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人相比富二代强在哪?聊聊他们的优势和资源!
得,今天就唠唠我自个儿琢磨“富二代”这事儿的一些经历。
这事儿,不是我专门去研究啥的,就是自个儿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些年,遇到的一些人和事,给我留下挺深印象的。
碰到的那档子事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一腔热血,就想着自己干点那时候跟几个哥们儿凑点钱,想搞个小工作室,接点设计的活儿。那真是跑断腿。
- 找地方: 租个便宜的办公室,那真是犄角旮旯都看遍,为省几百块钱房租,能跟房东磨半天。
- 拉业务: 没门路,就印点名片,到处去塞,去网上发帖子,效果嘛也就那样。
- 买设备: 电脑、打印机啥的,都得算计着来,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那段时间真是累,但也觉得充实,觉得年轻就该这么折腾。认识一个圈子里的“富二代”,就叫他小张。他也搞个类似的工作室,规模比我们大。
一开始我还挺好奇,想着交流交流经验。结果?人家那玩法跟咱完全不一样。
人家是怎么干的?
- 办公室: 人家直接用家里公司空着的一层楼,装修都是现成的。
- 启动资金: 听说是他爸直接给笔钱,数目咱就不说,反正比我们几个凑的钱多好几个零。
- 业务来源: 他爸妈的朋友圈子,随便漏点业务下来,就够他忙活的。都不需要他自己出去跑。
- 遇到难题: 比如注册公司、搞定税务啥的,我们得跑好几趟,问好多人,人家一个电话,家里公司的法务、财务就给指导得明明白白。
后来我琢磨明白
你说气不气?一开始是有点不平衡。凭啥咱累死累活,人家轻轻松松?后来慢慢也就想通。
这玩意儿,真不是一代人的事。
人家爹妈那辈儿,可能比咱爹妈更拼,或者抓住更好的机会,积累财富和资源。这就像打游戏,人家出生自带“高级装备”和“人脉地图”,就是个“新手村”出来的,装备得自己打,地图得自己探。
关键是啥?我观察到的,不光是钱的问题。
第一,是信息渠道。 人家能接触到的信息,往往比咱普通人快、准、狠。知道哪个行业有机会,认识哪个领域的大佬,这些信息差,有时候比钱还重要。
第二,是试错成本。 咱搞个小工作室,要是失败,那可能是伤筋动骨,得缓好一阵子。人家?小张那工作室后来好像也没做大,但他没啥压力,换个方向,家里照样支持。人家试错的成本低太多,敢想敢干。
第三,是思维习惯。 可能从小耳濡目染,人家考虑问题的方式,那种调动资源的思路,跟咱这种靠自己一点点攒的不太一样。不是说谁对谁错,就是路径依赖。
自己咋办?
琢磨明白这些,也没啥好抱怨的。世界就这样嘛
咱没那条件,就得更努力去找信息,更谨慎地做决策,把手头这点资源用一步一个脚印呗。看到别人的优势,承认差距,然后埋头干好自己的事儿。
那段时间的经历,虽然累,但也让我学到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后来工作室没做下去,我又回去上班,但那段经历,对我后面做事看问题,还是挺有帮助的。
甭管别人是啥“二代”,咱把自己这“一代”过能给下一代留点哪怕不是金山银山,是点经验教训,也算没白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