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股票被终止上市,乌克兰有没有可能把导弹扔向莫斯科
暴风集团股票被终止上市,乌克兰有没有可能把导弹扔向莫斯科?
没有可能。
1、现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就会是乌克兰的末日审判,何况莫斯科?以目前在乌克兰的武力来讲,是有能力扔导弹到莫斯科的,但是很明显乌军是不敢扔的,俄乌冲突以来克里米亚很少受到攻击,可见俄乌双方是一定“默契”的。依照战斗民族的人设,是绝对不可能容忍的。克里米亚大桥被油罐车引爆,就迎来了俄罗斯100颗导弹的袭击,如果莫斯科被炸可想而知。
2、轰炸首都,更大的意义是政治上的,可以极大地动摇敌军的信心。二战时因为英空军迷航而炸了柏林,马上德军就由轰炸战略目标改为对伦敦的轰炸,使英空军得以踹息,德军的海狮计划迟迟也因此无法施行。美军为了给日本制造恐慌,而执行了轰炸东京的计划,给日本人的信心带来巨大的打击。问题就在于乌克兰是承担不起轰炸莫斯科的后果的。
结论:如果乌克兰对莫斯科用导弹进行了攻击,政治意味大于实际成果,而现在明显乌军的军力不如俄军,北溪管道被炸,欧洲国家已经找到退出俄乌冲突的理由,再加上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欧洲各国更是集体沉默,如果现在莫斯科再被炸,那么俄罗斯使用任何武器就都有了理由,乌克兰人不傻,知道挑衅的边界在哪里!
叙利亚悍将哈桑萨赫拉在阿勒颇战死?
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陷入了胶着的局面,2019年底时猛攻伊德利卜的局面急转直下,原因就是土耳其加入了战场。
近日,在伊德利卜西部作战的叙利亚第4装甲师再度传出坏消息,第4装甲师的哈桑·萨赫拉在作战中阵亡,此人被称为“戈兰之虎”,是叙利亚名将之一。
图为在伊德利卜作战的叙利亚政府军部队。
伊德利卜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最后的控制区,因此他们在这里设置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叙利亚政府军在2019年底集结战略预备队第1装甲师、守卫大马士革的御林军第4装甲师、被称为老虎部队的第25装甲师等3支主力部队,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对伊德利卜发动围攻,本来士气高昂,结果除了老虎部队之外,其余方向的进展都很不顺利。
尤其是哈桑·萨赫拉所属的第4装甲师,这支部队在2019年底时就在伊德利卜西部吃了败仗,堂堂装甲部队,陷入伊德利卜西部的山丘地形之中,惨遭伏击,伤亡数百人后被迫撤回出发阵地休整。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亲弟弟马赫尔·阿萨德,此人是巴沙尔最信得过的人,因此把御林军交给他指挥。
图为在土耳其支持下组建的叙利亚自由军。
在第4装甲师败退后,他们再次休整发动了进攻,而且为了保证第4师的安全,俄罗斯空天军在这里投入了几十架次的空袭,结果第4师依然没有取得进展,再次陷入了围攻中。原来,伊德利卜南部进攻的老虎部队,也就是第25特种师,把伊德利卜南部的反对派武装击垮了,这些反对派武装不敢与之争锋,只能撤退,但是为了打击叙利亚政府军的士气,他们就选择了实力较弱的第4装甲师展开了围攻,让其损失巨大。
图为进入叙利亚作战的土耳其军队。
在俄土两国签署伊德利卜暂时停火的协议后,叙利亚政府军几支部队都开始撤退,退回出发阵地,结果反对派武装趁机在土耳其的支持下重新夺回了丢失的阵地,引起了政府军的不满,于是杀了个回马枪。可是又在反对派武装顶不住压力的时候,土耳其再次站了出来,他们派出200多辆战车、2万多人的部队直接进入伊德利卜作战。
在伊德利卜,土耳其炮击了叙利亚政府军46个阵地,发射各类炮弹200多发,反对派武装士气大振,重新发动了进攻,而且还是针对实力较弱的第4装甲师,倒霉的第4装甲师成了反对派武装的出气筒,每一次被老虎部队打败,他们就去找第4师打回脸面,这一次,哈桑·萨赫拉的部队就是在反对派的围攻中被打败,哈桑·萨赫拉本人也阵亡了。
图为叙利亚政府军坦克部队。
图为进入叙利亚的土耳其坦克部队。
叙利亚政府军必然会对此事进行报复,因为叙利亚政府军早就憋了一口气,就算是土耳其进入,叙利亚也绝对不会放松进攻,毕竟还有俄罗斯在背后支持,有俄罗斯空天军和部署在叙利亚的军警部队在,叙利亚政府军就不用担忧土耳其的出现,毕竟土耳其算是“师出无名”,也绝不会和叙利亚政府军死战到底,他们会评估自己的损失。
因此,可以估计的是,叙利亚政府军肯定会在10日之内重新发动大规模的攻击,甚至可能无差别的攻击土耳其的驻军,毕竟土耳其的存在已经极大的扰乱了叙利亚的局势,叙利亚政府军必须要用强力来扭转这一局面。所以,叙利亚政府军一定会报复的,而且会来的很快、很强力。
