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蓝筹,基金亏损百分之二十了

2023-10-08 01:00:03 65阅读

交银蓝筹,基金亏损百分之二十了?

楼主所说的是现在很多人养基人的日常心态。

先说一下个人观点:买入的基金只有长期持有才会获得可观的收益。现在是补仓的时机,但是要分批补,无法确定是不是最低点的时候,只有在下跌的时候买入便宜的资产,耐心等待市场的反转。

交银蓝筹,基金亏损百分之二十了

基金现在已经作为普通人理财当中的重要手段。从19年开始是基金大年,公募、私募大量发行,包括白酒、光伏、新能源板块的强势,让身边更多的人相信这是牛市的到来,就开始疯狂买入基金,却不料疫情和战争让自己打工赚来的积蓄不断缩水。

来对比一下这三年涨幅比较大的几只基金:

19-21年招商中证白酒指数

20-21年易方达蓝筹精选

20-21年农汇新能源

21年前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

从以上基金走势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忽略短期的波动,除个别的基金之外,任何一只优秀的基金都经历了一次次的大幅回辙。

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有价值的资产不断降价的时候要敢大胆买入。

买什么基金?

股神巴菲特说过,普通人最好的理财方式是进行指数基金定投。

买指数是一种最为保守的方式,不会有太突出的收益,绝对超过银行存款的利息收益。

下面是工银沪深300的走势图:

工银沪深300基金走势图

从上面走势可以得知,指数基金是完全复制大盘的走势,最终的收益也是在25%左右。

如何选好基金?

投资,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报,而主动性基金就是不二之选,但是需要提更大的风险。那么,如何才能选择好的主动性基金呢?如下图

1、看公司,就是看基金公司,易方达、南方、广发、汇添富等等作为公募主流基金,公司只是参考的一个维度,它并不能作为选基金的重要依据;

2、看基金经理,主动性基金里面,基金经理才是最主要的,穿越牛熊市还能保持很不错的收益的基金经理才是很优秀的,同时自己也亏过很多自有资金的基金经理,他们才懂得趁惜投资者的钱;

3、看业绩,过往业绩也很重要,5年以上能够在熊市时控制回撤低于平均,而在牛市时能获得超额收益的;

4、看规模,基金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100亿以上的规模就已经足够大,最大的劣势在于,遇到极端行情很难快速地调仓,比如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达到552亿多,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

基金何时卖出?

这是所有投资者都在关心的问题,正所谓会买的是徒弟,而会卖的才是师父。

普通人常见的问题

要想卖出只需要考虑以下四点即可:

一、投资逻辑不再成立

无论买什么,都必须要有一个投资逻辑,比如业绩好?经营能力优秀?抗风险能力高?等等,只有这样心里才有底气,否则都是盲目跟风。

当出现与自己买入逻辑相违背时就可以选择出局,不要有任何想法。

二、极度高估

任何一个资产,市场都会给出一定的估值,过高可选择卖出,过低可考虑买入。

市场上也有很多对基金进行估值的软件,投资者可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进行参考,比如雪球、天天基金上面都可以找得到。

三、出现性价比更高的投资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了一个在自己投资逻辑里面,价格更低,估值更合理的产品。比如说,你持有的招商白酒现在已经获得超额的收益,而现在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处于低估区域的银行板块基金,就可以选择卖出招商白酒,从而分比买入银行指基。

四、考虑自己的风险能力

巴菲特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经典无数,但是在他的投资中始终以风险为首要的,给投资者的三条建议:一是保住本金,二还是保住本金,三是永远记住前两条。

每个人收入结构不同,抗风险能力也有差别,那么如果亏损的金额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就可以考虑放弃,不能死扛,只有先保住资金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最后的建议: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也没有几百万以上的存款,想要从投资中获得收益,就需要扩大我们的认知,人只能赚认知以内的钱。学习理财知识,扩大我们的认识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盲目地跟风,别人说哪个基金或者哪个理财产品好就跑步进场。

基金长期表现看什么指标?

