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因美股票,还有什么厉害的企业

2023-10-07 02:40:03 55阅读

贝因美股票,还有什么厉害的企业?

杭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杭州除了美景美女,还有优秀的企业。

阿里巴巴我们众所周知,那么除了阿里还有哪些厉害的企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贝因美股票,还有什么厉害的企业

首先我们来看最近火热的农夫山泉。

农夫山泉,由钟睒睒在1996年成立,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主要产品有瓶装自然饮用水、维生素水和红茶等,2020年9月上市。

随着农夫山泉股价的节节攀升,创始人钟睒睒也问鼎中国首富。2020年11月17日早盘,港股农夫山泉股价一度涨超8%,总市值一度超5000亿港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身家暴增至637亿美元,超越马云、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这是继9月10日钟睒睒做了半小时首富后第二次问鼎中国首富。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有点甜。短短的2句广告词,让农夫山泉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让农夫山泉成为水饮市场的老大。

农夫山泉董事长 钟睒睒

一个卖水的能卖成中国首富,水有那么暴利吗?房地产龙头恒大也在卖水,为什么呢?因为卖水比卖房子赚钱,卖房毛利率基本在30%左右,而农夫山泉卖水的毛利率达到了60%。也就是说一瓶2块钱的水,农夫山泉的毛利率就达到了1.2元。

为什么农夫山泉能成为水饮市场老大,毛利率如此高呢?

2次战役+6个爆款+水源地

2000年,农夫山泉称纯净水不是健康的饮用水,农夫山泉不再生产纯净水,转而生产天然矿泉水,于是农夫山泉变成了大自然的搬运工。更以农夫山泉有点甜突出天然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区别。

这种说法立刻遭到同行的抵制,尤其是娃哈哈。然而正是这样的争论,把农夫山泉推到台前,随后2到3年时间,农夫山泉和娃哈哈平起平坐。

2007年,酸碱水之战,矛头直指康师傅添加矿物质的做法,凭借自身的天然矿物质弱碱性水,力压康师傅,坐上了水饮市场龙头的宝座。

6个爆款分别是:农夫果园、尖叫、水溶C、东方树叶、茶π、NFC果汁。可以说农夫山泉是打造爆款的大师啊!正是这些爆款助推了农夫山泉的发展,使其一步一步成为水饮市场龙头。

水源地:千岛湖覆盖江浙沪,丹江口覆盖两湖和河南,万绿湖覆盖珠三角。

再加上庞大的销售网络(237万零售网点,4300个经销商,接近2万个销售员),低调的老板、高调的水,农夫山泉最终稳坐水饮市场龙头宝座。

再来看看监控龙头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HIKVISION)是一家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于2001年在杭州成立,主要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DVS/板卡等产品。

监控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城市路口、高速路口、小区门口、超市、甚至家里客厅等随处可见的监控设备有一半出自海康威视。

川流不息的人群,在智能监控系统下,看得清清楚楚,男女比例、年龄段等信息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后,便可精确的计算出。

那么海康威视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的呢?创新研发+资本助力+股权激励

2001年国有经济改革大潮拉开了帷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开始设立自己的盈利性单位,旗下52研究所开始尝试创业。52所工程师陈宗年、胡扬忠和校友龚虹嘉带领仅28人的团队开始创业,海康威视就此诞生在浙江杭州。

国内市场是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的国外品牌的天下。海康威视生产的监控产品并不畅销。

创新研发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全球安防意识彻底被激发了。海康威视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凭借网络传输和节约空间的优势,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

此后海康威视加大研发力度,迅速掌握了3D降噪、视频编码、Soc、ISP技术,并把前沿技术应用在产品上,海康威视不仅在安防领域站稳了脚,更是成为了该领域内最大的一匹黑马。

2006年海康威视开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专注于感知、智能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研究,近万人的研发团队最终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应用技术和产品。

数字摄像机成像的关键就是算法的调校,整个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即视频编解码技术,这些都是海康威视的核心优势所在。因此,海康威视依托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和后端产品的巨大市场优势,在2007年开始切入价值更高的前端数字摄像机领域,并逐渐在这一细分市场也占据领先地位

股权激励

在2007年11月2日,第二大股东龚虹嘉将其持有的公司15%股权转让给了杭州威讯投资。这一次转让使得杭州威讯仅出资75万元就获得价值约7560.85万元的15%股权。

2010年5月28日年海康威视上市,这15%的股权更是价值增长到61.5亿元,增值近8200倍。

这是海康威视的第一次股权激励,这次股权激励大获成功,公司的创始人、经营层获得了公司部分股权,公司高管们的利益和公司利益深度绑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发展越好,公司股价越高,市值也就越高,高管的利益也就越大,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资本助力

