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公布上市方案,蚂蚁金服上市或进入倒计时

2023-09-28 10:40:02 66阅读

蚂蚁集团公布上市方案,蚂蚁金服上市或进入倒计时?

马云在达沃斯论坛上说过,2018年蚂蚁金服不会上市;但在香港放开同股不同权的闸口,尤其是林郑月娥向马云发出口头邀请,希望蚂蚁金服到香港上市后,近期关于蚂蚁金服上市的传闻越来越多。

根据2014年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此前蚂蚁金服每年需向阿里巴巴支付相当于税前利润的37.5%的金额作为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费;同时阿里巴巴有权将相应的知识产权转为入股蚂蚁金服并持有33%的股权。

蚂蚁集团公布上市方案,蚂蚁金服上市或进入倒计时

2月1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将通过一家中国子公司入股并获得蚂蚁金服33%的股权。市场认为阿里巴巴宣布入股蚂蚁金服,意味着蚂蚁金服扫清股权归属的障碍,加速IPO进程。

巧合的是,也是在2月1日,据新华社发文称,A股市场拥有自己的“BATJ”或许将不再是梦。

原来证监会探索和谋求新股上市发行制度的大变革——“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几句简单的话,意味着新股上市发行制度的审核即将大变革,也意味着像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高科技优秀企业不再需要远赴境外上市,A股市场可以拥有自己的“BATJ”。投资者可以在国内市场买入优秀的互联网股票,分享他们的高成长和利润,收获丰厚的投资收益。

蚂蚁金服上市的具体时间、地点虽然暂时未定。但新华社发文和阿里巴巴入股蚂蚁金服在同一天内发生,有着重要原因,蚂蚁金服在A股上市几率非常大。

蚂蚁集团马云实际有多少股份?

马云持有蚂蚁集团多少股份?上市后能成为世界首富吗?最近蚂蚁集团要上市,成为市场的焦点,而上市估值更是高达2.1万亿人民币,约3100亿美元,考虑到上市后股价会进一步上涨,这会让马云的财富更上一个台阶。总体来说马云持有的股份比例并不多,无论是在阿里巴巴集团还是蚂蚁集团都是如此,虽然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总的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马云持有的股份比例不多,所以现在成为世界首富是不大可能的,下面我来做详细回答。

1、马云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有多少?

马云并没有直接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而是通过其他公司以及平台间接持有股份。

第一、通过阿里巴巴集团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是1.24%

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是32.647%,上市后持股比例会被稀释,上市后阿里巴巴集团会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为25.8431%,蚂蚁集团的直接股东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持有的股份比例是4.8%,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马云通过阿里巴巴集团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是1.24%(上市后)。

第二、马云通过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

蚂蚁集团的另外两个大股东分别是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马云也正是在这两家合伙企业中相应的持有股份,那么,马云在杭州君瀚中持有多少股份?

首先是马云直接持有杭州君瀚的股份比例是1.88%,具体如下图。另外就是杭州还通过杭州云铂持有杭州君瀚的股份。

其次是,马云持有杭州云铂投资咨询公司34%的股份,而杭州云铂投资咨询公司持有杭州君瀚0.47%的股份,那么就相当于马云通过杭州云铂持有杭州君瀚的股份比例为0.155%;

最后就是杭州君洁持有杭州君瀚97.19%的股份,而杭州云铂又是杭州君洁的普通合伙人以及执行事务合伙人,而马云又持有杭州云铂34%的股份。

因为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最后我会给出结果。

第三、马云通过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

这个途径和上文中的类似,杭州君澳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为20.6556%,马云并没有直接持有杭州君澳的股份,杭州君澳有26个股东,其中24个自然人,普通合伙人是杭州云铂,杭州云铂持有杭州君澳的股份比例为0.04%,而马云是持有杭州云铂的股份的。杭州君济是杭州君澳的大股东 ,持有的股份比例是90.83%,而杭州云铂是杭州君济的普通合伙人,而马云是杭州云铂的大股东。

