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投资局,真实的迪拜现状
阿布扎比投资局,真实的迪拜现状?
1,迪拜酋长国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员,虽然也叫酋长国,但严格意义上它并不是国家,说简单点,就相当于联邦,有一定的自治权。
来迪拜旅游的,一般会选择冬天,迪拜的冬天平均气温20℃,温度宜人,非常适合观光旅游。但是冬天很容易刮沙尘暴,迪拜的沙尘暴一刮就是好几天。
2,迪拜的公交车大都是奔驰,就是规定有点严格,男士在后门下车,女士和小孩从前门下。设有女士专座,女士座如果坐满了,就不让女士上车了。在车上不可以吃东西、喝饮料。
3,迪拜两个最大的自然特点就是高温和多沙尘暴,夏天50度的温度经常见,有网友戏称这里的马路能烤熟鸡蛋。沙尘暴常常一刮就是几天几夜。整座城市可以说是在沙漠中硬生生的盖起来的。
4,迪拜总人口339万,境内一年到头几乎不下雨,但这里人均用水量却非常惊人,达到了每人每天8.5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5,迪拜不仅公交车土豪,出租车更是让人坐上去不愿意下来,全是清一色豪车,比如兰博基尼、卡宴、保时捷等。
6,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当初建设的时候差点成了烂尾楼,多亏大哥阿布扎比给了100亿美元,才渡过难关。正因如此,原本叫迪拜塔的高楼改成了阿布扎比大哥的名字——哈利法塔。
7,迪拜不是移民国家,入籍十分困难,几乎不太可能。只能办理签证,前些年推出了首批永久居住的“金卡”计划,不过是针对顶级投资富豪的(人均1500万迪拉姆投资),普通人主要还是通过工作签证或投资签证,获得2-10年的签证期限。
哈夫塔尔会成为下一个卡扎非吗?
◆卡扎菲死了,利比亚人民未必获得幸福了。
卡扎菲死了西方人一片欢呼。以前我也以为卡扎菲是一个专制残忍的暴君,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的黑暗社会里,总以为这个国家跟其他非洲国家一样赤贫。但是当我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以后,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并不像西方人所描绘的那样。而且卡扎菲死后,民众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反,利比亚一直处于动乱之中。
卡扎菲执政以后,利比亚的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利比亚是非洲最富有的国家。全民享受极高的福利待遇。就连欧美百姓看过以后都觉得眼馋。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利比亚的电费是免费的。此外,利比亚的教育和医疗全是免费的。在卡扎菲执政前先期,政府会把石油收入的一部分直接发放到利比亚公民的银行账户里。如果老百姓买车,会收到政府50%的购车补贴。可想这当时卡扎菲执政期间,人民生活是多么幸福。只不过他执行的战略是亲苏反美,所以遭到了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决制裁,所以卡扎菲才会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哈尔塔夫会成为下一个卡扎菲吗?
哈尔塔夫领导下的国民军军纪良好。哈尔塔夫下令严禁国民军向百姓胡乱开枪,不准伤害外国人。这都体现了哈尔塔夫领导下的革命军军纪良好,军人素质高。利比亚国民军军队司令哈夫塔尔下令:“禁止向平民、向在家居民、向举起白旗的人开火。不得冒犯外国人,他们是我们的客人,我们必须确保他们的安全。”利比亚国民军已完全控制了的黎波里的首都国际机场。哈塔夫领导的国民军有一定的民意支持,还有埃及,俄罗斯等大国在背后支持。4月6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国民军已完全控制利比亚的的黎波里首都国际机场。”而且,利比亚国民军发言人表示,他们的军队正在朝多个方向向首都的黎波里展开进攻。国民军发言人还表示,“他们正在进行真正的战斗,使用不同类型的武器装备战斗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我国一贯主张:“希望有关各方与谈判解决问题,在尊重和平与稳定的前提下协商。”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拙见,希望大家多多点评,欢迎大家留言参与讨论,你们的每一个评论我都会认真回答。◆喜欢我的文章的可以给我点个赞,谢谢大家。
皇马巴萨大巴黎这些豪门买人的钱是谁给的?
