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股价,扎克伯格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让马斯克收购推特

2023-09-27 12:36:03 62阅读

facebook 股价,扎克伯格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让马斯克收购推特?

2013年11月7日,推特股票上市,发行价是26美元,开盘价是45.1美元,市值是1812亿人民币

当时特斯拉的市值是1239亿人民币,

facebook 股价,扎克伯格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让马斯克收购推特

推特的市值比特斯拉高出46%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到今年,推特的市值增长到3190亿人民币,

而特斯拉的市值大增到51910亿人民币,已经是推特的16倍多了,

马斯克买入推特的想法,想把推特改造成美国版本的微信,

可以用来支付,生活缴费,等多种功能,

推特过去9年的经营不是很成功,也没有让广告商满意

特斯拉的想法,按照他的能力,可以大幅提升推特的广告收入。

我国的微信主要用户是中国人,海外华为,其他国家的用户占比很低,

而推特在全球各地都有用户,

马斯克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全球网络支付第一人,

美国的paypal支付,创办于1999年,

PayPal2002年就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

后来被eBay收购了,马斯克也实现才财务自由,

后来马云学习了paypal,在我国创办了支付宝,

再后来微信增加了支付功能。

因为马斯克的经历,他有信心,把推特打造出类似微信支付一样的功能。

扎克伯格是脸书Facebook的创始人,他之所以没买推特,

原因是马斯克的出价更高,3190亿人民币的收购价格,在扎克伯格来来偏贵了。

脸书公司自身就有社交软件,只需要推广自家软件的支付功能就可以了。

为何有人说A股市场给其投资者一种进了假股市的感觉?

美股跌,我就跌,美股对我有影响;美股涨,我不涨,我和美股不一样 。这句话可以深刻的揭示A股市场的怪象,美股大跌,A股也跌,美股慢慢涨回去了,A股依然跌跌不休,各种底层出不穷。

A股确实给人一种假股市的感觉

就和美股进行一波对比,美股前五大市值股票FAMGA: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清一色的信息技术行业,没有银行业、没有能源企业。在这方面中国的信息技术行业并不逊色,阿里巴巴、腾讯等等,但是这些企业都没有在A股上市,要么港股要么美股。

A股的前五大市值公司是什么,不用看大家都知道,银行和石油。

最近一直A股市值缩水,遭人嘲讽,A股仅剩五个苹果!中国的GDP占全球15%,A股市值占比仅仅只有9%。2008年低点以来经济增长领跑全球,GDP年化增长11%,而上证综指年化涨幅只有4.9%,沪深300指数年化涨幅7.45%,主要的国家中排名倒数。

A股获得很憋屈,A股股民更憋屈,幸好是不懂股票,要不然真没地方哭。

你怎么看苹果公司市值突破两万亿美元?

如何看待苹果公司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苹果目前市值2.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破2万亿美元的企业,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目前是发行过多的货币带来的溢价,导致优质资产价格被重新估值;第二个原因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1、流动性增多导致的估值重构

在今年美股股灾的时候,苹果的股价也从年初的328美元跌到213美元,市值也从年初的1.4万亿美元的高点跌到了0.9万亿美元,跌幅高达36%,此后在美联储实施一些列救市措施之后,尤其是无限QE的实施,导致市场上的资金大幅增加,但是在疫情影响之下,核心资产不仅没有变多,反而是减少了,这就导致出现“资产荒”,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核心资产。

美股这一轮股灾后的反弹其实都是以科技股为主的,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等,其实中国的股市也是如此,科技股都是给予了很高的估值,股价创下新高,腾讯、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都是如此,涨幅最大的莫过于美团了。而在科创板上市的芯片企业估值也不菲。

2、苹果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全球有能力在电子消费品领域对苹果沟通挑战企业是谁?华为是有这个能力的,如果华为不是收到美国的制裁和打压,华为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而且华为的高端机直接对苹果可以构成威胁。

苹果有工业之美的外形,有最流畅的操作系统,硬件也是全球最好的,所以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占位是稳稳的,但是苹果也曾出现增长停滞,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所以这难免让人对苹果的未来产生一丝担忧。

尤其是华为手机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好,直逼苹果的时候,而且华为不仅仅是做手机,笔记本等也做,而且一经推出就很受市场欢迎,华为的电子消费品以手机为核心已经非常丰富。

在技术上也比较优秀,在品牌上也是中国企业的代表,市场的接受程度也很高,但是现在华为被极限打压,这无形当中是巩固了苹果的地位的。

从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苹果的业绩是在增长的,2020年三季报已经出来,营收为2098亿美元,被2019年同期的1961亿美元增加了137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5%。

苹果依然牢牢的占据高端市场,核心竞争力因为对手的削弱反而是得到增强了,在资金过多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估值也从以前的20倍增长到了40倍,估值翻倍带来的结果就是市值翻倍。

怎么看待美国科技股昨晚崩盘?

