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股东,股权和股票的区别是什么
滴滴股东,股权和股票的区别是什么?
股权和股份的区别:
1、股权是股东根据自己投资的份额而享有的权利,股东身份是股权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基础;而股份是股权作为一种权利其所指向的客体,股权则是客观上的权利,股权和股份的关系就类似于“物品权”和“物品”的关系。
2、股权的内容包括获得经济利益和参加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获取经济利益最典型莫过于股东所享有的收益权。
3、股份作为民法上物的范畴,仅体现股东对股份的所有权,而股权作为股东所享有的公司权利的总和,则体现更多的法律关系,包括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关系,甚至包括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4、当公司上市之后,公司的股份,就变成了股票。 股权和股票的区别: 1、数量的区别: 股票数量很少,股权数量很多,只要是一个公司,就有股权。 2、价值不同: 股权本身没有价值,也很难判断价值高低。但是,股票有价值,就是股票的价格。 3、流动性不同: 股权的流动性不强,很难顺利的买卖,买入容易,卖出难。股票流动性很好,只要股市不发生暴跌,随时可以卖出。 4、升值空间不同: 好的股权升值空间,比股票更大。比如很多年之前,滴滴的股权投资者,获利回报几千倍。还有很多年之前,投资阿里巴巴的股权,也获得几千倍的回报。
员工给多少股权合适?
你说的是员工股权激励的问题,根据创业者阅多年服务企业员工股权分配的经验来看,具体的员工股权分配跟公司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
一、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
1、创业初期公司往往没有利润,无法分红。员工更看重的是远期收益,因此,可以根据公司情况,采用实股或虚拟股权的效果最佳。(关于如何分配,等下会在下面讲到)
2、成长期
要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竞争优势、人才结构等不同的特点,灵活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如,对于核心高管给予期权、中层匹配虚拟股+期权等。
3、成熟期
通常属于上市阶段,公司近期收益可观,现金流充沛。除期权外,也可考虑分红权、激励基金等方式。这个阶段的选择空间较大。
4、衰退(转型)期
经过了高成长和稳定的大规模阶段,公司已无大的发展空间。股权已经失去吸引力,应以现金激励为主。
二、股权分配的正确操作
第一步:确定股权激励的对象
股权激励不是“公司福利”,不是对所有员工展开,而是针对特定的人群,比如管理层,老员工等。
第二步:确定股权激励的标准
不同岗位的员工,符合股权激励的条件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定,但必须可量化,可衡量,可数据化,不能出现“优秀”、“不错”、“还行”等含糊型标准。
由于我不知道你们公司究竟都有什么岗位,我只能给你举个例子,比如:
业务型员工:符合股权激励的标准可以定为营业额、利润或人才培养考核等,具体需要根据自己公司实际情况来定。
职能型员工:举个例子比如财务经理,公司需要对财务经理的岗位进行定责,就是老板觉得这个财务经理究竟怎么做,才是优秀的。有的是需要财务经理除正常的进行公司财务核算外,每月发现公司的一个可以在财务上优化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老板根据问题价值对财务问题和方案进行评分,从而确定该财务经理是否尽责。
关于如何给不同岗位员工定标准,如果不知道,可以私聊我!
第三步:确定股权激励的定性质
股权激励总体上来说,常见的分为:实股股权激励和虚拟股股权激励(期股)。
具体该采用哪种性质的股权激励,需要根据公司实际、员工意愿、未来股权规划等综合因素来定,如果分错了,将来会很麻烦,切记。
第四步:确定不同员工股权激励的数量
这个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关于激励数量问题,需要根据每个公司的情况,单独设计出一套符合实际,可落地的股权算法。也就是游戏规则。
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个今日头条,它的内容推送背后,也有一套算法,这个算法是结合多种衡量因素后,给出的一种得分,这个得分又会决定某个信息是否可以进一步放大。
同样的道理,测算股权激励的数量也是如此。由于你提供的信息太少,我没办法给你具体讲,下次可以把问题描述的详细些。
在数量上,最忌的分法就是老板凭感觉,谁能获得股权,凭感觉,谁能获得多少,也是凭感觉。结果没获得股权的员工心理不服,“凭什么他有我没有”,而获得了股权的员工也会不服“凭什么他比我多”,结果,股权激励是实施了,结果不仅没起到激励效果,还起到了反效果,搞的老板“里外不是人”。
第五步:定管理
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有哪些权利?又有哪些义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否有具体明确?
我们见过很多公司搞过股权激励后,员工有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觉得自己也是老板了,应该知道公司的所有事情,包括,财务,管理参与,重大决定,并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和满足。这不就出乱了套了!
因此,股权激励“定了规矩,才能成方圆”,必须在股权激励宣布实施时,就让大家知道有哪些权利,而不能遇到这个问题了,再来定规则。
第六步:定退出
有进无出的股权激励,就像人“只吃不拉”,早晚要发臭。
获得股权激励并让员工觉得万事大吉,高枕无忧,而是“能上能下,不进则退”。问题是什么情况下要退?怎么退?是否有补偿?补偿的具体规则是什么?这些都要明确化。
我们见过不少公司,原来没有约定退出规则,当遇到某个股权激励员工不行了,或成为公司发展阻力的时候,想辞退他,才想起来。这个时候怎么搞?是让他退还是不退?如果强制让他退,那会让其他股权激励的员工怎么想,“原来老板可以随时收回我的股权”,结果搞得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第七步:定方案
把上面每个环节的设计内容,形成纸质文档,让员工看的见,摸的着。而不是老板跟员工口头宣布完了,就万事OK了。觉得员工“听懂了”,员工一定会好好干活。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根据我们多年辅导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落地的经验来看,员工的认知并没有那么高,很多员工要真正理解方案的内容,是需要点时间的。更何况是口头宣布。
结果就是95%的员工觉得“老板今天又有了个新想法”,然后一笑了之。所以,“股权激励是大事,老板不当回事,员工怎么能认真对待”?