先来看看截止到2023年1月20日,足坛冬季转会窗口的一些重点转会,切尔西是在本轮冬窗最活跃的俱乐部,用1亿欧元签下了乌克兰边锋穆德里克,3800万欧元拿下巴迪亚西勒,利物浦用4210万欧元引进加克波……
俱乐部所有方式:会员制和投资人制尽管世界经济陷入颓势,足球产业不可避免的遭遇困境但一点不影响那些豪门掏钱买人的步伐。如果把球队比喻成一家企业,经营企业都需要产品,而球员就是俱乐部的产品。
一般而言,生产产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研在足球世界里就是青训,而另一种就是代工对于足球就是买人。
如果你想要你的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那么就做成最好的成品,同样对于足球也是如此,最有竞争力的球队也是球员实力最强的。
在德勤事务所公布2021-2022赛季欧洲足球俱乐部营收排行榜中挣钱最多的同样是花钱最狠的。这些俱乐部的费用从哪里来呢?那么这些俱乐部的钱从何而来呢?
其实欧洲的俱乐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会员制球队,像皇马、巴萨这种,一类是投资人制球队,比如曼城、大巴黎这种。
那么我分两种情况给大家做讲述,两类俱乐部的买人支出有点不一样。
会员制:买人的钱来自于俱乐部营收会员制的俱乐部目前主要存在于西班牙,其中这种形式已经不多了,目前只有皇马、巴萨、毕尔巴鄂竞技和奥萨苏纳还在坚持用这种方式,这些球队本身的财务状况就不错,他们买人的钱主要依靠着球队的收入。
皇马有10万会员、巴萨有13万会员,但没有靠着会员费其实收入有限,巴萨的成年人会员一年是195欧元,简单计算下约为2500万欧元,这还不够他随便买一个大牌球员,但这种方式却给球队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营收,有的巴萨会员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这种方式把俱乐部变成公有财产,拥有俱乐部主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球队管理者必须要通过竞选和投票产生,这就是为什么巴萨面临着12亿的债务还没破产,同时像皇马和巴萨这样体量的俱乐部已经成为西班牙整个国家的标识,必要时还会有政府兜底。
他们的钱不来自于俱乐部老板,因为准确的说每个会员都是老板,而是靠着每年的营收与运作,弗洛伦蒂诺甚至说:“皇马不属于球迷,属于他的会员。”
而会员制规定挣钱的不能够结余,不能流入私人腰包,要么存到银行,要么就在转会市场花掉,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萨和皇马能够在转会市场如此大手大脚,他们挣得多又必须要花掉。
投资人制:老板决定俱乐部花销而世界足坛的另一种模式就是投资人制,很多球队都有疯狂老板,他们有钱任性,比如曾经的阿布拉莫维奇、莫拉蒂等等,这些都投资人是真的花钱把俱乐部的股份买下来然后成为球队主席,也就是说相比于会员制,这种模式下一支球队其实是投资人的“私人玩具”。
至于为什么这些富豪愿意出钱?有的人是出于热爱,有的人就是想挣钱。财大气粗的老板自然会选择成绩更好的球队,阿莫的接任者伯利,在接手后为俱乐部出手阔绰,因为他掌控着134亿欧元的资金有这样的资本。而曼联的控制者格雷泽家族,甚至能靠着球队挣钱。
如果你熟悉国际足球一定听过“石油爹”这个词,世界上最土豪的球队当属曼城和巴黎圣日耳曼他们背后都是中东石油富国的资本,曼城的股东是阿布扎比财团,大巴黎是卡塔尔投资基金,最恐怖的是新入局的纽卡斯尔大股东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他们掌控者4000亿美元的资金。
这些老板有钱但他们不能直接把钱交给俱乐部,因为欧足联有“财政公平法案”规定俱乐部必须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能巨幅亏损,石油爹们想靠着“钞能力”崛起不能光有支出没有收入。
但这个法案其实能够规避,比如法案里没有规定收入来源,于是我们看到了曼城的主要赞助商名单里有10个阿联酋企业,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把左边口袋的钱挪到了右边,大巴黎的操作模式同样如此,中东石油富豪其实都是王室,对于王室他们不要对球迷和股东负责,如果球队要花一个亿买人没钱,直接让一家公司成为赞助商打一亿广告费就搞定。
这样的模式在金元足球巅峰时期的中超也是这样玩的,有人说金元足球是从恒大开始,其实王健林的大连万达就能看到金元的影子。
只不过恒大是将这个模式推向了巅峰,还记得当年广州队的赞助商吗?恒大冰泉、恒大文旅城、恒大汽车、恒大人寿……都是自家企业,靠着这些操作许家印将恒大地产从区域性房企做到了全国第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金元足球时期那么多房地产企业愿意入局,只有他们敢砸钱。
不同于五大联赛,富豪阿布被迫退出另一个伯利愿意跟进,因为切尔西的市场价值在那里,但如今的中国足球联赛投资商撤资后没人敢接手,因为这行的发展本身是不良性的。投资人制的球队都要追求利益,中东皇室追求的是良性资产,伯利和格雷泽追求的是资产升值,曾经的许家印追求的是主业发展,如今的中国足球俱乐部很多都没有这样的作用。
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起码,艺术可以让你学会怎么穿啊!!!!
