值权100股,行权价110元,二级市场股价50元,公司应给与持有增值期权者100*(110-50)的现金收益。这个行权日,可能是未来的某个固定的日期(例如欧式期权),也可能是在这个固定的日期前的一段时间(例如美式期权)。
(二)持干股者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
不能参加股东会,没有投票权/表决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公司知情权和查询权、优先受让和认购新股权、起诉权以及转让出资或股份的权利,对公司给与的干股不能转让。
所以没有出资义务,也没有遵守公司章程的义务,更没有资本维持和充实的义务。
二、实股
股权或股票实实在在握在手里,在工商或证券交易所登记,公司法上的真正股东。除拥有分红权外,上述“(二)持干股者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涉及的权利和义务都有。
日后公司亏损或负有债务一、如果公司日后亏损
持有干股者不会承担亏损的责任;如果公司倒闭了,公司的股东的最大损失是投资没了,而对于持有干股者来说,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
二、如果公司负有债务
公司以其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资本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上述的股东是公司法意义的股东,若有亏损或债务均与持干股者没有任何关系。
顺丰在菜鸟物流持有多少股份?
1%吧,聊胜于无!
此次事件是菜鸟与顺丰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事件!现在来看谁先切断数据共享没有任何意义,重点在双方未来将走向何方,方向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分道扬镳只是迟早的事情,毕竟都是有大抱负的公司!
事件的根本,是双方争夺数据控制权。
在此之前,双方私下肯定已经过招了无数来回,最后没招了,才选择公开曝光,而且这种程度的曝光,肯定是汇报到马云和王卫层面了,加上国家邮政局后面的变态,可见双方矛盾极深,而且积怨已久。
就本次事件而言,导火索是阿里切断了丰巢的数据回流,作为反应手段,顺丰切断了淘宝平台的数据回流。顺丰此次反应之准,可谓是打蛇打七寸,直击要害,逼得阿里只能公开曝光。
阿里为何切断丰巢的数据回流?必然是认为顺丰对这些数据的使用威胁到了阿里。需要明确的是数据可挖掘价值是无限的,顺丰拥有自身巨大的数据量,在加上从丰巢上回流而来的其他快递的数据量,如此巨大的数据,足够顺丰做很多事情了。
而阿里预感到这样的威胁,以信息安全为名,意欲控制信息回流,顺丰自然不愿意了,于是矛盾爆发了!
至于“阿里要求顺丰使用阿里云”以及“为了维护用户信息安全”,大概只是公关手段,无需太在意。
另外,在菜鸟网络中,阿里系只是搭建一个大平台,意欲打通全国物流经脉。而顺丰的自有网络在所有快递公司中是最完善的,菜鸟能提供的,可以说顺丰并不稀罕。真正能从菜鸟中受益的是其他物流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讲,菜鸟越完善,越会削弱顺丰相对于其他公司的优势。
顺丰加入菜鸟只是为了获取阿里电商平台上巨大的订单罢了,对顺丰而言,没有菜鸟将会更有利于其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顺丰参与菜鸟必然不会全身心投入了。至此,两者间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菜鸟需要顺丰这样优质的物流企业,而顺丰委身于菜鸟只是为了获取订单。
这就好比于恋爱中的双方,男方爱极了,而女方只是为了获利而委身。然而,男方竟然还在算计,闹脾气,不大吵一顿怎么结束。
当然,大吵过后,现在双方又和好,一起去挣钱happy了,而我等草民也就可以散了。
可以肯定,阿里与顺丰将来的碰撞不仅在于数据,还会有其他。如有兴趣可继续往下看。
于顺丰,早已不是以前单纯做物流,提升服务质量的顺丰了。它的野心,只需打开顺丰官网就可以知道了。是的,基于物流,融通金融,流通商业。
横向业务拓展是顺丰发展的必然,而离物流最近的电商无疑是其最佳选择,事实上,顺丰也确实在电商领域不断探索:
- 推出嘿客,布局O2O,梦想是美好的,但是高估了国民的消费能力,此局基本已破。
- 顺丰海淘,由于单单必税,基本上已经没多少海淘客使用了。
- 顺丰优选,用户也不多。
- 顺丰丰巢,虽然只是一个快递柜,但是大有文章啊,里面信息数据无价,而且顺丰还在操作界面融入了电商。
可见顺丰于电商之图甚大啊!
因此,如果顺丰的电商一直这么不温不火,那么双方也就这么各取所需,凑合过日子,一直下去。
而顺丰电商发展起来之日,也就是他们分道扬镳之时。
彼时,女方已经有钱(订单)了,何必再委身于男方!
于菜鸟,菜鸟在马云布局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说,在现金流和信息流占据主动之后,阿里迫切需要突破物流。别看马云天天乐得逍遥,今天联合国开会吹牛,明天到处会政要,但是,物流是他确确实实的掣肘。
再者,菜鸟走的是一条与京东物流截然不同的路,而且是一条难度巨大的路,可以说,能把这条路走通的,当下中国,除了马云,难有他人。
而做成菜鸟不仅仅是阿里收益,更是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远大理想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我等草民收益。
要知道,菜鸟不仅是一个公司,一个布局,它更是一个民生工程。
菜鸟大成之时,你我收快递、寄快递、网购都会方便很多!
如果问我这次支持谁,于私,支持顺丰,于公,支持阿里!
以上,不妥之处请赐教,欢迎评论交流!
限售股份将于1月23日解禁?
对市值有多大影响咱也不知道,反正好像对我没多大影响[捂脸]
拼多多有哪些股东?
创始人黄铮,持有股份35.3%黄铮是杭州人,80后,原本持有的股份更高
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持有股份15%
高榕资本,持有股份6.7%
红杉资本,持有股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