更何况,没有白纸黑字的方案,将来遇到问题了,你说当时是这么说的,他说当时是那样说的,只有扯皮的份!
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各位看官在评论区评论交流!
看完两件事:
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可否请帮我个忙:
1、点赞:让更多有同样问题的人看到这个内容,也让他们受益!
2、关注:为你推送更多有关股权激励方面的干货!
创业者阅—— 一个在“融资+股权”方面全面赋能创业者的“私董会”!
为什么很多开滴滴出租车的都说挣不着钱?
您好,开滴滴或出租车不挣钱是假的,只是赚的没有达到他们的目标罢了。还有就是赚了钱也说不赚钱,怕别人听过赚钱加入抢他的生意。总体来说吧,个人认为来开滴滴或出租车,没有刚开始那么赚钱了,但还是能赚到一部分钱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坚持干下去。下面有一个江苏常州跑滴滴的车友,跑了半年滴滴被拍了6个违停,1个不礼让行人,一共被罚650元记21分,这样算下来的话跑滴滴不仅不赚钱,还很有可能会亏钱。所以赚不赚钱得看怎么跑。1,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博爱路金桥市场门口,驾驶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罚款50元记3分,大家引以为戒吧。提醒广大车友过路口提前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斑马线时,应当主动停车礼让行人先行。文明礼让是相互的,同时也提醒行人不要在斑马线上玩手机,当车辆停下来礼让的时候,请及时通过。
2,在江苏省常州市凤栖路(鸣新路-武南路),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停车被拍了,罚款100元记3分。
3,在江苏省常州市万康路(环龙路至昆仑路)段,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停车被拍了,罚款100元记3分。
4,在江苏省常州市府南路(永胜路-滆湖路),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停车被拍了,罚款100元记3分。
5,在江苏省常州市塑纺路(劳动西路至清凉西路)段,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停车被拍了,罚款100元记3分。
能证明滴滴不是一家黑心企业吗?
黑心确实黑心,亏损也确实亏损。虽然不是因果关系,但确实真实存在。
黑心不用多说,因为根本不存在良心企业。虚假宣传,夸大效果,唯利是图,这是现在企业的基本操守,随便找一家企业,没有干净的,不昧良心不赚钱,这也正是这个很少百年老店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喜欢挣快钱,不昧良心挣不到快钱的。要么蒙蔽民众,要么偷税漏税,基本上个个数,没有干净的。滴滴上来就撒钱买流量,本身就是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靠资本打败对手形成垄断,什么人都可以入行,完全不顾及乘客安全。只要能给他赚钱,什么车型都可以注册。对司机整天宣传月入过万,忽悠进来后死命抽成,随便一个理由就罚款,心黑的没法再黑了。
至于亏损,完全是贪心造成的。前期疯狂砸钱补贴抢市场,而且是关于出行的包括代价、公交等全部涉足,还投资开拓海外市场,差一点不去月球了。垄断后疯狂收割的钱,都做各种投资了,而短期内这些投资还没有盈利,你不亏损谁亏损?况且没有企业文化,只会简单粗暴的砸钱,根本形不成铁粉,大家都是见便宜就上,没便宜就撤,对企业没有欣赏更没有依赖。宏观看滴滴,就是一个有钱的流氓,任性、霸道,冷血、没文化。出了人命事件,不但不积极处理,夹起尾巴,还振振有词,在全国人民瞩目下都敢耍流氓,言而无信。自以为是老大了,全国人民离不开它,年少轻狂的没边了。这不,现实教他怎么做人了,司机乘客大量流失,市场一下子萎缩二分之一还多。你不亏损,还有天理吗?
打着共享的旗号,想霸占全国,甚至全球的出行市场,一个乳臭未干的80后,敢想敢干,精神值得鼓励,但不要太猖狂。所谓厚德载物,德行不够,载不动太多,会被压垮甚至压死的。前提你不是服务大众的,你是欺蒙大众疯狂敛财的吸血鬼,大众早晚看清你的可憎面目,然后唾弃你。你疯狂了6年,神经始终绷着,没睡过安稳觉吧?开始是兴奋,现在是不安吧?你忘了初心,从一个有志青年迅速堕落成不良商人。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胃口太大,要么吃不下去饿死,要么吞下去撑死。先一步一个脚印的把专车快车干好,再涉足其他的,先把国内整明白,再考虑国外。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怎么样,是不是蛋很疼?放心,你会蛋更疼的。
滴滴公司据说年年赔钱?
滴滴的模型明显是for VC模型。
赔钱并不是致命点,赔钱以后是否能够垄断市场扩大营收将过过往的亏损,逐步回收,这才是大家应关注的重点。
从目前来看,滴滴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基本还是达到了在亏损两百多亿以后,成功地垄断了出租车出行的市场。
但滴滴不明智的举动,是他的管理上比较粗放,然后有很多安全事故,引发民意沸腾,招来了政府的监管。
政府一旦重新回到这个赛道,很多战略举措,就跟原来的计算就不一样了。
滴滴目前只能说自己AII IN安全,其他的,程维也不敢多做表态。
他想不想商业化挣钱呢,想啊,心里非常想,就是不敢说啊,就这样的服务水平,别人也不愿意接受啊。
乐清安全事故发生以后,我就预言这么傲慢的企业,将来一定会招来惩罚,市场前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