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3是个什么年
2023,2023是个什么年?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传统上又被称为“金兔年”。由于金年闰二月,所以在农历的一年里有2个立春。故称为双春年。
终于可以挥别戴了三年的口罩,即将迎来万象更新、好事连连的一年。
那么,2023年,我在新年第一天的朝阳下,在春风里,默默对自己许愿: 1、愿你有一双婴儿眼,仍保有天真和温柔; 2、愿你有一颗少年心,仍相信勇敢和自由; 3、愿你有一股青年气,仍能在风雨中争斗; 愿你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目光所及皆是美好!即使以后当你遇到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也能不忘初心,记得为什么启程。在风雨中,吟唱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你以为世间寒凉的时候,总有一个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欢。当你以为世界无奈的时候,总有一段情,惊艳时光,温柔岁月。当你以为世界荒芜的时候,总有一些文字,拨动心弦,抚慰灵魂。 最后,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2023年是双春年?
2023年是双春年,老话说“春打五九尾,春寒冻死鬼”,2023年春季倒春寒严重吗?
为什么2023年是双春年呢?
双春年指的是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节气,并非指的是有两个春天。因为一个春天是三个月的时间,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1个节气,也是春节到来的第1个节气,按照风水先生说,立春才是我国农历年开始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起阳气上升,太阳才不断地升高。
由于2023年闰农历2月,所以2023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节气。2023年立春节气到来的日子为2023年正月十四,2024年立春的节气为农历2023年十二月二十五,因此2023年被称作为双春年。根据这样的规律,2024年是无春年也叫寡妇年。
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也就是我国采用的阴历每个月只有29天或者30天,而阳历每个月约有30天和31天,一个月比阴历要多出一天的时间,一年要多出11天的时间。这样每三年就会使得阴、阳历相差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三年几乎闰一个农历月。
就是按照我国的历法来计算一般阴历年每19年的闰7年。阴历年每年的时间共12个月354天,阴历年闰年时间为13个月共384天。“三闰两不闰,一年两头春”,也就是说只有这种农历闰年的年份,才会出现一年两头春的现象。
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春寒冻死鬼”是什么意思呢?
立春节气的到来日子,对于阳历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是在阳历每年2月3~5号之间。对于阴历的日子是不固定的,有的是在春节前,有的是在春节后。
可立春节气还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日子,那就是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或者是六九的第1天。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或春打六九头”,从这方面来说是非常固定的。
五九是数九严寒天中的第5个9天。每年冬天都有数九的天气,共计有9个“九”。“夏至三庚入伏,冬至壬日数九”,就是到了冬至节气后第1个任日,作为数九的第1天,也作为一九的第1天。
但现在大多地方改变了这种壬日数九第1天的说法,一般是以冬至作为数九的第1天,第1个9天叫一九,第2个9天叫二九……依次论推,九九八十一。
我国流传着《数九歌》,也被称作为《数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耕牛遍地走。描述了数九寒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立春与数九天气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立春节气到来这一天,一般是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1天。因为五九、六九天河边看柳,这个时候河边的柳树已经发芽,也表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了。
“春打五九尾,春寒冻死鬼”意思是说,立春节气在“五九”最后一天到来,预示着春天非常寒冷,会出现严重的倒春寒,天冷的感觉就像鬼被冻死一样。
为什么说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到来,会出现倒春寒,天气非常寒冷呢?
一年当中最冷的是三九、四九,而立春节气在59的最后一天到来,也就是立春刚刚脱离了最寒冷的天气。俗话说冬天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这个季节是下大雪的季节。到了五九尽管天气暖和了,但是冰雪融化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的热量,地表还是天寒地冻,这样的春天更加冷。
立春标志着春天来了,但并意味着是春天的气温,依旧是春寒潦草,寒意浓浓,甚至下雨下雪的天气非常多。
倒春寒就是指的春天里出现持续的阴雨连绵天气,或者是雨夹雪造成的长期低温形成的冻害。倒春寒对于发芽和开花的植物非常不利,对于越冬植物刚刚返青也是不利的。尤其近些年来,我国好多地方倒春寒都会出现雨雪的天气,尤其大雪纷飞,把果树花冻死了,把新的嫩芽冻干了,造成严重的粮食、水果、蔬菜减产。
2023年是双春年,闰农历2月,有没有倒春寒?倒春寒严重不?