牛市一词从来不缺关注度,无数的投资者都期盼着牛市、渴望着牛市。在投资者的眼中,牛市意味着轻松躺赚,意味着滚滚财富。但是当我们把话筒递给老股民,询问他们在牛市中的投资收益如何的时候,很多老股民可能百感交集,对牛市是又爱又恨。

为什么牛市会成为投资者又爱又恨的事物呢?这大抵是因为,在牛市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赚过钱,但是当牛市结束的钟声敲响,当一轮牛熊周期结束后,真正赚到钱的投资者却没有那么多。大多数投资者摩拳擦掌,想趁着牛市大展宏图,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天道作何,吞恨者多”。

大众围观着,期盼着牛市的样子,出处:《请回答1988》

2020年骄阳似火的7月即将走过,上证指数最终收涨10.9%,创2016年以来的单月第三高涨幅。对于当前的A股行情,投资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大牛市的开端,有人认为这是牛市的下半场,也有人认为压根就没有什么牛市。

不管有没有牛市,投资者终究是要投资的。面对扑朔迷离的“牛市”,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该如何做才能成为赚到钱而非仅仅是赚过钱的投资者呢?

(一)为什么“牛市”买基要有保守主义思想?

每当我们回首往事,忆往昔牛市行情,总是那么容易;而当我们身处市场中,每一个当下都很难。说这是牛市的投资者能找出十个理由,说这不是牛市的投资者也能找出十个理由。大概牛市在即将结束之前,总是伴随着巨大争议处于扑朔迷离状态的。

因为牛市总是在即将结束之前才在大众中达成共识,所以我们总是后知后觉的。当我们意识到这是牛市的时候,市场可能已然在半山腰或者是更高的位置了。我们通常无法承受自己的全盘家庭金融资产在半山腰甚至更高的地方跌落至谷底,因此保守主义的投资思想少不了。

牛市中,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要突破13倍并极大向上

想要形成牛市,必然要伴随着天量的资金跑步入市,不顾一切地进行买入。可以说,参与牛市形成过程中的资金本质上说已经是来晚了。即牛市必然伴随着普通投资者踏空的宿命。

后知后觉,在没有任何安全边际的情况下贸然入市都很难称得上是正确的选择,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我们没有时光机让我们回到过去,我们也没有后悔药让我们重新选择。因此,“牛市”入场,理应降低自己的投资收益预期。在风控首位的情况下,做知足常乐与“知止”的投资者。

从大多数投资者牛市亏钱的路径上看,大致都具有以下的特征:

小额试水→心态良好获利颇丰→若是多投入岂不是更加美哉→倒金字塔加仓持有成本高昂→牛熊转换下跌初期即开始亏损→死扛后割肉或下跌过程中抄底进一步放大亏损……

牛市高位加仓后来闪了腰的投资者很多,出处:《请回答1988》

大多数投资者在牛市中的投资体验是赚过钱而非赚到钱。因此,如何赚到钱,避免赚过钱而转头成为一场空,是我们思考牛市买基,制定投资攻略的核心思想。

(二)牛市的分类与赚谁的钱

大多数投资者头脑中的牛市多是全行业、各版块齐涨的全民疯牛,即06-07;14-15年的那种牛市。

但2016年春季至2018年年初的蓝筹股行情,2019年至今的以消费、科技、医疗等行业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也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而也有部分投资者与机构认为可能有慢牛或结构性牛市行情。

不管是哪一种牛市行情,从股票上涨的归因看,或多或少都有估值提升的钱。既然是要赚估值提升的钱,那大致的规律就是先来者赚钱,迟来者接盘。为了避免成为迟来者,投资者在牛市中不能忘记止盈。

当然,从具体的止盈实践来看,止盈并非等于卖出→持有现金。将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逐次转换为股债平衡型基金、保守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也是一种止盈的方式。

因为我们无法研判“牛市”是否真的成立,也无法预知若真有牛市,本轮牛市是普涨的全民牛市还是各版块表现差异较大的结构性牛市。虽然我们处于混沌的状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把趋势性策略与资产配置策略抬升至相同的高度。

(三) 两大策略如何布局?