2010年5月28日海康威视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上市当日收盘,公司总市值达到410亿元。

通过上市融资获得了大量资金的海康威视更是如虎添翼,除了连年的业绩增长,产品研发上也加快了速度。

海康威视全面进入公安、交通、金融、楼宇、司法、文教卫、能源系统的监控领域,“萤石”打开了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的民用市场。

2013年8月27日,海康威视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07.1亿元。

2011年海康威视成为全球视频监控行业第一名,并连续多年霸占榜首。

2015年推出猎鹰视频服务器、刀锋图片服务器。

2016年推出深眸系列智能摄像机、神捕系列智能交通产品、超脑系列NVR、脸谱系列人脸分析服务器。

星光、黑光系列摄像机,更是让黑夜环境中的画面无处遁形,实现了24小时“白天”监控。

2018年海康威视与微软、英特尔、浪潮、富士康、美的等战略合作,开始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居等方面深耕。

相信海康威视在不断研发,不断创新中定会茁壮成长,再创一片新天地。

深度分析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杭州的或者其他地域,深入研发、把握机会、占领市场,定会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互联网行业的阿里巴巴、消费行业的农夫山泉、科技领域的海康威视,都是经过自己不断的研发,把握住了机会,占领了市场,成了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也成为了杭州的名片。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世界一直在变”,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一个行业的变革,厉害的企业就是善于改变,善于改革,最终调整自己最适应时代的需求。

阿里巴巴、农夫山泉、海康威视都是厉害的企业,都在自己领域内创出了一片天地,希望杭州能有更多的阿里、农夫、海康!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近股票亏了20个点怎么办?

股票亏了20%,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有些投资者就是这样,“老师,XX股票会长到什么价位?”、“老师,今年大盘能不能到4000点?”,像这样缺少条件的问题根本让人无法回答,更何况在一个时刻变化的市场中,今天判断的基础明天就可能被打破。

面对亏损或套牢,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亏损已经发生,让我们忘掉成本。重新考虑假设现在钱还没有投该只股票,我还会不会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继续持有并高抛低吸降低持仓成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赶紧清仓换股或等待时机;

第二,评估大盘指数、所在板块或个股是否还有下跌空间,空间有多大。如果遇到前期爆炒的股票,目前随着大盘调整而调整,那20%才仅仅是个开始;如果属于绩优股且没有经过大幅炒作的个股,也是建议持有并波段操作,避免过度恐慌;

第三,如果上市公司经营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例如,业绩变脸风险,被ST特殊处理风险或失去核心竞争力、资金链断裂等,要及时清仓;如果出现利空消息,但只是对公司短期业绩有影响,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那这种情况就不适合止损操作;任何一支股票均处于一个动态、灵活的变化当中,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投资原则,抓住关键点,深度思考其投资价值。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愿意上市呢?

太白观点:上市与自己靠技术发展是没有冲突的,甚至于上市还有助于自己靠技术更好的发展。

上市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意味着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能够独立坚持不上市的公司可谓是屈指可数。就目前我国情况来说,在知名公司中能够坚持不上市的,也仅有华为、娃哈哈、老干妈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当然不包括国企)。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愿意上市,是因为上市的优点非常显著,这里有以下几点:

第一,抗风险能力。

IPO上市能够融入更多资金,使公司抵抗更多风险。具体分为扩充资本与扩充债务。

1、扩充资本。

①首发上市。

首发上市本身就意味着融资。许多公司在上市多年之后,还能够保存有首发募集资金。且不说公司资金募集投向用途,光是银行利息方面,就是一笔不小收入,而这些资金的权益都是属于上市公司。例如,以上市公司贝因美为例,在2011年首发上市募集17.14亿元募集资金,仅收取的手续费就为7656.85万元。而目前的货币资金储备仅为7.225亿元,占比超过了10%。

②定增。

定增也属于增资扩股类型。甚至于这方面比首发上市的募集资金规模更大,经常用途以购买资产为主,借壳重组等都为此。例如,在2015年,曾名为金丰投资的上市公司并购绿地控股议案,以6亿总股本,增发116.4983亿股实现了蛇吞象的收购案,为此类经典案例。

③配股。

配股属于企业直接募集资金一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不同募资形式相比,配股是以全体股东为基数来配售,一般配售价格远低于市价。所以在配股实行之际,如不计划参加配股者,需要及时卖出,待配股完成后在买入,可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

2、扩充债务。

在公司上市后,在扩充债务方面,与未上市时候,有了明显的改善。具体分为,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可转债。

①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为常见借款方式,上市本身就意味着公司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公司上市后,银行对公司的授信额度也会有大幅提升。