如何看待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4月27日,据新闻联播播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消息一经播出,便开始被转发刷屏。并被众多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开心不已。虽然这个消息对券商也是大利好,不过想必一定有券商的后台人员不太开心了。
据了解,交易所在消息播出后不久便通知了各大券商,要求各券商在4月28日之前把系统与相关的风险揭示文件准备好。所以,想必众多后台人员会度过一个精彩而又难忘的夜晚,并迎接一个红火的第二天。
回到正题,继科创板之后,市值近7万亿的创业板注册制的大幕终于拉开。证监会在4月27日晚公布了非常多的信息,仅与之相关的起草、修订文件就包含了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重大资产重组、股票上市规则、交易特别规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8份文件,再加上相关说明,总计有16份文件。
其信息量之大绝不比科创板的开立少,对此,我们总结出一些投资者可能较为关心的重点内容,作简要介绍。
第一,对于一般投资者,最重要的肯定是开户相关的问题,不能开户也就谈不上直接进场。对于已经开通创业板的投资者,要求保持不变,只需要签署新的风险揭示书后,就可以继续交易创业板股票。但对于新增的创业板个人投资者,规定不仅要满足原来要求的具备两年A股投资经验,还新增了开户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的新要求。这与科创板开户要求的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相比,低了相当之多。所以,创业板相应的投资者数量也会更多,市场容量会更广,交易也会更活跃。当然,对于不满足相关要求的,可以去买相关主题的公募基金参与投资。
第二是与交易制度相关的,创业板改革后新上市的公司,在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日涨跌幅限制由原来的10%放宽至20%,且存量企业将同步实施。也就是说,不管是新上市企业还是之前已经上市的企业,注册试点实行后,涨跌停板变为20%。这点和科创板保持一致,但相比于主板市场,风险仍然是大大的。
第三,很多人关心的,与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有什么不同。很简单,除了一个在沪市、一个在深市外,还有三点不同。一是沪深交易所要互相协调,保持审核标准统一,毕竟前面已经有类似制度,审核标准肯定要统一的,要避免形成抢资源情况。二是要明确好目前创业板在审企业的衔接,毕竟创业板不像科创板从零起步,还有一定的存量在审企业要处理,前后要能衔接上。三是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涉及公开发行的同步实施注册制。
第四,科创板和创业板有什么不同,注意,上述第三点说的是注册制试点有何不同,而目前说的是两个市场有什么不同。根据证监会对有关问题的答记者问:
“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同时,创业板改革后,将支持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结构企业上市,并为未盈利企业上市预留空间。创业板预留了一定的改革过渡期,未盈利企业在改革实施一年以后可以申请上市。”简单说来,相对而言科创板要比创业板中的企业整体科技含量更高,更加硬核,投资风险也更高。当然了,其实这点从两者对于投资者的进入门槛限制也可以看出。同时,这里面还涉及一个较为复杂的“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结构企业”概念,此处暂且不作更细说明,想要了解的可以关注后续文章。
第五,创业板注册制什么时候能实施,首批注册制企业什么时候能亮相。关于这点,目前尚无明确的时间点。但是,科创板从宣布创立到正式开板,仅仅用了两百多天,再到正式开市一共也只用了不足九个月。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借鉴科创板经验,时间无疑将大大缩短。且市场对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预期已久,交易所、券商等各方面机构都准备得更为充分,相关技术系统、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准备都已经就绪。所以,业内普遍预期其亮相时间会少于科创板的时间,基本能在年内实现。
第六,这是首次将增量与存量改革同步推进的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存量的创业板公司怎么办?
