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亮科技股票,创业板春天是否来临

2024-04-04 06:28:05 60阅读

长亮科技股票,创业板春天是否来临?

创业板现在可是盼来了春风。上周五,创业板指数大涨3.53%。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电子、传媒板块分别上涨3.38%、3.23%、2.95%、2.86%;分概念看,小程序指数、3D传感指数、智能IC卡指数、电子竞技指数分别上涨4.45%、4.18%、4.18%、4.15%。今日早间,在科技股的强劲助力下,创业板指继续高歌猛进,盘中大涨逾2%,一度站上1900点整数关口,创四个月新高。

3月12号,创业板跳空向上,到底是谁做出了贡献呢?

长亮科技股票,创业板春天是否来临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贡献点数高的,都是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

实际上,纵观最近一个月创业板市场的表现,却呈现出持续走强的姿态,甚至上演行情反转的运行走势。从近期创业板市场的加速上涨表现分析,已经较今年调整最低点1571.47点出现近20%的累计反弹空间,现已攻破60日均线以及120日线及250日线。而距离之前的震荡平台,也仅有一步之遥的空间。

一般而言,当市场自低点回升20%的位置时,往往会面临一个重要性的方向拐点,对于创业板市场的上涨性质而言,最终会否演变为中级反弹行情乃至阶段性牛市,从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创业板市场的改革红利释放预期以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长状态等因素。

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创业板动态PE约40倍,经历3年调整处于历史低位,相对于去年涨幅较好的蓝筹股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3月9日创业板指数报1856.46点,虽然从最低点已有近两成的涨幅,但离上一波最高点仍有六成的跌幅,创业板目前的平均市盈率约41倍,不到2015年6月5日最高的146.43倍的零头,仅略高于美国纳斯达克目前的平均市盈率,目前创业板的市盈率处历史上中位数偏低,总体上说,创业板股票目前已不太贵,不少个股市盈率在30倍以下。

深圳某私募公司总经理认为,基于创业板从2015年6月5日的4037.96点到2018年2月7日的1571.47点,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调整幅度达66%,调整时间达32个月,全通教育、长亮科技、朗玛信息等超70只当年的超级牛股跌幅超八成, 调整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充分,因此个人认为创业板目前已经开启了真正的反转行情,而非反弹行情,也就是说,创业板今年可能要打翻身仗。

在乐视网复牌大幅下跌之后,创业板市场的潜在利空风险也基本上获得了较好地释放。实际上,对于市场而言,在下跌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放大利空,缩小利好”的现象。反之,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放大利好,缩小利空”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市场利空消息基本上获得释放的时候,对于市场来说,无疑也增强了自身的投资吸引力,提升了市场的投资安全感。

国家密集出政策扶持包括独角兽概念、网络安全、区块链在内的新经济,加上富士康IPO申请的快审快批发出了强烈信号;此外A股“入摩”正式进入倒计时,2017年6月份,明晟公司宣布把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按照相关时间表,正式纳入的时间是今年6月1日,截至目前仅剩不到三个月时间。

业内人士分析,“入摩”后,预计短期内流入资金170-1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00亿元左右,未来A股全部纳入后流入资金3400亿元美元,约2万亿人民币。 此外,养老金入市;赚钱效应带动新入市投资者带来的增量资金;加上从去年大涨的大蓝筹股中撤出的部分资金,多路资金开始汇集抢筹,创业板才有了盘面上久违的火爆场面。

2017年频频爆出的地雷让投资者对创业板避之不及,而在创业板行情转暖情况下,如何参与创业板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头号话题。目前创业板公司数量已超过700家,阵容颇为庞大,企业之间的质量参差不齐,不排除部分公司仍可能存在“地雷”,同时当心创业板崛起,后续分化甚至回撤的可能。

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

科创板上市一个月了,经过大幅震荡之后,股价也基本稳定下来。上市之前,券商研究普遍预期涨幅在30%以内,而实际上涨幅巨大。由于较发行价上涨幅度过度,投资者普遍担心估值是否过高。但是,随着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似乎认同目前价格的声音变成了主流。我们不妨从主要的估值指标看看,科创板的估值到底高不高。

首先,我们初步统计科创板了市盈率、市销率、市净率三大指标情况如下。

因为科创板公司绝大多数都处于小型高成长期,公司的盈利水平高低并不是投资者实质关注的,所以,市盈率指标相对不重要。而营业收入能力被看重,因此,我们主要评价市销率。

从上表看,一家公司市销率异常高,达到200多倍。12家公司特别高,达到20多倍。两者合计占据科创板公司接近一半。一般较高的11家,正常水平的4家。市销率水平,大型传统企业一般只有1-2倍,如宝钢股份不到1倍,中国神华不到2倍。对于成长较快的中小科技企业,通常就5—15倍,如中国软件6倍、科大讯飞9倍。特别高成长预期的,才有可能高于20倍。而科创板有将近一半的公司享受到了20倍以上的定价,显然,存在过高嫌疑。

尤其是微芯生物,公司年收入只有1.5亿元,而市值高达330亿元。只有让公司的收入达到20亿元左右水平,这样的定价才可以说进入勉强合理状态。这意味着,公司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实现高速的收入增长。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公司近两年的收入增长率只有不到35%,甚至不及较好的消费品公司。行业分析师给的预测,到2021年也只有每股收益0.31元,相对于82元的股价,三年后的市盈率都是200多倍。这样的增速怎么能配得上如此高的定价?

