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上市公司龙头,哪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高通

2023-09-28 22:35:03 66阅读

量子科技上市公司龙头,哪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高通?

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国内的芯片公司,哪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高通?

芯片行业是一个堆技术、堆资金的行业。美国的高通、英特尔、博通等芯片公司都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才发展成今天的规模。近段时间的中兴通讯被制裁事件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落后就挨打”的残酷事实,对于国产自研芯片有了更多的期待。

华为

目前来说很多人会想到华为会成为未来的高通,确实是这样的,华为最近两年的自研发处理器麒麟970处理器和麒麟980处理器,已经慢慢的跟上了苹果和高通的脚步。

量子科技上市公司龙头,哪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高通

华为的手机基本用的都是自家的海思麒麟芯片。目前的麒麟980芯片是安卓阵营中唯一可以媲美高通骁龙845和三星Exnoys9810的国产芯片,性能强大、AI加身,体验相当出色。

华为也是国内第一家自研芯片的手机公司,多年前通过收购海思公司实现了芯片的自给自足,现在看来眼光也很超前。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和投入,在手机芯片行业,华为是目前国内毫无疑问的老大。期待华为继续扩大投入,做精做大,不仅可以自用,还能照顾国内的其他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友商兄弟。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宣布收购中天微公司,正式进军芯片研发,让国人无比振奋。据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透露,阿里巴巴早在4年前就已经布局国产芯片自研,不得不佩服马云同志超强的眼光和前瞻性。

阿里巴巴进军芯片行业,有其天然的优势。首先当然是资金,马老板不缺钱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阿里市值5000亿美金,可以扛得起芯片领域动辄千亿的投资。其次就是阿里巴巴的强大技术实力,这点不容忽略,并且阿里巴巴的技术实力完全不弱于他们的商业实力,只是在水面以下,大家没察觉而已。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全球第三,国内当之无愧的老大;阿里的云OS也已经做了将近8年,蓄势待发。在接下来的物联网时代,阿里巴巴也走在了前面,物联网时代离不开芯片的支持,所以阿里巴巴做芯片有优势,更是趋势,阿里肯定会在芯片领域给大家带来很大的惊喜。

紫光

这家低调的公司近几年频频由于大手笔收购进入公众视野。其实紫光一直在默默的研发芯片,紫光的策略是自主创新+国际合作。自主创新就是自主研发,打造国产存储芯片;所谓国际合作基本上就是靠收购了,展讯、新华三都已经进了紫光的口袋。前段时间,紫光集团又重磅抛出了未来10年在芯片投入1000亿美金的宏伟计划,真准备要大干一场了

兆易创新

这家公司目前是国内芯片设计产业的领先者,和华为、中兴、中科院均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还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参与,极有可能成为市值上千亿的芯片上市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业务为闪存芯片及其衍生产品(代码型闪存芯片NOR Flash 和数据型闪存芯片NAND Flash)、微控制器产品(MCU)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

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公司2017年营业总收入20.2亿元,其中存储芯片占比84.54%,销售收入17亿,微处理器占比15.33%,销售收入大约3亿元

总结

以上几家是最有可能在国产芯片领域做大做强的,无论哪家成为NO.1,我们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不再受制于人了。个人觉得华为成为国产芯片老大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华为自研发的处理器,目前已经算是商用了,而且在手机端使用了很久的时间啦!不管是从经验,还是设计,以及工艺方面都算是翘楚。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和观点,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

回答完毕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正在看问题的你

做云计算的公司这么多?

