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和讯网,做期货一般用什么APP看资讯
黄金价格和讯网,做期货一般用什么APP看资讯?
评论员小韩;
【外围影响】隔夜美股再次大跌超千点,创下新低,恐慌情绪继续在全球蔓延。外围连续受重挫,纵然A股相对坚挺,也免不了受拖累,今天大概率继续向下探底。个股方面,建议大家减仓空仓,至少不要加新仓。
同时,一定要配置好股指期货的空单,越是这种极端行情,越方显“英雄”本色,无论是对冲个股下跌风险,还是扩大收益,配置股指期货都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商品期货方面,今年全球经济萎缩,整体需求是下滑趋势,所以大宗商品整体是空头趋势,可以重点关注焦炭的做空机会。
国内知名财经媒体有哪些?
以下国内知名财经媒体都有独特的财经新闻触角。
1、东方财富网
2、同花顺财经
3、和讯
4、南方财富网
5、我爱卡
6、金融界
7、中国黄金投资网
8、证券之星
9、中证网
10、中金在线
11、汇通网
12、中国经济网
13、雪球网
14、FT中文网
15、中国财经信息网
16、理想财富
17、巴山财经
18、中财网
19、股城网
20、至诚理财网
21、第一财经
22、银行信息港
23、中国证券网
24、每日经济新闻
25、天天基金网
26、新浪财经
27、腾讯财经
28、网易财经
29、环球财经网
30、财经新闻网
31、国际财经网
32、中国影响力网
33、环球金融网
34、财经界
35、凤凰财经
10%的家庭拥有社会总财富的606%你怎么看?
2016,55%的家庭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储蓄,10%的家庭拥有社会总财富的60.6%,你怎么看?我倒是觉得,社会经济发展都一定阶段,贫富差距不可避免。就是现在的2020年,今年全世界疫情如此厉害,但是总的来说,全世界的贫富差距不是变小了,而是继续加大了。据有世界银行的有关统计:全世界亿万富翁的财富,今年平均增长的幅度,高达30%以上。而在最发达的美国,也有人排队领取国家的救济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就算是在原始社会,各部落的鱼猎收获,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差别很大;同样都是优秀的打猎手,也会因为不同原因而饿死。以至于部落争斗,逐渐弱肉强食而强者氏族才生存下来。而在封建社会,节衣缩食的老地主有,强取豪夺的地主也有;靠造反起家的流氓地痞盘剥得老财主一无所有的也不在少数。过去几千年以来的历史,不就是不断这样王朝更迭的“均平复”才发展到今天的嘛。
发展到现在,权社会财富已经非常巨大,但还是必然存在贫富差距,大多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也是实际情况。只是我们人类现在比过去聪明,更加注意保护弱者的生存,强调个人发财不全部是因为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优秀,是这个社会制度的美好,给国家给个人提供了发家致富的平台,所以要合理规划税收,提倡“共同富裕”,提倡回馈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容易引起社会不安和动荡,也不利于社会的长久健安。所以,现在全世界的共识,就是要共同富裕。
一方面,国家主要通过社会保障和税收安排,减少亿万富翁的不合理制造,扩大中产阶级数量,帮扶贫困阶层自然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加强普通民众的教育培养和医疗保健,制造大家公平竞争环境,提倡创业和创新,让所有人都活在希望之中。
美元的国际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自二战以后,美元一统国际货币体系的江湖,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70多年中,美国巩固了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并获得无与伦比的利益和超级特权。但随着美国肆意把美元霸权作为制裁对手、霸凌盟友和推行单边主义的政治工具,美元霸权也日益成为扰乱全球经贸秩序的顽疾。
而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多次放任使用量化宽松作为挽救本国经济、金融危机的手段,特别是2020年美国疫情危机以来,美联储开启史无前例的美元大放水。这种不负责任、以邻为壑的行为,不仅损害世界各国利益,严重影响国际市场和金融稳定,也损害了美元信用的基础,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自2020年3月,美元指数一路下行,全年下跌10.5%。2021年迄今又下跌4.5%。
春江水暖鸭先知。敏锐的华尔街投行们率先发出“美元行将崩溃”的警告,而一些国际学者开始认真讨论“后美元时代”的到来。
“后美元时代”或许言之过早。但今日之美国已经不是过去的美国,百年大变局下国际格局正在加速重塑。伴随疫情危机、经济复苏乏力、种族矛盾、社会撕裂、政治极化等重重矛盾交织,美元霸权气已弱,势已颓,美元体系的黄昏已经悄然来临。
欧洲觉醒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1月19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份旨在强化欧元地位与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文件。文件指出,欧盟对美国政府通过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非法施加域外影响”的政策深感失望,为避免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维持自身独立性,欧盟需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文件同时警告全球金融市场过度依赖美元,无法缓解金融紧张局势和经济稳定风险。欧盟对美元霸权公开表达不满,宣示其“去美元化”的决心,表明欧盟不想再忍了。
图源:光明网官方企鹅号