然后,我们从大致科比公司的定价来看看科创板公司定价水平是否过高。

容百科技看起来市销率定价不高,不过,与杉杉股份相比,其定价过高彰显无疑。容百科技的主营收入,来自锂电池上游正极材料的生产,与杉杉股份基本相同。而且,收入规模相对较小,盈利能力则低很多。而且,杉杉股份还有其它业务收入,照理市值应该高于容百科技。但是,目前是相反的,容百科技几乎是杉杉股份市值的两倍。唯一能够寄托投资者厚望的,也许是容百科技正在大力研发的新产品,NCM811正极材料。这种新材料据说能量转换效率更高,但稳定性也存在不足。投资者不会仅仅因为这种确定性不高的新产品就给公司额外的100多亿元估值吧?显然,容百科技高出的一百多亿元,来自于它所在的科创板。

铂力特属于3D打印设备与服务行业,与创业板的金运激光、光韵达相近。铂力特的市销率是18倍,而金运激光的市销率是20倍、光韵达是6倍。金运激光半年前市值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凭着游资的拉台才维持目前的价格。所以,铂力特的估值在同类中显然过高。

柏楚电子是自动化系统软件生产商,对标可比中国软件、长亮科技,都拥有自主软件系统。柏楚电子的市销率是54倍,而中国软件只有6倍,长亮科技也是7倍。虽然在技术上确实拥有领先的优势,但收入较低,需要很长的成长时间才有可能达到中国软件这个级别,而其2018年收入增长率才17%。更不要说刚刚上市几天更高的股价,意味着投资者支付的价格奇高,完全是狂热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南微医学可能是科创板中少有的定价与其它板块股票定价接近的个股。其市盈率80倍左右、市销率16倍,与创业板的迈瑞医疗(市销率15倍)、金域医学(市盈率65倍)接近。

沃尔德主营精密刀具,属于工业装备类。其市销率达到34倍,而北方华创作为电子工业装备的代表企业,市销率只有10倍,富瑞特装是低位储运装备的代表企业,市销率竟然只有1.7倍。沃尔德收入增长率两年分别是33%、12%,如何承担如此高的市销率?显然,市场炒作的不过是其盘子小的特点。

科创板开板首日定价最高的安集科技,市销率是28倍。其主营业务收入是半导体上游化工材料(铜),相近行业特征的有武汉凡谷,市销率10倍、欧比特8倍。安集科技近两年收入增长率分别是18%、6.6%。目前尚未看到其高成长迹象,却享受着超高成长性的定价。

中国通号因为是一只大盘股,定价基本合理。目前其市销率是2.5倍,市盈率30倍,可比企业中兴通讯市盈率36倍、市销率1.3倍。大盘股在A股中基本无法享受到特别的溢价,在科创板同样。

总之,目前上市科创板企业,多数是高科技企业不错,但同样的问题也都存在,多数都没有显示出特别优秀的科技竞争力,只是相对的高新。而且,在收入增长率方面,尽管企业规模都不大,但高成长特性却不明显。这样的股票,面对如此高的定价,后期将面临较大的股价回调压力。

讲真你们在股市里赚到钱了吗?

炒股十年前面五年基本都是在各种套路中度过。加过群,买过资料,听过消息,看过各种指标攒少亏多。突然一年开窍,也算是一种积累的回报吧。个人感觉炒股个人心里,和持有股票的基本面才是获胜关键。

但成交量却出现地量?

我不会像很多大神们那样在指手划脚的预测这里是不是底,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千里眼,也没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我是个老实人,我只能说——不知道是不是底。

但我会以20多年市场经验和一个无私的证券专业人士的良心告诉股民们这里应当怎么做!

不要预测底!这没有任何意义。我在市场20多年来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预测底和顶连续正确过,包括李大霄也是因为经常预测错误挨了很多谩骂。不信,大家可以看看李大霄的精确预测的准确率到底有多高,就知道了。炒股就如开车,你能预测出你明早开车使你不得不突然减速的第一辆车出现在哪里吗?人们肯定会说那是两回事。那么你们就是认为炒股比开车容易的多是吧?开车不能预测,炒股就能预测是不是?那为什么不能预测未来道路情况的,开车的你没有出过事故,而能进行所谓预测的炒股却屡屡出现亏损呢?

