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天天涨停与天天涨不停

2023-12-17 21:30:05 57阅读

股市泡沫,天天涨停与天天涨不停?

天天涨停的个股需要你踩到“狗屎运”,可遇不可求,就好比360的借壳上市,就好比中了一只新股,就好比出现了重大的资产重组,收购等利好,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预期和去抓住的,只能等待好运的降临!

但是天天涨不停则是可以等来的,这不需要运气,需要的是一份耐心,并且在我投资的十多年里,已经清楚和明白的实践,得到了这个结果的应征!!

股市泡沫,天天涨停与天天涨不停

简单的说,A股就是一个熊长牛短的周期市场,股市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所以说如何懂得避免熊市挤泡泡的时期,而在把泡泡挤的差不多的时候布局,等待牛市吹泡泡的周期到来,即可享受天天涨不停的结果!

因为每一次的主力都会在熊市的底部区域里进行布局,震荡,洗盘,那么在这个周期买入,甚至熬过了这个洗盘,震荡的周期,你就可以享受主升浪的行情,也就是天天涨不停的效果!

回顾历史,大家都会发现,自己往往会在一个熊市的底部区域里被割韭菜,从而发现以往买过的个股都出现了主升浪的行情,也就是天天涨不停的情况,然后懊悔不已!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格局,没有长远的眼光,导致了被主力欺骗,骗了筹码,甚至追了高,杀了跌!!

股市里的投资没必要想的太复杂,往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主力和机构进入股市的目的就是赚钱,因此在底部区域里任何一个位置买入,等待到大牛市的行情到来,都会有一个主升浪的情况出现,因为只有主升浪的行情才能够让主力迅速脱离成本区,能够拉出非常高的涨幅空间,甚至能够吸引散户前来追高接盘!

所以当市场上大部分的散户都喜欢追涨,都不喜欢忍受底部区域震荡洗盘煎熬的时候,你就要懂得逆势思考,懂得守住寂寞和煎熬!道理千万条,耐心第一条.股市里最大的悲哀就是没人愿意慢慢变富!但是每一次的成功,其实都是一次孤独的等待,在此之前,坚持就是一切!

在股市里想要天天涨停是我们办不到的,只能让好运来找我们!但是想要获得天天涨不停是绝对可行的,需要的就是格局,眼光,熊牛周期的操作策略,以及耐心!!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他们在房价泡沫破裂的同时?

美日房价泡沫破裂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股票市场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重创,继而引发连锁崩盘效应。

我们来回顾下日本20世纪90年代和美国21世纪头10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历程:

一、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

在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波助澜,海外资金蜂拥进入日本房地产市场,由此形成了巨大泡沫。到了1990年,因为货币政策转向收紧,土地交易加强管制,海外资本不断退出,房地产泡沫被刺破,引发了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日本经济增长陷入停滞。

二、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在宽松货币政策和房贷政策的助推下,金融机构发放大量次级贷款引发了其后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由此形成次贷危机进而迅速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

三、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刺破了日本、美国房地产泡沫

在经济过热或资产泡沫的问题面前,日本和美国政府几乎采用了相同的调控手段,即先后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提高投资投机者的杠杆成本,原有的房地产需求就此崩溃,房价再无上涨的动力,也使得众多浮动利率贷款违约。

日本方面,其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采取严厉管制手段主动去泡沫。首先,要求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增长速度不能超过总体贷款增长速度”,导致日本各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增速迅速下降。其次,日本政府为提高了两年以内的土地转让交易税,以此降低房地产投机交易。最后,日本央行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基准利率。在多重管控下,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裂。

美国方面,2003年美国经济逐渐复苏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过热,维持物价稳定,连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使次级贷款的利率随着基准利率的抬升而同步上升,次贷借款人不堪重负。而加息又逐渐刺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使房价开始快速下跌,次级贷款违约率加速上升。而抵押贷款机构又无法通过出售房屋抵押品来回收本金和利息,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工具由此呈现无效化。

四、地产泡沫破裂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紧缩政策不仅提高了房贷成本,而且会使金融市场面临流动性危机。而股市却恰恰是一种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容易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首先被抛售,集中抛售后股市走向崩盘,由此拖累实体经济领域一起滑入深渊。

我是闪亮之心,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评论,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交流。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几次牛市?

