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股东变动,你认为中国最有钱的人是谁
魅族股东变动,你认为中国最有钱的人是谁?
刚好这个话题自己也比较感兴趣,前几天翻了下所有的排行榜,具体如下
根据《2016年度胡润全球富豪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5200亿(人民币,下同)位居世界首富,巴菲特跃居第二。王健林家族以1700亿超过李河君,重新做回中国首富宝座,同时超过香港首富李嘉诚(250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华人首富。2016胡润中国富豪榜,马云第二,宗庆后第三,马化腾第四。
61岁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200亿财富第二次成为中国首富,主要得益于万达院线上市后股价从20元涨到200元。王健林是转型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五年前他地产部分的财富占个人总资产的90%以上,而现在只占到50%。截至去年年底,万达集团资产已达5341亿元,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30%。万达商业地产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在全国开业123座万达广场、78家酒店,去年12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前两年,万达的国际投资主要在地产领域,而过去一年,扩大了体育方面的投资,包括74亿元并购盈方体育传媒100%股权,其中万达控股68.2%;41.6亿元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100%股权;3.2亿元购买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20%股份。 在今年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上,王健林已经成为全球华人首富,并进入全球富豪前十。
51岁的马云及其家族以1450亿元退居第二,财富比去年减少3%,主要因为上市公司表现差强人意,阿里股价由上市首日的93美金跌了20%。但马云的另一块主要资产——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却表现抢眼。今年7月,蚂蚁金服完成A轮融资,市场估值高达450亿美金。社保基金、国开金融以及数家保险大鳄都战略入股蚂蚁金服。马云财富主要分为三部分:阿里巴巴6%的股份、蚂蚁金服及其个人投资。最近一年,马云投资了数个项目,包括36亿投资魅族,24亿入股光线传媒,12亿入股第一财经。
70岁的宗庆后及其家族以1350亿元保持第三,财富比去年增长8%,主要因为行业估值增长。娃哈哈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本土饮料生产商,去年在饮料行业整体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集团公司完成饮料产量114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20亿。
兴趣相投,喜欢留个赞吧!谢谢啊
鸿蒙到底得罪了谁?
1,谷歌和苹果,这个不用解释对吧。
2,一众手机厂商,华为让大家知道,系统不难作,只是短期效益低,旁人搭便车,这么多年,为何只有华为作?置友商于何地?华为不光搞出来了,还捐了,让别人情何以堪。此外面临抉择问题,加入还是抵抗,加入会不会也遭受制裁,有没有华为的骨气就是不跪,不跪有没有华为的本事活下去,真是进退维谷。
3,小米所谓的智能家居业务。现在鸿蒙开放,之前跟随小米代工的厂家再也不用受制于小米了,自己搞装鸿蒙就行了,小米这块业务有点难搞了,估计转往农村市场。稍微解释一下,因为鸿蒙的使用成本更低,家电也不需要什么复杂操作,华为早就给你打好草稿了,微调就行。所以可以自己作,为什么给小米打工呢。再就是小米那个智能家居吧,我感觉是比鸿蒙发布会演示的在功能和反应速度上都差不少哈。新华社央视也在宣传华为,国家的意向很明确,也就意味着鸿蒙手机不会只有华为搞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不了干不过美国制裁倒闭呗,搞一台鸿蒙手机不会太难。
4,美国为首的情报机构,由于鸿蒙严格的隐私保护,信息窃取,监听变得更困难。
5,腾讯,阿里,字节,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软件基本上出自这三者,而一旦鸿蒙的用户基数足够大,华为就能牵制这些软件的用户条款,隐私设置等,威胁其垄断地位。之前华为商店下架腾讯的一款游戏来着,原因我不太清楚,不过在腾讯眼里是有前科了。而谷歌,苹果并不在意其垄断,欺压用户,甚至拍手称快。
6,微软,谷歌,苹果为代表的西方科技集团,因为华为又走在了他们前面,抢先完成下一代操作系统,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企业行,又一次打击了西方的优越感。毕竟他们看小米vo等所谓的科技企业,就跟我们看非洲东南亚的纺织厂,差不多的。结果这次被纺织厂干了!
