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集团,物流排名2018前20名
申通集团,物流排名2018前20名?
1、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又称“中国外运”,成立于2002年,且在2003就已经成功上市于香港。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海、陆、空货运、仓储码头服务、快递、船务代理及货运代理均有涉及,是由外运长航集团所控股,法定代表人是赵沪湘。
2、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比较神秘,成立于1986年,但是2016年才正式开始挂牌运营,2017年9月18日,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整合并入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韩骏。
公司业务涉及项目物流、工程物流、综合货运、仓储物流、船舶代理、供应链管理、理货检验等业务领域。
3、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顺丰快递算是目前中国近几年发展最快的物流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速递行业中速度最快的快递之一,成立于1993年,2017年在深交所重组更名正式登陆A股。
2017年还购买了两架波音747飞机,目前正准备再湖北鄂州建立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枢纽。
4、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
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大型专业化运输物流企业。
主要为新疆三大油田、四大炼厂和全国113家 油田、炼化、销售、管道、燃气企业提供专业化运输、石油石化产品配送及其它综合配套服务,现有员工35000多人,各种车辆23000台,资产总额138亿元。
5、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3日在邯郸市经济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法定代表人李建忠,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再生物资回收,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植物油(毛油)(以上项目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等。
6、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
日日顺物流发展,先后经历从企业物流→物流企业→平台企业的三个转型阶段,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物流技术、整合全球的一流网络资源,搭建起开放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大件物流服务平台。
日日顺物流始终坚持以用户最佳体验为标准,已经为家电、家具、卫浴、健身器材及互补行业客户及用户提供全品类、全渠道、全流程、一体化物流服务。
7、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04月14日,注册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华徐公路3029弄18号,法定代表人为喻会蛟。
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国内、国际快递(邮政企业专营业务除外);道路货物运输;食品经营。
8、运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运成物流有限公司是大型运输公司,并加入货运交通运输网的大型物流企业,并在国内建立了一个一体化的物资配送流通网络,服务范围贯穿货物运输、仓储及市内配送等领域,涵盖了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制药、电器、---产品等各行各业。
.9、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
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1月0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陈德军。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国内快递(邮政企业专营业务除外)(凭许可证经营),普通货运(凭许可证经营),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报关服务,仓储服务(除危险化学品),纸制品、电子产品的销售,实业投资等。
10、锦程国际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创立于1990年6月,主要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全程国际物流服务,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物流企业之一。
在国内主要口岸城市、内陆大中型城市以及香港、韩国、日本、美国等地设有百余家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
11、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31日,注册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注册资本为22.33亿元。
公司船队资产原为招商局集团所拥有的能源运输船队资产,这些资产首先经过重组,整合集中到招商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新设立的能源运输投资有限公司名下,再由招商局香港,将能源运输投资的股权,无偿划转到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名下,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继而以招商局能源运输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联合中石化集团、中化集团、中远集团及中海油渤海公司四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公司。
12、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01月17日,注册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华志路1685号1幢,法定代表人为赖梅松。
经营范围包括国内快递、国际快递(以上邮政企业专营业务除外),从事海上、航空、陆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仓储服务(除危险化学品),装卸服务,国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公关活动策划,企业管理咨询,商务咨询,供应链管理,机械设备租赁,机动车维修,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销售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机电产品、电子产品、通讯器材、服装鞋帽、办公设备及用品。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67家公司,具有32处分支机构。
13、韵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韵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于2003年1月17日,由宁波新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而成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打火机、点火枪、电器配件、电子元件、塑料制品、文具的制造;家用电器、打火机、点火枪的批发、零售。
公司自营和代理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14、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民生物流),隶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及综合物流服务商,成立于2001年8月。
15、建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建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独家设立,自1989年起开展物流相关业务,于2000年在多家专业公司的基础上正式组建而成。
16、京东物流
京东集团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2012年正式注册物流公司,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东物流集团。
京东物流以技术驱动,引领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续发展为使命 ,致力于将过去十余年积累的基础设施、管理经验、专业技术向社会全面开放,成为全球值得信赖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
17、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05月16日,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经营场所。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苑南路3239号阿里云大厦S1号楼303室,法定代表人为万霖。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是:互联网软件、物联网络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经纪信息咨询(以上均不含限制项目)。
许可经营项目是: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6家公司。
18、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
嘉里大通始建于1985年,是中国大陆最早成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母公司嘉里物流联网总部设于香港,是亚太地区最具领导地位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之一,在2014年8月揭晓的“中国国际货代物流百强”榜单中,嘉里大通位列百强榜单第9名,其中仓储第3名,空运第3名,并入选海运50强。
19、振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振华物流成立于1993年,股东方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39)、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HK.1800),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合资公司46家,下属员工超过3000人,在天津,青岛,上海,大连,宁波,北京,连云港等地建立了分公司。
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互为代理网络,集装箱年处理量达到200万TEU。为商务部批准的一级货运代理企业及IATA认可的空运代理人;交通部批准的甲类船舶代理及首批N.V.O.C.C无船承运人之一;是国内极具竞争力的货代、船代和综合物流服务公司。
20、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北省物流集团)成立于2004年7月,为综合物流企业。
主要进行生产资料贸易、综合物流服务及相关资产经营,集贸易、矿业、餐饮、报业、仓储、加工、运输等相关物流服务业于一体,是中国国家AAAAA级物流企业。
今年双11该怎样杀出重围?