总结:马云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关系来持有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股份,再间接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这个持股到底是有多少?计算过程太琐碎,我直接用招股说明书中的结果,是26.77亿股,而发行上市前,蚂蚁集团的股份数量总计为237.786亿股,而发行上市后的股本数量为303.9亿股,那么马云通过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为8.8%。

再加上通过阿里巴巴集团持有的1.24%的股份,马云总共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为10%。也就是说马云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为10%。

2、蚂蚁上市后马云能成为世界首富吗?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世界富豪的排名,最新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榜, 排名第一的是亚马逊的贝佐斯,财富为1821亿美元,比尔盖茨排名第二,为1148亿美元 ,这是仅有的两个个人财富超过1000亿美元的富豪。而马云排名20位,个人财富为507亿美元。在中国排名第二位。

而10月份的时候,胡润也搞了一个中国富豪榜, 马云是排名第一的,个人财富是4000亿人民币 ,马化腾是3900亿人民币,排名第二位。因为胡润的发布时间比福布斯的要晚,而这段时间阿里巴巴的股票在创新高。

那么马云的个人财富应该是595亿美元,比福布斯中的财富多了近90亿美元,胡润发布这个榜单的时候也会考虑马云持有蚂蚁金服的情况,而当时蚂蚁集团传言的估值就有两三千亿美元了。

马云持有蚂蚁集团的股份比例大概是10%,但是由于有1.24%的股份是通过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持有的,待会会计算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的市值,所以要去掉重复的部分,我们计算蚂蚁集团的时候只需要计算8.8%的持股市值就可以了,另外的1.24%持股市值已经计算在了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的市值里面。如果按照蚂蚁集团3100亿美元的市值来计算,那么马云持有蚂蚁集团的市值大概是273亿美元,而目前马云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比例是4.8%,阿里巴巴的市值是8300亿美元,对应的持有市值为400亿美元,加上蚂蚁的市值大概是673亿美元。

我们用更乐观的估计,加上蚂蚁集团上市后市值翻倍,达到6200亿美元,那么马云持有的蚂蚁集团的市值为546亿美元。再加上持有阿里巴巴的市值400亿美元,那么将是946亿美元,这将近1000亿美元,但是这个财富规模距离贝佐斯的1821亿美元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不过阿里还有未上市的非常有潜力的企业,未来一旦上市,估值又会上涨。

所以虽然目前达不到世界首富,但是阿里和蚂蚁集团的市值未来还有上涨空间,马云的财富空间也很大。

未来会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吗?

蚂蚁金服如果上市,将给阿里巴巴带来什么?未来会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吗?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蚂蚁金服如果上市,将给阿里巴巴带来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未来会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吗?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现在分开来回答。

第一个问题

首先说说第一个问题:蚂蚁金服如果上市,将给阿里巴巴带来什么?

现实情况可能与很多人潜意识的看法不同,蚂蚁金服上市,对阿里巴巴而言,我觉得应该是弊大于利的。

蚂蚁金服

因为蚂蚁金服如果上市,会给阿里巴巴带来三大影响。

首先是阿里巴巴会从蚂蚁金服获得一笔约60亿美元的资金;

其次以后阿里巴巴会丧失蚂蚁金服的长期收益权;

最后阿里巴巴的股价可能会因为蚂蚁金服上市受到影响。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其实这还得从“支付宝拆分事件”说起。

“支付宝拆分事件”也叫做“支付宝VIE事件”,它是阿里巴巴发展历程中影响重大的一次事件,也是缕清蚂蚁金服与阿里巴巴关系的根源所在。

2003年10月18日,在创建淘宝网不久后,马云为了保证网络购物的顺利进行,正式宣布成立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

