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网,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股票进行投资
价值投资网,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股票进行投资?
进入股票市场,在分析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视角去看股票背后公司的发展,供给方和需求方。
市场的需求增加时,公司加大资金投入,购入更多的设备(从投入到生产到供应,这期间,市场上的供应会有滞后,在供应补足前,由于环境有吸引力,也会引来更多的竞争者,当投入到市场的供应增加时,反而使公司的盈利下降,股价下跌。)
从供应方看,如果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对手不多,有行业壁垒,虽然资本投入未有过多的增加,也能稳步增长,股价就有上升趋势。
像香烟公司不让出广告的例子,表面看来是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减慢市场占比率,但对于供应方来说,它的另一面却是进一步提升它们在市场上的位置。在行业入口增设了限制,市场上的公司就能在更舒适的环境提升资本价值,股价上升的空间就更大了。
1.投资怎么才能穿越周期呢?为什么一个被各方打压的“夕阳行业”的长期ROI比各大科技公司还要高?市场竞争强弱、政府政策、产品属性等都与之有关。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穿越周期似乎不用太过关心。利用投资管好自己的人生事件,足矣。
2.政府推行一个政策,一开始出发点是好的,但推行了以后可能会造成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比如美国曾经推行过“禁酒令”。酒类消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还导致了一系列恶果。日本这个“故乡纳税制度”,会不会养成地方政府“懒政”呢?只顾着吸引税收不去发展民生经济?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巴菲特已经把自己活成了趋势:
1、成功的惯性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只要有所动作,就会成为一种超强的信用背书,伯克希尔买一个公司的股票,就相当于巴菲特为这个企业背书,产业链里的企业、消费者、投资者都认可这个背书;
2、长期积累的认知和能力,让其可以在全球范围发现价值,伯克希尔的投资范围遍布全球,就像区域市场在苹果或汽车的产业链里企业的数量和地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区域的综合市场地位,伯克希尔长期积累了全球视野,投资方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
3、庞大的资金让其可以为投资企业提供资金和金融支持;
4、广阔的投资范围,有实力的被投资对象,这些都成为伯克希尔在全球结下的一张网,巴菲特就是这张网里的蜘蛛侠,被伯克希尔投资,其实就是进入了这张网,网不破,企业就相对安全;
5、成功被总结为理论,理论被膜拜,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穷查理宝典都成为业界必读,也许还有很多人拿来作为标准,成为引领理论趋势的人和企业。
能否谈一谈你最有价值的一次投资?
我有过一次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投资。但是说来,却很搞笑。
开始,并不是喜剧,而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那是一九九几年,我炒股票炒的昏天黑地的!每天做短线,追涨杀跌,一亏再亏,输的我是万念俱灰了!想了想,决定彻底不再做股票啦!于是,卖了手中的一万股某某股。就转行和朋友一起做别的了。
我最后卖掉的那只股票,刚经过了十送三,就是每十股送三股,刚过了股权登记日。送的股,还没到账。我只把原先有的一万股,卖了,送的股,我真的给忘了!我保证说的是真的!当时赔钱赔的我头昏脑胀的,就一心想着不干啦!就给忘了。后来至少有五年,那送的三千股在我的账号里,我却完全不知道。
大约五年后,当初开户的证券公司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办静默账户处理,我才知道了,还有三千股股票。急忙打开电脑看了看,天啊!吓了我一跳!当初七块钱的这只股票,现在是十八块五,对,我记得太清楚啦!十八块五一股。
当天晚上,我一个人想了很久!这笔股票买卖,虽然绝对数,挣得并不是很多,但比例上却比我以前每次操作,挣得都多!为什么呢?我仔细的看了这只票五年的走势图,说实话,要是没忘,很多次、很多次我都会做卖出处理的,绝对拿不到现在的高点!我意识到,原来的短线打法,是行不通的,要做中长线,做波段。股票,不是不能做,但是我以前的做法是不对的,要改变!
从那以后,我又开始做股票啦!我潜心系统的学习了很长时间,改变了操作方法。一直做到了现在,已经能做到比较稳定的盈利了。
这次无心插柳的投资,改变了我的投资生涯,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它是我最有价值的一次投资!
大部分股民为什么难以接受价值投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
在1929年至1930年的经济危机损失之后,就再也不曾让它的客户亏过一分钱。前后30年,格雷厄姆的客户的年均投资回报率为17%,注意了平均17%年化收益是非常了不起的收益了! 巴菲特也就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过去50年的年均回报21.97%!真正让巴菲特傲视群雄的,其实是复利效应。
举个例子:50年前10000元投给巴菲特一直让他打理到现在,按每年21.97%年化收益率,现在你的资金是:205,424,004元,约2.05亿元,是本金的20542倍!!!知道为什么他是”股神“了吧!价值投资也因他而闻名于世!价值投资的核心是:用公司的内在价值来确定股票的安全边际。首先,你得熟悉这家公司,同时你要知道什么时候买入它的股票风险最低,收益最大!