趋势性策略的最经典代表就是二八轮动策略了。二八轮动策略,通过比较大小盘股票指数在一定时期内的涨跌幅度,从而发出持有、持有什么风格、卖出止盈/止损的信号。

蛋卷基金上的二八轮动指令

二八轮动策略在全民牛市中,具有非常好的投资体验。A股的涨跌停制度,投资者的情绪宣泄具有趋势性,当资金涌入资产价格上涨形成了循环和认同之后,更多的资金持续涌入便会强化牛市中的趋势。

众所周知,二八轮动策略在震荡市中,在非极端的牛市与快速下跌的熊市中,投资实践效果一般,容易被市场两头打脸。因此,在我的投资体系中,二八轮动策略应视为是市场的报警器。在不同的点位发出卖出信号时,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比如,上证指数3000点以下,A股市场整体估值合理或偏低估,此时我承担所有的波动风险,不随着二八轮动策略的卖出信号而卖出,反而在卖出信号发出后的市场便宜区间,伺机买入优质的资产。

二八轮动策略的历史收益样貌

但随着上证指数在3000点以上越来越高,A股的性价比不佳甚至出现泡沫化的迹象时,此时二八轮动策略发出卖出信号就要考虑进行股债资产比例的调整或者是其他的止盈性操作。

在我的投资体系中,二八轮动策略不会单独使用,一切投资实践仍以基于长期投资而非是基于牛市预期的资产配置组合展开。

若跌回3月下旬的年内低点,沪深300指数的潜在回撤约为28%

面对上证3300点附近的A股市场,当前的股债投资比例定为多少比较稳妥呢?若假设沪深300指数在2020年3月19日创下的3503点是有效的底部点位,则沪深300指数的潜在下跌空间预估为30%。

当然,不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或者持有资产的估值状态去自行确定潜在跌幅。偏保守的投资者可以多计提潜在的下跌空间。

若以下跌30%为预期,则当前的股债资产比例确定为3:7或者4:6大致比较合理。倘若下跌发生,未来可进行3:2:2:3或4:2:2:2的逆向买入,以期能在下跌中完成资产从债到股的转换。

本着保守主义的投资思想,我认为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投资者宜重点考虑股债平衡型基金、保守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未来若市场全局泡沫化,再考虑量化对冲基金。

(四)可堪大任的十大良将盘点

在具体的投资实践中,激进型的投资者大致可考虑权益仓位(股票+折算可转债)在60%±5%的激进型股债平衡基金,追求平衡的投资者当前仍可考虑权益仓位在30-50%之间的股债平衡型基金。

比较保守的投资者,以及新人投资者,最好选择稳健型二级债基或者是总权益仓位不高于30%的保守混合型基金。

考虑到当前的A股性价比尚未到全盘布局稳健型二级债基之时,当前我们仍主要考虑激进型至保守型的股债平衡型基金。从股债平衡型基金的名称看,顾名思义,股债1:1是最平衡的。股票权重相较50%偏高则激进,介于30-50%之间的则偏保守。

在激进型股债平衡型基金中,我选择了四只基金。在这四只基金中,交银定期支付双息与华夏回报混合主要依靠股票投资取胜。泓德致远与易方达安盈回报混合则是股票与可转债投资并举。

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基金由交银三剑客之一的杨浩经理主管,杨浩经理的投资比较偏大盘成长风格,当前的前十大重仓股有TMT、家电、大消费、建材、物流等行业。

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基金的20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

杨浩经理主管基金期间少有择时,基金的股票仓位常年维持在60-70%的水平。熊市中对回撤的控制也主要是通过选股来完成。

华夏回报混合基金的20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

华夏回报混合由蔡向阳与林青泽两位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当前的前十大重仓股以大市值的蓝筹白马股为主,从风格上看整体偏向消费与医疗领域。2019年以来,华夏回报混合的股票仓位一直维持在60%附近,基金投资的换手率显著降低,买入并持有的投资风格越发明显。

