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拓股票网,请问千字文是一本怎样的书
千拓股票网,请问千字文是一本怎样的书?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李倬《尚书故实》记载梁武帝命大臣殷铁石模次王羲之书碣碑石的字迹,又要求拓出一千字都不重复,以赐八王。
殷铁石拓出后,此千余字互不联属,粱武帝又命令周兴嗣将这一千字编成有意义的句子,“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结果周兴嗣竟写成了《千字文》,头发都白了。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
除周兴嗣版《千字文》之外,另有《续千字文》(侍其玮著)、《叙古千字文》(胡寅著)、《新千字文》(高占祥、赵缺著)等不同版本的《千字文》。
其中,“高、赵版《新千字文》”被认为是超越“周版《千字文》”的真正经典之作。
《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
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
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
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千字文》问世1400 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这足以使它流传到久远的将来。《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使得众多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
借鉴《千字文》中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
其中主识字教材更是由4,000个不重复的常用汉字字组成,韵语成篇,分为50个不同主题,可称为现代版《千字文》。
山西有哪些大院值得一去?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这四个山西大院非常值得去一睹风采。
山西之行(三)
“大院”拾零
山西,地理位置独特,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物资交换的腹地,加之晋中南的地少人稀,人们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外出经商。因为诚实守信的性格和团结勤俭的作风,以及严谨科学的管理,晋商的事业就此平步青云。而回乡后他们就建起了座座大宅。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它的故事发生地山西乔家大院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地方。
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不仅成就了一个女子,更成就了一片院落。从此,晋中地区的“大院”一发不可收拾,无论哪个季节,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片黄土地,一片未开发的混沌,犹如盘古开天辟地的景观。不经意间的觉醒,几经沧桑,终于在古今变迁之后成为一处特别的地域风景为人所称颂。
40多年前,大师梁思成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那富丽中蕴含的深邃让他印象深刻。他在回忆录中感慨地写着:“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相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蒐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世上之荣耀。
山西,地理位置独特,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物资交换的腹地,加之晋中南的地少人稀,人们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外出经商。因为诚实守信的性格和团结勤俭的作风,以及严谨科学的管理,晋商的事业就此平步青云,由于难舍对故乡的眷恋,苦心在外经营的商人在飞黄腾达之后便在原籍起屋宅,一座座大院便奇迹般地出现在晋中那块不算广裹的土地上。
豪华、气派、这是晋商实力的最真实写照。看不尽的大院高墙,仿佛里面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是第i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在这个完全城堡式的建筑里,院墙如同城墙,高大程度可见一斑。从前,更夫夜里便行走在院墙上,,每每响起梆子的声音,那洪亮,方圆十里都听得到。乔家大院的布局讲究的是一个方正,工工整整的建筑风格配之豪华的家具摆设,一眼望去,不禁让人遥想起大院繁华时的种种。一盏盏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在院墙,燃尽一地沧桑的流年。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由此观之,渠家大院便也成了不容忽视的一处宅院。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栏杆院、统楼院与包厢似的戏台院被称为渠家大院的“四绝”。远远望去错落有致的顶棚,、悬山式、卷棚式、硬山顶式……让人惊诧不已。院落中的技艺精湛的石雕,尽显渠家大院的高雅美观。
曹家大院突出在富贵之气,整体结构中遵从篆书书法中的“寿”,多寿、多福、多子是曹家大院的主旨,三座四层的堂楼,虽不霸气,却充斥着贵气。
在一片连绵的山脉间,一片山坡上,王家大院依其特有的姿态伫立其中。红门堡建筑群的主体结构,隐一个“王”字与其中,作为太原王氏后裔的静升王家,大院似乎饱含他们对家族的殷切期望。
每个大院都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每一处场景都包含着中国晋商文化。从这些恢弘的建筑中,从这些寓意丰富的图案中,我们似乎将晋商文化的脉络重温。且不论大院衰落的真实原因,单是放眼于一大院建筑的绮丽豪华,交相辉映的辉煌中,足够让人们放飞遐思,遨游万里。
其中平遥被称为“民间的故宫”。到了这里你会发现,这种说法绝非虚言。
如何玩好赵云这个英雄麻烦不要再回答这个问题了?