距离双11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通打响调价第一枪,申通则最先开启备战。10月10日,申通快递2019年双11高峰保障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全面拉开旺季备战大幕。
我们都知道,今年3月和7月,阿里巴巴分“两步走”先后战投申通。其中第一笔投资金额46.6亿元,资金已经到账,股权也已完成变更,阿里巴巴也由此成为申通快递的第二大股东;后面这一步,准确讲是一次“要约”赋予阿里一项有效期三年的购股选择权。根据协议,未来三年(从2019年12月28日起)阿里巴巴将陆续购买申通上市主体公司德殷德润51%的股权,对应的价格约99.8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第二步顺利实施的话,三年后,阿里将获得申通快递的控股权。
关于阿里和申通的关系以及未来,这次双11备战动员会上,申通快递总裁陈向阳有一句话切中要害。他说申通这些年一直行走在行业前端,其中就包括率先深入推进与阿里的融合发展。 01重投入
备战业务旺季,首先考验的就是钱袋子的深度。因为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场地储备、运力保障、人员补充、设备升级…都是烧钱且不可或缺的大项。
今年双11,申通给出额度是:5.6亿元。
5.6亿怎么花?两大块:运力和奖励。
运力方面:全网投入超过5亿元,新增车辆超过1万辆。新建和升级了太原、临海、苏州等60余个转运中心项目,产能提升1倍以上。
奖励方面:设立签收率达标奖励、及时派送签收奖励、优秀业务员奖励、电话客服激励、裹裹服务奖励等五大奖项,总奖励金额达到6000万元。
一般来讲,最近几年的双11大促,各大快递虽然业务量爆涨,数据频频刷新纪录,但实际上能够从中赚到钱的,却是少数。为什么?就是因为“应急投入”太多。
何为“应急投入”?简单讲,就是为了保障双11网络运行稳定、不掉链子,不得不在场地、人员、运力以及设备等方面加大储备,甚至不计成本。
双11刚开始的几年,这种“疯狂备战式的投入”带来的产能扩充和提升对快递公司是有很大价值的,也是促进的。但随着各大快递基建的完善和成熟,类似这种“应急式的投入”在双11业务高峰过后,有相当一部分就被闲置下来,成为一种负担。
老鬼想说的是,相较于其他快递在“应急投入”方面的纠结,申通今年双11的重投入基本上是没有心理负担和成本压力的。
因为申通眼下最大的短板就是产能。
借势双11的业务高峰,全面补充和提升产能,于申通而言,不是短期行为和应急举措,而是一种长期规划。这也是申通为什么敢于在双11一下子拿出5亿元来补充运力(车辆+转运)的核心原因
02重技术
如果说运力和基建方面的欠缺是申通当下产能短板显性体现,那么技术不足就是产能短板隐性体现。
自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入股申通以来,不论是阿里方,还是申通方,在讲到双方合作时提及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就是技术。阿里的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是申通复兴之路上不可缺少的助推器。
自今年3月官宣合作开始,双方最先启动的融合项目就是技术。根据老鬼得到的消息,申通现行的技术团队,基本上都是来自阿里巴巴和菜鸟网络的援兵,战斗力可见一斑。
双11就是展现“技术融合”的最佳练兵场。
据申通透露,今年双11将启用全新的客服数字化管理系统,上线AI智能客服电话机器人,实现非工作时间托管形成24小时服务机制,最大限度提高申通双11高峰期的客服受理能力,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实际上,有了阿里的助力,申通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也很放得开。5月31日召开的申通2019半年工作会上,董事长陈德军明确指出:
申通快递的未来一定是一家集合“数据”和“科技”的平台型企业,全网必须抛弃老思想,拥抱互联网,用数据、智能来统筹申通的业务、产品和管理。为此,申通未来三年将投入10亿元研发经费重塑申通技术,搭建申通快递“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智运营平台、智慧经营平台、智能决策平台、数字后勤平台、全链路数字化操作平台。