这个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支付宝。

一开始支付宝只是淘宝网的附属产品,可是到了2004年的时候,支付宝用户急剧增长。

为了更好地运营支付宝,马云于是在2004年12月8日,将支付宝从淘宝网拆分开来,成立由阿里巴巴全资控股的“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来独立运营支付宝。

支付宝被独立运营后,更是如虎添翼,得到了更加快速迅猛的发展。

从2004年到2008年的4年时间里,支付宝的用户人数呈爆炸式增长,已经突破了5000万人大关。

随着支付宝的体量越来越大,其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而此时的支付宝,其本身没有直接创造收入,其作用只是为了给淘宝网购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支付平台而已。

支付宝

如果支付宝自己没有造血功能,长期无法直接创造收入的话,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其势必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累赘。

所以此时的支付宝急需转型,发展自己本身能够直接创造收入的业务。

但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的面前:想要扩展支付宝的业务,就必须获取政府认可的支付牌照。

而被政府认可的支付牌照,却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2010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中国人民银行对具有外资背景的网络支付机构做了严格的限定。

我在前面提到过,马云在2004年12月8日的时候,将支付宝正式从淘宝网拆分开来,成立由阿里巴巴全资控股的“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来独立运营支付宝。

而此时的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日本软银和第二大股东美国雅虎,其所持股份加起来超过了70%,可以说是一家实实在在的外资公司。

所以,支付宝毫无疑问是具有外资背景的。

如果这一性质不改变,支付宝想要拿到被政府许可的支付牌照,几乎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变化,马云和蔡崇信一致决定:为了支付宝的长远发展,必须将支付宝内资化。

马云

但由于此时马云和董事会成员之一的雅虎CEO卡罗尔巴茨关系并不好,所以卡罗尔巴茨大概率不会同意马云的这么做。

因此,马云在经过慎重思考后,便私底下通过各种操作,偷偷地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拆分。

他将支付宝的股权,由原先阿里巴巴全资控股的“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到了自己名下的纯内资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现了国内企业100%控股。

马云的这一“骚操作”被曝光后,随即就引来了雅虎CEO卡罗尔巴茨的强烈反对,雅虎甚至直接发布声明,拒绝承认马云的这次股权转让,并且直指马云这样做是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

双方因此僵持不下,事情也很快陷入了僵局。马云看到这个局面,便带领着当时阿里巴巴的全体管理团队,和雅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

在长达几个月的唇枪舌战中,马云一直坚持他的观点:

中国政府对具有外资背景的网络支付机构监管十分严格,如果支付宝无法获取政府认可的支付牌照,那么日后必将会受到严重的掣肘。

这将会对淘宝,对电商,对整个阿里巴巴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从大局出发,为了支付宝,更为了阿里巴巴的未来,支付宝必须内资化。

在马云多次重申中国政府监管严格的现实环境下,雅虎最终不得不屈服,做出让步。

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董事会终于一致同意了支付宝的股权转让行为。并且阿里巴巴和支付宝新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

其一,支付宝必须继续为阿里巴巴提供服务;

其二,支付宝在未上市之前,必须将其税前净利润的 49.9%上交给阿里巴巴;

其三,支付宝上市后,必须一次性补偿一笔其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将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的资金给阿里巴巴。

这一事件,最终在双方签署协议后告一段落。

支付宝

”支付宝拆分事件”是一次对阿里巴巴,对支付宝,还有对马云自己影响深远的事件。

马云也通过这一事件,成功地拿到了支付宝的控制权,成为了支付宝的实际控制人。

大家都知道,蚂蚁金服是由支付宝发展而来的,所以支付宝拆分时和阿里巴巴签订的协议,现在放在蚂蚁金服身上同样有效。

第一条协议:支付宝必须继续为阿里巴巴提供服务;这一条就不用细说了,蚂蚁金服无论上不上市,都得继续为阿里巴巴提供服务。

第二条协议:支付宝在未上市之前,必须将其税前净利润的 49.9%上交给阿里巴巴;