A股是一个有熊必有牛的周期市场,每一次熊市过后都会有牛市的到来。如果把大大小小的牛市和熊市全部统计出来的话,那么A股29年里一共经历了9次的牛熊市。

1)A股29年里9次的熊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9日至2009年8月4日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5日至2014年7月21日

第九次牛市: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12日

第九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至今

当然了,这9次的牛熊市里其实包含着大部分的“大级别反弹”,如果撇开反弹,我们去观察的会,其实真正的大级别牛熊市只有4次。

2)A股29年里4次的大级别熊牛市分别为:

第一轮从上证指数开板,从100点狂飙至1429点;

第二轮完整的牛熊市,325点的大级别熊市涨到2245点的大牛市;

第三轮完整的牛熊市,998点的大级别熊市涨到了6124点的大牛市;

第四轮完整的牛熊市,1849点的大级别熊市涨到了5178点的大牛市;

而目前,第五轮的熊市已经开始,从5178点跌落了2440点,未来牛市......

3)那么历史上这几次大级别的牛市所持续的时间是多久呢?

第一波的牛市从1991年的100点开启,涨到了1429点,时间为一年左右;

第二波325点的大牛市开启,到2245点的大牛市结束,总共经历了7年左右的时间,这也是A股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牛市;

第三波的牛市从998点开启,一路涨到了6124点,耗时将近2年半;

第四波的牛市从1849点开启,涨到了5178点,耗时2年的时间;

第五轮的牛市,从2440点开启,还未走完.......

自91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的5次牛市。

其中几次的的牛市A涨幅均在200%以上,其中07年的超级牛市更是在550个交易日内涨幅超6倍。

4)牛市里个股的表现如何呢?

我统计了离我们最近的10年里,两轮牛市里个股的表现作为一个数据参考:

每轮牛市个股的涨幅跨度根据数据统计

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有1288家,占比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88%!

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300%的个股也高达了949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65%!

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500%的个股也高达了670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46%!

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也高达了323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22%!

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100%的个股达到了2437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89%!比2007年的88%还高出了1%!

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500%的个股达到了422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15%!

5)牛市里什么地方最容易出现大牛股?

每轮牛市产生的十倍股集中于上轮牛市见顶后新上市的公司。

1)1999-2001年牛股中的十倍股集中于前轮1996-1997牛市结束后上市的次新股;

2)2005-2007年牛市中的十倍股集中于前轮1999-2001牛市结束后上市的次新股;

3)2013-2015年牛市中的十倍股集中于2010年之后上市,2010年前后A股有一轮攀升(虽未达牛股状态)

那么这样推算的话,如果2020-2021年为下一波的牛市行情,那么在2017-2018年里上市的次新股更容易出现10倍大牛股!

每一轮牛市里行业的情况:

1996-1997年这轮牛市中,十倍股所处行业以轻工业为主;

2005-2007年这轮牛市中,十倍股所处行业以重工业为主;

2013-2015年这轮牛市中,十倍股所处行业以信息技术为主。

而当下处在从工业化成熟向大众消费过渡的阶段,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是寻找成长机会的关键线索。而在2440点的下一轮牛市里,5G,科技,大消费可能就是未来的大牛股所在行业。

6)牛市的启动特征!

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角度来看牛市的启动特征

1996年1月18日,上证综指512点的时候,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之后上涨至2001年6月14日的第二次历史高点2245点;

2005年5月24日,上证综指998点的死后,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之后直上云霄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第三次历史最高点6124点;

2008年10月27日,沪综指1664点,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之后小步涨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

2013年06月25日,沪综指1849点,平均市盈率10.16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35倍左右,之后大涨涨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

而当此次的A股在2440点附近的时候,A股的市盈率为12.48倍,居历史月份第305位,处在历史数据91.04%的分位数位置;而市净率则是1.26倍左右,跌破了历史各大熊市的最低点,成为了29年以来的最低位置!

从政策底和市场底的角度来看牛市的启动特征:

历史的数据,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从政策底到牛市的距离

2005年,印花税降低,政策底1187点,市场底998点才筑底,随后的牛市涨到了6124点!

2008年,印花税单边征收,并多次降息降准利好,政策底1895点,市场底1664点才正式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3478点!

2012年,暂停IPO,扩大QFII份额、放宽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点,市场底1849点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5178点!

