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涨,今天8月29日

2023-10-01 18:20:03 76阅读

美股上涨,今天8月29日?

总体来说,美股和A股现在根本不是一个节奏,两者不是齐涨共跌。两个市场有太多不同,历史不同,交易规则也不同,社会环境制度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诧异,所以,美股与A股哪个跌哪个涨,只能作为参考的角度之一,而不存在必然联系。而且在疫情的影响下,过去的交易节奏都打乱了,美股有美股的走法,A股也有自己的走势特点。无论怎样,A股走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不一样的自信的自我这才是关键的。

有些东西可以借鉴,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但毕竟不能完全复制。世界经济是普遍联系的,讲究的是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可是现在人家啥都优先,这就有点不好弄了。什么都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别人,这种情况下,真是令人无可奈何。

美股上涨,今天8月29日

不管怎样,A股还是该怎么走就怎么走,按自的节奏来,至于下周,周一,好赖这周五带量收中阳,目前来看,基本宣告暂时跌势的结束,目前处于起涨的状态,下午无论怎样,也有一个惯性在,毕竟有资金进来了,想退潮也没那么快。总之是一半乐观一半谨慎,好比是一个拳击手,一拳出去,一拳防守。一半欢乐,一半清醒。在想着进攻的同时,留几分谨慎。

欢迎关注【交易与感悟】头条号,这里会持续给大家更新好文,欢迎大家评论转发收藏点赞,谢谢!

为何2019年转向降息后?

上面是标普500指数月度的市盈率,我们看到,在2009年这个市盈率是120倍,而如今是20倍左右。如果我们将标普历史市盈率统计长一点,大约就是下面那张图:

而如果我们看标普500的指数表现,大约是如下情况:

来,我们来做数学题,如果10年前股价10元的时候市盈率100倍,而如今股价40元的时候市盈率20倍。说明十年前每股利润只有0.1元,而如今的每股利润是2元钱。排除各种因素,美国企业就这标普大约利润增长20倍。你说美国股市涨十年,是否有道理?

股市的本质是基本面,而不是政策,美联储的政策特点也是秋收冬藏,之所以加息,是因为企业利润表现出色,失业率不高,那么在这个时候紧缩一下,延缓经济过度扩张,防止经济出现通胀这个理由是充分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带动了美国企业利润的大幅度增长。

1、基数低。在2009年美国经济遭遇次贷危机,其企业盈利能力本身就是失常的。

2、奥巴马政府的刺激政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政府负债比率的上升,这些钱都用于刺激:

3、技术创新。影响美国能源结构的页岩油革命,以及科技巨头持续不断的产生。

4、成熟而理性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就是用脚投票,资本市场支持技术,那么就会有技术,烧钱的方向决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同时理性的估值又使得投资人不会过度炒作。如果炒作比等待技术更赚钱,技术则很难产生。

5、国际资本考虑周期因素。认为美联储加息会让美元升值,所以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制造繁荣。

以上是美股前十年企业盈利改善的原因,企业利润改善,才是美股的原动力。

再来说降息,个人的结论是,如果经济要衰退,其降息也是徒劳的。降息会提高资产价格,包括房产,大宗商品和股票。但是降息并不能提高生产率。如果上面5点没有效果了,那么降息就是一把降落伞,降落伞不会飞,你总要落地,但是可以落地慢一点。

当然,降息依然可以延长繁荣,但是对应的,降息带来的繁荣源自于杠杆率的提高和货币的贬值。全球周期,本质上是债务周期。每当债务高企的时候,危机也就离我们不远了。所以,实际上随着降息预期,美股暴涨的同时,黄金和比特币也在齐飞。美国国债,德国国债和日本国债交易也很拥挤。德国国债和日本国债已经多次负利率了。这并不是正常的现象。

总体上美联储还没有降息,虽然在释放信号,如果降息,个人预计美国的繁荣将在延续1年-2年左右(特朗普如果继续奉行保护主义,预期会崩得更快),当然最后的资产泡沫往往是最疯狂的,诸如07年-08年。之后,全世界人民要小心高台跳水。

A股与美股有什么联系?

问题:A股与美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美股能影响A股?

下面,由我烽火雄狮来分析分析,你切慢慢听:

分析:自从有上证指数以来,大部分时间段美股和A股的走势还是正相关的,只不过A股的弹性要明显比美股的弹性大很多。A股为数不多的几次走出独立行情。都是人家继续上涨,A股横盘或者是持续下跌。当然这可能也是由于A股总是过度上涨,需要更长的下跌来消化的原因。有人调侃说,美股涨,A股涨不涨我不知道。美股跌,A股一定会跌。这一点确实是有历史依据的。

本次疫情,中国明明已经控制住了,而全球市场显然是受疫情的影响才下跌的。但A股依然跟着跌了,也就并不意外了。

近期同为下跌,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美股的下跌幅度远超A股,直接跌到了本轮上涨趋势的起点。A股虽然只跌了10%,已经算是非常坚挺了。A股和美股本次下跌的区别就在于人家是从山顶上往下跌,我们是从坑里往下跌。惨烈程度自然是不同的。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全球市场的关联度还是非常高的,A股想要走出一波独立的上涨行情,近期之内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长期准备。

有人说觉得市场要不行了,我卖了,等过一段时间见底了我再买进不行吗?