也就是说,在蚂蚁金服还未上市之前,差不多每年有一半的收益都给上缴阿里巴巴。

而等到蚂蚁金服上市之后,这一条款就不起作用了,蚂蚁金服不用再把自己的净利润上缴给阿里巴巴,拥有了完全自主的收益权。

反之,因为这一条款,如果蚂蚁金服上市,那么阿里巴巴以后再也拿不到蚂蚁金服49.9%的净利润,直接丧失了长期收益权。

第三条协议:支付宝上市后,必须一次性补偿一笔其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将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的资金给阿里巴巴。

蚂蚁金服在2020年打算上市的时候,估值已经破万亿了,现在就算打个八折,算它8000亿人民币。

那么其市值的37.5%,大概则为3000亿人民币左右,这远远超过了60亿美元。

所以,如果蚂蚁金服上市的话,阿里巴巴有很大可能性会拿到最高值60亿美元的一笔资金。

阿里巴巴

从阿里巴巴与支付宝签订的三项协议来看,其中的第二条“支付宝在未上市之前,必须将其税前净利润的 49.9%上交给阿里巴巴”,是对阿里巴巴非常不利的。

阿里巴巴因为这一条协议,在蚂蚁金服上市后会丧失它的长期收益权,其每年的总营收势必会因此有所减少。

当阿里巴巴的营收能力下降后,那么很有可能其自身市值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正如我前文所言,蚂蚁金服如果上市,会给阿里巴巴带来三大影响。

首先是阿里巴巴会从蚂蚁金服获得一笔约60亿美元的资金;

其次以后阿里巴巴会丧失蚂蚁金服的长期收益权;

最后阿里巴巴的股价可能会因为蚂蚁金服上市受到影响。

综合起来,如果蚂蚁金服上市,对阿里巴巴应该是弊大于利的,这一点可能和很多人潜意识里的看法不同。

第二个问题

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未来会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吗?

我个人觉得会出现

蚂蚁金服作为金融巨头,虽然近一年来,因为监管加强而显得有些窘迫,但是长期来看,它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支付宝最先在2004年就开始了业务,前期主要服务于大阿里体系的支付需求。

而后在2014年成立的蚂蚁金服,整合阿里旗下相关金融资产与业务,便开始了一路狂奔。

2015年7月3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市场估值已经超过450亿美元;2016年4月26日,蚂蚁金服宣布已完成B轮4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600亿美元;2018年6月,蚂蚁金服完成C轮140亿美金的融资,估值1500亿美金。

蚂蚁金服

四年的发展时间,蚂蚁金服的估值从450亿美元上升到1500亿美元,确实证明了其发展之快。

2020年蚂蚁金服还未上市,其估值就已经破万亿了;当然,在国家监管的干预下,蚂蚁金服目前也陷入了一些困境。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占据了53.76%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榜首位置。

而且根据蚂蚁金服的财报显示,支付宝和全球支付及金融机构合作,打通世界各地的网上支付渠道,以本地化的方式完成付款,服务超过全球8.7亿用户。

同时,蚂蚁金服不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能力,新推出的“多收多保”服务已覆盖超过2500万家小微企业。

蚂蚁金服业务的持续增长与扩张,让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整体资产不断增值,经济体的基座也被日益夯实。

据阿里2020年Q1财报显示,蚂蚁金服向阿里巴巴支付利润分成合计19.1亿元,按49.9%的分润比例计算,这意味着这一季蚂蚁金服的利润为人民币38.27亿元,同比上一季度增长4倍。

此外,蚂蚁金服通过向当地合作伙伴输出技术经验,助力一带一路沿线的9个国家和地区打造“当地版支付宝”。

蚂蚁金服

其中包括印度、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在内的国家和地区用户,正在逐步享受到移动支付安全而高效的服务。