7,国内各大投资公司,包括基金信托保险公司等等,因为华为是封闭公司,资本进不去,华为强就会压制他们控股的其他公司造成亏损。其实这个是最根本的原因,华为再厉害,资本也不能获得直接经济利益。
8,西方舆论控制机构,鸿蒙在非洲等地区的推广可以削弱其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9,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但是跟鸿蒙关系不大。就是华为的股权结构(工会代表员工持股并且有稳定的年分红)使得华为几乎实现了集体所有制(你敢信中国第一私企的老总进不去富豪榜),而同时避免了集体中的低效率和搭便车问题。可以说华为给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提供了一张几乎完美的答卷。那么就有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了,如果这种模式推广开,动了谁的利益呢?可不可以把某些低效率的地方国企也改制成华为模式呢?
总结就是,得罪了个遍。
你觉得半年后拼多多的股东会不会套现跑路?
拼多多,一个不到三年的电商平台,居然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这样的一个消息,确实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但在高兴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大量被曝光,很多人认为拼多多是变相的造成假货泛滥,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而表面风光的拼多多,却是内外交困,摆在它面前的是三个重大忧虑。
一 用户接近饱和,靠什么吸引更多的用户
拼多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获取到这么多的用户。最根本的原因是触及到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没有触及到的地方,这些用户大多是三四五线城市的,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而且在拼多多上价格非常的便宜。
这些用户对产品的认知还没有改变,因为他们经历的这个阶段,也是我们之前经历的。而我们已经是度过了这个阶段。好比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有很多东西都是没有的,而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渠道获得,那对质量的要求也不会太高的。说明白点就是东西得先有,都没有的话,那还谈什么呢。
因此这些用户的思想是我想要的东西得先得到,得到以后我才能慢慢的去从品质、质量方面去选择。而且他们在拼多多上面买的东西,能用的时间也是符合他们的预期的,价钱不贵,肯定是不能要求太高。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经历快3年的发展,这些用户的数量接近饱和,还要获取新的用户,不知道拼多多会使用什么办法,还有就是很多的用户已经开始对产品品质有要求了,还是继续走低价线路,那会有多少的用户继续选择呢?
二 没有自己的核心流量,一崩溃马上爆雷
拼多多之所以能走的这么快,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背靠腾讯这棵大树,它自己不需要花多余的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用户,而且腾讯是投资了拼多多的。依靠腾讯的社交软件微信,是迅速的打开了局面,再加上邀请好友帮自己砍刀可以更省钱,对于有需求的消费者,那更是会加入到其中。
因为有了微信的流量,它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那万一哪天腾讯不干了,它拿什么来导流。目前虽然是微信占据主导位置,可如果头条开发出一款社交软件,那微信的地位还能这么稳固吗?
说到这里,我就又想起了芯片事件,整个核心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你能放心的睡觉吗?
三 各大厂商和拼多多交涉,山寨产品能走多远
最近也是有非常多的媒体报道,说拼多多里面售卖的商品涉嫌侵权,创维更是发表声明称,已经关注到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的电视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创维品牌的权益,而且目前正在和拼多多方面进行交涉。
童话作家郑渊洁通过微博表示,拼多多平台上有卖家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涉嫌侵犯其著作权。
当然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但这些事情向我们表明的一个情况是,拼多多上的价格那么低,它是有原因的,源源不断的假冒产品正在通过这个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被侵权的厂家或者个人正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这些厂家或者个人维权成功,那对拼多多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另一个消息就是,央视也点名拼多多,说什么都是有底线的,既然是做电商,那最根本的应该保证没有假货。可想而知,拼多多的事情真的闹得非常大了,它居然还跑到美国上市,或者和资金链有关。
以上得这三个忧虑是拼多多不能不考虑的,或许到现在看来,还是没有多大的事情发生。可如果上面的任何一个出现了问题,那后果根本不能预测,在发生事情的时候,拼多多创始人可以保证拼多多的股东不会套现跑路吗?结果肯定是不能保证的,那股东为了自己的权益,套现跑路是肯定的。
金立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吗?