首先是自4月27日起,也就是通知之后、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之前,证监会停止接受创业板的IPO申请,但是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申请继续。其中,对于已经过审但是没有核准批文的,按现行规定正常发行承销。对于那些已经过审但还没有取得核准批文的,可以继续在创业板注册制制度发布前,按照现行规定启动发行承销工作;也可以选择停止推进,未来按照规定,按照改革后的制度启动发行承销工作。至于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已通过发审委、并购重组委审核的,按现行规定进行。
其次是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施之日后,证监会终止所有创业板未过审的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将其移交深交所,并在以后不再受理。
最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施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后,深交所开始受理其他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
第七,除了相关的文件、规则之外的,还有很多人关心创业板注册制的实行是否会对目前大盘资金的分流。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去看历史上创业板和科创板开市时,主要A股指数的表现。
从创业板开通时情况来看,无论是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发行第一批28只股票,还是2009年12月25日第二批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都对A股市场没有显著影响(见图1)。
科创板开市时同样如此,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以及随后的8月8日第二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也都没有对A股造成实质性影响(见图2)。
虽然这两者都是历史情况,并不代表未来创业板注册制开市时的情况,但仍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同时,境外资金、各类保险保障类资金、理财子公司、基金等也会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所以,综合来看并不会对大盘资金有较大影响。
以上总结分析仅仅是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所涉及的一小部分内容,整套改革方案还包含改革的板块安排、基础的发行承销制度、保荐机构相关制度、投资者适当性等方方面面,在此不一一细说。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继续解读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阅读原文:创业板注册制七大关键问题解读
特别提示:近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20互金一季报》,读者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分别回复“2020互金一季报”,一键获取网盘链接和提取码。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为何1999年突然下台?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形势所迫,无能为力。
首先,来看叶利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当上俄罗斯首任总统的?
叶利钦1931年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现在叫叶卡捷琳堡州)的一个富农家庭。但是在农业运动中,家庭财产被没收,被迫背井离乡。爷爷被剥夺了公民权,父亲在建筑工地务工,后因一起案件,被判三年劳改。
叶利钦爷爷和父亲都是脾气暴躁的人,叶利钦也遗传了父辈的暴脾气和爱喝酒的性格。他曾发明一种“双管齐下”的喝法,就是打开两瓶啤酒同时往嘴里灌。
12岁的时候,还从当地的一个军火库里偷了一个手榴弹,为了研究手榴弹地的构造,他把手榴弹带到林子里,用锤子砸,因为没有拔掉引线,手榴弹爆炸,他差点丧命,结果被炸掉了两个手指。
叶利钦的同学说他是个“权力欲很强,自负傲慢,为了向上爬,甚至可以踩着自己的亲娘过去。”事实证明,这话是对的。
1955年,叶利钦在乌拉尔工业学院建筑专业毕业,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担任工长、工段长和总工程师等职务。
1961年加入苏共,两年后被担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房屋建筑公司总工程师,三年后成为该公司总经理。由于出色的表现,受到州领导的重视。1968年被任命为州建设部部长。