在王者荣耀中,掌握一位英雄的具体玩法,主要的思路包括了解英雄的定位、技能特性、出装思路、局内配合等必备条件。
在游戏中,“玩好一位英雄”与“玩好一位英雄在实战中的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雄的职业定位的不同,那么在实战中的玩法思路也就不同,而在同一个职业定位中,即使英雄的操作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局内的贡献任务却是完全相同的。
例如:在每场排位赛中,玩家们无论选择刺客打野还是战士打野,统筹全局带动全队节奏的概念却都是完全一致的,而在清理野区经济的同时兼顾着线上的支援及gank,是作为一名打野英雄最为基础玩法思路。
一、赵云的局内定位分析
在王者荣耀中,赵云的局内定为战士及刺客,其主要的贡献在于突进。在对局中,战士与刺客因为打野位置的存在,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赵云作为一位偏刺客的战士,加之局内位置的分配,使得赵云在对局中综合能力比较强势。
由于英雄的特性与局内的贡献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单从定位的角度上就可以对赵云的局内任务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在游戏中,每位英雄都有不同的指数配比,但是赵云的指数情况却分配均匀(难度指数为5、技能为6、攻击为6、生存为6),从指数情况上分析,赵云的综合能力非常的可观,技能效果与攻击能力都处于一个持平的状态,而生存能力依然不俗。
对于一位战士或者刺客英雄来说,如果能够拥有强势的生存能力,那么其在对局中的持续作战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如果玩家们此时能够将赵云的定位、局内贡献、指数三者结合在一起,那么对于赵云的初步认知的难度就会降低许多。
二、赵云技能特性分析及玩法思路
如果说对于一位英雄的认知,是实现阵容最优搭配的必备条件,那么对英雄技能特性的认知,便是打出英雄贡献的主要途径。
在游戏中,无论一位英雄的难度情况如何,在玩家们刚接触到一位陌生的英雄时,首先的第一步或许就是了解这位英雄技能的用处何在。赵云技能中的核心效果在于坦度增益、位移、普攻强化、减速控制、血量恢复、范围性爆发伤害、击飞控制。
⑴赵云被动技能
被动技能是赵云自身的一个坦度提升机制,每掉落3%最大生命值,赵云将会减少来自对手的1%伤害。
此被动效果的机制虽然简单,但却是提升赵云整体输出效果的核心技能,在面对单体的对手时,被动效果的贡献将会达到极致,玩家们可通过被动的承伤能力与血量恢复技能进行衔接,以此实现赵赵云的持续作战能力。
赵云因为被动技能的存在,在每次完成突进之后,可通过对自身血量的把控将承伤能力提升到极致,以此实现“绝地反击”!
⑵赵云1技能
1技能是赵云实现突进的主要技能之一,使用时可向指定的方向发起冲锋,并对路径上的目标打出190(+24/Lv)(+100%Ad)点物理伤害。
在完成第一段冲锋之后,赵云的下一次普攻将会得到强化,可打出65(+6/Lv)(+135%Ad)点额外的物理伤害,并以此降低命中目标持续2秒的25%移速。
玩法思路:
1技能虽然是赵云的远程切入技能,但是此技能却蕴含着双重的输出效果,不仅填补了普攻伤害的控制,也使得普攻也能衔接出短暂的控制效果。
在实战中,1技能的主要用途在于远程切入,可用于先手的伤害衔接,也可用于残血对手的追击以及自身残血时的脱战。
在支援的过程中,1技能是提高机动性的关键技能,在完成野区清理之后,玩家们可借助1技能的降低支援时的时间差值,利用1技能的低冷却效果实现gank及后续输出技能的衔接。
细节点:1技能的切入距离有限,在每次释放1技能时都有可能暴露自身所在的位置,所以在每次使用1技能时,都需要尽可能的满足伤害的施加!除此之外,强化普攻触发之后,其可以暂时保留一段时间,此时可通过其它技能的衔接后再次释放出强化普攻。
⑶赵云2技能
2技能是赵云的核心输出技,使用后可连续的向指定的方向发动攻击,释放后可触发4次伤害,每次可打出100(+15/Lv)(+45%Ad)点物理伤害!在伤害施展的同时,如果能直接命中目标,每次命中都能提供25(+7/Lv)(+12%Ad)点生命值回复。
赵云的2技能是前期清野的主要技能,同时也是加速发育效果的关键,通过2技能命中而换取的血量恢复,是赵云保证续航的关键。
虽然2技能是一位指定方向释放技能,在攻击的距离上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切入作战的过程中,通过2技能的释放却可以打出客观的范围伤害,在残血的情况下,玩家们可以在被动技能的支撑下,利用2技能命中更多的目标,以此实现更多的血量回复。
⑷赵云大招
赵云之所以拥有战士与刺客的双重定位,其中的关键便是其并非之后一个切入技能!通过大招的释放,赵云依然可以实现远程的切入及控制,并在技能的衔接的同时打出高爆发的伤害。
赵云的大招指定位置释放技能,使用时可像指定的区域发动攻击,并对范围内的目标造成350(+100/Lv)(+130%Ad)点物理伤害,以及持续1秒的击飞控制。
除此之外,赵云大招的命中,还能对目标施加“感电”标记,后续通过普攻或者技能对标记的目标发动攻击,可以打出额外的30(+15/Lv)(+13%Ad)点法术伤害。
玩法思路:
大招是赵云实现突进、输出、控制的核心技能,提高大招的命中率恰好是玩好赵云的关键!由于大招在使用时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延迟,所以在施展时一定要注意敌方英雄的走位,在释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判。
由于赵云大招的冷却时间短,所以支援或者追击的过程中,都可以利用1技能与大招进行配合实现穿墙,缩短支援的路程。
在每次切入作战时,如果单独的使用大招,或许很难实现远程切入,甚至并不能切入到敌方后排,所以在每次团战时,可优先使用1技能改变切入的方位,通过侧翼进入敌方后排,同时也可以先手1技能拉近距离,而后再释放出大招。
实战中如何做好预判:所谓“预判”即是根据实战中的情况,对敌方下一步的操作进行估算及揣测!
