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号航母最新消息,还是当初瓦良格时期保存下来的
003号航母最新消息,还是当初瓦良格时期保存下来的?
“辽宁”号的动力系统是苏联时期原来的动力,后来也没有更换过,一直用到了现在。其主动力是4台TB-12蒸汽轮机,另外还有8座KVG-4重油锅炉作为能量来源,共可产生28万轴马力的动力。一般来说,一艘军舰什么都可以改,唯独动力系统无法更改、更换,动力系统一旦存在问题,将会陪伴这艘军舰终生,而动力系统的优势,将会是一艘军舰的根本性优势之一。
图为在西太巡航的辽宁舰。
动力系统很难变更的原因在于,他是一艘军舰在建造中,最先搭建的内部结构,也是处于最底层甲板、舱室的系统,并且,动力系统极为复杂,包括了原动机、发动机、传动轴、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设备,这些设备体积大、机械复杂程度高,往往占据整个最底层甲板的空间,从舰体中部直接贯通到舰体尾部,如果要对其进行更换,难度极大。
图为苏联时期建造中的瓦良格号航母,可见其舰体已经基本完工,此时动力系统早已经装配到位。
难度之一在于需要切割舰体。就以“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为例,他在建造最初的阶段,也就是刚刚完成最底层龙骨铺设之后,最先开展的就是动力系统的装配。原因在于,动力系统位于舰体最深部的最底层甲板,在这个阶段建造好动力系统后,才可以对动力舱进行封闭,然后再搭建中层和上层的结构。
图为刚刚拖运回国的瓦良格号航母,舰体完成度已经很高。
从施工难易程度来看,动力系统装配难度较大,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较多,对整个舰体的结构影响也最大,因此需要在军舰结构还未搭建、设备进出建造场地非常方便、舰体周围可以自由设置施工通道时,进行动力系统的装配,这也是一种便利。因此一般来说,当一艘军舰的建造,已经进入中层以上甲板、结构搭建阶段时,动力系统都已经安装完成了。
图为如今驰骋大洋的辽宁舰,依然是苏联时期的动力系统。
“辽宁”舰,或者说“瓦良格”号航母,一共有4根传动轴,从舰体中部的蒸汽轮机处延伸而出,一直到舰体的最尾部,伸出舰体之外,把4台蒸汽轮机产生的功率输出为前进的动力。对于军舰而言,这4根轴可不能乱动,稍微有一点点的错位、偏移,就可能导致整个军舰性能受损。以“辽宁”舰的姊妹舰、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例,他就在一次军演中触礁,严重损害了军舰的动力轴系,导致该航母从1996年后,航行速度再未超过19节,其动力系统的故障几乎无法排除,一直延续至今,严重影响了航母的技战术性能。
图为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他的动力系统受损,但是也一直没有更换。
当年,“瓦良格”号航母拖到我国大连时,其完工度已经达到了68%,上层建筑都已经搭建完毕,只剩下进电子设备和其他器材,此时该航母的动力系统已经完全搭建完毕,并且封闭在航母飞行甲板、机库、中层甲板之下,在其最底层的甲板上,并且从舰体中部到尾部,贯穿了整个军舰的下层舱室。
此时如果要进行动力系统的更换,需要直接切割舰体,在舰体侧面开一个从舰首延伸到舰尾的开口,并且需要直接挖开飞行甲板,把锅炉等设备吊出来。如果这样施工,那么这艘航母等于先要返工回最初的阶段,不仅施工难度大、造价昂贵、耗费时间太长,而且得不偿失,会造成航母舰体结构的永久性受损,这是没有必要的。
图为当年的瓦良格号。
图为如今的辽宁舰,这艘军舰已经实现了重生。
如果进行动力系统的更换,倒不如从头建造一艘航母算了。因此,“辽宁”舰一直在使用苏联时期就装配的动力系统。但是,好在“瓦良格”号航母在乌克兰封存期间保养得当,动力系统一直保持完好,在加入我国海军后,“辽宁”舰的最大航速也达到了30节左右,锅炉燃烧也非常充分,浓烟比起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要小很多,说明其动力系统是非常顺滑的。因为上述种种原因,“瓦良格”号航母在改造为“辽宁”舰期间,我国从未对其舰体进行切割,也没有对其动力系统进行更换,因此我们可以说,“辽宁”舰的动力系统,依然是苏联时期的原装系统。
如何评价001A型国产航母动力系统?