如今,阿里云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平台,甚至跻身进了全球前三甲。能够在这么多的云计算公司中脱颖而出,正如王坚所言,与当年阿里对云计算的坚持和远见不无关系。

首先,理念与远见先人一步。当年国内互联网行业三巨头BAT的三位掌舵人,分别谈了他们对云计算的看法。这其中也只有马云认为应当立即着手好好做,于是阿里最早开始做,然后有了阿里云。

其次,最重要的核心优势还是在于技术牛。阿里云堪称是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的先驱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操作系统“飞天”,这也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性能最好的大规模操作系统,更是获得了国家电子学会15来年颁发的首个特等奖。而基于飞天研发的诸如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科技产品也都有效地推进着城市建设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然后,科技投入高居首位打下坚实基础。一直以来阿里都深刻明白只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会有核心竞争力,因此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可谓是下足血本,更是大手笔投资1000亿成立了 “达摩院”,阿里的研发投入在BAT中也居首,作为阿里技术输出的重要窗口,阿里云的科技实力想不强也不行了。

此外,阿里的云的安全保障服务让客户信赖。阿里云可是第一家强调“保护客户数据安全”的云计算厂商,在安全方面做得十分出色,深得用户信赖。比如,阿里云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审计报告覆盖所有德国C5标准基础要求和附加要求的云服务提供商。早在2013年,阿里云即获得全球第一张CSA STAR 金牌认证,打破了对中国云服务提供商“输在起跑线上”的偏见。2016年,全球首张ISO 22301国际认证也花落阿里云。

拥有以上这些优势,阿里云成为第一自然是情理之中。

为什么感觉在科学史上理论物理学家的地位比化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等其他学科专家要高?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物理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最根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微观从费米子玻色子,宏观到我们的宇宙。物理学是所有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数学是物理学的工具。

理论物理学家,可以说是物理学家中算命大师。他们用朴素的哲学做指导,用精美的数学做工具,用理性的大脑做归纳和演绎,用纸和笔就可以预言星系的运动,看不见的电磁波,时空的变换,和对称的粒子。他们站在了自然科学金字塔顶尖的那部分,所以引人注目。

化学这门自然学科,从门捷列夫之后,就走到了尽头,慢慢地成为被物理学所替代的第一个自然学科。

生物和生命科学,一步步沿着神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方向深入发展,在漫长的将来,它会成为被物理学替代的第二门自然学科。

数学是人类挑战自身智慧极限的一门科学。可以成为所有自然学科的研究工具,也可以成为一款智力游戏。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一样,都是站在自然科学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

这几位就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神一般的存在。

为何万科和恒大市值不如海天酱油和海底捞?

万科一年卖掉多少套房子?全世界一天消耗掉多少瓶酱油?虽然是调味料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两者本不是一个消费数量级的又是一个跨界对比。本身就没有可比性,又不可同日。

消费等级为衣 食 住 行 。古语民以食为天,食安而居定。吃永远摆在住的前面,买不起万科房子的人比比皆是,但每天要用酱油调味原本不易的生活,给生活增加些美味可口的味道确实每日必不可少。

海底捞作为火锅届的一哥地位,多年来蝉联第一,自有它独特周全的服务,质量,管理,体制,机制,理念,所造就的。立足与服务,广为大众接受好评。一提到火锅店首选海底捞,那是慕名而来。

海天酱油和海底捞有着 十几亿的消费群体,重复消费性,复购性,调味,餐饮行业的巨大利润性。这些都是万科等房地产行业所不具备也完全做不到的。

哪种公司最值钱?标准如下

1客户有消费能力,且消费者群体基数巨大。

2可重复性消费。

3民生类,必须消费类。

4没有行业淡旺季周期。

5可预期持续类增长行业或者稳定市场行业。

最值钱东西一定是大家所追捧,所必须的,最值钱的公司也一定是具备如上几个必备条件的。

为何中国的一些尖端科技已远超日本?

这是个好问题,同时也可以预见会有为数众多的“土产日杂”分子咬钩。为了防止这些疯狗乱咬,当然也为了楼主自身的人身安全,我会先举出几个具体事例来说明。之后有为主子辩护的,也请先认真看完全文再开始你的表演。方便你方便我,也方便各位读者

首先判断科研水平是有得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数据指标的,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这个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 (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ESI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E、SSCI库中近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居世界前50%的国家/地区和居前0.1%的热点论文。ESI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和大学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学术评价首席专家、我国科学计量学专家、中国民航大学党亚茹教授指出,ESI给出的国家、机构和科学家引文排位中,由于采用了对每一位作者的贡献都给以统计的方法,即一篇n个作者/机构/国家合作的论文,将被统计n次,因此能很好地表现出每位学者对国家、机构的学术贡献程度,是体现国家/地区、机构国际学术声誉的重要标志。