预判敌方走位时,可通过换位思考找到敌方最优的输出位置或者闪避位置,在敌方无位移技能的情况下,赵云大招的延迟时间可让对手在原位置上偏移好几个身位,释放大招时,可找准目标英雄前进方向的两位身位(毕竟大招也有一定的覆盖范围,而且技能中心与边缘的命中后的效果并无差异)。
三、以实战思维分析如何玩好赵云这个英雄
“玩好一位英雄”与“玩好一位英雄在实战中的位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赵云这位拥有双重定位的英雄来说,其在实战中的位置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要完好一位英雄,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技能的合理运用,并在不断变化的对局中通过技能特性,选择合适的装备。
所谓“玩好一位英雄”,其中的关键便是在固定的英雄机制之下,以最大限度的方式强化英雄的实战能力!赵云作为一位战士英雄,输出是其在团队重的核心价值体现,提高赵云的输出影响力,表示完好赵云的首要条件。
在实战中,提高英雄的输出效果,最为主要两种途径极为装备的选择与英雄的配合!
⑴赵云的出装思路分析
赵云因为被动技能的承受机制与2技能的血量恢复能力,使得其在对局中的持续作战能力能偶得到一定的保证,加之其主要的输出方式以技能为主,因此在装备的选择中暴击与攻击便不会是首选的属性。
装备搭配思路(以打野为例):由于赵云的核心输出源于技能,所以暗影战斧的选择即是必然的,加之被动的承伤能力,所以在中后期阶段选择一件反伤刺甲便能有效的满足攻防兼备的特性。
由于赵云1技能的施展之后可以实现普攻强化,而在所有的物理输出装备中,宗师之力即是其中的必选装备。从赵云的输出数据分析中可知,1技能与大招伤害都拥有可观的物理攻击力继承效果,通过以破军收尾可以极大的提升技能的伤害。
装备的选择在每个对局中都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在面对不同的对局情况,经济资源的分配也是不同的,玩家们既要按照最优的配置方式,又要以最大程度的方式提升属性效果,所以在以上的装备可观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一些备用装备。
赵云备用出装:名刀、魔女斗篷、冰痕之握、冰霜长矛。
⑵英雄配合思路分析
在一个团队中,任何一位英雄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通过团队配合不仅可以提高团战取胜的概率,还能直接强化单体英雄的贡献效果。相应的,选择一位可实现技能衔接的英雄上场,对于玩好赵云这位英雄,同样有一定的好处。
亚瑟是最近两个版本中的热门边路战士,其因为1、3技能的锁定跳斩级效果,使得其在团战中,拥有强势的远程切入能力,加之其1技能的沉默效果和大招范围性击飞控制,可以在切入之后顺利的衔接出输出。
在后期团战中,玩家们可通过亚瑟与赵云进行配合,实现切入的稳定性及赵云后续伤害的衔接。
配合思路:优先使用亚瑟的大招实现切入打出控制,而后再利用1技能沉默敌方使用位移拓脱战!在使用亚瑟技能的同时,玩家们可同时使用赵云的大招,以此满足大招命中率的提升。
而在入侵野区的过程中,亚瑟可配合先手优先沉默对手,并利用大招的控制给赵云腾出时间释放大招。
⑶赵云技能衔接思路
玩好一位英雄,其中的重点,就在于技能的运用,当每个阶段的装备与配合都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玩家们唯有通过赵云自身的技能衔接,才能实现输出效果的最大化。
①gank
正如前面所谈到的“提高赵云大招的命中率,是玩好赵云的必备条件”,在前中期的gank阶段,由于大招的冷却时间并不短,一旦大招未能命中,那么后续的输出就很难得到衔接,因此,为了提高gank的稳定性,及后续输出的顺畅衔接。
在没有把控的情况下,可通过1技能的拉近与敌方英雄的距离,最后顺势衔接出大招打出控制及标记,最后使用强化普攻减速留人衔接出2技能持续伤害。
②团战切入
在后期团战阶段,可优先使用大招完成切入并打出群体控制效果(后期大招的刷新频率极高),而后使用2技能提升伤害吸收能力,最后使用1技能完成追击并通过强化普攻完成收割。
在后期阶段,赵云1技能的冷却时间极短,在切入与收尾的过程中,基本上可衔接出两次,并连续打出两次强化普攻(优先使用1技能触发强化普攻,大招切入后便快速使用,靠近目标后再往敌方脱战方向释放出1技能,衔接出2技能后便可再次释放出强化普攻)。
最后的总结通过赵云的指数情况可知,其操作的难度适中,而玩好赵云这位英雄的方法也并非是单一的。任何理论上的知识,其实都是为了强化玩家们对英雄技能机制与对局战术的认知度,要真正的掌握或者玩好一位英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在于实战中的“磨砺”!
是真兄弟情吗?
三国历史刘,关,张,是真兄弟情吗?