在美国眼里,欧元问世本身就是对美元霸权的挑战,是动了美国的奶酪,因此美国对欧盟一体化和欧元的警惕与防范从未停止,双方由此展开的角力与恩怨纠葛使欧盟有苦难言,如鲠在喉。
远的如,欧元甫一诞生,美国即发动科索沃战争,将欧州卷入战乱,导致短短三个月欧元对美元汇率直线下跌30%,由1.07美元跌到0.82美元/欧元。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数轮量化宽松迫使欧元被动升值,欧盟出口受到打压。2009年美国通过其控制的三大评级机构接连下调降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爆希腊债务危机,并随即蔓延至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导致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2年初,标准普尔将法国等9个欧洲国家主权评级下调,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欧洲从此进入痛苦而漫长的调整期,经济元气大伤,内部纷乱不休,险些导致欧元区解体。
近些的例子,2018年特朗普政府无视欧盟的反复游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同时宣布重启对伊朗全面制裁,并威胁欧洲企业必须停止与伊朗的经贸往来,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欧盟与伊朗有投资与进口的企业被迫撤出伊朗市场。与此类似的例子,为阻挠欧盟与俄罗斯合作的“北溪2号”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制裁俄罗斯,同时要求欧洲公司退出“北溪2号”项目,否则将冻结这些企业的美元结算账户,结果“北溪2号”管道工程一波三折,就差最后190公里却至今无法完成。
图源:德国热线官方网易号
美国对欧盟大搞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无理的利益挤压,强硬的贸易争端,霸道的长臂管辖和随意的制裁威胁,使欧盟受够了。美国的单边主义不仅对国际治理和正常的国际经贸往来带来威胁,也对欧洲经济和货币主权敲响了警钟。欧盟也终于看清,如果欧元不另起炉灶,将永远被束缚在别人划定的跑道上。
2018年8月22日,德国外长撰文呼吁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元的支付体系,以加强“欧洲的自主性”。2018年12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朝着欧元更强国际化地位前行》的行动倡议。倡议明确指出,欧盟要在能源、大宗商品、飞机制造等战略性行业更多使用欧元,并计划创建欧元定价的原油基准价格方案。
此后,欧盟开始打造美元以外的独立支付体系和机制。为避免美国制裁,维持与伊朗的合法贸易,2019年1月,法、德、英三国成立INSTEX(贸易互换支持工具)机制,用于欧盟与伊朗之间药品、医疗器械和农产品贸易。该系统绕开美元和美国金融系统,欧盟进出口商之间无需与伊朗方发生直接的资金结算,而采取“记账”方式,使用欧元结算。2020年8月,比利时、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典等6国宣布加入INSTEX结算机制,该机制进一步扩容。Instex是欧盟摆脱美元控制、增强金融自主性的一种努力。
在原油贸易领域,欧元区部分国家已经展开“去美元”布局。如土耳其与伊朗开启了黄金交易石油的新法则,土耳其与俄罗斯也达成了类似的交易协议,而欧元区和挪威的原油贸易早已采用欧元结算。同时欧盟准备寻求原油的替代能源,如天然气和氢能等,以减少原油的需求量和交易量而降低美元的使用。
在外汇储备领域,欧洲央行及德、法、比利时和西班牙等多国中央银行不断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另一方面欧盟及各国央行也在积极增加黄金储备。最近几年,德国从美联储金库运回黄金743吨,法国央行从美联储手上提取的黄金超600吨,意大利也把近400吨的黄金运回国内。欧盟不少成员国回运黄金,并减少美元储备资产,释放出对美元信用担忧的信号。
欧盟“去美元化”的努力,正在冲击美元在国际支付体系的独霸地位。据SWIFT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份,37.82%的SWIFT现金转账使用欧元支付,比2019年底上升6个百分点;而美元的支付比例为37.64%,比2019年末下降约4.6个百分点。这是历史上欧元在全球支付的份额首次超过美元。
欧盟提升欧元国际化、减少对美元依赖的举措,是欧盟坚定寻求强化战略自主的政策主张的一个侧面。欧盟经济体量超过美国三分之二,欧盟进出口以美元结算的比例仍然非常高。如果欧盟坚定推行“去美元化”,对美元独霸国际支付体系可谓是“釜底抽薪”。
制裁之痛
美元在全球经济金融中的主导地位,使金融制裁成为美国手中的一个“超级特权”,美国由此成为全球发起金融制裁最频繁、执法最严厉的国家。美国基于长臂管辖、二级制裁等霸权和单边原则,滥用国家安全和反恐怖名义,肆意挥舞制裁大棒,打压战略对手、推行强权政治,金融制裁沦为服务美国政治和战略利益的一种工具。
长期以来,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古巴等国家持续施加金融制裁,使这些国家对外经贸往来隔绝于美元体系外,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
例如对伊朗的制裁。美国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切断SWIFT对伊朗国际贸易结算通道,封锁伊朗与外界的经贸关系。2012年2月,伊朗中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伊朗政府在美国的所有资产遭到冻结,并被关闭美元支付结算通道。同时警告他国金融机构,不得与伊朗央行有业务往来,否则将一并受到金融制裁。伊朗进出口业务基本陷于停滞,石油出口受到重创。2018年5月以来,美国政府单方面撤出伊核协议,宣布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经济制裁,覆盖能源、金融、汽车等多个领域并重点针对伊朗原油出口。2020年10月8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伊朗18家银行,导致伊朗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市场隔绝,伊朗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制裁令同时要求与被制裁名单上的银行有生意往来的外国企业在45天内结束有关业务,否则将一同面临美国制裁。