在中小学,学生们都要求穿松垮大口袋,不准打扮,不准美。可是到了大学,你已经踏入半个社会,然后还要整个踏入社会!不美的人都吃亏了,美的人简直人生开挂啊!!
在艺术界穿衣服,要穿得有“艺术感”,什么叫艺术感?在我看来,穿得有艺术感就是不随波逐流、在颜色跟搭配上更有创意,看似随意实则讲究,比一般穿得漂亮或时尚多一种艺术气息,一种特别的内涵。这里面有几个诀窍:
1、复古风永远不过时
曾经的豆瓣女神晚晚,如今晋级为中国最年轻的私人美术馆女创始人,她是我见过把复古风驾驭得最好艺术界网红。
下图是前阵子晚晚为法国画家Cristof Yvore 布展时的造型,不由想起一句话:潮流一直在变,复古将是我永远的心头好!
早在2015 年,我同事采访林瀚晚晚夫妇的木木美术馆( M Woods),被问及“如何持续运营下去?”他们提到,将把部分馆藏开发成衍生品,让艺术能够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木木美术馆把Cristof Yvore 的画做成抱枕,晚晚置身其中好似一幅艺术作品。☟
好友Monica ,本身也是位年轻的艺术家,这是她在自己个展开幕式上的穿搭,很是高贵优雅。☟
穿着斑斓的民族风服饰,Monica竟跟梵蒂冈馆内鲜艳的油画形成呼应,仿佛和艺术品融为一体。 ☟
2、同色系搭配
最近很流行同色系搭配,可以看看我的同学谢娟怎样穿的。谢娟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永远热忱及精力充沛。
这是她在参观泰特美术馆时的穿搭,卡其色配卡其色的作品,能把同色系搭配得好看本身就是门艺术!☟
一件色彩亮丽的单品,绝对让你在人群中跳脱出来。比如下面穿了粉蓝色针织,配上宝蓝色围巾,采用了同色系的撞色,是不是让大英博物馆的墙面雕塑都瞬间生机勃勃了呢?☟
扎丸子头的晚晚站在《高个女人》身旁画面很美,文艺感十足。她也是采用了同色系穿搭法,这个裸色很高级 ☟
粉色是2016年的流行色。驾驭得好,会有清新脱俗的感觉。Nessa 小姐佩戴上她的原创珠宝品牌Nessa Haute Joaillerie ,整个人高贵典雅,像童话里走出来的公主。
3、穿得跟艺术品一样
我的同学李燕,设计出身,穿衣风格独树一帜,有型又派。我们都是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粉丝,但我达不到她的敬业,她经常穿着带有草间弥生标志性元素的衣服逛展,本身就是一幅行走的艺术品咯!