②发行债券。

公司上市后,可以依靠市场来发行公司债券。主要依靠企业自身资质来向市场发行,也属于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

③可转债。

可转债作为介于公司债券与股本之间的一种募集资金方式。利率比债券相对要低,并且可以在具备一定条件之下转为公司股本,也收到公司的热捧。

总之,能够增加资金储备,获取更多资金来源为上市公司最大的优点。这也是许多公司为了上市一直在不断努力的根源所在。

第二,提高知名度与竞争力。

公司上市能够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有许多公司往往在公司介绍时,特别在醒目位置介绍公司的股票代码就是为了这一点。这里以浙商银行为例,距离A股上市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其官网醒目位置标明股票代码。

为浙商银行首页数据

第三,增加经济利益。

公司上市后最直观的就是能够增加经济利益。无论是公司股东还是公司管理层,经济利息的增加是最为显著的一点。

①公司股东。

对于公司股东来说,公司上市后不仅仅意味着股权溢价,同时在变现途径上变的更为便利,股份可以直接变现。例如,在每年的解禁大潮中,绝大部分股东都会在解禁后选择变现一部分用来增加经济收入。

②公司管理层。

公司管理层在股票上市后,能够采取以股权激励等方式在已有的薪酬方面,增加另一部分收入。一般股权激励的价格较为市场价折扣相当低,等于一种变相福利。这里就以伊利集团为例,在2019年8月6日对公司的管理层及员工等474人进行股权激励,授予价格15.46元为市价的将近5折,其经济利益不言而喻。

小结:从公司抗风险,增加公司知名度与竞争力及对于公司经济利益方面,上市具备有极大的优势,这也是使的众多公司为了上市不断努力的根源。

为什么自己靠技术发展可行性不高?

第一,周期问题。

周期影响对于企业的影响极其重要。在企业的发展阶段中,光依靠技术发展可能在上行周期时候差别不大,但是如果在下行周期的时候,依靠技术发展的弊端就出现了,一个不慎很容易导致企业破产。例如,在房地产近二年发展进入下行周期后,光今年就有近400家房企宣布破产,但是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却是非常有限。

第二,效益太低。

要想自己靠技术发展,就必须大量投入研发实力。作为一个公司来说,始终需要追求效益的,如果光想自己靠技术发展,却不能给股东及技术人员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公司发展模式很难维系,毕竟华为这类型公司毕竟不多见。

第三,概率太低。

从企业选择上看,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上市已经就说明了光靠技术发展的成功的概率太低。光靠技术发展,缺乏资本推动的情况下,公司成功的概率相当低,甚至有部分优质企业,都由于没有资本推动导致企业夭折。就以三鹿奶粉为例,在遭遇三聚氰胺事件后直接影响公司破产就是由于没有资本支持;反观酒鬼酒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在事件发生后虽然短期对公司的冲击非常大,但是公司依然能够在市场上继续存活发展。

小结:光靠自身技术发展的公司,在遭遇行业下行周期很难存活,并且由于效益太低,不能够给与股东与技术人员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综合以前历史来看,光靠技术发展的成功概率还是过低。这也是光靠自己技术发展可靠性不高的原因。

三鹿奶粉破产财产拍卖会

总结,由于公司上市优点非常显著,使的众多公司为了上市不断努力。光靠自己技术发展的公司,相对来说成功率太低,所以真正能够坚持不上市者少之又少。大部分来说,公司上市后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有利于自身技术发展,毕竟华为之类的为少数案例。

什么是股票的要约收购?

收购上市公司的方式有两种: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

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交易场地不同。要约收购只能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进行,而协议收购则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场外通过协议转让股份的方式进行;

2.是股份限制不同。要约收购在收购人持有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达到30%时,若继续收购,须向被收购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90%以上时,收购人负有强制性要约收购的义务。而协议收购的实施对持有股份的比例无限制;

3.是收购态度不同。协议收购是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大股东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订立合同收购股份以实现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所以协议收购通常表现为善意的;要约收购的对象则是目标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股份,不需要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因此要约收购又称敌意收购。

4.是收购对象的股权结构不同。协议收购方大(相关,行情)多选择股权集中、存在控股股东的目标公司,以较少的协议次数、较低的成本获得控制权;而要约收购中收购倾向于选择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以降低收购难度。

5.是收购性质不同。根据收购人收购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上市公司收购可分为部分收购和全面收购两种。部分收购是指试图收购一家公司少于100%的股份而获得对对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它是公司收购的一种,与全面收购相对应。

协议收购

收购人与上市公司特定的股票持有人就收购该公司股票的条件、价格、期限等有关事项达成协议,由公司股票的持有人向收购者转让股票,收购人支付现金,达到收购的目的;或收购者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签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从而达到控制该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购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被称为协议收购。