1975年被提拔为州委负责工业发展的书记。一年后,由于第一书记被上调,叶利钦被任命为州第一书记。
1985年4月,被戈尔巴乔夫任命为苏共中央建设部长,7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管建设的书记,12月调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第二年3月又当选为苏共中央局候补委员。
当上市委第一书记以后,叶利钦一方面积累政治资本,整顿党政机关,撤掉竞争者格里申的职务,并迫使苏维埃主席普罗梅斯洛夫辞职,同时以各种理由撤掉将近一半的区委书记及市一级的领导干部。
另一方面,他摆出一副亲民的姿态,和普通民众一样乘坐公交车,到商店排队买东西,深入到工厂、医院、公共食堂和居民小区了解情况。(实际上,据一位俄罗斯学者估算,过去领导人享有的特权远不及他的1%,单他拥有的别墅就有10处之多。)
这样一来,叶利钦深得民众喜爱,一时间成为反特权的英雄形象,名声大噪,身边拥有了一大批拥护者。叶利钦觉得自己的政治资本已经足够与戈尔巴乔夫抗衡,于是与戈尔巴乔夫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但最初次的政治较量中败下阵来。
1989年,叶利钦成功竞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并当上了苏联最高苏维埃委员。在此期间,它首次访问了美国。美国资本主义式的繁荣深深触动了叶利钦,于是,搞垮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的想法在叶利钦心中埋下了根。
1990年,叶利钦依靠“民主派”的支持,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并在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宣布退党。在他的带动下,一些“民主派”人士也开始退党,包括波波夫和普京的恩师索布恰克。一时间,退党成为一种浪潮。
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后来叶利钦又利用一些政治手段彻底搞垮了苏联,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其次,我们来看叶利钦当上总统之后,他的“政绩如何”,俄罗斯的时局如何。
1998年,叶利钦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激起了国家杜马种许多成员的不满。因此,国家杜马成立了弹劾总统委员会,对叶利钦提出了五项指控。从这五项指控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叶利钦的“政绩”。
第一,签订别洛韦日协议,造成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联邦的削弱。
《别洛韦日协议》是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这个协议标志着苏联解体。叶利的这一罪则实际是犯了“叛国罪”。
1991年3月17日曾就赞成和不赞成保留苏联的问题进行了全民公投,80%的登记选民投了票,其中76.4%的选民投了赞成票。以此看来,绝大多数公民是不希望苏联解体的,而叶利钦却成为搞垮苏联的始作俑者,违背了民意。
第二,1993年9~10月进行反宪法的国家政变。
1993年9月2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悍然宣布解散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决定于12月11-12日举行新议会选举。
这项命令违背了现行宪法。宪法法院立即召开会议决定罢免叶利钦的总统职务。但是,叶利钦不仅没有退让,反而变本加厉,派部队包围了议会所在地—白宫。
10月4日,叶利钦下达了攻打白宫的命令,开始炮轰白宫,共造成400多名议会成员和民众死亡。这个事件,也被成为“十月事件”。 不仅如此,叶利钦在执政初期,就发生多起镇压民众的暴力事件。仅1992年初到1993上半年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发生了多起军警镇压民众的流血暴力事件。
第三,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为打击高加索地区的分裂势力。叶利钦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但在俄军和车臣武装的激战中,当地居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第四,大大降低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安全。
叶利钦上台后,采用了“休克疗法”对经济进行全面改革,施了全面私有化。结果,原来属于国家的财富落到少数人手里,促发了“寡头”的诞生,最著名的就是以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等为首的“七大寡头”。人民的财产落到了寡头手中。