同时,蚂蚁金服的技术发展也在本季度继续取得突破,区块链专利的申请总量位列全球第一。

蚂蚁金服还上线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香港Alipay HK及菲律宾持牌电子钱包GCash率先分别在香港和菲律宾推出该服务。

伴随着国内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蚂蚁金服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已经展开,全球收全球付的服务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越来越多的线下店都支持了支付宝二维码扫码支付。

马云此前为阿里eWTP战略提出目标,未来10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这是蚂蚁金服的战略,也为阿里巴巴全球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如今,蚂蚁金服已经形成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体系,加之开放赋能的策略,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更丰富和更具价值的金融科技服务。

同时,以收钱码为基础,为“码商”提供了包括信用贷款、资金管理、经营分析、货源赊销等丰富的综合服务。

与对手们相比,支付宝不仅仅是一条支付通道,粘性更大,在经历微信红包启蒙之后的市场中越来越扮演典型的收割者角色。

支付宝

余额宝、蚂蚁森林、花呗、相互保等等,一个接一个的现象级应用集中在支付宝之中,小程序开启了支付宝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三个到五个,也许等到下一次数据发布,用户使用支付宝的深度依然会大为增加。

所以,尽管现在有一定的困境,但是如果蚂蚁金服能够坚持按照既定规划走下去,未来的前景必然是十分广阔的,甚至是很有可能会超越阿里巴巴的存在。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各位朋友用不同的看法,也欢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我非常欢迎。

有人说蚂蚁集团上市会炒高杭州房价?

这么说的人大部分都是中介/开发商,或者手里捂了大批房子等待房价上涨出售套现跑路的人,如果你朋友圈有很多个城市的中介微信,你会感觉全国各地房价都要大涨。

深圳的新政出台之前在中介的造势宣传下,交易量上涨了40%,请问这40%赶在新政出台前上车的人占了大便宜吗,明显没有,正儿八经的高位接盘,如果是刚需倒也无妨,早晚都要买,深圳可开发的地那么少,房价涨到今天这个程度,即便再出台强调控,跌下去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是投资客,那可真真的短期内套牢了。

最近几年深圳和杭州是全国楼市最热的城市,杭州连续4年卖地收入全国第一,远超北上广深。

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杭州土地财政的贡献率非常之高,因为要举办2022年亚运会,建成10条地铁线,需要大量的钱,也意味着亚运会概念的房价上涨从4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目前该涨的空间已经基本涨完了,当然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看好杭州房价亚运会之后会大涨,但是大家都懂的,大部分人都觉得会大涨的行情一般不是什么好行情。

二是杭州地太多了,可以拓展的空间太大了,杭州现在有多大呢,把萧山、余杭、临安、富阳划进来之后,目前杭州有1.66万平方公里,比8个深圳的面积还大,是上海面积的2.5倍,核心板块主城区目前已经价格很高了,八九万的学区房不少,六七万的江景房更是很多,但是再往上涨的空间还能有多少?多条地铁修通之后也意味着买房可以有更多的区域价格的选择了。

蚂蚁集团上市对杭州的影响固然是很大,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独角兽企业,市值保守估计也有2000亿,一个企业的上市虽然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一夜翻身,毕竟大部分干活的P6是拿不到什么股份的,该干嘛干嘛,再说又有几个人会立马套现进入楼市呢,头部的领导们该买的房子早已经买完了,再买一点豪宅,对整个楼市能有多大影响?

如果蚂蚁集团上市都能让杭州房价大涨,那作为A股市值最高的茅台要为贵州的房价贡献多少力量,但是很遗憾,目前作为贵州省会的贵阳目前均价也达不到1万一平米,连浙江的很多县城房价都不如。

该买的刚需还是尽早买吧,想要投资的谨慎行事,中介开发商希望你举债买上十套八套的才好,涨跌是你的事,量力而为吧,不过说实话,杭州的产业结构完整,人口流入多,长期来看跌是肯定不会的,但是因为蚂蚁上市大涨的可能性也不大吧。

蚂蚁金服是否会重新上市?