没错,蒙德里安就要这样看!这也是我很喜欢的拍照角度,哈哈 ☟
梁铨的作品很受艺术藏家欢迎,是最近的收藏大热门。我同事匡匡穿着橘色外套,去衬搭梁铨作品,你感觉怎样?☟
Ann 是我圈外的好友,喜欢旅行,亦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当地看艺术展。这是她在MOCA的穿搭,着实应了那句:你穿梭看画,看画的人在远处看你。☟
4、永不过时的黑色
有人说,时尚界的不败之选是一身黑,我钟爱黑色系,有些裙子明明穿了很多年再拿出来,仍然未过时,这大概就是艺术与时尚的相通之处。
深谙这个道理之后,我每年可以省下不少钱,不再一味地追逐当年的流行色添置衣服。太时髦的东西记忆度高容易有时间标签,不时髦的东西有可能弥久耐看,挂在衣橱的最深处,每每不经意瞥见时,心中也会荡起一小幅涟漪。香奈儿就曾引申王尔德的话说过:时尚转瞬即逝,而艺术不朽。
年前Bvlgari 有个关于jeweller to the stars 的展览,机会难得,我兴高采烈去看了,看看我是怎么一身黑收起我的肉肉的,嘻嘻。切记,因为一身黑了包包一定要亮色:) ☟
作为当代新起的雕塑艺术家颜石林,我身边已经有一大波朋友被他的作品圈粉了。这件《堂吉诃德的梦》是雅昌艺术中心的馆藏之一,你如果来参观的话就会见到它放在户外。黑衣配白马也协调吧?哈哈
最后再放一张露脸照,是前两天在park hyatt 看到的纸艺展,很有意思。衣服的选择上我偏爱小众品牌,性价比高,不容易撞衫。
BAG
除了衣服,包包也要配搭好。
没有一个包包解决不了的事,若有,那就两个。由此可见女人对包包的热衷程度丝毫不亚于衣服,也想与大家分享几款适用于逛展时背的包包。
- Mango -
身边女朋友背得较多的是 H 家的 lindy 及 picotin 菜篮子,因为这两款真是太好搭衣服了。
- Loewe -
对极致工艺的追求,不显山露水的低调说的正是loewe 。关注这个品牌已久,刚推出puzzle 时候,买一个包包享受坐拥五只包的概念(斜跨、手拎、肩背无所不能)让我觉得很是划算果断入了~中号 17900 港币 你们感受一下它的低调。
然而女人是见异思迁的,在今年春节我表姐还在让巴塞罗那朋友代购puzzle 的时候,我已经被 loewe 新推出的Hammock bag 种草了,简直就是puzzle 的升级版好嘛!官网上的宣传图片显示的是一包六背,加量不加价~折合下来更划算,准备这次看完巴塞尔艺术展后去专柜试试。
- 三宅一生 -
三宅一生的包包很好打理,亮面设计很适合背去看当代艺术,时尚到飞起来。但缺点是太容易撞包。
- Delvaux -
再有就是近些年才逐渐被国人熟知的delvaux ,它是现存的历史最久的手袋品牌,每一个宛如艺术品的手袋都包含复杂的工艺技巧和品牌传承多年的精益求精。我要努力工作,争取下半年犒赏自己一只。
相比大牌包包动辄几万十几万的价格,现在也有人贪方便背着性价比高的包包,下面这个牌子很受法国人喜欢。 ☟
- Longchamp -
Longchamp 加厚版,比经典款更立体,正红色也很亮眼。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穿衣风格挑选颜色,1300港币。
- Tory Burch -
Tory Burch 是我学生时代喜欢的轻奢品牌,在 shopbop 上买过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推荐这个十字纹牛皮的波士顿款,感觉还能再背5年!折人民币 4000 左右。
- KateSpade -
KateSpade,每年都会出限量版的小包,之前见过热气球款、鸟笼款很是拉风。老鼠包是我看展出境率最高的包包,更多款式大家可以上官网看看,总有一款适合你。
- 熙上 -