001A,现在正式更名002型,考虑可能是中国第一型航母的原因,就技术源头来说,迥然有别于001级,因称为002级,也是不错的。002使用与001A完全相同的动力系统,即4台以453型蒸汽轮机为基础研制的单机最大输出功率7万马力的蒸汽轮机,具体叫什么型号,因还未公布,不知道。专家的说法是,全新设计。说到蒸汽轮机,现在的设计不同于过去,早已不是瓦特改进的单级往复式,已经从水汽能量转换为涡轮转动,称为涡轮蒸机,当今世上80%的核电,都是由涡轮蒸汽机所产生的。船用蒸汽动力,不只驱动螺旋浆,还用发电的功能,美国的航母用于弹射飞机。我们知道,453的技术基础来自前苏联的TB-8,功率为3.6万马力,其改进型TB-12功率为4.5万马力,用作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本来也打算使用4台TB-12,我国改造时即用了我们自己的,一说购自乌克兰闲置的4台GTZA TB-12-4,也不无可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贝”嘛,不过就没看见过辽宁舰滚滚浓烟哟。改变自002,使用了我们自己的动力。
▲到底谁沾了谁的光?有些人没事爱琢磨,总能把技术源头无限上溯,要这么弄的话,美苏所有先进的导弹,都得说来自V2火箭,这种说法,谁能表示赞成?可以说453型有点师承,毕竟在人家技术基础上起的步,实事求是,没有问题,而现在一具只有4.5万马力的蒸汽轮机,非要和7万马力的攀扯什么亲戚,到底是谁沾了谁的光呢?更可乐的是,有人还往现代级的动力上琢磨,以为没有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辽宁舰就如何,不是这样。说到引进的“现代”级,动力来自GTZA-674型蒸汽轮机,被认为是TB-12的改进,是不是不知道,有“中国航母之父”的刘华清将军在视察我国蒸汽机厂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日子难过,催促有关部门投了资,可以说眼光独到,将军正是将军,没有将军这一招,即没有今日的航母动力。借鉴参考谁都会,不独我们自己。非要说得什么技术独创性,说到底还是不自信罢了,这毫无任何意义。
▲动力先行。航母发达国家都是从蒸汽机上走过来的,包括美国“小鹰”号。蒸汽轮机不是不好,它马力大,安全可靠,易于维护保养,使用费用也便宜,但也有启动慢,体积大的缺点,所以后来就有了燃-蒸联合循环型,这方面我们还可以,大功率燃气轮机已经成功地使用在055大曲上。英国“女王”级,使用燃柴混合的方式,从使用的效果看,似乎不错的。核动力是方向,美国率先用之“尼米兹”,使用西屋公司两个A4W压水堆,输出功率26MW,来驱动4台蒸汽涡轮机,“福特”级采用贝蒂斯两具A1B反应堆,驱动力略高于“尼米兹”级。核动力最不成功的是法国“戴高乐”号,由于使用核潜艇的改进型反应堆,热功率偏小,跟不上趟,因是再造航母,仍考虑使用传统动力。未来003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从现在看,都已具备了使用条件。
▲航母成了。003将采用核动力,电磁弹射,全电推,一步能到位,作为装备专家的局座,退了休有点感到吃惊,其实毫不用奇怪,我们建立厚实的技术基础,踮踮尖可以够得着,能用干吗不用?落后不是我们的专利,有了动力,中国航母发展已绽现出明朗的技术曙光,不再为动力发愁,并且配合优秀的电磁技术,能做得更好,去除掉影响布局的传动轴,空间布置更充裕,可以多载飞机,舰员生活设施布置更优秀。经过了16年发展,走过了航母大国百年的路,都感进步神速,要在我们的实现基础大不同,这种速度不只在国内为之欢欣鼓舞,就是在国外,也多使人感受变化进步之快。比如我们无纸化设计,模块组装,使用的大型龙门吊,英国都要向我们进口,印度不好意思向我张口,开始赌气不用,用了日本的小家伙,结果发生事故,于是乖乖接受了教训,把英国二手的中国造龙门吊,以两倍的价格买走,英国看似沾了便宜,再用时就没有了,呵呵。
航空母舰可以采用核动力跟传统动力结合吗?
