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怎么了,中国大量发新股是不是造成中国股市这十几年一直不涨的原因

2023-11-29 05:11:08 61阅读

中国股市怎么了,中国大量发新股是不是造成中国股市这十几年一直不涨的原因?

新股大量发行是股市无法走牛的最大原因,这是一定的。新股不断发行,老股很少退市,造成总盘越来越大,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当新增资金被不断稀释,必然就会造成股市不涨或局部下跌,这在今年特别明显。因为新增资金赶不上新股大量发行的新增市值,必然就以老股的下跌来填这个缺口。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看不到齐涨共跌的景象了。一部分有资金关注的股票走牛,大部分缺资金关注的随资金的起落来回振荡,少部分则一路下跌没有尽头。随着注册制的逐步实行,这一现象会更加严重,炒股会越来越难。今后不要再看指数了,那些天天拿指数哔哔的大V也将成为笑话。

中国股市为什么进行不了价值投资?

自2016年熔断机制匆匆落幕之后,中国股市探出了自股灾行情以来的调整新低位置,而随之而至的,则是上演了一轮慢牛行情,并一直延续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股市怎么了,中国大量发新股是不是造成中国股市这十几年一直不涨的原因

慢牛行情,这是中国股市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形象表述,但对于中国股市的慢牛表现,却并非建立在多数投资者赚钱的基础上,反而只是部分白马蓝筹股的持续上涨,并导致市场指数表现失真的局面。受此影响,在2016年至2018年2月期间,中国股市基本上呈现出二八乃至一九行情,而仅有少数权重股票上涨,并带动市场指数的持续失真,这却成为了近年来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

不断呼吁市场回归理性,不断强调价值投资的理念,这是这些年来听得最多的话。在此期间,以银行、保险以及酿酒为代表的白马蓝筹股票,却基本上走出单边上涨的行情,并带动市场指数从2638点上涨至今年年初最高的3587点,而面对近千点的涨幅,市场耗用了两年的时间。

但是,自今年2月份之后,市场的炒作风格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在此期间,反而是前期强势的白马蓝筹股走出单边加速下行的走势,而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内,上证50指数下挫超过了25%,银行板块下挫近30%。至于市场指数,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从最高点重新回归至2750点附近的位置,而股市完成800多点的累计跌幅仅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银行股大幅下挫、保险股大幅下行,一系列大盘权重股纷纷加入拖累市场指数的队列之中。然而,经过了这四个多月的非理性下跌,部分白马蓝筹股已经把这两年的累计涨幅全部吞噬,而作为影响市场权重非常高的银行股,更是出现了大面积跌破每股净资产的现象,而急跌之后,部分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更是低于4倍左右的水平。

言下之意,对于投资者来说,假如在今年年初以价值投资的思维参与到相关白马蓝筹股的投资身上,价值投资实现资产增值未成,反而还因为年初的价值投资举动,而遭到了股票价格大幅下挫的冲击,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亏损超过30%的幅度也并非困难之事。

本来想通过价值投资实现资产增值,却最终导致价格投机的行为,甚至导致部分投资者狠心割肉,这无疑也是这几个月来价值投资的结果。

或许,对于今年年初参与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选择的买入时间点不正确,但还是建立在比较合理、相对低估的价格基础之上,而非上百倍估值再去购买投资。实际上,纵观这几个月的市场下跌走势,下跌明显的反而出现不少低估值股票、低估值行业的身影,但对于部分本身估值很高的白马股,却并未跟随市场出现急跌走势,整体抗跌性相对较强。