美国的思路不一样。科技股暴跌是因为反垄断。美国司法部已经对高通做出反垄断判定,而如今美国司法部将对更多大型美国科技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这里面包括谷歌和脸书。其中有人还在呼吁分拆脸书。

每当美国经济遭遇外部摩擦,美国人的思路并不是保护大企业,恰恰相反,他们会反垄断,来促进竞争,他们认为创新是依赖竞争的,而大企业会阻碍创新的发生。

创新依赖竞争这个理论其实说来简单,最早就是《进化论》的观点。美国的创新目标不是单一性的,而是随机性,然后优胜劣汰。比如当年日本DRAM芯片很发达,那么日本人就从64KB研发到128KB,在研发到256KB,直到行业第一。日本的政策保护大企业,他们强调集体精神。而提升性能是大企业最擅长的做法,那就是为现有创新提供最好的设备。比如我们为智能手机提供最好的芯片,让他越来越快。大企业这方面很优秀。

但是,大企业不适合搞创新突破。比如如果智能手机即将代替传统手机,诺基亚没办法,英特尔也没办法,微软更没办法。他们就停留在了PC时代。但是小企业,由于基数众多,又要弯道超车,他们会主动去创新,然后优胜劣汰之后,科技树点对的小企业,更上一层楼。而大企业,很多就进入了历史尘埃,如柯达,诺基亚的手机。如果未来有新的产品替代智能手机呢?比如手表,又或者科幻片里面下面的全息投影装备:

因为你站在现在,并不知道未来创新是如何发展的,所以你只有采取广撒网,优胜劣汰的方式。也就是鼓励中小企业崛起,通过资本和研发上的支持,然后要他们相互竞争产生一个新的技术突破。而在这期间,要防止大型企业通过市场份额挤压,通过恶意收购来压制这些企业成长。

我们已知的几个反垄断产生效果的个例:

1、上世纪80年代分拆AT&T和对IBM反垄断产生了微软和苹果。实际上微软和苹果早期都是PC上的,而IBM本该更有优势。而比尔盖茨的母亲也是IBM的高管,这让比尔盖茨早期对于互联网有更多接触。

2、英特尔每年100亿美元研发尚未建立起来的行业壁垒。如今英特尔7纳米的芯片都攻克不了,卡在半空,GPU和手机芯片架构都遇到了逐渐成长起来的对手。GPU的并联运算,甚至于一定程度上开启了AI时代。而ARM一步步的从无到有。

3、马斯克的SPACE X。如果说企业垄断是事物的一面,那么NASA的垄断则是另一面。如果没有租给马斯克发射平台,那么猎鹰系列就不能从1走到9,猎鹰9造价6000万美元,由于可以回收,未来成本有可能下降到极限的6万美元(当然不可能如此完美)。

4、页岩油。美国对能源领域反垄断由来已久。特别是对标准石油的追打长达20年,更早期你大概知道洛克菲勒被拆。而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石油个体户逐渐开始尝试在岩石层用液体压裂法获取油气,而这都是美国石油巨头不肯尝试的方法,他们已经将战场转移向中东。而正是这批个体户,搞出了水力压裂和水平井。最终让如今能源格局发生变化。(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处境或多或少和个体户有关)

综上,实际上并非是美国在“自断手臂”,而是经济驱动理念上的差异。华尔街很多人寄希望于用一次创新来制造剪刀差,比如微软的软件,英特尔的芯片,高通的基带,谷歌搜索,游戏。甚至于生物药。而如果要甩开有力的对手,惧怕被对手超越,美国会怎么做?他们会让创新整体性转向更高的层次。这样整个系统就会重建。而这种突破创新必须依赖中小企业。所以他们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拜杜法案让美国开放了所有的公共科研专利,并开放大学实验室为企业服务。如果靠中小企业自己搭建实验室,很明显是不可能有大跨越的。而在这方面,他们可以开放国防领域给私人经营。别忘了,硅谷早期依托的就是森尼维尔空军基地。而互联网来自于国防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个人想,在如今这个环境下,我们要关注大企业,我们更要关注中小企业。

Facebook一夜蒸发300亿?

对于扎克伯格和它的Facebook而言,泄露门问题将其推向了“非死不可”的深渊。

用户数据是互联网的基础。你每次下载app都赋予了开发者访问你的部分个人信息的权利。每次你跟任何技术公司——包括Facebook、Google、Amazon等互动的时候,你都在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作为交换,你信任他们不会用这些数据去干坏事,因为你想要他们提供的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优势与便利,但个人数据越来越多地暴露于网络之中,衣食住行、社交习惯等等都能在大数据中有迹可循,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越来越大。

脸书“泄露门”说白了本质核心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但西方世界主流观点就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泄露个人信息无疑是侵犯了西方世界主流人群的价值观,也暴露了亚马逊、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最大的隐忧---个人信息是否被更好地保护?如果这个问题不被完美解决,一旦失去用户信任,财富蒸发算轻的,弄不好会有牢狱之灾。

现在不仅仅是公司市值,股票狂跌,一夜蒸发三百亿,而且Facebook遭遇自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政治及法律危机,那就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就数据泄露事件展开调查,正在调查Facebook是否违反政府隐私协议,允许剑桥分析公司获取用户的个人数据。若属实,罚金高达2万亿美元(约12.7万亿元人民币),而Facebook的总市值也才4885亿美元!

创立于2004年的脸书作为现今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络社交媒体,其10亿多的用户和体量都被传统媒体所羡慕和仰望,当然也有嫉恨。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此次泄露门事件造成的舆论愈演愈烈,排山倒海,几近失控。扎克伯格终于在事件发生4天后发声,承认脸书在保护用户数据方面出现漏洞,坦诚地表示没能保护好用户数据,梳理了Facebook应对数据门的时间线,并列出了即将落实的应对策略。

但仅仅发声承认错误落实对策解决问题却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因为现在墙倒众人推,包括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欧盟、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商业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德国政府在内,均相继宣布对此次Facebook“泄露门”事件展开调查。

此次“泄露门”这对于扎克伯格和Facebook来说是一个难关。因为你的反映迟钝,舆论坐实了你对这个问题的虚弱,那墙倒众人推,你之前的风光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也有的人肯定愿意见你被打倒!正所谓树倒猢狲散,痛打落水狗,你的倒下也就是我的崛起。

未来,脸书和扎克伯格是绝地求生,还是非死不可,还需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