航空母舰可否同时使用常规动力与核反应堆?这是航空版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首先更正一个误区,实际上核动力航空母舰使用的依旧是蒸汽轮机,这也是为什么?只要你还想发展核动力航母的话,就不要使用燃气轮机的原因。
毕竟核反应堆是通过核裂变的巨大热量来热水中油直接就是烧热水。然后产生的大量高压蒸汽用来推动蒸汽轮机,进而为航母产生动力。
所以说如果非要这么一起的,燃油锅炉与核反应堆完全能够共用蒸汽轮机。
但是这种行为得不偿失,除非你像毛子一样变态的追求可靠性要求在核反应堆存在泄漏的风险下,依旧要外出执行任务。(基洛夫的反应堆足以让基洛夫级巡洋舰全速航行。常规动力是一种备份。比如说被导弹击中了,但是又没沉没,然后就是连毛子也不敢继续开着反应堆往回走了就把反应堆关掉,只用常规动力回去。)
但是核反应堆的的优点是什么?动力无限,足以支撑舰船长时间的高速航行,缺点是什么?单位功率低。并且核动力航母在不使用重油以后,少了一层能够用来缓冲鱼雷命中时产生的巨大水压的重油舱。(分布在一大群油库里边,经常被填充到tds的隔壁。)
那么常规动力航母的优点是什么,造价低。,维护成本与维护难度低,维护风险低。但是日常运行的成本比较高。缺点在于需要经常加注燃料。
然后这俩堆到一起造价超高,维护难度超高,严重挤压舰体内部空间,需要加点料。
完全是百害而无一利,更何况航母向来是被重点打击的。....
所以说航母就别整落网之鱼了。
当然了,如果你像毛子一样轴的话,非这么干也行。
作为除美国海军以外唯一的一艘核动力航母法国航母戴高乐号的战力如何?
据环球网报道,在11月15日清晨,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在土伦海域进行训练时,与一艘悬挂波兰国旗的小型帆船发生了碰撞,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帆船的桅杆折断,目前帆船已经被拖回港口,法国海军正在对碰撞事故进行技术性调查。“戴高乐”号核航母没有损伤,将继续进行海上训练。
当时“戴高乐”号在海上训练,突然在“极近距离”发现这艘10米长的帆船。虽然“戴高乐”号紧急改变航向,并以无线电呼叫帆船,但两船躲避不及仍然相撞。从这事也能看出法国海军的素质很稀松平常,也就那么回事。
戴高乐号这倒霉催的熊孩子,从建造开始就没消停过,一步一个坑,没准很可能会提前报废退役。近年来,号称“训练有素”和“百年海军”的西方老牌海军,频频出现丑闻。无论是美国驱逐舰撞船、核潜艇撞海底,还是英国护卫舰抛锚,都已经是常态化新闻了。
从挪威神盾护卫舰沉没,英国45型驱逐舰趴窝,再到荷兰护卫舰雷达罩瘪掉。现在看,所谓的百年海军,也不过如此。
岸上这几个哥们,满满的挪威皇家海军范!看上去正义凛然的北欧气质,满满的一股子维京味儿!图上那哥俩仿佛在炫耀:“看,这艘宙斯盾舰就是我们弄沉的!”
后面在水里葛优躺的战舰,是他们最先进的宙斯盾导弹护卫舰,挪威海军南森级导弹护卫舰“英斯塔”号,预计今年彻底报废拆成废铁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被商船击沉的神盾舰。 现在看,航海民族,也不过如此。
当年,中国海军还是空潜快的黄水海军的时候,我们仰慕这些洋人,羡慕这些所谓的航海民族。信奉他们说的什么十年陆军、百年海军。当中国人民海军经过近20年艰苦努力,也成为远洋海军的时候。回头看,这些洋人们也不过如此。
法国戴高乐号核航母简直是航母界的耻辱,造价居然跟美国尼米兹级核航母相差无几。在建造试航期间就出现过丢失螺旋桨的事故,至今都没有找到那个失踪的螺旋桨。
后来还出现了飞行甲板长度不足,不能以让E-2C鹰眼预警机起飞的尴尬,最后不得不返厂增加飞行甲板的长度。法国人找来了一群电焊工,活生生在舰尾焊接了一段4米多长的飞行甲板,E-2C得以完成起降。
戴高乐号服役以来的苦难历程就证明了两件事:
一是航母造小了根本不行。排水量仅4万多吨,机库面积特别狭小,只有4600平方米。甲板面积也十分狭小,严重制约了舰载机出击能力。
二是核动力航母必须专门研制大功率核反应堆,不能像戴高乐号一样直接用凯旋级战略核潜艇的反应堆糊弄。戴高乐号的动力严重偏弱,4万吨排水量的动力输出只有1万多吨055大驱动力系统的一半功率。核动力带来的航程优势就这样被低航速所抵消,因此戴高乐号的航速低到不好意思说出口。
前一阵郑爽翻车的时候,诞生了两个新的数量单位:“爽”和“戴”
1、【爽】
郑爽年营收6.4亿,即1爽=6.4亿。
腾讯的年利润,大约是191爽。
2、【戴】
髪囯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的总功率大约8万马力。既1戴=8万马力。
中国055大驱的总功率,大约是2戴。
中国052D驱逐舰的总功率,大约是0.9戴。