这个品牌相对上面你可能会陌生,但这是国内有名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创始人蒋熙,留学意大利,现扎根于广州。她设计的包包获了国内外不少奖,有种摩登的文艺气质,适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尚尖端人士。下面新推出的相机包,适合喜爱艺术的朋友。
相机包还有纯手工金鱼刺绣款,更能增添造型的精致度。三四千元的价格区间,容易让人接受且不容易撞包。艺术维C的创始人C小姐也是她家包包的粉丝 ☟
SHOES
介绍完衣服包包之后,当然少不了鞋子。看展可是个体力活儿,尤其是在国外逛博物馆,常常走下来就是一天。我比较推荐舒适的平底鞋或厚底鞋,如果运动量不大,也可以选择低跟的高跟鞋。
品牌款式我个人比较推荐RV 的 chips , RV 4.5cm 的高跟鞋。这个以后再详细写。
我很认同晚晚的观点,穿衣风格要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才有乐趣。人们总喜欢把衣服和人分开去讨论,去把衣服单独摘出来,或是把你口红的颜色单独拿出来剖析,这很荒谬。
关于穿衣风格这件事,关键还是在于熟知自己的身材特点,懂得扬长避短。
通俗的举例就是,溜肩的不要穿 oversize,上围比较单薄的就不要穿紧身衣,有byebye肉的切记穿背心,肚子有赘肉就不要凑热闹穿露脐装。
当然懒人也有妙招。我不得不要安利一下坠感不错的阔腿裤,能很好拉长全身比例,只需搭配一双纯白的 stan smith 就会气场十足,平日里搭高跟鞋也很 OL 风。☟
包包是3.1phillip lim的回形针款,由华裔美籍设计师林能平设计,是众多新兴时尚品牌的成功典范。
衣服应该是从人的皮肤上自己长出来的,是像你的第二张皮一样的存在。盲目地名牌加身或模仿明星网红的穿衣风格未必有效,好的气质与修养是需要循序渐进去培养。
与其在网上看一百个水平参差的穿搭教程和品牌扫盲,不如抽时间多读书,或坚持看质量上乘的艺术资讯。养内,塑外,自然就水到渠成。我还是哆嗦一句,多去美术馆、博物馆,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和谈资,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曼联阿森纳一蹶不振?
三个家族收购俱乐部之后对钱财的获取方式有所差别,但以经济角度没有人亏本,甚至控股曼联的格雷泽家族应该是赚了不少
人们之所以觉得曼联与阿森纳失败是因为他们鼎盛的时期太过辉煌,而现在似乎也就当时一半的实力,这种认知是没有错的,因为现在他们已经并不具备冲击任何顶级杯赛、联赛冠军的实力(欧联杯除外),再加上同行利物浦这两年的衬托,两队更被看衰。但因为球队的底蕴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两队基本不可能掉出英超豪门序列。
老板投资一家俱乐部不是一笔小数目,无非就是两点,要面子还是要钱。像阿布、阿布扎比城市集团这些能源大亨,根本不指望足球赚钱,只要他们能出成绩,顺便提升一下个人的社会知名度还有品牌形象即可,所以这些年虽然各队成绩有好有坏,我们球迷也是众说纷纭,但这些投资商本质上都已经达到了投资目的。作为世界上商业开发最好的足球联赛,英超的回报足够让这些老板满意,连我国著名投资人郭广昌都说,投资英超狼队没想到还能赚钱。而像是利物浦、曼联、阿森纳的持有者,本质上都是希望俱乐部可以带来经济回报的。
利物浦的成功在于他们的控股人芬威集团会花钱,而且懂球。这些年他们球员的买卖都是在依照一套清晰的思路在运作,激情、年轻、速度是必不可少,而当擅长这些的克洛普入驻安菲尔德,他只需要把这些特点发挥到极致即可。而且球队管理层的眼光异常毒辣,近些年苏亚雷斯、库蒂尼奥的一进一出给让他们赚了一大笔现金。而当看到球队有明显弱点时,也马上会继续投入重金进行补充,范迪克、阿列森都已经是各自位置上转会费的顶级球员。利物浦这些年购买球员很少会有亏本的情况,而且商业赞助开发也一直是美国人的强项,他们用毫不犹豫的投入、长远的规划、高要求的成绩来换取球迷的关注度。而显然对球迷而言,这种投资模式是最负责任的,这是一种真正让各方都满意的模式。都在说曼联的CEO会赚钱,但仔细看一下利物浦的财报,和预估今后的发展,他们才是英超最有投资价值的俱乐部。