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要约收购

要约收购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

主动要约收购(自愿要约收购):

主动要约发生于收购人在多种收购股票的渠道中主动选择了要约收购这个渠道(其他购买股票的渠道包括:股票市场直接购买,从其他大股东手里协议购买等)。例:恒天源在2015年要约收购贝因美20%股份就是此种类型。

被动要约收购(强制要约收购):

被动要约发生于拟收购股东在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达到30%以上时(2种情况),就需要对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这是一种义务,因此是被动的。

根据收购守则,以下2种情况都会触发强制要约:

1.当投资者或一致行动人因股票购买行为导致其持有上市公司投票权比例由低于30%,增加到高于30%;

2.原持有不少于30%、但不多于50%投票权,持股比例与12个月期间所持投票权的最低百分比相比较,增加超过2%的情况下。

例外情况:

有些收购人在持股达到30%时,具有不需要发出要约收购承诺的特权,这种特权的类型很多,但基本上可归为五大类:

1)收购人增持股票达到30%是来帮上市公司改善经营情况的,就可以豁免要约收购的义务;

2)收购人虽然增持股份达到30%,但属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没发生变化;

3)收购人被动持股占比超过30%,由于意外因素,比如上市公司注销股份、继承股份、证券公司承销股票没卖出去自留等情况;

4)持股人本身持股很多,现在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每年少量购买;

5)持股人认购了新股超过30%,且三年内承诺都不会卖出。

要约分为全部要约和部分要约两种:

部分要约收购指的是收购人承诺收购其他持股人手里股份的一部分股票,但是不能少于5%。

全部要约收购如同字面意思,收购人将收购全部持股人手中的股票。但是如果全面要约收购完成,那么这个上市公司就被私有化了。万达商业从香港退市就是走的全面要约收购模式。

收购人何时有选择:

1.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继续增持股份的,即触发要约收购义务,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协议收购

(1)正好等于30%

如果收购人恰好在30%的时点上停下来,并不触发要约收购义务。如果继续增持股份的,收购人可以采取“部分要约”的方式,当然收购人也可主动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2)直接超过30%

如果协议收购导致收购人持有目标公司的股权一下子超过30%,如果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豁免条件,则中国证监会可以豁免其以要约方式增持股份或者豁免其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对于未取得豁免的,投资者可以在接到中国证监会不予豁免通知之日起30日内将其或者其控制的股东所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减持到30%或者30%以下(以避免触发强制要约义务),否则,投资者必须向目标公司除协议转让股份的股东之外的“所有剩余股东”发出收购其手中“全部股份”的要约(触发了强制性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要约收购的价格:

监管机构的规定主要是保障收购人出价不能太低,否则就无法保护其他的投资者。收购人提出的收购价格不能低于收购人前6个月买入该公司股票的最高价格,另外如果收购价格低于公告日前30日的平均加权价格,也需要做合理的说明

母婴概念?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发,人口政策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因此母婴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会很可观,母婴概念股将会长期受益,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概念股票,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母婴概念股票

一、母婴概念股票有哪些?

1、金发拉比:公司招股书显示,婴幼儿服饰棉品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占公司产品销售总金额的76.98%,近三年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75%~80%之间。

2、康芝药业:顺利进军以生殖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儿童健康产业。之后斥资3.5亿收购中山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延伸发展儿童大健康领域。

3、三元股份:公司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是中国北京地区最大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公司作为中国四大液体奶品牌企业之一,在业内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

4、世茂股份:上海世茂世天投资有限公司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世茂世天公司经营类型丰富,有“少儿瑜伽”、“儿童书法”等幼儿教育课程。

5、中顺洁柔:公司生产棉花柔巾,干湿两用、柔厚亲肤,可做化妆棉、洗脸巾等个人清洁护理产品,特别适用母婴尤其是新生儿、女性消费人群。

6、人福医药:公司的纳布啡、舒芬太尼、芬太尼均可用于无痛分娩,有助于二胎计划。

7、仟源医药:拥有维生素AD滴剂(贝特令)、保灵孕宝口服液、保灵牌孕多维片、保灵牌孕妇钙咀嚼片等母婴医药产品。

8、伊利股份: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业龙头,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以金领冠睿为新品代表。

二、母婴概念龙头股一览表

4月29日早盘,母婴概念股再度拉升,截至发文,高乐股份、金发拉比涨停,贝因美、威创股份等跟涨。新生婴儿的增量将使整个母婴产业链需求量大幅提升,带来相关行业及公司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理念,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随着新生代父母成为市场主体,母婴相关金融服务等将迎来一轮需求扩张。关于母婴概念股票有很多,想要投资这一板块的一定要对此有所了解,慎重做出选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