这么说吧,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如果想要其金融业务独立上市,那么就必须接受国资入股,并且不仅仅是作为财务上的股东,还要有监督管理的权限。

蚂蚁金服更不会例外。

第一,蚂蚁金服率先表明了“要改变金融业现有格局”的意图,对于体制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马云在上海金融峰会上的讲话,主要是以蚂蚁金服创始人的身份,而非阿里巴巴创始人,因为那次会议主要谈的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向。而且当时蚂蚁金服的IPO已经完成了接近99%,可以说就等开盘了。

如果IPO顺利进行,马云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最大的民营金融企业蚂蚁金服的实际控制者,那么他所表现出的改变当前金融格局的意图将有很大概率实现。

但问题在于,企业家思考问题的立场与国家截然不同,这就决定着对于现有金融格局的看法有很大出入。

从国家的立场与角度出发,现有金融格局需要的是稳定中求发展,稳定比发展更重要。因为金融行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绝不允许出现失误的。

换句话说,如果要改变现有金融格局,那么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自上而下的过程,决策者不仅仅包含金融业从业者,还应该包括市场经济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

总而言之,改变现有金融格局,它不是金融业这一个行业的事儿。

而从蚂蚁金服以及马云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他们只看到了现有金融格局“落后、荒诞、效率低下”的一面,他们想要的改革高度契合平台型经济迅速扩张所需要的配套制度,而并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他行业的金融需求。

有人或许会说,马云肯定比你小编想的多想得透,你说这些他肯定都懂,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更可怕了。这说明马云在明知道他所谓的改革会扰乱现有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下,仍然推动这种改革,这就更不能放任。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马云的表态以及他所掌控的资本力量的庞大,都让当局感受到一个危险的信号——资本力量妄图对抗国家意志,这是一条谁碰谁死的高压线。

其实到这一步的时候,很多民营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天花板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可以做金融业务,但必须接受监管;金融业务想要融资做大,甚至上市IPO也可以,但必须接受在股份层面上允许国资进入,并享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权限。

如果还不理解,大家参考一下《西游记》里的紧箍咒,只有戴上了才能为我所用。

第二,蚂蚁金服能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有价值。

很多人都说蚂蚁金服跟网贷没什么区别,什么高杠杆撬动银行资金风险极大,我觉得大家有点小看它了。

这么说吧,蚂蚁金服金融产品的坏账率是低于很多银行的,这就意味着它的风控能力极其出色;其次,蚂蚁金服贷款业务的资金规模可以比肩一家全国性银行,当然存款业务因为受到极大限制,现在规模下降很多;再其次,蚂蚁金服的核心之一芝麻信用,这个东西所包含的海量数据以及独特算法为蚂蚁金服的风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同时它也包含了数字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对国家和社会来说也有商业价值之外的价值。

最后,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这么说,蚂蚁金服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电商刚走上正轨时,马云就将目光投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应用场景,从而有了手机支付,让消费、金融服务和相关数据收集这三个应用都能在手机上完成,这种模式创新构建了蚂蚁金服的基石,技术创新则在于为模式创新提供了强大且稳定的支撑。

可以这么说,蚂蚁金服仅仅一个芝麻信用就值5000亿以上,更不要说它的业务主体本身。

当国资入股完成后,其实已经意味着蚂蚁金服在核心管理权限上做出了让步,这种让步与妥协,大概率是以蚂蚁金服上市作为交换。

蚂蚁金服目前已改名“蚂蚁集团”,并推出新logo

总之呢,蚂蚁金服是一个标杆,也是现如今做数字经济最超前的一个平台,它的上市与否不仅仅关系到自身股东的利益,其实也代表着国家对金融创新的态度。

我相信蚂蚁上市不远,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