人民群众遭到残酷的掠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民不聊生,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根据国际组织的资料,当时俄罗斯的10%的最富阶层的收入总和高于10%的最穷阶层的收入总和的30倍,而美国仅为5.3:1,西欧国家则为2.6~5.7:1。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加剧了阶级矛盾,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犯罪率急剧上升,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使人民丧失了安全感。
第五,推行反对俄罗斯人民的种族灭绝政策。
根据统计,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每年人口减少70—100万之间。男性平均寿命从苏联初期的64岁下降到58岁;女性寿命由苏联初期的74岁下降到71岁。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叶利钦施行的造成平均寿命下降、人口数量减少的政策,被称之为“种族灭绝政策”。
1998年,一场金融风暴又席卷了俄罗斯,使得卢布贬值3/4,千万人和几千家企业破产,人民群众遭受了残酷的掠夺。
总的来说,叶利钦的改革让俄罗斯变成了一个生产停滞、百业凋敝、动乱频发、民不聊生的综合国力弱小的国家。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些精英思想家开始对叶利钦实行的“自由主义方案”表示怀疑,开始寻找“第三条道路”。
面对这样的“烂摊子”,叶利钦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无力挽回局面。一位法国经济学家说,叶利钦作为政治家,在1998年就已经死了。
所以,鉴于形势所迫,叶利钦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即1999年12月31日,主动提出了辞职。
第二个原因 :身体原因。
叶利钦是个很喜欢喝酒的人,他经常用两瓶酒往嘴里灌,人称“双管齐下”。毫无节制的饮酒习惯和、激烈的政治斗争、高脂饮食、重度肥胖、情绪激动等因素损坏了他的心脏。
在1995年,叶利钦就曾两次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身体逐渐变得虚弱。但是为了在总统选举中不让选民知道他是个病人而不投票给他,因此竞选班子对他的健康状况严加保密,在电视报道的时候对他的形象进行了技术处理。 1996年,由于在总统竞选中劳累过度,叶利钦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并在当年的11月5日做了心脏搭桥大手术。
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家政权名义上由总理切尔诺梅金代理,但实际掌握在叶利钦“家族”手里。
这里的“家族”包括他的妻子、大女女婿奥库洛夫、小女儿塔季亚娜及其第二任丈夫季亚钦科、被叶利钦收为义子和后来成为塔季亚娜的第三任丈夫的尤舍马夫,还有别列佐夫斯基等寡头。
自此之后到1999年,叶利钦都是一个多次旧病复发的老病号。直到2007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6岁。叶利钦也曾承认,在担任总统期间经历了五次心脏病发作,一次心脏大手术。
综上所述,由于“政绩”一败涂地,遭受国家杜马和民众的弹劾压力,再加上自身身体的原因,叶利钦在找到普京作为接班人,收拾“烂摊子”之后,于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辞职。
2008年那场美国金融风暴究竟发生了什么?
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国人几乎完全不了解在那一时刻,全世界人民的财富面临着怎样一场浩劫。是的,这不是科幻大片的“盗梦空间”,更不是金融系统的灾难演练,而是真实发生在现实中的金融噩梦!全世界都在美元崩盘的鬼门关前梦游了一把,可绝大多数人至今都根本不知道!
这是一场发生在现代史上最恐怖的超级规模的“银行挤兑”事件!时至今日,这一天所发生的细节仍被严格地保密着。
最早透露这一事件的是美国民主 党 众议员保罗·坎卓斯基,2009年2月,他在美国C-SPAN电视台做访谈节目时泄露出这一惊人的消息。
“星期四(2008年9月18日)上午11点,美联储发现美国货币市场中,高达5500亿美元的资金在1~2个小时之内被国际投资人‘疯狂挤兑’。
财政部紧急开放救助窗口,立即注入了1050亿美元试图阻止疯狂的资金抽逃风潮,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根本无济于事。我们面临的是一场电子银行的挤兑事件。
财政部决定停止所有交 易,紧急冻结所有账户,并宣布美国政府担保每一账户25万美元资金的安全,以阻止恐慌的蔓延。
如果他们不采取这些措施,到下午两点,美国货币市场中的5.5万亿美元将被全部挤兑一光,美国经济系统将完全崩溃,24小时之内,世界经济体系也将彻底瘫痪。
如果这一情况真的发生,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经济版图和政治体系将变得面目全非。”
美国参议员詹姆斯·因赫费在俄克拉何马州突沙市的电台采访时提到,时任财政部长的保尔森规劝国会议员们通过拯救华尔街的相关法案时,甚至威胁如果议员们投了反对票,美国可能会出现重大社会动荡,政府将不得不宣布军事管制。
美国社会进行全面军事管制?这恐怕是人们完全无法想象的场景。什么样的危机会导致社会陷入如此混乱的局面呢?这就是美元危机!