现在离场,大盘继续下跌,比如跌到了2600点,你肯定非常庆幸。如果跌到了2400点,你一定觉得自己是股神。我想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忘记或者不敢做一件事——建仓。历史数据也告诉我们,每一轮市场见底的时候,成交量必然是地量,哪有散户敢进场。大盘触底上涨后,你可能觉得这只不过是一次反弹。也许涨到了3000点你才反应过来,上涨的趋势已经开始了,你迫不及待的重新上车,说不定大盘又回调了,也许你又有机会再次成功“逃顶”,然后再重复一遍上面的流程。散户都是这么赔钱的。

在赌场上亏得血本无归的赌徒都曾经赢过,都曾经正确过。

投资是很枯燥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如何看待最近一段日子美股的频繁涨跌?

最近美股的频繁涨跌主要是由于美股大跌后市场的情绪化交易所造成的。

根据我多年的市场经验。这种情绪化来源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美联储的降息刺激,导致资本市场的解读出现了分歧造成了短线的剧烈振荡。

因为疫情在美国不断扩散,根据今天的消息,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已经停课转为在线授课,而这是受疫情影响美国第一所大学线下停课转为线上授课。

这个信号也预示着越来越多的学校或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停课转为线上授课。这种疫情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也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抛盘压力,而美联储的降息利多股市,这就产生了资金的博弈,形成了短期的剧烈波动。

技术面的前期缺口压力也是造成短期剧烈波动的技术面因素,面对这样直线下降的跳空缺口,站在技术面考虑这个位置的压力巨大,短期的调整时间不够,突破缺口的能量也就不够,所以一旦到这个缺口位置就有大量抛盘出现。

如果未来全球疫情得不到控制,将会不可避免的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美股也不可避免的会跌入熊市,这也是资本市场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导致美股在大跌后振荡加剧。

美股三大指数接连大涨?

突破新高是有可能的,但是你说还能涨5000点,甚至10000点吗?我觉得是完全不可能的,并且大概率美股会走出一个大回调,甚至熊市的走势!原因有几点:

第一,美联储议会已经开始考虑降息,而不是加息的问题!

一旦美联储开始考虑打开降息通道的时候,往往意味着美股要走弱了,甚至调整了,我们回顾美国几次大跌的走势之中,基本都是出现了一个降息通道,为的就是缩短美股调整、走熊的时间和空间。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降息13次,将利率从6.5%下调至1%;

2007年9月份,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时,持续至2008年12月,美国联邦利率从5.25%下调至0.25%。

而在这几次的降息通道之中,美股分别经历的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崩塌危机的下跌,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下跌,并且黄金的走势上涨了30.3%和17.28%,避险情绪很浓!

所以,一旦美联储开始考虑打开降息周期了,那么也就说明美股离大跌不远了!

第二,就是高位横久必跌的事实!

美股的几次下跌,都是出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条件:

①一个就是都是走出了几年的大牛市行情;

②另一个就是,都是在牛市的尾声,牛市的高位出现了长时间的横盘;

2000年的美股下跌之前,横盘了将近2-3年的时间,最后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2008年的时候,美股在高位横盘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后,出现了大幅度的熊市行情。

而如今,美股从2008年创出高点以后,已经横盘了将近1.5年的时间,并没有打破箱体,势必是有大量的资金在获利了结,甚至避险,那么未来走熊也是一个大势所趋!

第三,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避险和撤离

对于目前的美股情况来说,大批的机构资金,聪明资金已经开始撤离,甚至开始寻找许多更有价值,风险更低的地方布局。

而对于高盛和摩根来说,也已经开始唱空美股,甚至有意做空美股!!

更值得关注的是,伟大的股神巴菲特已经让自己的可投资现金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位置!可想而知,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在对于美股的担忧,甚至避险!!

结论

一名优秀的投资人可以预计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不一定知道何时会发生。重心需要放在“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上。如果对“什么”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对“何时”大可不必过虑。

我认为,现在的美股,是完全风险大于机会的,至于何时开始下跌,我们不必在意!甚至就算创出了新高,这个高度也是有限的!所以理性,聪明的资金应该懂得不赚最后一个铜板,而静静地等待大概率事件的发生!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