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股票交易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规则
创业板股票交易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规则?
1、主体资格要求: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股本及发行比例要求:发行后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公开发行比例须≥25%;发行后总股本>4亿股,公开发行比例须≥10%。
此外,对企业财务指标、相关主体合规性、公司治理以及独立性,《办法》也规定了相关的要求。
创业板大股东减持规则?
2020年6月12日,深交所对创业板减持作了以下规定:
1、上市公司持有首发前股票,自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一致行动人减持,应当在上市后36个月内不得转让首发前股份。
3、公司未实现盈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一致行动人在3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首发股票。
4、自公司上市之日起,第四个和第五个会计年度每年减持首发股份不得超过首发总数的2%。
5、大股东(控股5%以上)减持股票,采用集合竞价减持的,在任意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能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6、采用大宗交易减持的在任意90个交易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总股份数的2%,受让方6个月不得转让。
7、采取协议竞价减持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数的5%。
注册制创业板股票交易规则?
1、注册制创业板股票交易规则为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2.从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涨跌限制从10%调整到20%;
3.实施盘后定价交易,在连续竞价期间增加价格笼;
4.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调整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设定单次申报最高数量上限;
5.对于投资者来说,交易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资产不低于10万。
创业板中报预披露规则详解?
创业板中报预披露规则是指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之前,对半年度业绩进行预披露的规定。以下是对创业板中报预披露规则的详细解释:1. 预披露时间:创业板公司应在半年度报告披露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发布半年度业绩预披露公告。2. 预披露内容:创业板公司应至少披露一下内容:营业收入、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每股收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3. 预披露方式:创业板公司应通过证券交易所指定的信息披露渠道发布公告,如上交所交易信息披露平台。4. 预披露责任:创业板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主要负责人和财务总监承担对中报预披露的法律责任和信息准确性。5. 合规要求:创业板公司需确保半年度业绩预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存在虚假陈述、重大遗漏或误导性陈述。6. 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一旦发现创业板公司的中报预披露违规行为,证券交易所将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包括责令公司纠正违规、给予警示、公开批评等措施。创业板中报预披露规则的实施旨在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合规性。
创业板上市前三天交易规则?
创业板新股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
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的同时,创业板的交易规则也产生较大的变化。
创业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还增加了临时停牌机制。
创业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5个交易日后涨跌幅限制比例由之前的10%提高至20%,与上交所科创板看齐。创业板已经上市的股票、基金等,竞价交易实行2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新的交易制度还增加临时停牌机制,在无涨跌幅限制下,较开盘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和60%的,各停牌10分钟。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之后,部分股票名称中可能会出现字母标志,比如“N”“C”“U”等,其中N代表股票上市首日,C代表股票上市后次日至第五日,U表示该公司尚未盈利。此外,这次改革还引入了盘后定价交易方式,增加了连续竞价期间“价格笼子”,设置单笔最高申报数量上限等等。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新股上市头5个交易日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这会使得新股的上市的价格会一步到位,在第一个交易日可能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均衡的价格。如果网下定价偏高,新股上市首日就可能出现破发,打新的投资者就有可能被套住。因此在注册制之下,创业板的打新和炒新将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不再是稳赚不赔。
按照新的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如果是新开通创业板权限的投资者,须在开通前的20个交易日内,日均账户资产超过10万元,且具备两年以上投资经验。参与打新的投资者,还要持有深交所股票,总市值在1万元以上。已经开通创业板交易资格的老投资者,只须重签新版《投资风险揭示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