航母滑跃起飞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航母滑跃起飞都快被各路媒体和军迷朋友们给“批坏”了,但是滑跃起飞真的那么不好吗?也不尽然,虽然他有他的劣势,但是他依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舰载机起飞方式。
图为我国海军辽宁舰,他就是典型的滑跃起飞+阻拦降落航母。
优势1:出动效率高滑跃航母出动效率高,因为他可以采用最传统的排队起飞的方式进行舰载机的出动。要知道,滑跃航母才是真正的“常规起飞”,毕竟一战、二战时期的航母都是采用滑跑起飞的方式,只是在二战后期才出现了弹射器,冷战中出现了滑跃起飞,但是滑跃起飞也属于滑跑起飞的一种类型。滑跑起飞时,飞机可以排成列队,在挡焰板后排队等待,而且滑跃跑道不会存在弹射航母在反复弹射后的功率不足问题。
上图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排队起飞;下图为4架歼15集结在辽宁舰前甲板停放。
弹射航母虽然在一开始的出动中效率也很高,每一台蒸汽弹射器可以在20分钟内连续弹射最少5次,但是此后弹射效率就开始降低,因为压力不足,比如美国的C-13-B弹射器,在遇到弹射压力不足的问题后,就只能马上动用储备的气压罐来进行补充,但是依然补充不到弹射的损失,一般从第6架舰载机开始就不能做到满功率弹射,战斗机也就无法满载起飞。滑跃航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他可以连续的让战斗机排队起飞。
图为海鹞战机在起飞跑道上排队。
优势2:没有故障滑跃航母就是一条滑跃跑道,战时是不会出现什么故障问题的,但是弹射航母不同,弹射器是非常复杂的机械,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越复杂的机械,故障率越高。机械毕竟是通过各种动作机构和功能部件组合而成的,理论上,每一处部件的连接处都会出现故障,这个故障只有概率大小的问题,越是复杂的机械,这样的连接处越多,要么是被敌人弹药命中,要么是连续弹射导致的震动,要么是反复运动导致的磨损,要么是寿命的耗尽。
图为蒸汽弹射器复杂的管路系统。
总之,一套美国的C-13-B弹射器重达数千吨,各种管路系统非常复杂,包括储压罐、滑轨、蒸汽管路、齿轮系统等,一旦发生故障,航母的出动率马上下降,一艘美国航母4部弹射器,如果坏掉1部,马上会损失掉25%的出动效率。滑跃航母就没有这个担忧了,就算是被敌人命中,只要这个滑跃甲板还能用,飞机就能正常起飞,永远不会发生故障。
图为蒸汽弹射器的弹射轨道,是非常复杂的机械机构,越复杂故障越高。
劣势:不能适应舰载机大型化趋势滑跃航母一开始并不是用在苏联的1143.5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和1143.6瓦良格号航母(如今的辽宁舰)这样的6万吨级大型航母上的,他一开始是英国用在自己的轻型航母上的,在竞技神号和无敌级开始使用,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也采用了滑跃甲板。在上世纪70-80年代,当时滑跃甲板航母全部是2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主要的任务只是起降海鹞这样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加上滑跃甲板就能让他以满油满弹起飞,发挥最大性能,因此风靡一时,成为天才设计。
图为意大利海军加富尔号航母,可见其飞行甲板上停放着大量的海鹞战机,滑跃起飞非常适合海鹞这样的轻型舰载机和2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型航母也有一些采用了滑跃甲板,但是他们的舰载机却也换成了重型舰载机,比如苏33,比如歼15,。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使用滑跃甲板已经不能满足舰载机对起飞条件的要求,苏33舰载机就无法在前面2个起飞点以满载起飞,只能以空战挂载起飞,攻击挂载要在3号起飞点起飞,效率并不高;歼15虽然有一定的改进,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在逆风航行中,风速达标的情况下可以在前面2个起飞点满载起飞歼15。
上图为歼15,下图为苏33,他们都很难满载起飞。
这只是现在,如果未来舰载机进一步重型化发展,那么滑跃航母就更难以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了,就如同当年二战航母的滑跑起飞被淘汰一样,滑跃起飞也迟早被淘汰,除非人类能够开发出超大推力的新一代发动机,否则弹射器航母必然会在未来成为大型航母的唯一选择,这就是滑跃航母最大的劣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