上面已经解释了2023年是双春年,而且海润农历的2月。就是2023年立春节气到来为正月十四,“出九”的日子为农历二月二十一。由于2023年闰农历2月,立夏的日子为农历三月二十二。这种现象就表现出了春天比较寒冷,而且刚刚暖和了,结果又到了夏天,也就是春脖子比较短。
一首儿歌唱得好,“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说明阳春三月还应该是盛春的季节,结果闰农历的2月,竟然进入了夏季。
今年春季在1月和两个2月中天气是比较寒冷,所以会发生倒春寒现象,这一点毋庸置疑。其实倒春寒现象每年都发生,无非是影响的范围大小,冻害程度问题。一般我国黄淮及以北的地方会出现倒春寒,对于南方很少出现。
2023年春季三个月基本上是比较寒冷的,而且处在低温的农历1月和2月的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倒春寒。对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本身农历的1月和二月天气就比较寒冷。
农村谚语“两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意思是说双春年加上一个闰月,这一年就会发生严重的倒春寒,秋季又会发生严重的秋旱。
根据老祖宗的谚语来看双春年,的确年轻不是特别好。“双春夹一冬,黄豆贵如金”、“双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双春夹一冬,带毛的贵如金”等等都描述了双春年,因为春季倒春寒严重等现象造成粮食减产。
综上所述,2023年是双春年,闰农历的2月,春季会发生严重的倒春寒。“春脖子短,农事往前赶”,所以明年春天非常短,就进入了夏天了。
身边很少听到有新冠疫情了?
我认为新冠疫情结束了,因为从三月份以来,再没有听说谁得新冠,就连感冒的人都少了,三月份以前经常听说某某某得新冠了,这种情况好像没有了。
有时去赶集,或是去超市买东西,人们不再躲躲藏藏的了(以前人与人之间都会保持一些距离的),戴口罩的人也少了很多。
得新冠最多的时候,是年前年后那些日子,有二十多天,那段时间里,差不多人人都被感染了,没有得新冠的人少之又少。
出了二月(农历二月),得新冠的人渐渐地都康复了,以后就很少听说谁再得新冠了,就连我这个“病秧子”(基础病特别多,首先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心脏病,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再就是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康复之后也没有第二次感染,所以,我认为,新冠疫情结束了。
不过,我们还是要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消毒,出门戴口罩,人多的地方尽量少去,你们认为呢。
图片源于网络
2023年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2023年在公历上来讲,是从1月1日元旦之日开始算起,至12月31日为一年的结束。
从农历上讲,2023年是农历干支的癸卯兔年。农历癸卯年是从2023年的1月22日正月初一春节日算起,到2024年的2月9的农历腊月三十除夕日止。
兔年的生肖属相是以2月4日立春节气时刻为分界点。立春时刻前出生的人,还是属上年的属相虎;立春时刻以后出生的人,其生肖属相为兔。
2023年我们还能回家过年吗?
按照目前的策略来看,2023年应该可以回家过年,只要做好防护,回家并不困难。目前,在医疗水平较为发达,放开意愿比较强烈的广州、重庆、石家庄、成都,都有逐渐放开的意愿。
这些地方的感染人数非常多,但绝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所以人们对于奥密克戎病毒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从奥密克戎的恐惧中走了出来,逐步恢复生产和发展。
当然,逐步放开并不是躺平,各地肯定还是会对奥密克戎病毒传播进行最大努力的防范,尽可能造成感染,并且一定要注意杜绝医疗挤兑。
当然,奥秘克戎病毒对于青壮年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有心脑血管之类的疾病的人,还是有一定的危险因素的。
我们坚持防范了三年,一直等到奥秘克戎病毒的毒性减弱,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防护工作,戴好口罩,清洗手,没有禁忌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应该积极地接种疫苗,做好自己及家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