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b,信息化战争致胜的根本条件
国防b,信息化战争致胜的根本条件?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一、增强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根本。
信息化战争的竞争,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全方位的竞争。它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意识形态、外交、文化、教育、国防、环境、人口等方面。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一)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实力;
(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积极防御战略;
(三)积极有效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五)平战结合,做好战备物资的储备。
二、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基础。
(一)把发展微电子技术摆在首位;
(二)发展军用光电子技术;
(三)发展电子对抗技术;
(四)发展和完善以反导弹技术为主体的防空体系;
(五)加强海、空军建设,一定要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
(六)建设信息化武器系统。

扩展资料
(1)战争工具决定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这是战争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化战争的出现。
(2)信息化战争首选的并直接打击的目标是信息获取、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基础设施,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使用权和对己方信息系统的威胁,同时建立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实现己方意志。
(3)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因此,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力量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掌握信息和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保卫自己的安全,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而采取的军事、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一整套措施的总称。国防建设的目标,取决于国家的目标,它依赖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基本内容包括:国防领导体制 和军队指挥体制的确立;国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使用和管理;国防教育的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国防工程设施;常备军战斗力和战备水平的提高;国家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国防立法以及国防理论的研究等。
提高常备军实战水平和增强国家威慑能力,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10 什么是国防?
国防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大学生国防教育有何意义及重要性?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大学生国防教育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最终通过学习投入到实践中去,这可以是参军、报考军校、提高公民意识等。
第一、大学生参加国防教育,是履行兵一义务的最有效途径;是国防后备队建设的需要。文攻武备,能战方能言和。
第二、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提升的重要一课,仅仅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社会前进了,人类的自律意识淡化了,别忘记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我认为,重要性分析如下: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三)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预备役力量,而军校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
(四)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
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为此,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必要的军事训练,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学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
其他军事立法的基本法律依据?
军事法即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法律、法规,包括《兵役法》、《国防法》、《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以及《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必须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法定权限、程序和立法体例规范的要求,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