炒股第一重要的是控制风险,而不是能赚多少钱。因为你能控制的只有风险,收益并不是你和我所能控制的。我买股票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这次交易亏损,这笔亏损我能否承受得起。

所以炒股最重要的是控制亏损金额,而不是预测得是否神准。

只要我每次亏损的时侯亏的金额都相当有限,那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能捕捉住有限的几次机会,就可以不但可以弥补历史上的数次小亏损,而且还可以剩有盈利。大赚小亏才是交易之道。

所以目前的行情,我可以小仓买进,而不必进行预测是否到底。为了更大的减少风险,我需要小仓买入经过调整的估值不高的蓝筹股。即选一些长期来看赚钱概率大的股票,而不是追入一些高位概念股。仓位配置和选股是应对风险的最佳决策。我的几十年市场体验告诉我,要想在市场活得久就千万不要太把“预测”当回事。

下面两图的箭头处都是准备买入处。上次交易已从这两只股的高位抛出,随时准备低位接回。这两只股都是我经过很长时间研究的基本面良好的股票。准备长久持有的股票。

目前的市场从现在的技术面基础面来进行预测必然是下跌空间不大,大幅下跌的概率也很小。但是对于珍视自己投资生涯的人,还是小心为上,小仓位配置调整充分的好股票为佳。例如买如40%仓的京东方,然后静观后期的变化。同时等待华兰生物和王府井的充分调整机会,准备低价买回。只有这种半仓以下,并主打相对低位的好股票做长线,才能进退自如。而不是天天累心做什么“神准预测”。应对策略才是投资的核心。

还是那句老话:世上没有救世主,只能自己救自己!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点赞会提高我的问答排名,您的点赞是我的写作动力,希望多多点赞哦!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炒股好还是不炒股好?

股市是一个充满悲喜交加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会上演各式各样的悲喜剧。有人想在股市中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也有人在几天之内就赔得倾家荡产,就像运行中的过山车一样,几分钟前还在高点,可转眼之间就下降到了低谷。

生活中自作多情的人很多,在股市里也不乏这样的人,自作多情不是一个好现象,你对股市自作多情,股市不会对你有反应,你对某只股票自作多情,股票也不会对你有一丝一毫眷顾。它们冷静地不受干扰地走着自己的道路,那些数字凝聚着多少自作多情者的血与泪啊!

一只让你盈利的股票你会对它产生好感,走了之后会时不时回来看看,也许它曾经在高价位,现在走向了下坡通道,曾经强势的走势让你记忆犹新,你潜意识中会认为这是一只好股,再跌也是好股,越跌你越是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因为你相信以前的辉煌还是会重现的。

于是当你觉得它跌得足够深时,你便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全仓介入了,等待着它像昔日一般雄姿勃发,一飞冲天,这种情况下,多半你的美好愿望会落空。

你应该听过“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这只股票当年也许作为一只黑马股,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但是时过境迁,再厉害的宝马也有它累趴下的时候。

而且当时作为黑马股出现,也可能并不是因为它的业绩好,而是由于被机构炒作了,股价早已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了,泡沫很严重,需要彻底粉碎泡沫才能回归它的本身价值。

所以,在它挤去泡沫的过程中,你介入了,结果可想而知,你的多情举动必然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打击。

还有的股票,你明明是看涨的,买了它却涨也涨不动,可是你却不及时逃走换其他股性活跃的股票,而一天又一天地在它身上耗着,别的股票越是涨得欢,你越是赌气,非得从它这里捞到几个点后再走。

并且你根据自己以为的知识和经验,觉得它一定会涨,只是可能会慢一些,你怕你前脚一走,它后脚就会涨起来,这种事情你遇见的多了,不想再遇见一次。

也许你炒中线和长线的话,还可以忍着性子再等等看,但是记住你炒的是短线,短线里时间就是金钱,耗费时间,就是耗费金钱,如果换作别的股票,你可能早就赚了不少了。

这种情况,笔者也多次出现过,观察了很久的一只股票,觉得它是有大涨潜力的,等到买上了,它却不涨,一个劲地磨蹭,每天就收短短的一根阳线或者一根阴线,让你无法赚到差价。

这种情况能够持续很长时间,你每天幻想着它会有新的突破,可它就是不突破。而你等了一天又一天,总觉得反正已经等了这么些日子了,干脆就一等到底,这样一弄,短线就变长线了。而最可恶的还不是这个,而是等它有了突破时,你发现它并不是朝你所期望的地方突破,而是向相反的方向突破。

这个时候你作何感想?一定又气又急,那能怪谁?还不是怪自己不遵守自己的短线操作规则吗?还不是自以为是,自作多情吗?

在短线操作中,如果一只股票看涨却不涨,你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即时清仓出局,不管有无盈利。相反,如果一只股票看跌却不跌,你也应该及时抓住这个时机买进,短时间内必有斩获。

自作多情似乎在任何时候都会让我们吃亏,自作多情的人对现实状况缺乏应有的理智,缺乏冷静的思考,完全是感情用事。

虽然股市里是很多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炒股,但是要想盈利,必须跳出人所拥有的情感,只有表现出跟大家不一样的行动出来,才可能成为那少数的盈利者。

炒股好还是不炒股好,得审时度势,心态稳定,才能赚到钱。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