03重服务
对于现在的申通来讲,什么最重要?老鬼的朋友安德华提出一个中肯的建议:
服务质量的重要程度远远大于业务增量。
从几大快递每月发布的经营简报可以看出,阿里加持后,申通的业务量增速持续保持了50%以上超高速增长,在通达系阵营中也处于领路状态。
“这样的增速已经接近申通现有产能的承受极限了。贪多嚼不烂,申通只要保持住这个增速就好,千万不能搞大跃进。”
保持现有增速的前提下,狠抓服务质量是上策之选,也是发展正道。安德华直言,作为距离“楼台”最近的一个玩家,申通只要把服务搞好,“月亮”随时可取;但如果被服务拖后腿,等待自己的恐怕就是“水中月”了。
站在这个角度,今年双11,申通拿出6000万元来设置五大奖项对基层员工进行激励,就是保服务、提质量的最直接体现。
你觉得呢?
阿里巴巴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
谢谢邀请。
阿里巴巴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快递行业是否会洗牌?
答案是肯定的,这么大手笔的收购案,本身就是一种洗牌行为。这么大笔的资金注入,有助于申通提升服务品质,改善员工的福利,布局更多网点,蚕食更多快递份额,必然会对其他快递企业造成冲击。阿里除了大笔资金注入外,必然还会有业务上、管理上等战略资源的扶持,申通的发展将会加速。顺丰还能保持一哥的地位吗?阿里收购申通的行为,肯定会对顺风造成冲击,互至于顺丰能否保持快递业的一哥地位,关键还在于顺丰自己。
顺丰近几年深陷债务传闻,据传顺丰负债高达300亿,这么沉重的债务,即使没有阿里收购申通亲案,也会把自己压垮,企业大部分利润用于正还债,会使企业失去生发能力。网阿里收购申通案,顺风如果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使企业的业务量减少,市场份额降低,这会加重企业的债务压力,导致人员流失、网点收缩、服务品质下降等一连串的问题,使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如要了解更多有关投资创业或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欢迎点击关注或留言探讨。
国企便利店有哪些?
中国的国企便利店主要有以下几家:
1. 美团买买提:美团买买提是美团旗下的国有企业,运营着大量的便利店和生活超市,主要分布在中国各地。
2. 申通快递:申通快递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除了快递服务外,也经营着一些便利店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3. 顺丰优选:顺丰优选是中国顺丰速运旗下的国有企业,主要经营生鲜食品、日用品等商品的便利店。
4. 邮政快递:中国邮政是中国国内最大的邮政服务提供商之一,旗下也拥有一些便利店,提供包括快递、生活用品等服务。
5. 中石化:中国石化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也经营着一些便利店,主要销售石油制品、日用品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国企便利店,实际上还有其他国企或国有品牌经营的便利店未被提及。
中通韵达双十一前一个月联手宣布涨价?
再过一个多月,就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日“双十一”,这个人造的节日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购物盛典,在购物的狂欢背后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中国物流供应链网络,正式这个网络支撑起了中国电商的巨大江湖。然而消费者们还未等来商家打折促销的消息却收到却收到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汇通五家上市快递公司将上调费用的消息,让人不禁感叹包邮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我们轻松网购的时代真要一去不复返了吗?
