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部长发表过哪些重要讲话?盘点他此前的公开观点。
最近老在新闻里瞅见秦刚部长这名字,之前是驻美大使,后来当外长,动作挺多。我就有点好奇,想自己琢磨琢磨,看看这新外长到底啥风格,咱们国家的外交接下来大概是个啥路数。
说干就干。就喜欢自己动手搞明白。第一步,肯定是先上网扒拉信息呗。我就打开电脑,搜搜“秦刚”,看看他大概的履历,啥时候上任的,之前都干过信息不少,但都挺零散的。
然后,我就想着,光看别人写的二手信息不行,得看看他自己是咋说的,咋做的。我就去找他一些讲话和记者会的视频、文字稿来看。记得不,今年三月份“两会”那会儿,他不是开个挺长的记者会嘛我就特意找来看。
找视频:这个费点劲,网上视频多,得找官方发布的、完整的看。
看内容:他回答不少问题,从中美关系到乌克兰危机,啥都有。我一边看,一边就拿个小本本,记下些我觉得关键的话,比如他提到的“中美关系”用什么词,对某些问题的定性是
找其他讲话:后来又看到他在那个“蓝厅论坛”上的讲话,也找来看看。还有更早的,二月底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的视频讲话,讲人权观的。都得看,不能只看一个点。
接着琢磨。光看不想等于白看。我就把这些讲话里反复强调的东西圈出来。比如,他老提到的几个词:“中国式现代化”、“主权安全”、“相互尊重”啥的。我就想,这可能就是他或者说咱们外交想对外传递的核心信息。
我还注意到一点,他讲话有时候挺直接,甚至有点硬气。比如有次提到台湾问题,用词就很重,说啥“维护主权天经地义”。还有跟美国大使伯恩斯会面那次,新闻说他直接讲中美关系“再遇寒冰”,让美方“深刻反思”。这种风格,跟我印象里以前一些外交官那种比较“绵”的感觉不太一样,挺有意思的。
整理和对比
搞一堆资料后,我就开始整理。把不同场合说的话,针对不同对象说的话,放在一起比对着看。比如:
对国内和对国外的侧重点有啥不同?
对美国、对欧洲、对发展中国家,他的表述有啥细微差别?
跟他前任或者其他外交部发言人比,风格上具体哪里不一样?
搞这些挺费脑子的。外交语言嘛有时候绕来绕去,得仔细品。有时候一个词用得不一样,意思可能就差很多。我就反复看,反复想,试图理解字面意思背后的潜台词。
,我算是对自己关注的这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就是感觉现在的外交思路,可能更强调原则性、斗争性,也更主动地去讲咱们自己的故事,比如“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外交这东西太复杂,我这也只是根据公开信息瞎琢磨,看个热闹,解个大概。以后还得接着看,接着学。
反正,这就是我自个儿捣鼓解秦刚部长和咱们外交动向的一个过程。没啥高深的,就是笨办法,多看多听多想。分享给大家,就当看个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