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股份重组,而股市的牛市总是昙花一现

2024-07-02 01:33:33 68阅读

常山股份重组,而股市的牛市总是昙花一现?

这个问题很简单。飞刀来回答下!

1,楼市不能大跌

大家想象一下楼市大跌的结果……首先是土地卖不出去,开发商不赚钱,建筑商没工作,建材卖不出去,民工需求减少。

常山股份重组,而股市的牛市总是昙花一现

很多房子都在银行做了贷款(例如按揭贷款),如果房价暴跌,会造成坏账,对经济造成巨大伤害。

一个不能大跌的楼市,因此要走牛了。

2,股市不能一直长

股市存在的目的是为给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经济发展。长了就多发新股,多为经济输血。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资金需求中去。因此股市只能牛短熊长。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现象已经有所改变。

1,投资型的经济模式向消费型,科技型转变。因此房地产绑架经济的现象逐渐消失。

2,房地产税的实施,会大幅节约土地资源,会增加房产持有成本,根本上改变了房价一直上涨的逻辑。

3,股市法制化有很大进步。打击非法行为绝不手软。重视股市回报已经提上日程…股市长期熊市的基础在改变。

可以预见不久的未来,房价走弱,更多的资金会进入股市,股市的一轮牛市不可避免。

注意…本人银行信贷员20年,炒股韭菜20年。将发布两种内容…1,脑洞新闻…快乐生活。2,经济解读……如有兴趣,请关注

雷军会不会请求使用华为的芯片?

文/小伊评科技

笔者认为很难或者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性,别说是在目前麒麟芯片尚未宣布公开发售的情况下不可能,哪怕是以后麒麟处理器公开发售小米也不太可能采用麒麟的芯片。因为这对于小米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雷布斯是绝对不会做这种近乎“愚蠢”的决定的,笔者就来谈谈一些见解。

小米为什么不会采用麒麟芯片

1.小米和华为在业务上存在直接的竞争和冲突

和高通只销售芯片不生产手机不同的是,华为是即拥有手机业务也拥有芯片业务。所以华为和小米是有业务冲突的,并且华为还是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而如果小米转投麒麟阵营,那么也就相当于把自己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命脉拱手交给了竞争对手。那么小米怎么能确定华为不会在芯片这个事情上对小米进行掣肘呢,比如关键时期不提供芯片等?

而华为同样也怕小米搞臭麒麟芯片的名声,比如把高端芯片放在廉价手机上面,小米也不是没干出来这个事(当年联发科就是这么被小米坑的一蹶不振)

2.华为现阶段不可能公开发售麒麟芯片

麒麟芯片是目前华为手机最大的一张金字招牌,可以说华为手机有今天这个地位一大半都是麒麟处理器的功劳,所以华为怎么可能放着这么一大块肥肉不吃而给小米分一杯羹呢?商场如战场,你会把自己的核心武器拱手送给敌人么?肯定是不会的。除非是等到麒麟芯片羽翼丰满,可以支撑起一片天独立盈利的时候,但是目前还远远未到这个阶段。

3.小米将会面临来自高通的疯狂针对

小米为什么和高通关系好?很大一个程度上源于小米是高通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客户。高通一向的政策就是只要你买我的芯片我的其他一些通信专利就可以给你优惠甚至白送给你用,而小米目前也非常依赖来自高通的通信专利的支持。但是一旦小米有些许转投华为阵营的先兆,一定会招致高通的不满和针对,别忘了高通可是一个能追着苹果满世界打的企业,这个专利老流氓的手段是非常狠辣的。到时候小米就算是有华为的庇护,但是依然跳不开高通在2G/3G/4G通信领域的专利,华为尚且可以用通信专利互换作为底牌让高通老老实实(华为每年也要给高通付专利费),但是小米呢?他目前没有对抗高通的实力。

那么什么情况下小米会转投麒麟的怀抱呢?

目前来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中美科技战最终战彻底打响,也就是美国彻底掐断对中国供应一切科技产品的时候。这个时候,国内唯一相对成熟和有底蕴的手机芯片制造商就只剩下华为海思了(海思日子也不会好过,但是是唯一一个有技术有经验的半导体企业,紫光有技术但是没经验)而国产手机企业肯定会抱团取暖,那么统统换上麒麟芯片也将是大势所趋。不过这个情况目前来看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现在和将来,小米手机都不可能搭载麒麟芯片,除非是发生一些重大的转折性事件。小米和海思的合作也仅仅只会停留在一些物联网业务上,并不会上升到手机业务。所以大家想想就好了。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都不可以重新上市吗?