金立永远是金立,诚信为金,以金立身,金立发生了100亿的资金链危机,但是绝对不会像乐视一样,至少员工的宿命不一样。
金立虽然砍掉了大部分业务,精简了大部分人员,但是却是按照正确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虽然遇到了很大的危机,但是金立的诚信依旧在,员工得到了合理的安置,该发放的工资也没有拖着,也没有大笔的供应商欠款,做到了仁至义尽,就算员工离开了,也会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员工也会回来。
但是贾跃亭不同,一部分人认为贾跃亭的乐视就是庞氏骗局,贾跃亭就是一个大骗子,甚至被国家列为“老赖”,这对于一个信息化社会和诚信社会是很痛恨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贾跃亭并没有跑路,失败都是有的,就像史玉柱一样可以东山再起,甚至称贾跃亭是一个梦想家,但是我们都评论不了,只有结果才能证明一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时间会证明。
金立失败在于市场营销的错误,并不是乐视盲目的扩张,建立自己的生态,金立先后几次都没有定位准确,最后的商务人群也没有成功,想学vivo和oppo但是又走不通,一点点儿的积压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另外,金立是一个成熟的公司,有自己的良好体系,但是乐视则是一个自己的生态,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摸索过来的,一些事情不同于金立。
虽然两家公司都处于危机之中,但是还是希望两家公司都能东山再起,收益的还是国人。
企业老板的思维和格局应如何改变薪酬绩效?
看到这个问题很有感触,之前一篇文章叫“你给员工的工资最高,你的用人成本最低”不少不明觉厉的朋友评论:瞎扯淡...那你给你的员工一个月发一百万,你就会赶上马云了。今天看到这一问题默默的和那篇文章联系在一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老板格局:“你给你员工吃草,你将迎来一群羊!你给你员工吃肉,你将迎来一群狼!老板让员工吃亏,员工就让客户吃亏,客户就让老板吃亏。为何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老板的第一要义就是复制出像自己一样操心的人”这么一说你似乎觉得总结很到位,但,这样的老板哪里找?
华为是如何做大做强的?任正非而是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创办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华为所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大家的,都是合伙人的,文章提到的是把公司业务增长或企业管理中节约的陈本自己,划分一定占比,按积分排名划分份额给予优秀员工肯定,是一条比较有效的,企业留人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路径。华为一直未选择上市,是不能吗?不愿意罢。任正非愿以全员持股的的方式把公司红利分给员工,这等格局是当代企业家中最为难寻的,而这样的经营方式让他的企业又添加了一笔浓墨重彩,无数人追寻他的成功之道。
我们从华为雄起的这段历程看来,关系着成功的关键,其实是他人才观里的这三点:定战略、用对人、分好钱!
曾经世界级的舞台登场的诺基亚也在这十几年间被时代的浪潮击倒,面目全非,成为深刻的反面教材,大概也就败在了诺基亚高层没有选对业务发展的战略方向。
如何定战略?如果尚未看清企业战略的领导者,更应该形成和具备这种能力:即目标管理,它将是贯穿企业战略的重要执行力!
当然战略阶段也讲究把目标细化和量化,再往小一点里运用。
就好比某发型设计分店长要达成某个业绩目标,他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目标管理+积分制的方式,对整体的目标进行分解执行:(点图放大)用对人,如虎添翼。怎样的人才是对的人?“德才兼备”。(俗话说的能力和情商)
如何考量?以某人主观的印象说他是人才并不能服众,那就用数据来说服。(积分管理模式下的考量)
对人的人格理念和热情(努力)、能力用奖分和扣分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与排名,用软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达到激励的作用,全方位调动人的积极性。其实就是下面的成功方程式:
工作能力,企业文化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衡量,最终得出的人才积分排名,是有真实的工作数据作为支撑的,足以服众。积分的作用是量化员工工作,给予员工优秀行为实时奖励,利用积分规则对员工加以规范引导的同时利用积分排名达到全员激励的效果。运用“民网数据化评分平台”定期公布:
分好钱,所向披靡!很多领导者追求狼性团队,为什么?
因为狼性团队执行力高!
但是最强悍的狼性也是要以物质为基础,狼性的团队里不仅仅“能者多劳”,更是“能者多得”。
可参考一网络公司推广专员工资架构图:
给予员工薪酬上涨空间,让其每天都是充满斗志的一天,战场最不能丢士气,不能失军心,要是都让履立军功的功臣寒了心,扪心自问,这支队伍凭什么追随你?凭什么给你打江山。
如何做到分钱、用人、定战略?
这是老板们都必须会用上的能力,对经营企业也至关重要。
如需更多积分管理与目标管理运用案例可私信我:领书,或点我头像进入头条号个人主页点击下方“获取资料”获取模式导入案例参考资料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