要理解美国货币市场被挤兑将导致美元危机,我们必须首先理解货币市场在美国经济中的重大作用。
与中国的企业不同,美国企业短期借贷很少求助银行,一是手续麻烦,二是费用较高。当企业需要270天以内的短期借贷时,它们往往使用短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在货币市场中直接融资。这些商业票据就是一种借条,一般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发行简单而方便。即便企业当天需要钱,只要一早通知商业票据交 易商发行“借条”,当天下午就可以拿到现金。因此,企业往往把工资发放、原料采购、运输仓储、房租水电等公司运转的短期费用支出,与公司中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加以区分,短期资金主要依靠商业票据融资,长期资本往往投资于回报更高的资本市场,以便把公司账户中的每一分钱的效力全部调动起来。可以说,美国几百万家公司的日常运转一刻都离不开商业票据和货币市场。除了商业票据之外,短期国债、联邦基金、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大额存单等各类短期票据都要依靠货币市场来进行交 易。
如果5.5万亿美元的美国货币市场遭到国际投资人的疯狂挤兑,几个小时就全面干涸的话,那么美国的几乎所有公司和企业、金融机构、联邦与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将顷刻全面断裂,24小时之内,我们将看到的惊人景象是:·美国金融市场崩盘,股票暴跌、债券价格狂泻、全国的金融机构资金往来与清算停摆,银行无法运作,自动取款机停止取钱,银行的公司与个人账户全面冻结。
银行里恐慌的人群大排长龙,气急败坏的客户破口大骂,少数激进分子开始捣毁自动取款机。
很多公司的生产、物流、运输、采购、仓储体系瘫痪,因为公司无法支付各种费用。
各大超市出现现金抢购,因为消费者无法刷卡购买。
政府公务员、警察、群众一起上街游行,交 通基本瘫痪,因为他们拿不到工资,汽车无法加油。没有存现金的家庭无法购买食品和药品。愤怒的人群开始騷乱。
学校、医院、办公大楼陷入缺电和停水的境地,因为无法支付电费和水费,发电厂、自来水公司出现停顿,因为他们无法支付生产原料的费用。
大批的美国战斗机无法升空、军舰无法出航、坦克、汽车无法行驶,因为军方账户的钱由于政府短期债券融资停摆而出现资金冻结。
美国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戒严状态。
24小时之后,灾难开始波及全世界。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陆续开盘,在得知美国惊人的消息后,所有金融产品的价格全面崩盘。各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与清算完全陷入混乱,中国的出口商拿不到货款而拒绝货物装船,中东的石油出口因没钱而停顿,俄罗斯的粮食出口宣布终止,印度的海外呼叫服务中心没人接听电话,欧洲央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紧缩银根,欧洲多国政府债券再融资失败而宣布冻结公务员工资,欧洲工人示威罢工,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取消航班……
当9月18日的世界金融市场陷入上述恐怖遐想的同时,投资机构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在试图抓住逃亡的一线生机时,本能地扑向了货币灾难中的“诺亚方舟”——黄金和白银!
黄金在9月18日前后,每盎司一口气暴涨了近100美元,创下黄金市场有史以来的惊人纪录;白银更是直线飙升了20%以上,令所有投资人目瞪口呆。而同一天的其他大宗商品,包括其他贵金属则普遍走软。
换句话说,当世界货币与金融体系真正出现重大危机时,人们的本能并不是去抢石油、钢铁、铜或锌,而是直接扑向黄金和白银。毫无疑问,黄金和白银在这个货币灾难面前,立刻呈现出它们久被遗忘的货币属性!
黄金不必多说,自金融海啸以来,人们已经普遍开始接受了黄金的货币属性。真正令人惊异的是白银!同黄金一样,白银是不折不扣的真正的货币金属,虽然它的货币属性在2008年9月18日只是银光乍现,但随着美元“周天子”的日渐衰落,白银的货币属性将异军突起,其光芒将直逼令人炫目的黄金。
白银的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银货币国家,曾经是世界经济与贸易体系的核心。但是,今天的国人对未来的白银将给中国带来怎样巨大的战略机遇却认识模糊。
白银不仅曾经是世界货币,白银还将为中国的崛起创造重大的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