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股指大跌,道指狂泻800点纳指下挫近4
美股三大股指大跌,道指狂泻800点纳指下挫近4?
爆跌一天对于美股牛市终结一说,个人认为轻言下结论还有点早。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看,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其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导向,可以说取得了成效。如今的美国经济增长较前任总统时代要好得多,甚至出现过突破4%的周期增长率。特朗普执政其国内民调支持率也是迭创新高。
●目前美国正处于缩表和加息周期中,说明美国的经济和就业确实在向好,同时防通胀促消费(如:降税政策)也在持续推进。当前美元利率水平仍处于美元中性利率水平以下状态,谈不上高利率。
●昨日美股爆跌,是因3年、5年期债券利率出现倒挂,市场人士和机构的历史判断思维的担忧反映。同时许多机构和人士一直在唱空美股,直至昨天出现长短期债券收益水平倒挂信号,而迸发的多时段情绪累积渲泄。
担忧美国经济接下来会衰退,是资本市场玩家较多人的说词。其实美国仍有稳(保)增长的措施,如美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改善国际贸易环境…
●美国资本市场非常发达,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让人眼花缭乱,对冲工具多并灵活。从媒体上披露的唱空人士大多为资本市场有影响力的玩家(个人/机构),谁知道他们心怀什么鬼胎?
同时,巴菲特、索罗斯等也是在调仓结构而己,并没有见他们空仓观望啊……
●看看道指月K线图
从道琼斯指数判断,道指只是处于震荡调整周期当中,这和A股调整是一回事。
2008危机过后,道指一直在走牛,期间也出现过几次周期性的调整,但牛市通道趋势完好。当下连第一道趋势线都没跌到,更不用说跌破,第二道均线系统还差很远……
因此,现在说美股牛市终结还言之过早。
💕谢谢阅读!
欧洲三大股市第五天再度暴跌?
上周全球股市都遭遇了重大打击,美国的标普500指数周跌11.49%,日经指数周跌9.59%,英国富时指数周跌11.12%,德国DAX指数周跌12.44%,其中美股更是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最快下跌记录。
全球股市的大幅度下挫与近期在全球逐渐蔓延和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很大关联,虽然全球的确诊人数开始增加,但目前这个形势应该只是疫情爆发的初期。除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确诊人数并不多。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确诊人数真的很少,而是很多国家还没有足够的检测试剂对疑似感染者进行检测。
除了韩国现在开始对大量的病人进行检测,对疫情开始重视之外,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未对此次疫情真正重视起来,例如日本希望七月份主办的奥运会如期召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想要压制疫情的爆发。现在虽然在韩国、伊朗等国家,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都不断上升,但事实上公共场所很少有人带口罩,就此我们可以知道接下来疫情的蔓延大概率不容乐观。经济方面,欧美很多国家的居民都不喜欢存钱,如果接下来因为疫情影响收入,那很多人的信用卡就会还不上,日常消费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资本市场是最敏感的,全球股市过去一周的连续下跌并非反应过度,而是比较合理得预测了疫情接下来会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爆发。
另外根据上周黄金市场的下跌我们还可以看出,美国这几年的降税政策已经用掉了他们可以动用的很多财政政策的储备。而在货币政策方面,市场已经一致性预期美联储会降息,但鉴于这些年美国已经降息多次,这次的货币政策能起到多少作用,难以评判。
对中国股市而言,由于A股半年来经历了贸易战的考验,春节后也针对疫情作出了相关的反应,如今的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共同重视下已经缓和了很多,因此后续的走势反而较为乐观,下跌有限,可以在低位寻找机会。
美国股市本周五再次大跌558点?
雄起???不大跌就万福了!
股市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猫一占。看似在和谈,其实蕴含着更大的危机。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梦碗粥就是例子,又想复制下一个中兴。可见其用心险恶,亡我之心昭然若揭。90天对市场是一种煎熬。谁也无法保证会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千万不要认为可以松口气了。莱特希泽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美三大股指会继续创新底。我们也要做好再次探底的准备。政策底2500点信号明确,但市场有市场的选择。量能严重萎缩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不要盲目乐观。当估值逼近前底时,管理层一定会打出一张更大的牌。冷静观察。谨慎行事。
如何看3月12日待美股持续大跌?
非技术熊,是真的熊!熔断绝非偶然!
