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怎样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2023-10-10 10:56:03 65阅读

基金经理,怎样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1. 首先,你需要拥有一个金融学的学位,或者至少有一个金融学的相关背景。

2. 其次,你需要获得一个金融认证,比如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或者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

基金经理,怎样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3. 然后,你需要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比如在一家基金公司或者投资银行工作。

4. 最后,你需要获得一定的职业资格,比如基金经理资格证书,这是一个由政府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可以让你在基金行业中担任管理职位。

有哪些业绩好有名气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很多,有名的基金经理也不少。大家已经提到了不少曾经的牛人,我就从综合收益、管理规模、风险控制、任职年限等层面补充列举一下2015年公募基金的那些“红人”吧。

1、综合收益:魏伟最会赚,综合收益近170%

公募基金行业普遍存在一拖多现象,若从基金产品角度,2015年最赚钱的基金是易方达新兴成长,约171.78%。但基金经理宋昆先生掌管四只基金,其他产品略有逊色。通过单一产品来判断基金经理收益能力有失偏颇。为了更好反映和评估基金经理投资管理水平,基金豆研究中心独立开发基于基金经理维度的评估模型。从模型数据统计来看,2015年最能赚钱的基金经理为富国低碳环保及富国新兴产业基金经理魏伟先生,综合收益169.74%,远超同业平均水平和基础市场。饶晓鹏、刘伟亭较高的收益主要是由于6-9月处于换工作的空窗期,幸运躲过市场大跌。排名较为靠前的还有投资者熟知的任泽松、宋昆、潘明、汪鸣等。

表1:2015年基金经理综合收益前十

2、赚钱速度:欧阳沁春在牛市赚钱速度最快

由于投资能力、投资风格的差异,基金经理体现出业绩特征有差异显著,有人擅长在牛市下赚的更多,有人善于长跑领先,有人长于控制风险。本节向大家介绍最善于在2015上半年牛市赚钱的基金经理。若牛市能够重来,这些基金经理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从数据来看,汇添富基金欧阳沁春赚速最快,最高时收益达220%,华宝基金楼鸿强最高收益也达211%,魏伟最高收益同样近210%。另外,宋昆、潘明、史彬、朱晓亮等牛市下赚钱能力同样突出。

表2:2015年基金经理阶段最大收益前十

3、回撤幅度:回撤前十基金经理下跌均高于60%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有牛即有熊。聊完了牛市中最能赚的基金经理,接下来就侃侃熊市下最能控制风险的“稳健哥”。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普天同庆,但6月下旬以来却哀鸿遍野。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对于注重长期投资的基金经理,不仅仅要能赚,更要能控制风险,有效控制回撤才能长跑领先。尤其对于投资者,往往乐于跟风追涨,容易踩在高点买进,一旦所买基金不善于控制风险,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对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有效控制回撤更为重要。

通过下表可以发现,2015年基金经理最大回撤同样惊人,最大为67.94%,最大回撤前十的基金经理均高于60%,不亚于08年的大熊市。投资者购买这些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不在少数,若恰好高点买入,要寝食难安了。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2015平均最大回撤约40%,少数基金经理既能牛市中赚的多,也能在熊市中亏的更少,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如富国基金魏伟先生,最大回撤30%,在所有可比基金经理中处于前1/3,着实难得。

表3:2015年基金经理最大回撤前十

4、管理规模:1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千亿,余额宝王登峰独掌6100亿

2015年上半年迎来难得的大牛市,无论是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还是基金产品数量均迎来爆发式发展。尽管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但上半年却出现大批量基金经理离职,致使基金行业一拖多现象普遍,基金经理管理资产规模大幅上升。截止到2015年三季报,公募行业人均管理资产约82亿元,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其中,1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合计约占整个公募管理资产规模的50%,天弘余额宝舵主王登峰管理超6000亿元,华夏基金曲波超4200亿元。但与此同时,有超过100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不足1亿元。