阿森纳的问题在于抠,老板几乎不会对球队进行投资,而已经私有化的阿森纳各方的意见也对老板无法形成实质的影响。从这些年的结果反推来看,阿森纳之所以还能维护这个成绩,完全是靠着温格这个足够优秀的俱乐部管理者。他率领球队的这些年不仅还清了建球场的外债,还实现了盈利,并且总能挖到具有巨星天赋的妖星予以兑现;若他能得到像其他豪门那样的支持,温格的成就会更加恐怖,现在来看温格真乃神人也。而当温格离开一年后,埃梅里这一年的答卷也算及格,但人们似乎也意识到了温格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了温格俱乐部的各方面看起来有要下滑的迹象;在商业开发、成绩、影响力和曼城、利物浦、曼联、切尔西时,阿森纳继续下滑并不让人意外,只是因为他们的老板太抠了。五年之内若阿森纳的老板还是这么鸡贼,那球队掉出BIG6是100%的事情,因为他们的问题看起来比曼联更大。
曼联的问题是在于管理者让发展方向跑了偏,并且看起来专业领域能力并不足以带领一家豪门前行。他们近些年的转会并没有少花钱,但引援的效果实在太差,球队购买同类型球员优先考虑商业价值,其次才是实力。致使像埃雷拉这种球员流失,错过了一些名气不大但十分好用的球员。球队看起来是想要参照皇马的建队模式玩巨星足球,谈无论是谈判力、对球星的吸引力还是借贷杠杆的魄力,曼联完全无法和皇马相提并论。球队的CEO虽然谈判能力确实出色,但看起来更像是在吃球队的老本,明年成绩还没有起色曼联营收下滑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的问题在于能挣钱、敢花钱但总花不到点上,外界总在建议曼联聘请一个体育总监,但是当三德子独揽大权时这个总监恐怕也只是一个象征性意义,主要作用只是教练和CEO的和事佬。若曼联能够静下心来重新分配一下权利,做一个长远规划,他们重新复苏并不难,因为他们的底子真的太好。
成功不是偶然,这些有钱又有才的投资人超乎你想象利物浦的投资方芬威集团老板约翰亨利他目前是美国职棒大联盟波士顿红袜最大的老板、英超球队利物浦的老板以及NASCAR罗什芬威车队的老板之一。早期以外汇与期货交易出身的他深知资本运作的同时,又十分懂得体育运营。这些事实例子告诉我们金钱与专业同样重要。
翻看这些年足坛唯一成功两家土豪球队切尔西与曼城,成功有他们的必然性。阿布接手切尔西时直接聘请穆里尼奥给予了“一言堂”的权利,那支球队在几年之间突然蹿升到了欧冠冠军级别。曼城接手后鉴定支持时任主教练的同时,一直在为未来做打算,几年年基本挖空了巴萨的管理层,瓜迪奥拉只是最后一块拼图。他们的投资人不懂球,但他们却聘请了懂球的管理者。这些年也有一些土豪队效仿,像大巴黎、摩纳哥、马拉加,现在只有大巴黎还在苦苦挣扎,这支球队的球员管理和高层政治斗争是制约他们更进一步的主要原因。
阿森纳目标止于此,曼联还需要探索阿森纳的老板给球队定的目标,包括实际投入,球队能有如此成绩已经是全员的努力;若不是切尔西老板出了政治事件、曼联队内发生宫斗,本赛季联赛他们会更加难堪,不是球员不够努力;是目前老板的志不在夺冠,他们已经做的足够出色。(热刺是个特例,还请专业人士分析,他们的成功超出所有人预料)
曼联现在的情况是什么都不缺,不缺钱不缺关注度,所以才会遭到球迷的集体吐槽,因为他们本应该做的更好。然而这些年曼联依然没有摆脱混乱这个词,只要曼联的营收不会出现巨大回落,他们就有继续挥霍的资本。让一位非体育界人士成长为专业人士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就看管理层什么时候能够配置合理吧,如今世界足坛主教练单单只是行使战术权利,管理者不行任何教练和球员来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