不完全统计,已有美国、巴西、加拿大、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韩国、印尼、墨西哥、哥伦比亚、斯里兰卡,11个国家股市12日发生“熔断”。自从1987年熔断制度出台,33年来美股史上三次熔断,本周就发生两次。股神巴菲特直言,活了89岁,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
全球市值一夜蒸发36万亿,几乎跌去了一个日本的GDP。这种下跌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发达国家,连续几天家底也将跌的七七八八。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此次危机。
欧美地区,我们以美国为例,十年国债收益率低于1%,降息空间只剩下100个基点,可动用的货币手段变得极其有限,而这次危机的爆发,绝非简单的石油危机与疫情危机所造成,他们只不过是此次危机点燃的引线,就像一战的打响也绝非沙拉热窝事件根本上导致战争。此次的市场大跌,其实早有先兆。从201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几乎清仓了美股绝大部分科技相应领域的股票,逢低买进了一些资源类个股,公司持有现金流高达1250亿美元,创下历史之最;金融巨头索罗斯,更是将自己的筹码纷纷撤离战场,手握庞大现金流,对冲基金处于空仓状态;贝佐斯,去年伊始陆续变卖资产超过百亿美元;国内潘石屹能卖的家底都卖了,变现超过300亿现金流。我们发现似乎这些资本大佬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清仓,持有现金流!
为啥?因为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负债泡沫即将破灭。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球债务规模达到了225万亿美元规模,机会是当年GDP总值的三倍,这意味着啥?社会资产三倍的杠杆在运行。尤其以欧美地区特色突出,以中央政府负债为主,这种负债是建立与国家信用担保上的,三倍以上杠杆空间再继续加码的可能几乎不大。所以这就是最危险的地方了,财政手段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也将变得没有像10年前那么灵活可控。
所以这绝非什么技术性熊市,是真真正正的市场性趋势反转。而此次下跌绝非表面上的原油危机和疫情原因,就像一战打响绝非沙拉热窝事件。原本就是腐肉一块,如何粉饰也无济于事。
只不过,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十年大牛的骆驼
美股跌500点?
8月的第一天市场迎来重磅消息,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00%-2.25%,符合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美联储时隔10年后的首次降息,也标志着美联储从2015年启动的本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告一段落。
美联储时隔10年再次降息
美联储政策风向近年来突变,从两三年前的“渐进加息”到今年年初的“暂停加息”、“保持耐心”,再到近期的“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经济扩张的立场”,可谓“鸽”声嘹亮。
北京时间7月10日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证词中发表鸽派言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7月降息的预期。鲍威尔向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称,由于美国经济正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总体经济增长已“放缓”,美联储将采取“适当”行动支持经济增长需求,暗示美联储将可能降息。
另外,同日(7月10日)公布的6月份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多名与会者认为降息能够为美国经济未来面临的负面冲击提供“缓冲”。
北京时间8月1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00%-2.25%。江海证券分析称,无论是从美联储官员讲话透露的信息看,还是从美国经济基本面目前表现看,此次美联储降息是为了预防经济和通胀的潜在下行风险而进行的预防式降息。目前的美国经济无论是从就业还是从通胀的角度看,都尚未出现衰退迹象,因此并不存在因经济衰退风险导致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的理由。
为什么只降了25基点而不是50基点?中金公司分析称,美国经济数据没有那么差,并不支持激进降息。从近期公布数据看,美多数经济数据好于预期。金融条件放松后,美国消费动能修复,劳动力市场也相对健康,6月新增非农就业远好于预期。另外,美联储官员支持降息50基点的声音不多,多数官员认为降息50基点“太过激进”。
8月的第一天市场迎来重磅消息,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00%-2.25%,符合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美联储时隔10年后的首次降息,也标志着美联储从2015年启动的本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告一段落。
美联储时隔10年再次降息
美联储政策风向近年来突变,从两三年前的“渐进加息”到今年年初的“暂停加息”、“保持耐心”,再到近期的“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经济扩张的立场”,可谓“鸽”声嘹亮。
北京时间7月10日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证词中发表鸽派言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7月降息的预期。鲍威尔向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称,由于美国经济正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总体经济增长已“放缓”,美联储将采取“适当”行动支持经济增长需求,暗示美联储将可能降息。
另外,同日(7月10日)公布的6月份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多名与会者认为降息能够为美国经济未来面临的负面冲击提供“缓冲”。
北京时间8月1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00%-2.25%。江海证券分析称,无论是从美联储官员讲话透露的信息看,还是从美国经济基本面目前表现看,此次美联储降息是为了预防经济和通胀的潜在下行风险而进行的预防式降息。目前的美国经济无论是从就业还是从通胀的角度看,都尚未出现衰退迹象,因此并不存在因经济衰退风险导致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的理由。
为什么只降了25基点而不是50基点?中金公司分析称,美国经济数据没有那么差,并不支持激进降息。从近期公布数据看,美多数经济数据好于预期。金融条件放松后,美国消费动能修复,劳动力市场也相对健康,6月新增非农就业远好于预期。另外,美联储官员支持降息50基点的声音不多,多数官员认为降息50基点“太过激进”。
而在“靴子”还没落地前,特朗普似乎就对美联储释放的降息信号并不满意。7月29日晚,他在个人官方推特上发文称,美联储的利率“加得”太早、太多了,小幅降息是不够的。
美联储上次降息要追溯到2008年12月,此后,美联储逐渐对货币政策进行修正,货币政策退出宽松,于2015年12月16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开始进入有序加息周期。