说到江湖名号最响亮的把兄弟,很多人都会想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头一篇就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三位好汉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起誓结拜兄弟,共同闯荡江湖的精彩故事。
据《三国志·关羽传》说:刘备初起时,与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在人多集会的场合)侍立终日。”这里所说的“恩若兄弟”,是形容刘备与关、张关系密切,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则是君臣关系的典型写照。
《张飞传》上又说“少与关羽共事先主(刘备),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共事先主”,是说共同做为刘备的部下,事奉刘备;“飞兄事之”,是说张飞把关羽当做兄长来事奉。
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而生年不详。元代有一位学者叫胡琦,考证了关羽的年龄,结论是:他生于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左右,比刘备还大两岁。
另外,在清朝康熙年间,关羽的故乡解州(山西运城市)有人在掘井时,掘到了关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镌刻着关羽的家世。
有一个名叫朱旦的官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在文中说关羽生于汉延熹三年(公元160),与胡琦的考证相近。
按照这种说法,比刘备大一岁。如果二人以兄弟相称的话,那么刘备反倒是弟弟了。
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桃园三结义显然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情节,但罗贯中写三国,虽然有些是向壁虚造,但基本上都是从史料上的相关记载引申发挥出来的。罗贯中拉出桃园拜把子的桥段,大概是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这句话得到的启发:“先主与二人(关张)食则共器,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不避艰险。”
其实不看《三国演义》,从正史这段史料上来看,刘关张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据《三国志》记载,因为古涿州地临近边境,为了防御北方乌桓、鲜卑的捣乱,刘备就在家乡聚集壮士习武,交结了张飞和流亡涿州的关羽。也就是说,早在公元184年(东汉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前几年,年岁只有二十多岁的刘备就和二十上下的关羽、张飞走在一起了。
从正史的记载来看,刘备应该出身小市民阶层。因为同族刘元起的资助,刘备还拜大儒卢植为师,读了两年私塾。刘备青少年时代,喜欢和街上的豪侠少年结交为友,“善结交”。在结交的兄弟当中,也只有关羽和张飞一直跟着刘备。在刘备穷酸破落的时候,关张始终对刘备不离不弃,即使打散了,不远千里也要找到大哥。前途虽然凶险万分,但兄弟们抱成团在刀山火海中打天下。
刘备是个非常重感情的男人,关张对自己忠心可鉴日月,刘备当然待关张如亲骨肉。关羽和张飞已经刻进了刘备的生命里,成为刘备人生的一部分。
刘备虽然非常尊敬他的首席智囊诸葛亮,但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事业上的联盟,是一种英雄的惺惺相惜。要论感情,刘备未必把诸葛亮当自己人,不然也不会临死前在白帝城费尽心机地玩托孤,傻子都知道刘备对诸葛亮不放心。
刘备对关羽和张飞则已经不单纯是友情,更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亲情。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越是关系疏远的越是客气,越是关系死铁的越是随意。
如果以刘备的感情倾向来论,真正属于刘备集团核心的只有关羽、张飞、糜竺、法正。糜竺在刘备当年最穷酸的时候,不仅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而且把自己的家财奴仆全都献给刘备。
糜竺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因为他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感情投资,让刘备对他一辈子感恩戴德。刘备平蜀后,在权力分配上基本没糜竺的份,不过刘备对糜竺“赏赐优宠,无与为比”。独一份,没有之一,糜竺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可能还略高于关张。