非常感谢邀请,我是牛哥说投资,本人拥有10年以上实盘炒股经历,且具备8年以上证券从业经历,目前是一名资深的执业投资顾问,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帮组到每位投资者。

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都不可以重新上市吗?如果不是,那什么原因会导致不可以重新上市?楼主这个问题问的好啊,近年以来很多业绩持续亏损的股票,出现重大违纪的股票,都被实施了暂停上市或强制退市,无论如何受伤的还是小散户,情何以堪啊,但是这种垃圾股,就应该被强制退市或暂停上市,还股市一片清净。

首先,来说一说被近年以来被暂停上市的企业名单,有那些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仅供大家进行投资策略和参考。

经过近30年的发展,A股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5月24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达3519家,总市值约60.62万亿元。但与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不相匹配的是,我国退市制度相对缺失。根据万得资讯的统计,自1999年7月12日琼民源A因证券置换退市以来,近20年A股累计仅109家公司退市,且其中因连续亏损或其他不符合挂牌情形而退市的仅54家,占比不足50%;即便在退市家数最多(13家)的2006年,退市率也仅为0.91%,而自2008年以来,A股退市率始终不足0.3%。“只进不出”的局面导致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价值投资理念很难实现。

不过,这一情况在今年有望发生实质性改观。3月2日,证监会就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公开征求意见。随后,交易所层面也就《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等征求意见。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进度看,退市制度从设计到执行都在进行有条不紊的改革。2018年有望成为A股“退市元年”,在强制退市严格执行预期下,退市新规将与新股发行制度共同组成有序的市场进出机制。而市场进出机制的完善,将提高上市门槛,有助于实现“扶优限劣”。展望未来,预计退市执行力度将进一步加强,A股退市公司数量或大幅增加,A股将由“增量”向“提质”过渡,更好地成为中国经济重要映射。

事实上,在*ST吉恩和*ST昆机中止上市的同时,上交所还公告了“5月29日起暂停*ST上普、*ST海润股票上市”的决定。同日,常山药业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可能触及欺诈发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若最终被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常山药业或将成为退市新规出台后首家因信披违规被暂停上市的企业。

上交所表示,将坚持依法依规对触及退市条件的公司“有一家退一家”,以净化市场生态,维护市场健康秩序。上交所同时透露,《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目前已经结束,后续在吸收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将适时对外发布。上交所将切实担起退市决策主体责任,按照从严原则,明确预期,严格执行,进一步加大对财务状况严重不良、长期亏损、“僵尸企业”等符合退市指标企业的退市执行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天然具有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属性,具有内在动力去积极实现市场结构优化,并落实监管一线职责,实现市场组织运营和自律监管。而严格执行强制退市,惩治欺诈上市、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强制退市情形,将对市场起到矫正和威慑作用,构建上市公司运营的“最后底线”。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ST板块当中有那些个股,业绩面临亏损,近年以来跌幅最大?

ST板块相关个股:

(1)ST保千里:29个跌停。

(2)ST天马:30个跌停

创造了历史记录啊。。。

退市个股:

退市吉恩

退市昆机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情况下会被强制退市,强制退市个股,以后就不可以重新恢复上市了。

强制退市个股案例:

金亚科技

涉嫌欺诈发行的金亚科技被移送公安机关了,深交所凌晨宣布,今日起这家企业将改名为“*金亚”,并进入强制退市通道,这将是欣泰电气之后,A股的第二例因欺诈发行股票被强制退市的企业。

9年前上市、作为创业板28星宿之一的金亚科技如今遭强制退市。截至3月31日,金亚科技的股东户数为4.4万,前收盘(6月25日)价格仅为3.14元。

欣泰电气

【欣泰电气IPO财务造假 兴业证券领5838万元罚单】2016年7月8日,欣泰电气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同日,其发行上市保荐机构兴业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同时公告了《关于拟设立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先行赔付专项基金情况的公告》。(中国证券报)

适用于:上市公司被退市和强制退市的情形: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如果是涉嫌欺诈发行的上市公司,一定会被强制退市,强制退市的股票,是不能回复重新上市的。

我是牛哥说投资,如果我的回答能够令你满意,能够帮组到你的股市投资,请记得添加关注我的个人头条号“牛哥说投资”,记得多点赞,如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详细解答每位股友的疑问和困惑。

每天码字很辛苦,很累,通常都是几个小时,每个回答用时都是将近30-50分钟以上,但是只要能够帮组到大家,我就心满意足了,请多多支持,谢谢你!