上证50创出今年以来的调整新低,并重新回到2017年5月的启动点,这是市场估值进一步压缩的真实写照。但是,对于上证50的急跌表现,也并不能过多依赖于估值的修复,而期间大资金大机构的系列举动,同样容易给市场价格带来不可小觑的冲击影响。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中国股市多年来的真实写照。归根到底,对于此前的白马蓝筹行情,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资金面的推动效应,而对于部分白马蓝筹而言,凭借大资金大机构抱团取暖、合力拉升的因素影响,却容易导致价格的垄断乃至间接操控,并造成股价的进一步繁荣。然而,当原本抱团取暖的大资金大机构发生意见分歧之际,筹码容易发生松动,股价出现波动的风险也就明显增加了,而对于这些年部分白马蓝筹股的机构抱团取暖现象,本质上还是一个双刃剑的影响,而一旦机构分歧加剧,股票价格难免发生集中抛售的风险。

如果不是经济基本面发生了恶化、不是企业盈利能力发生了恶化,那么股票价格的非理性急跌表现,就更大程度上来自于资金抛售、股权质押平仓等因素。与此同时,加上股市IPO的持续加快,却进一步分流股票市场的存量流动性,而面对3500多家上市公司而言,可以获得的资金补充量也就更紧张了。

在中国股市做价值投资,除了部分长期乃至超长期不看价格波动的投资者之外,其余的价值投资行为都会显得非常劳累。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在缺乏信息优势、持股成本优势以及资金优势的背景下,要想与机构抱团取暖,分一杯羹的难度并不低,而更多时候,当普通投资者看到了价值投资的机会,有着价值投资的需求时,往往也会是大资金大机构抛售筹码的时候,而在不对称环境下,普通投资者基本上很难与大资金大机构进行比拼,而价值投资的节奏频繁踩错,甚至出现低卖高买的行为,也是很难回避的事情。

为什么在天道中说中国股市是取款机?

丁元英说的真好,没有错,股市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某些人的提款机,看清楚了,是某些人的,不是所有人的。真正能把股市当提款机的仅仅占股民的千分之一二左右吧,我有幸姑且算其中的一份子!回答完毕!

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股市无庄不成股?

中国股市从发行开始,制度和国外是有区别的。美国市场也是有庄的,他们是合法的做市商制度,使用做市商来保持股票合理的流动性。公司发行股票上市,本质就是缺钱,需要在市场上融资,不缺钱的公司,根本就不会选择上市,并且上市的融资成本,是极高的,比起发行债券来说,高出不少。

美国引入做市商制度,例如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前景不确定,又缺钱,那么做市商先承担风险,然后再到市面上由市场消化。

但是,国内的个股特别是缺钱的创业板上市之前,缺少了这个环节,那么公司拿走了这些融资的钱,谁来负责提供流动性,谁来负责消化风险?所以但凡是国内的股票,在启动时,一定会有主力资金的存在,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庄。

这些资金在介入股票时的目的和做市商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来市场赚钱的,由于国内股市做空的机制极少,所以只有拉升才能赚钱。因此在国内,只要是拉升的股票就一定会有主力资金存在。

在目前的A股市场上,很多股票是有长线庄存在的,他们在高位抛出筹码,低位接回筹码,周而复始。但是对于创业板的个股,由于上市的时间不长,再加上现在ipo的常态化,未来会不会出现类似美股港股那样的弃庄也未可知。

所以,有些延绵下跌的股票是否还有庄存在,是需要观察的,毕竟在高位主力抛出了筹码,是否选择低位接回,是主力才知道的事情。

中国股市现在有投资价值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有投资价值。一,如果一个班级里有30个人,30个人的平均分是60分,前10名的评论分是80分,中间10名是60分,那么后10名的平均分肯定是40分,这说明上证指数被一些坏公司给拖累了。因为好公司具有头部效应,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大部分利润都被头部公司赚取了,比如格力,阿里,茅台等,从2004年开始,上证指数只涨了1倍左右,但是沪深300缺涨了3倍多,所以才有指数没有涨,但是基金确盈利了。二,上证指数发布比较早,从1991年就开始发布了,所以比较出名,大家也比较关注,二沪深300和中证500到04年才开始发布的。让他们普及还需要一些时间。

重要的是基金就克服了这个缺点,每年会淘汰掉一些差的公司,从新纳入优秀的公司,来保证指数的“长生不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