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股份重组:中国建材水泥业务板块专业化重组关键一步
天山股份重组:一场闹剧还是一场骗局?
天山股份,这家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企业,如今又以“重组”的名义,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
“蛇吞象”式的并购,不过是披着华丽外衣的资本游戏罢了。 他们口口声声说着“专业化重组”,却将“中国建材水泥业务板块专业化重组”的口号挂在嘴边,却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将旗下4家水泥公司揽入囊中。这所谓的“并购”,不过是国资内部资源的重新分配,与市场化的“专业化重组”相去甚远。
这次重组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利益的输送? 天山股份声称重组后将成为“水泥一哥”,这“一哥”的帽子是否名副其实?其“总资产与产能大为提升”的口号是否能够兑现?业绩预告中的“120亿元至138亿元”的净利润目标,又是否能够实现?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令人担忧的是,这次重组的风险不容忽视。 天山股份的重组方案,充满了“画饼”的意味,没有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也没有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规划。他们所宣称的“专业化重组”,不过是为自身利益的扩张寻找一个华丽的借口。
这次重组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一场“空欢喜”。 天山股份或许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虚假的增长,但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泡沫”的破灭。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次重组的真实意图和潜在风险:
项目 | 分析 |
---|---|
重组目的 |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重组”,而是国资内部资源的重新分配,以扩大企业规模,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
盈利模式 | 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依赖于“并购”后的规模效应,而这种规模效应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盈利,还有待验证。 |
风险控制 | 缺乏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没有明确的风险应对机制,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
这次重组,更像是一场赌博。 天山股份将自己的命运赌在了“并购”的规模效应上,而这种赌博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强烈建议,投资者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天山股份的“重组”蒙蔽双眼。 这场“重组”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该谨慎考虑,不要盲目投资,避免陷入“泡沫”的陷阱。
天山股份的重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转型,更关乎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们希望天山股份能够拿出诚意,真正实现“专业化重组”,而不是通过“并购”来掩盖自身经营的困境。
对于天山股份的重组,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这将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板块专业化重组”的关键一步,还是一场资本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