2018年,国家救市一触即发,为了避免流动性危机,预防股权质押风险,2449点的政策底成立,而随机不久,2440点的市场底也呼之欲出,随后进入了通往牛市的道路。

最后总结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A股虽然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也有着较大的风险,但是有一定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于A股来说,每一次大级别的熊市过后一定会有大级别的牛市到来,这就是A股所谓的确定性。

而优秀的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这样的确定性进行布局和投资。就像林园所说的那样“我投资的秘诀除了确定性,还是确定性!!”

一名优秀的投资人可以预计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不一定知道何时会发生。重心需要放在“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上。如果对“什么”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对“何时”大可不必过虑。

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注册制会不会引发金融风险?

我国股市和楼市是含金量最高的市场,市场热钱不是在股市就是在楼市,但楼市的资金要远比股市的资金要大很多。过去十几年资金风险炒作房子,导致现在国内房地产存在高泡沫,房价飞天了。

股市泡沫要比房地产大,这是危言耸听的,也是不可理喻的说法。股市当前还处于价值投资范围之内,就拿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在16倍,如果认定为16倍市盈率都是泡沫,我只能认定这种说法太无知。

当然如果说股市没有泡沫,这也是忽悠人的,股市由于走结构性行情,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走势。

以白酒为首的抱团股经过大幅炒作之后,抱团股确实存在泡沫了,但抱团股的泡沫还不是特别大,还在市场掌控之内,不会对整个市场带来很大影响。因为A股市场除抱团股之外,其他大部分个股都还在底部趴着,尤其是相关周期股,还完全被低估,根本不存在所谓泡沫。

而房地产确实存在高泡沫了,北上广深等房价已经高的离谱,但从长远来看泡沫不大,毕竟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房地产泡沫大的就是那些四线城市,小城市的房价泡沫才是最大的。

比如我老家是四线城市,房价已经高达1万元一个平方,而工薪阶层的月收入在2000元~4000元之间,大部分都是2000多月收入,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都是偏高的。

按照四线城市的房价以及月收入来看,工薪阶层的除了生活开销,恐怕一年下来连一万元都存不到,更何况想要买房呢?这就是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完全无法支撑房价,这就是泡沫。

通过上面实际案例得出一个结论,股市泡沫比房地产泡沫大是不真实的,股市只是抱团股有泡沫,总体股市还处于可投资状态,并不存在大泡沫。

所以按此进行推断,股市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泡沫,即使注册制全面推行之后,也绝对不会引发金融危机的,因为注册制与金融危机并没有直接关系。

注册制其实就是股票一种发行制度而已,也就是对股票市场发行制度一种升级,一种过渡。注册制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设置好门槛,达到门槛的公司就可以申请上市。

而金融危机不同,金融危机一般都是发生金融系统风险,类似2008年之时,由于银行破产倒闭,点燃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按此进行推断,金融危机其实就是一种金融机构爆发风险所致,并非是股市泡沫推动的危机,更不是某种股市制度推动的危机。

所以通过对于注册制和金融危机分析得知,注册制跟金融危机不相冲的。而且管理层已经明确观点,当前A股IPO“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注册制评估后稳妥推进,从这里更加肯定注册制全面推行到股市,也不会对整个股票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

总之当前的股市可具备投资状态,根本不可能比地产泡沫大,这是危言耸听。当然股市注册制推行后,对股市并没有过大影响,更不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的,希望大家要理性看待当前这两个问题。

死扛能回本吗?

感谢邀请!

股票被套后,死扛到底,只要股票不退市,还没有时间的限制,回本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这里,我们按照中石油的回报率来看看那些被套牢的股民多久可以回本。

中石油上市后创下了45.86元的最高价,然后快速下跌至7.25元,2019年中石油最低点为5.94元。

当每一个人看到如此的股价走势后,可能都不会对中石油的解套抱有任何希望了。

5.94元可能还不是最低的价格,我们不能排除中石油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或者继续保持长期的低位徘徊。我们不要去看股价的变化情况,仅单一按照中石油的回报率,在抹去了股价的成分,回本的可能性有多少?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石油每10股的分红总计为27.621元,每股年化收益为0.276元。按照的这样的收益状况,大概需要200年的时间,中石油就会解套了。

这是排除了股价的因素后,仅仅依靠分红的累计,算出的解套的时间。

如果叠加了股价的因素后,可能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在已经套牢的情况下,再补充一些后续的资金,大胆地进行短线交易的操作,博一些短线的价格差的利益。

因为有套牢在里面,短线交易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这样做就是为了能够早日解套。

所以,中石油解套的时间可能要远远少于200年。

当然,也会有人说中石油是国家队的。我想说,看球你不看中国女排的比赛,你看什么?