去年,美联储共加息4次,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公开对鲍威尔表达不满,认为美联储去年犯了巨大的错误,现在应该降息,并指责去年的加息阻碍了美国经济增长、影响了股市表现。进入2019年,美联储已分别于1月和3月两度按下加息“暂停键”,使基准利率保持在2.25%至2.5%的范围。
市场影响>>>
美股全线收跌 三大股指均跌超1%道指失守27000点
美联储如期降息25基点 美指上涨40点金价重挫10美元
十年磨一“减”!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 金融市场坐上“过山车”
阿联酋央行降息25个基点 追随美联储降息步伐
巴西央行意外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6% 创下纪录新低
香港金管局: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0%
已有多国宣布降息
除了美联储外,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来,全球已有约12家央行推出降息举措。
今年5月8日,新西兰联储开始降息25个基点至1.5%的水平。这是该国自2016年11月来的首次降息,并创下其有史以来的最低基准利率。这一举措也被部分人视作是打响全球降息潮的第一枪。
在新西兰降息的同一周内,马来西亚、菲律宾两家新兴市场央行也先后开始了放松货币政策的脚步:马来西亚央行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菲律宾央行则把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为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
6月4日,澳洲联储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25%,为历史最低水平,此次降息是澳洲联储2016年8月来首次降息。
6月6日,印度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75%,为年内的第三次降息。
7月18日,韩国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同时,把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由2.5%下调为2.2%。这是韩国央行时隔3年以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
当地时间7月26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25%,这也是一年来的最低水平。
7月还有印尼央行、南非央行、乌克兰央行、土耳其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
另外,当地时间7月25日,欧洲中央银行也召开货币政策会议,预期关键利率至少到2020年上半年将“保持或低于当前水平”。这是自2017年6月以来,欧洲央行首次在货币政策声明中明确释放可能降息的信号。分析机构预计,欧洲央行将在9月份降息10到20个基点,同时将重启量化宽松措施。
中国降息时机到了吗?
面对全球汹涌而来的降息大潮,国内市场也在讨论中国央行是否会跟随。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认为,不一定说美联储降息中国也得降,还是得看自己需不需要。尽管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但是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状况并没有对汇率利率政策形成掣肘。
7月12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下一阶段央行还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机制的变化,在统筹平衡好内外均衡的前提下,坚持以我为主,重点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增长价格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和运用的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合理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对媒体称,中国现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降息主要是应对通缩危险,但现在中国物价走势温和,5月、6月CPI已到2.7%,所以现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可以说接近黄金水平,即舒适水平。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分析,全球经济下行将开启主要经济体的宽松周期,但中国没有必要跟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动作,中国还有较大的公开市场操作空间。
管涛说:“不要老盯着降不降息、降不降准来看货币政策。应该看下一步两率并轨怎么推,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中央是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来解决问题的。中国央行一直强调从价格来看货币政策的松紧,所以现在市场预期央行或直接推行两率并轨,通过改革的方式来释放降息的信号。”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则对中新经纬客户端称,面对美联储降息的周期,中国央行应该顺势而为,适当下调政策利率,再配合利率双轨制的市场化改革。他认为这种政策组合更有利于降低实体内融资成本和支持实体经济复苏。
【声明全文】
美联储货币政策声明全文
美联储于北京时间周四(8月1日)凌晨2点公布利率决议并发表货币政策声明。以下为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发布的声明全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6月会议后获得的信息显示,就业市场保持强劲,经济活动一直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总的而言,近几个月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尽管家庭支出看来已经较今年稍早有所回升,但企业固定投资增长疲弱。与上年同期相比的整体通胀和不计入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低于2%。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仍低,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则变动不大。
委员会将依照法定的目标,寻求促进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鉴于全球经济发展对经济前景的影响以及通胀压力迟滞,委员会决定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至2.00-2.25%。
的时机和规模时,委员会将评估与就业最大化以及2%对称通胀目标相关的已实现和预期的经济状况。评估将考量广泛的信息,包括就业市场状况指标、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指标,以及反应金融市场和国际情势发展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