泓德致远混合基金的20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

邬传雁与张清华经理是业内少有的股债投资兼长的基金经理。从股票投资来看,泓德致远混合在光伏、电子、医药、汽配、软件、消费、电气设备等行业均有分散投资;易方达安盈回报混合在光伏、医疗、化工、消费、电子等行业有分散投资。

易方达安盈回报混合基金的20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

从转债投资来看,因为易方达安盈回报混合基金的规模较小,基金可选择的可转债数量较多,在可转债的投资上行业布局比较分散。泓德致远混合的基金规模较大,很多规模不大的可转债难以配置,基金当前重仓了银行转债。

泓德致远混合基金当前重仓投资的可转债明细

从风险控制来看,2018年中易方达安盈回报混合重仓可转债而蒙受了较大的阶段性回撤。对比之下,泓德致远混合在2018年的风险控制可谓是非常出色。

如果说,权益仓位合计略超出60%的股债平衡型基金还是太过激进。那么,下图中的6只股债平衡型基金则稳健了很多。

在标准的股债平衡型基金中,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前权益总仓位在30-50%之间的基金。从广发稳健增长向下,投资的潜在风险是大致逐次下降的。

在进行基金选择的过程中,易方达安心回馈、泰康安泰/景泰回报、汇添富稳健增长混合四只基金都是基金合同中明确载明了,股票投资上限不得超过40%的基金。

图中后三只基金当前的权益仓位仅略高于30%,与部分保守混合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仿。但考虑到这三只基金目前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安全垫,基金经理在后市可能会进行股票加仓(尤其是A股调整后性价比更突出时),故而暂时将其视为标准股债平衡型基金对待。

这里重点谈一下广发稳健增长、易方达安心回馈与汇添富稳健增长。

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的信息概览

从投资的比例限制看,广发稳健增长混合的股票仓位规定明确,为30-65%。50%恰好接近约定比例的中位数,这使得基金拥有了在极端高估或低估的市场行情中减仓、加仓的自由。从广发稳健增长的长期投资实践看,基金常年的股票仓位稳定在50%±5%的区间。

从广发稳健增长的股票交易特征看,在傅友兴经理接手之后,基金的投资换手率持续走低。基金表现出了精选个股,中长期持有的低换手率特征。具有低换手率特征的基金能够承载较大的资金量,中长期持股,依靠企业的内在价值增长获利而非依靠高频交易获利,有利于保障基金长期超额收益的获取。

从傅友兴经理的重仓与长期投资的公司分布看,医药医疗、消费、优质制造业是他主要青睐的行业。从具体的持股来看,傅友兴经理偏爱细分行业的龙头,偏爱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的公司,赚企业内生增长的钱。

易方达安心回馈混合在基金合同中载明了股票投资至多40%,在具体的投资实践中,当基金的安全垫建立完毕之后,张清华与林森两位经理大致常年保持了40%的股票顶格配置。

易方达安心回馈混合基金的20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

在股票投资上,易方达安心回馈混合也保持了低换手率的特征,在近两年的四个半年报告期内,基金的股票换手率都没高于50%。

从具体的股票投资来看,易方达安心回馈也具有多行业分散投资的特征,基金当前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布在光伏、汽车、地产、白电、电子、汽配等多个行业。

汇添富稳健增长混合是刚成立不久的股债平衡型基金,基金的股票投资上限为40%,但是基金经理胡昕伟的名字却如雷贯耳,因为他是消费主题基金里的扛把子选手。

胡昕伟经理主管的消费主题基金如雷贯耳

与前述股债平衡型基金多行业分散投资不同,汇添富稳健增长混合在股票投资上也是一个迷你的消费行业主题基金,基金在投资中重仓了A股与港股的优质消费类公司。考虑到消费行业的估值处于高位,选择股债平衡型基金来持有会更加稳健。