俄罗斯也深受制裁之苦。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美国对俄罗斯发起持续多轮金融制裁,制裁对象包含俄罗斯政府高级官员、能源公司、金融机构、军工企业等。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制裁对象在美资产,禁止美国实体、个人与被制裁对象开展任何交易等。
美国实施金融制裁,受影响的绝不仅限于被制裁国家本身,所有与这些国家有贸易和投资的企业都将受到制裁。美国的“长臂管辖”、“二级制裁”等不合理规定,赋予美国的制裁对境外实体产生法律管辖权,凡与被制裁者(国家、企业或个人)进行金融交易或向其提供金融服务的非美国金融机构,均会受到制裁。这大大增加了全球贸易、金融业的制裁“合规”成本。美国要求加拿大无理扣押华为孟晚舟女士并寻求引渡至美国,就是以华为涉伊朗业务为借口。
图源:央视新闻频道
2019年以来,随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在贸易、科技、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极限施压,美国将金融制裁的黑手也伸向中国。美国以人权、言论自由等为借口,在涉港、涉疆等问题上粗暴干涉我国内部事务,宣布对我国有关人员、企业进行制裁。
美国将金融制裁政治化、武器化,严重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破坏国际经贸体系正常运行,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和金融市场稳定,增加了全球经济金融活动的成本。对美元霸权之弊,各国既深感无奈,又如芒在背。
美元的自残
天下苦美元霸权久矣,但美元体系根深蒂固,撼之殊非易事。但美国任性乖张,终将自毁长城。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植根于美国经济实力及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及由此保证的全球信用。但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放任使用量化宽松挽救本国危机,美元发行成为脱缰的野马。2020年美国陷入疫情危机,为刺激濒于崩盘的股市,救助疫情困境中的民众及面临破产的中小企业,避免经济长期衰退,美国实施了数轮疫情纾困和救助计划,财政支出骤然扩张。而美联储推出无限量化宽松配合,开启了史无前例的美元大放水。
自2019年3月以来,美国已实施4轮财政刺激和经济救助法案,总额达到2.9万亿美元。美国联邦债务创下历史新高。2020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支出增加47.3%,达到6.5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激增逾两倍,总额超过3.1万亿美元,赤字占GDP之比跃升至15.2%,已是连续第五年增加,为194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至2020年11月末,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高达27.4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到134%。
2020年12月27日晚,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签署总额约2.3万亿美元的一揽子支出法案,其中包括9000亿美元新冠疫情纾困资金。今年初,拜登还未就职,就提出总额1.9亿美元的“美国拯救计划”,后续还将推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美国政府巨额赤字和债务高涨仍在路上。
为配合财政扩张,美联储启动无限量化宽松,大笔购进美国国债,启动了史无前例的美元大放水。仅2020年3月的一个月内,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就增加了3万亿美元。到2020年底,美联储总资产规模达到7.35亿美元,比上年末扩张3.14万亿美元,其中持有美国财政部发行债券资产4.6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36万亿美元。美国财政新增加的债务,基本由美联储承接了。
对比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联储通过四轮量化宽松,总资产规模从2008年的1万亿美元左右到2012年末增加到2.85万亿美元,美联储此番无限量化宽松,用力之猛刷新世人想象。如今,美联储仍然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并承诺货币政策超宽松的基调将长期持续。
美国疫情的持续反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忧虑,美国债务的急剧膨胀也引发各国投资者对美元的不信任。2020年以来,高盛、摩根等国际投行不断发出美元“崩溃”的警告,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坚定看低美元。2020年6月,他预言未来一两年美元将暴跌35%。他最近表示2021年美元指数仍会下跌15%到20%,理由是经济堪忧及美元的超低利率环境。
图源:和讯网
美国的高债务率不仅体现在联邦政府,美国的企业和家庭债务也处于历史高位。美国企业债务总额达 17.5 万亿美元(2020年三季度末),约占GDP的92%,家庭债务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3.95万亿美元,约占GDP的73%。随着疫情下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高达1.6万亿美元的学生贷款面临坏账危险,有可能成为引爆新的银行业危机的源头。
