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什么跌,2018年是否是中国股市走牛的开启之年

2023-10-04 01:00:04 78阅读

中国股市为什么跌,2018年是否是中国股市走牛的开启之年?

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提问者认定当前没在牛市中,春节前股灾式下跌,打碎了小散股民的信心。

分析2018年的股市,我们要按指数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一个公正的结论。

中国股市为什么跌,2018年是否是中国股市走牛的开启之年

1.上证指数。上证指数从1974点区间上涨到5178,走了一波快牛。

从5178到2638,走了一波垂直调整,俗称股灾。

从2638到节前高点,走了一波慢牛,K线舒展平和。

最后两根K线,是朦朦胧胧,没有方向的状态。

从上证指数看,不具备走大牛的形态条件。

2.创业板指。

从图形看,创业板指4370下跌以来,从暴跌到阴跌,一直处在熊市调整中,个股下跌绵绵未停止。诸多个股已经来到了历史底价附近。股市中有句话,调整充分就是利好。在基本面支撑情况下,总不能把股价跌没了。

股市要走牛,我认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技术调整到位,也就是上面的技术分析。从上面分析看,上证指数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况且以茅台为龙头的蓝筹股在2017年走牛充分,有修正要求,挤压了上证走牛空间。创业板经过长期下跌,人心思涨,股价在历史低位附近,也受到一定支撑。

二是基本面支持。基本面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也包括股市政策和金融政策等。

三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包括股票供给,当前注册制推迟两年,可以理解为股票两年内不会漫天飞来。股票供给大幅增大预期降低,具备一定走牛条件。还包括资金供给,当前人们的基本认识是股市不缺钱,缺信心。

综合技术面和基本面分析,我认为市场不具备全面牛市条件,上证指数休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票具备发动一波行情的能力,具备启动牛市行情的基础。

以上分析只是个人观点,不作操作指导,欢迎各位大虾批评指正,一起论证。

中国股市有投资价值吗?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谁弄清楚中国经济,谁就能得诺奖。其实,中国股市的“谜团性”也不亚于中国经济,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熊长牛短。中国经济十年以近两位数增长,匹配的却是股市十年零涨幅,这是一个让人很难接受的事实。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最近跟网友交流的时候反复说,“蓝筹股有投资价值”,这是因为蓝筹股东最多,相当于稳定最广大的人心。但是蓝筹是否真的有价值?在经济周期的转换中价值如何体现?这是令人存疑的,现在国外投行纷纷看空中国蓝筹的代表——银行股,他们看空的理由并非扯淡,而是有相当合理度。

中国股市到底有没有价值呢?还是有的。一级市场太有价值了,二级市场没价值。就像一块蛋糕,再拨人吃,头拨人太狠了,吃得连渣都没有,甚至还赊账打了白条让后拨人负担。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资产证券化定价的过程中,一级二级市场之间没有一个合理的价值分割机制。即使在严重的扩容抱怨下,发行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依然是高市盈率和超募发行,一级市场定价朝着PE100倍的高度“奔去”,二级市场的股民还有玩的必要吗?

产生这个问题,很多人说审批不合理,询价不合理,将发行权给交易所、上市公司和券商就万事大吉了,证监会只管监管。但是我们从这个博弈转换中,看不出这样做一定会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因为它的逻辑是:让更多的股票上市那么就会自动产生股票的投资价值!这个逻辑真是太奇怪了。相反,很多股民将股市萎靡的原因归为了太多股票发行了。太多股票发行竟然没有将发行价格打下来?这已经证明了这种逻辑的破产。

在一个经济高增长、货币政策泛滥、储蓄率奇高、通胀奇高(逼迫储蓄搬家)、没有足够的债券市场存在“分流资金”压力下(承担资金保值工具),股市的二级市场一定是没有价值的。股市的一级市场享受了奇高的“溢价”,道理很简单,经济高增长一定会带来非常乐观的“证券化定价模型”,上市和企业其实是很一般,但是在热烈的预期上会给予一个较高的期望,从而在一级市场发行获得了高市盈率,企业超募了很多很多钱,相当于一次性地吃干净了。二级市场的企业价值增长则来自于企业未来的提升空间,而这个企业自身“内功”非常有限,意味碰上二级市场没任何空间,股民付出的只能是眼泪。

如果想让股市二级市场真的有价值,对应的是,资金首先不能廉价,即货币政策要收缩,通胀要控制,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下调会带来一个悲观的“证券化定价模型”,过度悲观会打压企业的真实价值,让一级市场的吃客们不会那么疯狂,从而产生二级市场“便宜货”效应,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通过长期持有来兑现“便宜货“的价值。另外,债券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股市的压力和鞭策,如果二级市场空间有限,老百姓和基金不如买债券,这使得一级市场的吃客们会收敛和自觉很多。

所以,降低股市交易费用、强制退市、改革发行、加强公司治理、严格监管,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并不自动产生股市的整体投资价值。股市现在还没有价值,但是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和悲观的上升,一级市场的吃客们得到教训,那时候股市整体才有价值,而在那时候,理性的一二级市场价值分割的规则才会真正建立。

中国股市近十年出现过哪些重要的事件?

