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对股市的影响,cpi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cpi对股市的影响,cpi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CPI,即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金融学术语,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基本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
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1月CPI破五给我们带来什么投资机会和风险?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同比上涨5.4%。其中,城市上涨5.1%,农村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20.6%,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7.7%,服务价格上涨1.5%。
环比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4%;食品价格上涨4.4%,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1.0%。
再回顾一下2019年全年CPI平均上涨2.9%达到了预期3%的目标,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一月份突增到5.4%,其主要贡献还是由于食品和消费品的上涨,所以应该是由于春节和疫情的影响,导致的短期的食品和消费品恐慌采购,再加上前段时间猪肉价格的上涨的影响。短期的风险,目前的CPI已经超过5%,会有通胀的风险,但不必惊慌,这只是由于短期受疫情的影响,我认为疫情过后,会回到2%~3%的合理区间。
投资机会,短期内,可以考虑下食品及医药行业。
每月都要公布的一些经济指标?
首先常见的经济指标有,1反映物价稳定状况如(CPI,PPI)、2反映失业率状况、3反映财政收支状况的指标。 CPI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反映通胀情况。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如果CPI连续为负说明经济面临通货紧缩,表明经济形势恶化,对市场不利。
CPI指数有哪些意义?
首先要明白CPI是什么意思,然后介绍CPI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最后介绍一下CPI对投资的指导意义!
1、CPI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衡量消费者面临的物价上涨或者下跌的幅度!国家统计局统计一篮子消费品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出每个月环比和同比涨幅。
2、CPI有时候跟我们日常生活的物价体验不同!比如说,我们感受房价上涨,但其实它没有体现在CPI中,而猪肉价格和蔬菜价格变化在CPI中体现的相对明显一些!但总体上,我们通胀的感觉还是会比数据显示的要强烈!
3、CPI可以指导我们投资!传统的美林时钟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胀来确定资产配置类别!比如说,如果CPI太高,而且连续加息之后利率会比较高,这个时候可以买一些债券或者债券型基金。如果通胀低迷,经济比较差!这个时候一般股市比较低迷,此时应该买入股票相对合适!这些都是相对比较粗略的思路!
为什么原材料股市疯涨?
大宗商品市场铜、铁矿石持续突破新高,带动权益市场与原材料相关的化工、能源、金属板块也是双双上涨。周期行业得到市场关注,春节到现在有色、化工、板块涨幅居于前列。原材料上涨的行情让人联想到原材料上涨是否源于美元的大放水,其实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通胀预期的上升,通胀上升造成企业利润修复从而加大资本投资。
很多人认为放水就一定会产生通胀,这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者弗里德曼的观点,其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货币现象”。但是,从现在的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中,出现于这个理论相违背现象。日本货币政策已经负利率,通胀依然难有起色。欧洲的利率压在地板上,通胀还是难以抬头。货币与通胀的关系应该是,通胀需要有宽松的货币条件,但是货币宽松不一定会产生通胀,货币宽松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充分不不要条件。
原材料价格上涨源于需求拉动,随着疫苗持续接种,新冠疫情已经影响慢慢逐渐结束。疫情的逐渐修复使得需求快速扩张,在叠加上美国1.9万亿刺激使得全球的通胀预期开始快速回升。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原因,海外的原材料库存相对较低,需求扩展供给紧缺造成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从历史的规律来看,库存周期一般滞后于需求周期1-2个季度,这就造成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较大缺口。
在上游原材料缺口确定的情况下,价格上涨需求上升时确定性事件。在加上有色、能源、化工的整体估值相较于白酒、医药、消费具有比较优势,估值相对较低,未来盈利确定的情况下基金开始从高估值板块进入原材料上游板块,从而造成顺周期板块大涨。其实不光能源、化工原材料板块,银行、地产最近涨幅其实也相对较高,只是日涨幅相对没有原材料板块大,容易被投资者忽略吧了。
从走势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与通胀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胀起来企业盈利增加,盈利的增加推动企业开始扩大生产从而增加原材料的需求。原材料需求增加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如果在叠加上原材料库存处于低位,那么原材料的价格可能会涨幅非常惊人。
欢迎关注【财经基本面】头条号,这里会持续给大家更新好文,欢迎大家评论转发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