(一)为什么中国投资者难以接受价值投资呢?(大环境不同)
1、上市公司本身出了问题,导致投资者很难对公司有长期的信心!
国内某些上市公司:董事长跑路、久不分红、业绩造假、久亏不退、借壳重组、边质押边理财、股东减持成风、操纵股价、产品质量问题:什么假疫苗、毒奶粉、瘦肉精、扇贝跑了等等!价值投资是需要持有股票较长一段时间的,但是因为很多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很多投资缺乏长期持有的信心。当然,上述问题只是一部分公司,但是这一小撮”老鼠屎“真的会坏了一锅好粥的!该退的还是要退的,不能只进不退,纵容一些劣质公司。资源要给优质的公司,不能让”劣币驱良币“,培养优质的公司才能孕育出价值投资的土壤!
2、市场制度存在缺陷?
第一: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制度约束:一些久不分红、玩送转游戏、只减持不回购、只增发不注销股票的公司。第二、监管以股价高低判断风险。其实好的公司,有业绩支撑、按时分红的公司,股价再高也是匹配的,问题公司股价再低也是有风险的,都应该给予劝退。第三、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溢价太高,大股东与普通投资不能做到同股同价!
3、投资者心态以投机为主,很少注重长期的投资价值。
长期以来市场已经形成了投机的氛围,以短期见效快为好。很少有投资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公司盈利能力,不够重视公司分红和业绩,更是很少投资者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
4、大环境不同,美股是长期的慢牛,而中国是牛熊轮回市!
道琼斯指数自1896年发布以来年化涨幅达5.3%,这样的复利效应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中国的股市有很明显的牛熊市之分,过山车一样的走势。牛市鸡犬升天,熊市遍地鸡毛!玩的是刺激!
记得点赞+关注哦
价值投资在A股是否真的有效?
价值投资在A股肯定有用,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作为小散,我自知干不过庄家,干不过那些资金大鳄,所以就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自以为是有投资价值的个股参与,虽然收益不是特别高,但也是实现正收益,没有落尽到七亏二平序列,而是非常荣幸的在一盈里面。
回顾A股出现了很多的牛股
很多投资者诟病A股牛短熊长,很羡慕美国连年牛市,出现了阿里巴巴、网易、新浪、微博、亚马逊、谷歌等等超级牛股,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
但是A股也不乏长期牛股,贵州茅台已经成为了市场价值投资的典范,其股价也是成为市场多少焦点,目前在900元左右,但是贵州茅台也仅仅只是上涨了160余倍,在A股牛股名单中算不得最出色,只是很出色而已。
第一大牛股是股价不高的万科,截止三月中旬,万科上涨了274倍,接着就是伊利股份上涨了227倍,白酒中的泸州老窖位列第三,上涨了171倍,比茅台还牛气很多。
涨幅超过20倍的股票有60只,涨幅超过10倍的有157只,超过5倍的有390只,超过1倍的有1515只。
目前有3400余家上市公司,有接近一半公司上涨超过1倍,可见A股并不缺少牛股。
那么投资者缘何是七亏二平一盈利呢?关键在于参与市场过度投机,像恒立实业和东方通信等概念股恶炒,让投资者很受伤,参与乐视网等末日论炒作让很多投资者亏了大钱,
也说明一个问题,投资者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对上市公司估值的判断,更加偏好追涨杀跌,上涨过程,不怕涨多高都敢追高,总是经常性的追在山顶上,不得不割肉离场,遭遇巨大损失;下跌的时候,不管跌多惨,只要风吹草动,都不顾一切的割肉离场,可是也经常割在地板上,
价值投资全世界股市通用
巴菲特是世界股市知名的价值投资信奉者,其投资收益也颇让很多人羡慕,每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吸引了世界投资者前往参拜。
国内也有一些价值投资的崇拜者,像但斌,有一个较为著名的说法,等待玫瑰花开,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还有一个网红级别的李大霄,也是价值投资的倡导者,可是有点刻舟求剑的况味,经常遭遇部分投资者的质疑。
价值投资范围广泛,不仅仅是投资银行,更包括中小盘成长股,毕竟每一个伟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巴菲特也开始投资转型,重仓苹果,买进亚马逊,还多次感叹失去了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等投资机会。
银行目前是存在投资机会,但不适宜于期望股价爆发,也就是获得一种稳定收益,我个人也持有银行股,因为资产质量有改善迹象,表现在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盈利出现恢复性增长,市盈率很低但股息率很高,接近4%,这样的股票长期持有是可以获得收益的,
但是也持有业绩增长良好的科技股,科技转型是未来的方向,美国强势打压中兴通讯和华为,就是保持美国科技优势,尤其是5G技术的标准制定,更加引发市场巨头争抢,打压中国科技转型和科技强国,未来谁拥有科技前沿技术,就是主宰未来世界发展。日本也准备禁止机器人、AI和生物技术等出口,也就是希望保持科技领先。
因此未来的科技股发展潜力巨大,笔者个人看好云计算、大数据、芯片半导体、生物技术和智能机器人相关行业个股。最近华为芯片半导体替代概念股走势强劲,确实,美国封杀华为给这些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就看这些上市公司能不能抓住机会,与华为展开更多合作,实现双赢。
中国股市为什么进行不了价值投资?