A股近十年出现的重大事件有好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1. 2014~2015年牛市行情,

2. A股实施熔断制度,

3. 2015年清理场外配资,A股暴跌,

4. 金融去杠杆,许多公司大股东质押爆仓,

5. 长生生物退市,因主营产品质量造假,

6. 上市公司商誉资产引发业绩“暴雷”,

7. 科创板挂牌交易

8. 在科创板,创业板实施注册制,

……

中国股市怎么会连着跌呢?

最近股市连续回调原因主要在于:首当其冲就是IPO如中金、蚂蚁集团等大市值抽血严重,其次节后大涨两天140点,资金有获利为安的需求,最后根本原因就是主力要清洗节后踏空赶场资金,这些大多数对牛市意志不坚定,喜欢追涨杀跌,一遇到调整容易交出手中的筹码。

大盘目前总体在3174~3458箱体运行已经三个多月,节后大涨从3218点直接最高涨至3371点,总共163点,而尤为节后两天就涨了140点,这些节前布局的资金都有所获利,而一旦遇到调整就有获利为安的需求,特别是中短线资金。大盘3371点面对的就是本轮破位两个多月倒三角结构第一缺口压力位置,其压力套牢明显,而且3371点又在箱体结构中枢位置3316上轨,遇阻回踩动作更加夯实底部区域,还能清洗节后赶场踏空资金,何乐不为呢。

总的方向:W双底结构形成概率接近八成,等大盘再次突破W双底第一根颈线位置3356之上,而目前三浪中2浪C浪回调可能在9月30日3202点结束,正也是是三浪三主升行情的起点,目前是三浪三初期阶段,初期犹疑盘整,更有利主力吸筹调整,全面布置战场,为三浪三主升行情做最后的准备,而此行情只会快,不会慢,类比于七月初3000点至3458点仅有9个交易日。作为投资者我们就持股待涨,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码字不易,原创辛苦,如有喜欢,麻烦点赞关注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今年还是五穷六绝七翻身吗?

A股市场上说的“五穷六绝七翻身”,是指每年的5、6月份股市进入下跌通道,一直到7月筑建完底部,随后开始稳步拉升,这种说法主要是投资者的经验总结,目前来看并没有理论或是历史数据支持。

历年历史数据分析

我们通过选择2015年-2019年这五年5-7月份的历史涨跌数据来分析,可以看到,近五年来,A股市场在这三个月中的表现其实涨跌参半,每个月份都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上涨或者下跌趋势。

虽然5、6月份的市场跌幅确实比7月份更多,但并不是每年都是如此走势,例如2015年5月市场上涨3.38%,而7月市场则下跌了14.34%。所以,“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是没有数据支持的,只算是预测市场走势的一种方法。

“五穷六绝七翻身”的潜在原因

但市场会产生这一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来由的,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于每年1-4月份各大上市公司会公布年报,所以不少股票会由于年报的利好产生一定幅度的上涨,带动指数上升。

4月结束后,大盘会进入调整期,此时震荡、洗盘、甚至下跌都很普遍,再加上每年这个阶段市场比较缺钱,所以指数有所回落是非常正常的。7月份当市场调整完以后,也就整体有了上涨的动能,加上上半年半年报的公布,此时的市场开始炒作热点和各种利好,这也使得 每年的5、6、7月份的走势似乎存在一些规律。

今年A股市场的发展趋势

就今年5月份目前市场的表现来看,截止5月15日,上证指数上涨1.63%,指数层面未出现五穷的迹象,相反的,由于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A股市场表现低迷,今年的5月算是目前为至表现最亮眼的月份。

在外围市场方面,目前外资看好中国中长期股市的意图明显,最近几个交易日持续净买入A股股票,整个市场的科技创新板块,比如芯片,5G以及金融业板块如银行、券商等都在缓慢爬升,整体市场的赚钱效应相当不错。

最近两会正在召开,接下来一到两周股市会处于较为维稳的状态,再从现在市场的表现推断,5月剩下的交易日里,各板块和个股表现仍然乐观向上,大概率会以上涨为主。

综上所述,2020年应该没有无穷六绝七翻身之说。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添加关注,好运常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