汇添富稳健成长混合基金的20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

若后市A股继续上涨,则保守混合型基金与稳健型二级债基也能派的上用场。届时,我们在用更加详细的篇幅去讨论和应对。

结语:牛市并不那么重要

看完了英雄榜上的十大基金,读者朋友可能感觉我尽是选了些索然无趣的基金,即便是身处牛市这些基金与靓仔相比依然是显得笨笨得。或许坚持了保守主义的投资思想会让人在牛市中少赚钱,但是保守主义的投资思想却从来没有妨碍过成功的投资。

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约翰·聂夫、霍华德·马克斯……这些耳熟能详的投资大家无不强调避免本金的永久性损失之于投资的意义。少赚一些钱,但最终赚到钱,还是比大赚过一些钱,但最终没怎么赚钱要好很多。

当然,对于艺高人胆大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有更先进的系统,但这并不是每一个普通投资者都能学得来的。在投资中,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并不简单。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豪赌。若我们能按照秋播冬藏,春耕夏收的四时规律去对待投资,牛市或许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该在的时候在场,何时来牛市只不过是对自己的另一份奖掖而已。

每一轮火热的A股行情都会吸引投资新人入市,“牛市”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人性的好契机。愿新手投资者能够在“牛市”中收获投资绝不是好逸恶劳、躺赚躺赢,投资是要比拼终身学习,比拼投研勤勉与热爱的地方。

“牛市”里赚到一些钱或者没赚到钱都不那么重要,若你能因此改变对读书、学习、研究的态度,学习到投资大家的为人、为学智慧,从而开启自己的价值人生之路,那么我想这又是“牛市”带来的另一种无形财富!

什么时候买入最合适?

让我们先从历史说起吧。

共同基金,在国内也叫公募基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74年。当时一个名叫Adriaan van Ketwich的荷兰商人创建了一个世界上第一个封闭式基金,名叫Eendragt Maakt Magt,意思是“团结创造力量”。当时该商人创造这个共同基金的想法是他想参与的某些投资,比如赞助一个船队从欧洲前往亚洲进行国际贸易,其中包含的风险太大,任何一个个体商户都难以承受船毁人亡的风险。因此,Adriaan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发明了这个共同基金的概念,将多名商户的资金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分担风险,并且在商船安全回到欧洲以后按照比例分享贸易的利润。

现代概念上的共同基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那一年在美国的波士顿,Massachusetts Investors’ Trust被发起建立。该基金于1928年上市,并最终成为著名的MFS Investment Management。State Street被指定为该基金的托管人。

但共同基金行业的真正繁荣一直要等到20世纪80年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迎来了其历史上一个少见的大牛市。在此期间,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如Peter Lynch和Max Heine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同时大量资金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该行业。

Source: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and Strategic Insight Simfund

上图显示了共同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在美国最近几年的增长幅度。到2014年底,该行业管理的总资产已发展到近16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美国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Sources: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s Association

上面的图表显示,到2014年底,全球共同基金和ETF资产占约33万亿美元,其中有54%是在美国。为什么我们那么在乎共同基金?其原因是,共同基金已日益成为一个普通家庭退休账户里持有的核心金融资产之一。

Sources: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Federal Reserve Board, Department of Labo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overnment Defined Contribution Administrators, American Council of Life Insurers, and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Statistics of Income Division

上图显示,在美国家庭所有的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和个人退休账户中,约有一半人持有共同基金资产。从本质上说,共同基金已成为每一个人生活和退休的必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会好奇地问以下问题:既然共同基金如此重要,那么他们真正给投资者们提供价值了么?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对共同基金的商业模式有一定的了解。

上面的图表是这样的商业模式的一个简单例子。共同基金被设置为一个合法的持有资本的投资者池。其注册地通常在一个免税地,比如开曼群岛或Delaware,或爱尔兰,这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来源地。当然税率并不是唯一的考量,但确实是大部分情况下最主要的考量因素。