一、快递涨价丰巢收费的来临9月27日,在2018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数据显示,近年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快递业年增长率都达到40%以上,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年快递量突破400亿件。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在我们为物流产业欢呼叫好的时候,另外的一些消息估计就要让朋友们郁闷了,9月26日,加盟制上市公司,即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将全部于10月1日调整派费。其中,韵达、圆通、申通也向各网点发布“调整到达上海地区快件派费”通知,将各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费上调0.5元/票。目前,在大型快递公司中只剩下顺丰和德邦还没有涨价了,但是涉及涨价的快递公司已经占据了快递市场总市场份额的52%以上,可以说快递公司涨价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
然而,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在快递涨价的同时,又有媒体曝出,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网购消费者最近陆续发现,原本可以免费存放几天的快递柜开始收费,价格多在0.5-1元/天。丰巢快递柜,超24小时不收超时费。但取件会出现“打赏1元”界面。速易递是因为加盟公司安排不同,每个网点情况不同。有的超8小时收费1元,有的超12小时收费1元,有的是超24小时收费1元。
涨价、收费,让我们已经习惯了包邮、免费的消费者似乎有些猝不及防,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联合涨价收费,是不是意味着一个由廉价物流所支撑起来的中国电子商务时代将要一去不复返了呢?
二、我们网购的未来到底该怎么看?当我们纵观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和快递产业的发展历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电子商务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历程当中,物流产业其实起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其实有两大瓶颈障碍,一个是中国的移动支付体系尚不完善,线上交易缺乏足够的交易中介机制,大家有钱不知道该向何处花,最终支付宝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交易支付的难题。另一个则是中国传统的邮政物流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三通一达”、顺丰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就此出现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第三方物流公司借助了中国较为低廉的人力成本,在人口红利尚十分充足的时候,由于快递配送对于知识水平要求不高,基本上大部分人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轻松上岗,于是在人口红利的帮助之下,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体系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在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子商务巨头不断发展成熟的情况之下,也让为他们服务实现商品到用户最后一环的物流成长成为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巨无霸。但是,中国的物流产业也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
一是上市所带来的巨大盈利压力。如今,中国的主要快递公司,圆通、申通、中通、韵达、顺丰等都已经实现了上市,基本上市场的份额都已经逐渐完成了分配,这个时候上市的另一面就开始出现了,资本市场永远是锦上添花的市场,不会是雪中送炭的慈善家,所以都对这些上市快递公司提出了盈利的要求,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物流作为服务业是一个微利的产业,想要真正实现盈利那么只能够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消费者来作最后的价格承担者,所以涨价也就成为了在所难免的事情。
二是巨大的成本压力使然。除了资本层面对于盈利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则是不断增加的成本问题,在物流产业中,其主要成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工成本,每一个快递小哥都是需要支付工资的,原先由于人口红利的存在,给予快递小哥的工资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成本水平之上,再加上各家电子商务平台的补贴,让人工成本压力还没那么大,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快递小哥的生活成本、居住成本的提升,让各家快递企业只有采用更高的工资才能真正招揽到足够的快递小哥。另一个则是原材料的成本,自去年以来原材料行业纸制品价格受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影响而大涨,如纸张、快递设备等价格大幅提升,原材料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两个成本的增加让物流企业必须要通过增加收费来平衡自身的成本。
三是快递柜模式的成本回收。除了物流配送之外,快递的存放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物流环节,以丰巢、速递易、云柜为代表的快递柜企业在产业发展前期纷纷采取了免费的模式或单一收费的模式,这就是向快递小哥收费而不向消费者收费的方式来拓展市场,但是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渐成熟,快递柜的市场培育期已经逐渐过去了,前期巨大的投入必须要靠足够的盈利来弥补,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快递柜企业也就纷纷竖起了收费的大旗。
其实,当我们在进行国别对比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远不如中国发展的如此蓬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昂的人工成本、物料成本和仓储成本让消费者不愿意负担。
所以,中国也逐渐走到了这个历史循环的十字路口,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路有两条:第一条,通过涨价走回欧美的老路,当价格涨到消费者不愿意买单的地步的时候,也许中国电子商务的拐点也将到来。第二条,通过科技手段降低物流的成本,最近美团的财报给快递业另一条道路,配送网络的持续扩大,订单密度提升及人工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让美团的单均配送人工成本进一步下降,提升了美团的配送利润。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也许第二条路才是一条皆大欢喜的道路,只是快递企业愿意做吗?双十一快要来了,如果快递费都涨价了,都不包邮了,你还会疯狂购物剁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