汤森路透2016年7月15日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数据更新节点为2016年7月15日)

本次新上榜的15所国内高校分布在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神经系统科学与行为学21个学科

日粉的口中,日本科技总是先进的不得了,先进到美国都离不开日本,感觉世界离开日本马上就要崩溃了。但是不管日粉把日本的科技说的多么先进,我们只要看两类数据就能知道真相,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好不好,一是看全球科学家是否引用你的论文成果,也就是论文被引用次数,二是看世界顶级科技杂志是否发表你的文章,也即是一个国家在世界顶级杂志文章数量;专利和技术质量好不好,就看市场是否接受你的产品,也即是看工业产值和利润。

而日本在基础科学方面下降非常厉害,1%顶尖论文数量只排在世界第五,世界排名前1% 高被引顶尖论文篇数排名,中国世界第三,仅次于英美;发表在世界最顶尖的68种科学杂志的文章数量,中国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基础科学落伍,技术也会随之停滞和下滑,反应技术应用情况的PCT国际专利数量,随着中国公司逐渐重视专利申请,2017年中国超过日本没有太大悬念。技术的先进程度直接反应在工业产值上,日本的工业产值在过去的20年几乎毫无进步,反而世界排名在下滑。中国工业产值2016年已经是日本的四倍,一个对日粉来说比较残酷的事实是,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只要保证6.5%的增速,202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会和日本差不多,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工业产值将是日本的10倍左右。

好了,大数据讲完,接下来通过具体事例来逐一分析

1. 机床,这也是日粉最喜欢拿来说事的

日本机床协会JMTBA(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2016年日本机床业发展情况

如图,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日本机床业订单总额,2015年为14806亿日元,大约1000亿人民币左右,还没有八年前的2007年的15900亿日元订单额高,可见不管日粉怎么吹捧日本机床世界第一,日本机床最近10年处于原地踏步状态,而其世界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的

2. 物联网,有人试图引用下图来说明日本物联网技术世界领先

然而事实上,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通信标准和无线宽带是基础技术,网络部分,目前5G 定义的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场景的标准,基本就是中国和美国在角力,日本在5G时代只有选择在中美之间站队的机会,没有制定标准的能力。另外,作为物联网要连接的终端,日本家电,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世界占有率都已经很低了,像智能手机,早已已经跌出世界前十。

物联网的网络部分有中国华为中兴和美国高通在搞,终端部分有中美韩企业瓜分,日本究竟在物联网哪里领先,是在网络部分领先,还是在终端部分领先? 日本只有在汽车方面还有机会,毕竟汽车也是物联网要连接的一部分。另外物联网要连接的摄像头,拥有海康威视和大华科技的中国也是技术和市场份额最领先的国家。

3. 光伏逆变器,证据就是

然而,光伏逆变器的核心参数就是转换效率,转换效率主流厂家都差不多,市场份额中国和欧洲厂家居于领先地位,下图是201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十强,按照出货量前五名是华为,阳光电源,SMA,ABB和上能,按照收入前五名是SMA,华为,阳光,ABB和solaredge。都是中国和欧洲企业,日本三菱都没有进世界前五。

不仅本土市场上光伏逆变器已经基本是本土品牌了,华为和阳光的光伏逆变器还大量出口日本,日本企业连本土市场份额都在下滑,例如下面阳光电源2017年出口日本300MW的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99%

4.深潜技术真相却是

2016年6月,中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了一次八千米级、两次九千米级和两次万米级下潜应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另外还创造了国际深海探测的三个首次突破,包括世界首次大于100L的海水取样,世界同类型设备海底取样深度新纪录等,比只在8000米深的海底拍个视频强了多少。

5.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三井用的是IGCC技术(整体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高,并且污染物可以循环利用减少排放,日本人自己说了,发电效率42%。