基金经理,如Fidelity,JP Morgan,或Templeton,会和基金签署投资协议。该协议定义了基金经理的职责和服务范围,以及投资目标。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范围可以涵盖很多资产,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作为回报,基金经理会向其管理的基金收取一定的费用。

收费结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读者想深入了解,可以参考我这里的另外一篇文章:投资过程中你有哪些忽然开悟的经历? - 伍治坚的回答。

在这里我们长话短说,大多数基金经理会收取以下费用之一:

申购费(在购买基金之前收取的一次性费用),

管理费(不管基金业绩如何,基金经理每年收取的费用),

以及分红(如果基金经理获得了超过某些标准的回报可以分到的奖金)。有一些臭名昭著的基金还会收取赎回费(就是投资者在卖出该基金时支付的一次性费用)。

你如果仔细想想就可以认识到,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人之间,是典型的雇佣关系。基金投资人看重基金经理的投资技巧,通过雇佣关系来租借基金经理的投资技能,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但是,就像任何雇佣关系一样,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代理人问题,即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本质利益并不是完全趋同的。投资人想要低风险,高回报,希望付给基金经理的报酬越低越好。但是,基金经理要收费养家糊口。由于基金管理费是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规模的百分比,因此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关键是要管理更多的资金,而不是给予投资人更好的回报。

这是潜在的问题核心,一个典型的代理人问题(Agency problem)。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管理人员将为投资人提供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如果基金经理为投资人带来高回报,那么他们的收费再高,我作为投资人也不在乎,只要我自己赚到钱就行。那么就让我们来顺着证据主义的思路,仔细检验一下基金经理们是否给投资人带来了他们自称的那些价值?

在上面的Woodsford Meta Analysis图表中,我汇总了最近几十年关于基金经理能否跑赢股票指数的绝大部分主流研究(即发表在一流期刊上的相关研究)。

对于我在上文中提到的问题,我们大致将研究结果归入三大阵营:

1.共同基金经理在收取其费用以后提供高于市场回报的收益:由零线以上的气泡表示;

2.共同基金经理在收取其费用以后无法提供高于市场回报的收益:由零线上的气泡表示;

3.共同基金经理在收取其费用提供低于市场回报的收益,也就是说他们向投资人提供的价值为负:由零线下方的气泡表示。

上图表明:大多数研究(只有少数例外)发现,共同基金经理人向投资人提供的价值要么为零(上图中的零线),要么为负(零线以下的气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这里就相关问题做过的一个更为详细的解说:聪明的投资人应该怎么看待投资明星基金经理人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些发现对于中国的投资者也很有价值。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对于美国来说还是非常年轻的,但是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很多行业主体,比如基金规模,其发展的速度也相当惊人。我向大家分享上面的研究,是希望大家可以从美国投资者曾经走过的弯路中学到一些经验教训,这样就可以希望避免重复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用更理性的方法来管理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家庭财富。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市能持续多久?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适合目前大部分散户的疑惑!对于大部分的散户来说其实现在处于的是一个迷茫的状态,想要让股市继续上涨,但是害怕下跌。甚至对于许多新人散户来说,他们其实根本没有经历过一波完整的牛熊市行情,所以根本不知道牛市结束了吗,还是没有开启,到底一轮牛市是一个什么样的周期情况和表现!

那么我们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几种数据,甚至个股的表现情况来分析和判断!

首先,从熊市确定次轮牛市的级别!如果不算2008年的那波下跌1664点后超跌反弹小牛市的话,A股历史上其实一共有4次大级别的、跌出来的熊市行情!分别为325点,998点,1849点、以及现在的2440点,并且每一轮大级别的熊市过后多会出现大级别的牛市行情:1994年,市场底325点筑底成功,随后一路上涨到了2245点的大牛市!2005年,市场底998点筑底,随后的牛市涨到了6124点!