表4:基金经理管理资产规模前十

上述管理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均是由于掌管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产品,货币类产品收益受资产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偏股主动型基金则不然,虽然规模与收益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但过大的规模显著制约基金超额收益水平。偏股主动型基金人均管理规模约25亿元,其中,22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百亿,工银瑞信基金经理刘天任先生管理规模合计约168亿,排名居首。另外,约50位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不足亿元。一般而言,管理规模过大将制约基金收益水平,过小则收益波动较大,适中则影响不大,但并非绝对。

表5: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管理资产规模前十

统计样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

5、管理基金数量:最多掌管34只基金,80%基金经理一拖多

2015年上半年基金经理出现奔私潮,基金数量却急速增多,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更为普遍。截止到2015年末,将近80%的基金经理存在一拖多的现象(1位基金经理同时掌管两只基金及以上)。更有甚者,天弘基金刘冬先生一人掌管34只基金,即便考虑A、C份额合并运作,管理基金数量也有17只,不过好在多为指数基金,无需太多主动管理。另外,有7位基金经理管理数量超20只,81位基金经理管理数量超10只。

上述基金以指数型、货币型基金为主,前者采取被动复制策略,后者运作方式无太大差异,所以对基金收益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偏股主动型基金则不然。偏股主动型基金一拖多现象同样较为普遍,但最多是一拖六,为工银瑞信宋炳坤先生。另外,25位基金经理一拖四以上,一拖多对偏股主动型基金影响相对较大,精力的分散、管理规模的增加往往使基金收益的下滑。

表6: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前十

表7:管理数量超过5只的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

注:表6、表7统计样本剔除分级基金A、B份额

6、任职年限:向老兵致敬,为新人加油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公募行业再度春秋,坚守在这个行业的老兵们再长一岁,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到这个行业。若仅从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来看,时间最久的尚志民先生已超15年,目前担任基金安顺基金经理。另外,长盛基金王宁先生任职超13年,广发基金易阳方先生任职超12年。从年龄结构来看,在全部1200多位基金经理中,任职超10年的有25位,约占2%。200人任职在5-10年之间,占比约17%。约有400人在1年之内,占比约33%。

基金经理年轻化趋势显著,这与上半年市场走牛相关性较大,牛市下更多的明星基金经理奔私。在此,我们向老兵致敬,同时欢迎和期待新人创造佳绩。从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与基金投资关系而言,资深基金经理更让人信赖,但新人每年同样涌现新锐,选择基金并不能简单从任职年限来判断。

图1:基金经理任职年限结构图

表8: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前十

总而言之,前面提到的许多基金经理在2015年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其实并不推荐单纯按短期收益(特别是牛市收益)去评估业绩,甚至选择基金。排名只是参考,都是事后的统计,对未来的合理预测需要更多的维度。

在股市中,丰厚的利润也常常伴随着风险。因此,股票投资者在进行炒股的时候,要多多的了解这方面的风险并避免。同时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多多的运用技巧和策略。如果大家对股市技巧方法策略感兴趣的话,朋友们可以关注股票股市猫九去看看,有很多股市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最佳基金经理是谁?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暨首届中国最佳基金经理颁奖典礼9月18日举行。本次活动由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主办,人民网、新浪网协办,新财富、全景网等财经媒体提供支持。在本次活动中,广发基金公司旗下老牌绩优基金经理刘明月,凭借持续稳健的投资业绩,一举荣获最佳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资格证难考吗?

基金经理资格证不难考。感觉基金从业考试难度一般,从业考试都是入门级的考试,科目一是法律法规,看一遍书即可,科目二是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科目三是私募基金,只需要科目一+科目二或者科目三,两科即可,全部都是单选题,大家感觉有点难度的是科目二,科目二有几个计算题,一般八个到十个计算题,这些找个专业的培训机构,好好的学几天,全部解决了,轻轻松松一次通过考试。

余额宝基金经理变更有风险吗?

余额宝基金经理变更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基金经理的变更可能导致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绩效表现等方面的变化。新任经理的能力、经验和投资理念可能与原经理不同,可能对基金的运作产生影响。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基金公司的公告,并评估新任经理的背景和过往表现,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多样化投资组合也可以降低单一经理变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