但是呢,火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发电煤耗,环境指标三个世界纪录都是中国创造的,中国2015年11月自主设计建造的江苏泰州百万千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世界首次将二次再热技术应用,该项目建成后发电效率、发电煤耗、环境指标创下3项世界之最,成为全球最优、指标最好的示范电厂

6.超算技术,看2016年的世界超算排名就知道,日本NEC新型SX-ACE连世界前十都进不了,而超级计算机的三项核心指标,中国“神威太湖之光”的峰值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12.54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可达每秒9.3亿亿次,功耗比为每瓦60.51亿次。这三项关键指标均居世界第一,冠军头衔可谓实至名归。当然有人会说“中国没有核心技术”,但是神威太湖之光用的是自主申威SW26010处理器,260核心,64位架构。

7.全球定位系统 好牛B啊,可仔细看呢,不过是地面接收美国GPS信号后进行定位,可以把精度从几米提升到几厘米。国产北斗系统已经实现了厘米级定位,面向民用为1-2米,精度优于GPS。为何日本用美国的GPS定位反倒强过了完全自主的北斗呢?

8. 量子技术 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紧追美国,日本并不是量子计算的先进国家。2016年8月,中科大的郭光灿团队已经研制成功半导体量子芯片,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和信息处理,紧追英国和美国。英美才是量子计算机先进国家,中国紧追英美,日本现在还根本没有量子芯片问世,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还发射了人类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8.可控核聚变技术

但是,可控核聚变领域,中国是世界第一阵营,紧跟欧美,事实上,中国和美国是对可控核聚变投入最大的两个国家,据公开报道,中国目前已知的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有16个,仅次于美国的28个,第三名俄罗斯为5个。而且中国走的是主流的托克马克装置技术路线,中国的EAST托克马克装置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大科学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广南教授说,先前的一些聚变实验持续了100多秒,但它们就像“骑一匹烈马”,难以控制不稳定的等离子体。2016年8月在EAST上进行的实验更像是一次盛装舞步表演,处在被极强电磁场屏蔽的一个环形室中的等离子体被控制在一种高效稳定态H-mode(高约束模式)。物理学家认为高约束模式是未来核聚变电站的最佳工作状态。

由欧洲,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印度共同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ITER,是世界最大的可控核聚变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就在2016年12月率先研制出热核聚变堆核心部件,这种核心部件是盛放超过1亿度的聚变燃料的容器。按照ITER的设计方案要求,这种材料需要承受每平米4.7兆瓦的热量,这足以在瞬间熔化一公斤的钢铁。中国的科研人员用三种材料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并在和多个国家的竞争中率先摸索出让三种材料紧密结合的创新工艺。在权威机构进行的试验中,该材料经受住了比设计标准还高20%的极端高温环境考验。总而言之,更加“耐热”了。这就有可能克服惯性约束与磁约束之间的矛盾,在不烧穿炉子的情况下实现点火。日本的LHD装置和德国一起,走的是非主流的仿星器路线,核大国美国,中国,法国都放弃或者不准备走这一路线

9.电子产品,有人说华为和苹果手机里面日本零部件数量占了一半,这种观点也不值一驳。虽然很聪明的限定比较的是电子零部件的数量,得出日本硬件世界第一的结论。但是苹果对日本供应商采购金额只占营收的12.8%,华为对日本供应商采购金额只占营收的4.3%。在电子设备产业里面,日本电子零部件高度依赖苹果公司,然而消费者花100元买苹果的平板电脑,手机等产品,只有不到13元给了日本供应商,这也反映出,日本品牌退出电子设备终端竞争后,只做电子零部件,对日本在整个产业链的获利影响有多么大。手机里面最贵的屏幕和存储器,日本仅存的两家龙头公司JDI和东芝都处于处境艰难,营收和利润大幅下滑的窘境,JDI 2016年裁员30%,东芝在忙着为存储器业务找买家。10.航天技术,网络上有许多吹捧日本航天技术的文章,很多当中都提到了日本的货运飞船HTA,试图以此来证明日本核心技术好厉害。2012年发射的HTV-3被国际空间站加拿大机械臂抓取的资料图片,拍摄于国际空间站