美国债务的膨胀,美元实际的负利率,以及美国疫情蔓延无法遏制、经济大幅下滑,改变了国际资金的流向。联合国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海外企业对美国的投资下降了49%。随着美国国债急速扩张和收益接近零利率,美国玩了几十年的“发债--印钞--美元回流”的庞氏金融游戏能否持续,已经成疑。
美元地位走到十字路口
在世界格局巨变的今天,美国经济在全球地位下降已是大势所趋,政治领导力和影响力已大不如前。美国深陷疫情泥潭,经济复苏举步维艰,联邦财政债台高筑,美元价值持续走低,信用基础摇摇欲坠,美元体系的维系靠美国本身已越来越独木难支,美元已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美元的地位和前景取决于大国博弈中的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崛起并超越美国已成定局。中国进出口贸易在全球市场份额长期居世界第一,而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比仅约为2%上下,外贸进出口绝大部分以美元结算,中国外汇储备中持有1万亿美元美债。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实际上是美元体系最主要的支撑力量。
欧盟已公开举起“去美元化”大旗,在此之前,深受制裁之痛的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土耳其早已走上完全“去美元化”之路。中国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15年建成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技术上已成熟完善,实现了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截至2020年末,CIPS系统已吸引1092家参与者,覆盖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12月中国陆续签署RCEP协定和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与东亚、欧洲的经贸联系进一步深化,中国在美国之外的国际经贸合作空间更加巩固。人民币国际化在亚洲面临重大机遇,而中欧两大经济体的合作大大加重了双方“去美元化”的砝码。
图源:人民日报
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下,美元能否继续保持独霸天下的地位,既取决于美国的选择,也取决于与其他大国的合作,中国的选择也至为关键。如果美国不放弃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思维,不选择合作共赢的道路,继续在历史错误的方向上一意孤行,那么美元霸权的崩溃已为时不远。
“青山遮不住,皆竟东流去。”当今国际政治风云激荡,纵横捭阖,瞬息万变。如果大国博弈紧张态势升级,则美元霸权的倾覆,仅差相关大国的合力一击。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黑天鹅”随时可能出现,美元霸权的崩溃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东航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简介:东航期货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航期货)成立于1995年,是上世纪首批由中国证监会核准成立的期货公司之一。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东航金控有限责任公司和东航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2014年公司完成股权变更并增资,东航金控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唯一股东,注册资本变更为叁亿元人民币。办公地点在上海闵行区。东航期货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全权会员单位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理事单位。公司为客户提供即时、多元化的行情、交易和分析系统;同时还为客户提供菜单式增值服务,涵盖资金雷达、交易行为分析、大行报告等,以及各类的投资咨询业务。 东航期货是国内第二家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期货公司,至今已成功发行20个资管产品。公司客户累计成交量稳步增加,2014年达到4880多万手,全年成交金额超过3.48万亿元。公司分类评级也从2013年的B类BB级提升到2014年的B类BBB级。 2014年2月,东航期货上线手机开户,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手机开户的期货公司。 此外,东航期货是“蓝海密剑”中国对冲基金经理公开赛的唯一国内指定交易商。2011年,东航期货获得郑商所“行业成长奖”、大商所“最具成长性会员奖”以及和讯网“最具成长性期货公司”。 2012年,东航期货获上期所“燃料油产业服务优胜会员”、中金所“会员进步奖”、大商所“市场服务成就奖”以及金融界网站的“期货行业最佳投资者教育奖”等光荣称号。 2014年,东航期货荣获和讯网“最佳期货行业创新奖”以及《证券时报》“2014中国最佳互联网期货公司”的称号。法定代表人:张维洁成立时间:1995-02-11注册资本:45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310000000092920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吴中路686弄3号D幢1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