2012年,市场底1849点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5178点!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轮的熊牛跨度都是在一根上升趋势的支撑线上完成筑底的,并且每一轮的熊牛跨度之间的距离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历史上真正的大级别的熊市和牛市只有4次,并且此次为第四次的大底区域!

其次,用市盈率和市净率来说话

我们发现每一次跌至历史的熊市底部区域都会出现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严重超跌!325点如此,998点附近如此,1849点附近如此,而如今的2440点附近更是如此!

从数据情况来看,2440点附近的时候A股的市净率已经跌至29年以来最低水平,远超2008年和2012年的熊市大底附近!而市盈率也仅此于2013年的9.63倍成为A股历史上第二大低点!

所以说这一次的熊市又是历史上的一个大底毫无疑问,那么根据有大级别的熊市必有大级别的牛市定律来看,A股未来正在赶来的也一定是一头大牛!

最后,确定了是大级别的熊市,我们就来看历史大级别的牛市有多疯狂

既然已经确定了是一头大级别的熊市行情,并且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那么此次的熊转牛迹象必定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牛市即将进入我们的视线!

而根据调查和数据发现,历史上的几次大级别的牛市行情时间上都非常长:

1、第一轮325点到2245点的牛市,是从1994年的7月涨到了2001年的6月,经历了整整六年多的时间,属于一个大慢牛的周期!

2、第二轮的牛市从998点涨到了6124点,2005年的6月涨到了2007年的10月,经历了2年4个多月,属于快牛和疯牛!

3、而第三轮的牛市行情从1849点涨到了5178点,从2013年年底6月涨到了2015年的6月,耗时2年的时间,也属于快牛和疯牛!

这一次的行情无论是快牛还是慢牛,时间也绝对不会低于2年,更何况现在从2440点的底部反击才仅仅走了3个月,所以远没有到牛市结束的时候,其实更不能严格意义上看进入了真正大牛市行情!!

对于现在的A股来看,前期涨幅较大的其实是一个金融板块,券商板块,还有大白马股,蓝筹股,以及部分概念炒作的热点个股,而其他大部分的股票还处于一个滞涨和底部区域之中!所以真正的牛市到来以后必定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花独放!

因此,好戏和重头戏其实还没有上演,不要心急!记住,股票投资好像是挖井!千万不要东挖挖西挖挖,结果哪里都不出水!情愿十年挖一口井,也不要一年挖十个坑!成功不是靠着一夜暴富,而是靠着日积月累!大仙提醒您:投资千万条,策略第一条,底部不布局,牛市两行泪!

竹子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竹子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其实现在不就是一个4年3里面的状态吗?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什么是蓝筹精选基金?

蓝筹基金表示的是该基金的资金主要是进行蓝筹股投资的基金,适合蓝筹股息息相关的。蓝筹股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并且蓝筹股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变及经济地位的升降、蓝筹股的排名也会变更。因此进行蓝筹基金的选择也是必然是要檫亮眼镜好好选择的。

从蓝筹股的行业布局来看,金融无疑是蓝筹股最集中的行业,并且金融股中绝大多数都是蓝筹股,采掘和房地产行业中大量也是蓝筹股,或者跟随蓝筹股市场表现而有表现的一些中盘股,当然也有一些小盘的采掘和地产行业股票,但并不是主流。大盘蓝筹股基金的投资策略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之下,选择行业地位突出、经营业绩良好并稳步增长,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即关注蓝筹公司,注重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以及对股东价值的创造。蓝筹股一直是不少追求稳健投资者青睐的股票之一。对于没有时间去研究股市的基金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一种选择。对于如何甄选自己合适的投资目标,也就是自己是不是要投资蓝筹基金,则可以根据下方方式进行选择。

1、首先要设定自己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评估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确定自己是保守型、稳健型还是进取型投资者;

2、其次,仔细综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项指标,如多年来的收益表现,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的能力素质、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投资风格等,从中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品种进行投资;

3、最后,请跟踪您所投资的基金,结合该基金的表现、自己的资金状况和收益目标来调整自己的金融资产组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