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隋朝灭亡后, 天下大势变得诡谲莫测,时局表面上进入了群雄割据、互相攻伐、兼并的态势,暗地里却是世家大族在相互牵制、相互抗衡、剧烈对抗。

从北周宇文泰(西魏文帝)时代就已开始形成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脱胎于府兵制),推举“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氏为代表,借助突厥势力,迅速占据关右陇西,建立了李唐政权。

李唐政权最大特色就是全盘继承了隋朝的原有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利益,同时延续府兵制,将一部分原属隋朝官吏和关东士族、豪强的田地分给百姓,以平息因贫富不均而导致的激烈内部矛盾。

以裴氏、范氏为代表的关东士族,则鼎力支持隋东都洛阳留守王世充,帮助他建立了郑政权,和李唐为敌。王世充建立的郑维护的是关东高门大姓的利益,在制度建树上毫无作为,但因为拥有隋朝在东都地区囤积的大量物资和关东贵族势力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前期实力最雄厚,力压群雄。

在群雄逐鹿的中原大地上,一些中小世家结合“老字号”反王,建立起了魏政权。魏政权处在各大势力的夹击下,在夹缝中艰难求存,先也曾打败了盘踞江淮地区的宇文氏集团,但随后便被王世充击灭。

窦建德在河北地区建立了长乐(夏)政权。该政权是在隋末河北农民暴动军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支持者大都是中下层民众,维护的是最底层民众的利益,制度设计非常粗糙,而且受到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抵制与剿杀,因此注定难以维系长久。

此外,割据江淮的宇文氏、割据巴蜀的萧氏(萧铣,后梁)、割据河北、山西的刘氏(刘武周)等等,这些割据势力大都代表着当地的世家豪族利益。

在群雄割据、混战的浪潮中,隋王朝被彻底抛弃,而隋太原留守李渊逐渐成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西魏文帝宇文泰时代形成的军镇集团)的核心人物与新代言人。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和隋文帝杨坚一样出身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李渊(隋炀帝杨广的表兄),被朝廷任为河东(今山西) 慰抚大使,不久晋升为太原留守使。大业十三年(617),天下大乱,李渊乘机起兵反隋。李渊发动叛乱后,一面派心腹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突厥可汗派兵援助,一面招兵买马,训练将士,并于当年七月率军南下。此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正与困守东都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李渊乘机袭占关中。

李渊在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支持下, 于公元617年11月一举攻破长安 ,在关中地区站稳了脚跟。

李渊占据长安后,扶植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是为隋恭帝,改元义宁,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称唐王、大丞相,彻底把朝政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

彼时,除了李氏外,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河南李密等割据势力仍然强大,然而这些势力的底蕴与实力都不如代表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李渊,可以说李唐代隋、重新统一天下的脚步谁都无力阻挡。

公元618年5月,李渊废黜掉隋恭帝杨侑,正式登基称帝,定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六月,秦王李世民在虎牢关以弱胜强,先生擒窦建德,随后一举攻破洛阳,俘虏了王世充。唐王朝随后又用了几年时间,东征西讨,陆续削平群雄,统一了天下。至此,为建立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了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历史舞台。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形成于公元542年(西魏大统八年),大约消失于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前后,隋、唐的建立都和它有关,该集团存在了近80年的时间。

(插图源自网络)

业绩较好的公司有可能被借壳吗?

壳本身是有价值的!不管业绩好坏哦!

10月18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创业板借壳政策正式启幕!

记得6月20日的并购政策修改中,最值得的关注的一条内容无疑是“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意味着,创业板借壳上市通道即将开启。

何为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分为两种,一为买,二为借!买壳上市,又称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

既然要借壳上市,何为“壳”?

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

壳有哪些种类?

壳通常分为“实壳”公司、“空壳”公司和“净壳”公司三种。“实壳”公司指保持上市资格、业务规模小、业绩一般或不佳、总股本和可流通股规模小、股价低的上市公司。空壳”公司 指业务有显著困难或遭受重大损害、公司业务严重萎缩或停业、业务无发展前景、重整无望、股票尚在流通但交易量和股价持续下跌至很低的上市公司。“净壳”公司指无负债、无法律纠纷、无违反上市交易规则、无遗留资产的“空壳”公司。

壳有何价值?

壳的价值体现在资产价值、无形资产价值、虚拟价值。“壳”所代表的资产价值, 这是由“壳”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决定的,它主要是指其清算价值,壳的这部分价值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 “壳”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这主要是指在不同购并目标下的相关收益,比如“壳”公司已有的市场份额、“壳”公司的广告效应、税收优惠、“壳”公司产品的商标价值等。“壳”公司所体现的虚拟价值。这是由于“壳”资源稀缺而产生的。它是超越净资产价值的虚拟价值。这种价值是由于企业的上市流通股因资源稀缺而产生的。它代表着上市流通的权利,纯粹是由市场行为决定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