糜竺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刘备在做事业的时候也指望不上他。刘备在荆州已经基本形成了人才储备骨架,文有诸葛亮、庞统、马良、殷观,武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魏延、霍峻,事业的发展即将迎来大井喷。
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趁关羽率主力北伐曹操,荆州空虚之际,开始对荆州下黑手。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吕蒙和陆逊玩了一出漂亮至极的白衣渡江,一举拿下关羽,全盘黑掉荆州。一代名将关羽就此告别人间,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历史。
关羽是和刘备血雨腥风一起闯荡出来的,关羽的死和荆州的丢失对刘备来说几乎就是塌天的灾难。再加上守上庸三郡的孟达等人叛蜀降魏,致使蜀军连接失去了两条进攻中原的捷径,刘备一夜之间几乎面临着破产。
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无论是《三国志》《华阳国志》还是《资治通鉴》,提到的都是为关羽复仇,至少从字面上是可以这样理解的。陈寿说刘备“忿孙权之袭关羽”,常璩说刘备“将东征,以复关羽之耻”,司马光说刘备“耻关羽之殁”。关羽之死对刘备的刺激极大,《三国演义》为了美化关羽的魅力和刘备的仁义,把刘备攻吴写成了纯粹是为二弟关羽报仇。
当然如果死抠字眼的话,也可以把关羽当成荆州的代名词。但从“恩若兄弟”和“恩犹父子”这两句评价来看,刘备和关羽的感情极深,可以理解刘备这种愤怒而绝望的心情。周瑜死的时候,孙权不也是哭得死去活来么。
人都是有感情的,何况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热血兄弟!关羽之死不仅让刘备悲恸欲绝,对张飞的心理打击也是毁灭性的。虽然史书上没明说张飞对关羽之死的感情反应,但三国志张飞传开篇就说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关张二人已经成了名将的代称,关不离张,张不离关,就如同杨家将中的孟(良)不离焦(赞),焦不离孟。二哥死了,张飞的痛苦可想而知。
刘备对张飞向来是非常疼爱的,大哥往往都对幺弟有特别的感情。刘备很了解张飞的为人脾性,和关羽正相反,善于上而严于下。刘备经常劝张飞对身边的下人不要太狠,如果下人一旦被逼急了,张飞随时就有生命危险。
张飞也是头犟驴,对刘备的善言警告当成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都说刘备料人灵光不如曹操,其实未必,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当初吕布偷袭兖州,曹操很自信地告诉手下:“兖人皆可叛我,唯独魏种不会抛弃我。”结果第一个叛变得就是魏种,差点没把曹操羞死。
刘备看人很准,张飞要是听刘备的,哪怕是稍稍收敛一下,也不至于在即将出兵为关羽报仇的前夕,被手下人愤怒地杀掉。关羽被杀后,张飞成了刘备仅有的心灵依靠,从某种角度来说,刘备是在为张飞而活着。
张飞的死对刘备来说是又一次沉重的感情打击,当年三兄弟一起快意恩仇,在江山湖野纵横飞驰的场面,永远留在了刘备的记忆深处,将陪伴着刘备一起消失在苍天大地之间。
随着刘备兵败夷陵,不但关羽之仇没报成,刘备也因为这场大惨败而心力交悴,最终在白帝城撒手人寰,时年六十三岁。
最后,让我们看看刘备当了皇帝之后,给了关羽和张飞什么待遇呢?刘备死后,刘禅做皇帝三十八年之后的景耀三年,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关羽被追谥为“壮缪侯”,张飞被追谥为“桓侯”。
我们再来看一下孙策孙权两个亲兄弟,孙策创下东吴基业后,由于被人暗杀,最终把基业留给了弟弟孙权,他对弟弟可以说很照顾了。而孙权称帝后,也只不过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罢了。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刘、关、张亲如兄弟般的感情了。
综上所述,刘、关、张虽然不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桃园三结义也未必可信,但他们在共同的人生奋斗中的确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三人之间的感情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亲兄弟,由此,我认为,他们之间有着亲兄弟般的真的兄弟情!
想搞个副业?
以前我会推荐头条写作,现在也不知道啥心情了,也怪我没有好好坚持写。以前每天发五六条的时候,每天还有几块钱收入,现在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