但是你觉得对于中国这样可以独立搞载人飞船,空间站和太空对接的国家来说,一个不需要生命维持系统,一个对接技术和标准来自美国的货运飞船还叫个事吗?不知道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4月份就要发射,与中国空间站对接了吗?2016年9月15日晚10点04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甘肃酒泉,天宫二号飞行器发射升空。 2012年6月24日从电视屏幕截取的画面显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手控对接的过程(视频截图)。 新华社发“天舟一号”装配车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总装集成测试大厅(AIT中心)。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然还会有人说“这都是假造的”,对于这类人我只想说:请你滚吧,看什么都不顺眼,别人说什么都不信,做什么都是假的,唯有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人在多数人眼中只不过是一泡大粪而已。

说了这么多,也差不多了,之所以造成日本今天这样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捡几个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说说

一.美国对于日本的限制:众所周知,二战后美国为了防止日本再次走上扩张道路而至于对美国自身造成威胁,对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因为美国需要一个在亚洲的反共后勤基地和堡垒,而日本距离朝鲜足够近,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所以被美国选中,从而对日本的控制有所放松,而这段时期也是日本能够快速的从战后阴影走出继而迎来一段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原因。但即便如此,美国对于日本高新技术领域的限制也从来没有放松过,F2战机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大家都了解日本的某些技术很强。但是不知道日本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都是美国的。也就是说日本是给美国打工的高端白领。。日本民用技术很强。这里面少不了美国的技术。但是谈到军事。日本就是被剪掉翅膀的老鹰。日本被美国限制很多。。例如日本不能研制导弹。飞机发动机。包括日本舰艇,潜艇里面的发动机和火控导弹全是美国货。。日本就算想发展这些技术也显得有些晚了。

二. 人口,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国家间科学技术的竞争说白了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大家知道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但有多严重,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给大家看一下:日本2015年的总人口为1.2709亿人,到2053年将跌破1亿,减少至9924万人。15~64岁的育龄人口比例目前为60.8%(7728万人),50年后将降至51.4%(4529万人)。相反,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6.6%(3387万人)增长至38.4%(3381万人)。日本厚生劳动省下属的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发布的《未来人口预测》就指出,日本少子老龄化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到50年之后,1.2名适龄劳动者负担1名老年人的格局与上次预测相同。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或将受到考验。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而日本对于高端技术人才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所以美国的哪条路不一定走得通。而基础人才都没有了,还谈何发展?所以,如果日本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现状,日本就没有未来。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确实在一些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这些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技术材料领域,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特种合金等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几个孤立领域的暂时领先并不足以支撑起日本的大国地位。引用一个网络流传甚广的故事来比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2000年6月14日清晨,病中的厂长马卡罗夫在他自己的的小屋旁心情沉痛地送了“瓦良格”号最后一程,身边的医护人员看见,眼泪沿着他的脸颊流着。当天,乌克兰诗人维亚切斯拉夫·卡丘林写了一首送别“瓦良格”号的诗: 惜别瞬间的来临 天才创建的舰艇 你耸立着在河上出现 展翅梦想的黑色怪影 你迅速躲进雾里 风吹干了眼泪 …… 俄乌两国总理问船厂厂长马卡罗夫:“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道:“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号建成已经没有可能时,再一次不禁潸然泪下,没有一个统一而昌盛的祖国,任何美好的愿望都是浮云。

如果将一个国家的高科技领域比做一艘航母的话,引用马卡洛夫厂长的话,建造航母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日本还远未达到

还有一点,我在写文章时,基本只用2014年及以后的数据,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2014年的中国也只不过是2017年中国经济实力的80%;但是日粉是刚好反过来的,对老数据有种独特的偏好,因为总体来说日本是在走下坡路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之一句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再度屹立于世界东方。 打了这么多字,排版有些乱。大家先凑活着看吧,什么时候有时间再整理

好了,有为主子辩护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