中国女排和中石油的共性,都隶属于国家,只是从事职责不同。女排负责强身健体,为国家和人民赢得荣誉,而中石油是国家的能源安全的护城河,还为国家赚钱。

国家队是股票市场的主流,是最具代表性的,它的案例可能就是一类股票的写真集。

我坚持地以为,国际队退市的可能性是较低的,即使退市了也会很快就会回来的。

关注徐翔的人都知道,徐翔在入狱前买入了长航油运。

在2019年1月8日,长航顺利回归A股后。不得不说人家就是股神,在监狱里都赚得比别人多。

那些买了长航油运股票的人,在股票退市后,几乎绝望了。

长航油运的回归重新点燃了希望。

这才是国家队的优势所在,它背后的资源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到的,所以,在套牢后不愁不解套。

一些质地较差,已经出现了恶意透支利益的股票,或者信用不良的股票,不要采取死扛的策略。

股票交易和其他风险投资的产品存在不同,股票有股息和派股、配股这些额外好处。

许多套牢的股票即使价格不会涨到原来的价位,依靠股息和派股收入的叠加,假以时日,基本上都能解套的。

但是,一些质地较差,没有分红和派股息的股票,这些股票或者因为股价跌破了1元的价格,并且长期居于1元一下,就会被退市。

还有一些股票,因为基本面的变化,上升公司出现了大幅度亏损,也可能会被迫退市。

还有一些上升公司可能会在公司报表上作假。

还有一些上升公司为了配合公司高管的抛售,发布假新闻。

像这些股票套牢后,就不能装死了,而应该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比如摊薄成本的做法。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退市之前,为自己赢得时间的,能够早日解套,也是自己救自己的唯一的出路了。

虽然股票套牢后解套的可能性特别大,但是炒股票它不是益智游戏,不像成语消消看,答错了可以回头看,股票做错了就要兑现亏损,是不可回溯的。

参与股票交易,不像是打游戏那么简单的。

当下,比较流行的游戏是成语消消看,这个游戏的好处是益智训练,不分人群,谁都可以玩。不能通关或者答错了,可以回头重新介入。炒股票确实做不到这一点,交易一旦执行,就要承受对应的风险。

我喜欢以游戏的态度玩股票,但是在游戏的规则上,比如像买错了股票的趋势时,我会选择止损,去遵守游戏的规则,而不是被动地让游戏进入另一个不可控制的场景里。

这个不可控制的场景,就是被套牢了。

股票交易的亏损是不可避免的,以小的亏损找到交易的正确的方向和位置,这是亏损的用处。

如果任由亏损不断扩大化,进入一个不可控制的场景,那不是股票交易正确的姿势。

股票交易的本质是玩弄风险,不能控制风险,任由风险扩大,已经背离的股票的交易的本质。所以,我认为,即使股票在套牢后,死扛基本上都可以解套,但仍然是一个作死的节奏。

股票的回本与否,必须与银行的同期产品的收益进行对比,来评估投资的合理性。

考察一只股票是否回本,不能单一地去看股价的成分。

如果,一直股票的解套要用很长的时间,站在投资的角度,就不能不衡量投资的价值了。

与其他相关产品的收益率相比较,投资股票最起码要好于这些产品投资的收益,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股票投资的收益必须好于同期的银行存款的利息。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不如把钱老老实实的存在银行里。

如果套牢股票套了十年,才解套了,按照同期的银行存款利息大额存款的利率要高于5%。如果按照这样的利息计算,一般的股票分红远远达不到这要求。

也就说,你的本钱可能在回来的路上,但是你的收益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如果再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回本后却没有达到保值的效果。

因此,股票的回本看似是一个实在发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骗人的过程。

我再说一遍,炒股票不是一个简单游戏,而是一个复杂的投资的过程,最后的利益要通过多种产品的收益进行比对。不要把炒股看的那么简单,买错了不去纠错,死扛到底,认为解套那是迟早的事情,这是大错特错的。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