自2016年熔断机制匆匆落幕之后,中国股市探出了自股灾行情以来的调整新低位置,而随之而至的,则是上演了一轮慢牛行情,并一直延续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慢牛行情,这是中国股市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形象表述,但对于中国股市的慢牛表现,却并非建立在多数投资者赚钱的基础上,反而只是部分白马蓝筹股的持续上涨,并导致市场指数表现失真的局面。受此影响,在2016年至2018年2月期间,中国股市基本上呈现出二八乃至一九行情,而仅有少数权重股票上涨,并带动市场指数的持续失真,这却成为了近年来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
不断呼吁市场回归理性,不断强调价值投资的理念,这是这些年来听得最多的话。在此期间,以银行、保险以及酿酒为代表的白马蓝筹股票,却基本上走出单边上涨的行情,并带动市场指数从2638点上涨至今年年初最高的3587点,而面对近千点的涨幅,市场耗用了两年的时间。
但是,自今年2月份之后,市场的炒作风格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在此期间,反而是前期强势的白马蓝筹股走出单边加速下行的走势,而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内,上证50指数下挫超过了25%,银行板块下挫近30%。至于市场指数,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从最高点重新回归至2750点附近的位置,而股市完成800多点的累计跌幅仅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银行股大幅下挫、保险股大幅下行,一系列大盘权重股纷纷加入拖累市场指数的队列之中。然而,经过了这四个多月的非理性下跌,部分白马蓝筹股已经把这两年的累计涨幅全部吞噬,而作为影响市场权重非常高的银行股,更是出现了大面积跌破每股净资产的现象,而急跌之后,部分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更是低于4倍左右的水平。
言下之意,对于投资者来说,假如在今年年初以价值投资的思维参与到相关白马蓝筹股的投资身上,价值投资实现资产增值未成,反而还因为年初的价值投资举动,而遭到了股票价格大幅下挫的冲击,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亏损超过30%的幅度也并非困难之事。
本来想通过价值投资实现资产增值,却最终导致价格投机的行为,甚至导致部分投资者狠心割肉,这无疑也是这几个月来价值投资的结果。
或许,对于今年年初参与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选择的买入时间点不正确,但还是建立在比较合理、相对低估的价格基础之上,而非上百倍估值再去购买投资。实际上,纵观这几个月的市场下跌走势,下跌明显的反而出现不少低估值股票、低估值行业的身影,但对于部分本身估值很高的白马股,却并未跟随市场出现急跌走势,整体抗跌性相对较强。
上证50创出今年以来的调整新低,并重新回到2017年5月的启动点,这是市场估值进一步压缩的真实写照。但是,对于上证50的急跌表现,也并不能过多依赖于估值的修复,而期间大资金大机构的系列举动,同样容易给市场价格带来不可小觑的冲击影响。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中国股市多年来的真实写照。归根到底,对于此前的白马蓝筹行情,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资金面的推动效应,而对于部分白马蓝筹而言,凭借大资金大机构抱团取暖、合力拉升的因素影响,却容易导致价格的垄断乃至间接操控,并造成股价的进一步繁荣。然而,当原本抱团取暖的大资金大机构发生意见分歧之际,筹码容易发生松动,股价出现波动的风险也就明显增加了,而对于这些年部分白马蓝筹股的机构抱团取暖现象,本质上还是一个双刃剑的影响,而一旦机构分歧加剧,股票价格难免发生集中抛售的风险。
如果不是经济基本面发生了恶化、不是企业盈利能力发生了恶化,那么股票价格的非理性急跌表现,就更大程度上来自于资金抛售、股权质押平仓等因素。与此同时,加上股市IPO的持续加快,却进一步分流股票市场的存量流动性,而面对3500多家上市公司而言,可以获得的资金补充量也就更紧张了。
在中国股市做价值投资,除了部分长期乃至超长期不看价格波动的投资者之外,其余的价值投资行为都会显得非常劳累。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在缺乏信息优势、持股成本优势以及资金优势的背景下,要想与机构抱团取暖,分一杯羹的难度并不低,而更多时候,当普通投资者看到了价值投资的机会,有着价值投资的需求时,往往也会是大资金大机构抛售筹码的时候,而在不对称环境下,普通投资者基本上很难与大资金大机构进行比拼,而价值投资的节奏频繁踩错,甚至出现低卖高买的行为,也是很难回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