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概念股,5g来了

2023-09-27 01:57:02 58阅读

4g概念股,5g来了?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4g概念股,5g来了

大家好,我是财哥,希望我能为大家带来财富,提前给朋友们说声周末快乐。今天大石财经继续研发5G的文章,之前两篇文章着重介绍了5G行业的政策支持情况和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潜力。这段时间资本市场还没有摆脱资金量紧张,机构投资者普遍观望的格局。朋友们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希望大家不吝指出,一定尽力满足大家要求!

12月12日,在广州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应用科技交易博览会上,国产5G通信基站GaN(氮化镓)功率放大器芯片对外正式亮相。这意味着该领域的国产5G芯片已经打破了国外多年的技术垄断和封锁。

还有,12月10日,工信部确认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批复,这意味着全国范围的大规模5G试验将展开,也意味着5G的商用化再进一步。

类似这样的消息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往前追溯远一点,到今年6月21日,工信部在2018年IMT-2020(5G)峰会上明确表态加快推进5G。也就从这个节点开始,A股市场的5G概念股被彻底点燃了,行业周期进入了快速的投建时期。

5G仍是通信最重要主线,明年行业投资面临拐点机遇。明年5G将逐步进入大规模实验组网和预商用阶段,乐观情况下,一季度末将首次出现5G相关设备招标需求,明年年中正式发放牌照,预计明年三大运营商5G基站建设量在10-15万站之间,5G商用确定性提升。本人针对明年的行业发展,重点看好光元器件细分龙头-----光迅科技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光通信器件供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光通信领域内光电子器件的开发及制造,且有能力对光电子器件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研究开发.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子系统和光无源器件两大类,子系统类包括光纤放大器、光转发器及光线路保护子系统等产品,光无源器件类主要包括波分复用器、光连接器及光集成器件等产品,其中光纤放大器和波分复用器为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公司被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光通信领域内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制造和技术服务.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50余项. 公司及前身累计起草通信光电子器件类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28项;累计申请专利120项,获得授权79项,其中:波导器件自动耦合封装及角度补偿扫描方法的发明专利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公司累计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1项,其中:介质膜滤光片型波分复用器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用化EDFA系列产品研发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布式喇曼光纤放大器获得中国通信学会二等奖;高性能纤维光学波分复用器研究、光纤放大器等两项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0通道阵列波导光栅(AWG)复用/解复用芯片及模块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年,光迅又收购了一家丹麦的公司——IPX,开始进军高端芯片的研发和制造。之后的3年,光迅大力增资大连藏龙光电子,使其成为旗下控股的子公司,也成为了自己40G和100G高端光模块的封装基地。当年,还与法国合资成立了一家阿尔玛伊科技公司。

在公司业绩方面,上市当年,光迅营业收入为7.3亿元,归母利润为1.04亿元。到了2017年,公司营收为45.53亿元,实现归母利润3.34亿元。8年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71%、15.7%。

这样一个业绩稳健增长的公司,在A股,并不会太多。不过,我们也应该关注的是,2018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较此前有所减缓。毕竟,投资投的是未来,我们更关心的是未来的高增长,而不是过去的辉煌。近一年45亿元的销售规模在光器件领域全球市场排名第五,在国内排名第一,属于行业头部企业。

光迅科技销售收入拆分来看,2017年国内实现营收34.1亿元,同比增长5.54%,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4.82%。海外营收为11.5亿元,同比增长37.89%,占据主营收入的25.18%。2018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增速更快,实现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接近60%,占总营收比例达到37%。

近年来,光迅科技为了掌握光器件的一些技术以及想进军海外市场,频频出手兼并收购。不仅如此,光迅是两条腿走路,比较注重研发投入。

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4.07亿,占当期营收比8.94%。公司自2011年以来,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在8%以上,但占比较前几年有所减缓。此外,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的比例在14%以上。

光迅科技,作为一家光器件龙头,也还是5G概念股。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下5G的进展和规模。

目前,从工信部的表态来看,中国5G有望加速推进。从全球来看,5G有望于2020年实现网络商业化,而2019年将迎来5G基站的规模建设。

工信部和发改委关于印发《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知里面有提及,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万亿元,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推动相关领域产出达15万亿元。

另外,根据中国信通院2018年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综合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6%。其中,在直接产出方面,2020年、2025年、2030年将分别增长到0.48万亿、3.3万亿、6.3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年、2025年和2030年,5G将分别带动1.2万亿、6.3万亿和1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

光迅科技所处的光通信领域。光器件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是其它的光系统设备商和光网络搭建的基础。5G的爆发,想必也会带动光器件的需求。

单单看光器件市场规模,2010年为57亿美元,2017年为102亿美元。2018年行业急速爆发。据Ovum预测,到2020年全球光器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6亿美元。

随着流量需求的快速增长,运营商有动力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对光芯片、光模块高端产品需求旺盛,同时5G建设期将在2019年开启,对光芯片、光模块的需求将大幅提升,预计传输业务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4%。这样一个行业的增速,除了新能源汽车、芯片等新兴领域,其它传统行业很难企及。

2018年12月13日,中国信科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发的《关于核准豁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义务的批复》(证监许可[2018]2041号),核准豁免中国信科因国有资产行政划转而控制光迅科技285,748,311股股份,约占光迅科技总股本的44.12%而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这次潜在的资本上的合作也会为光迅科技未来的快速发展注入强有力的驱动力。

做哪类股票比较好?

我觉得选择标的的确很重要,不过择时更重要!只有买在了好的位置,那么你的成本以及持股信心会更强!当然,对于长线持股而言,从思路上讲是一定对该品种有足够的信心以及仔细研究了其未来的成长空间以及未来股价的运行方向。

选择个股方面个人倾向于消费类品种,这种品种的成长性以及业绩有保障,也为未来股价的持续上涨提供了支撑,同时通胀是永恒的,所以消费类品种的涨价预期也是时不时的存在,为公司的业绩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当然选择高毛利率的品种更好,这样可以基本忽略未来公司的成本增长,比如工资提高,营销费用增长等影响业绩的因素。也就是说未来提价,会直接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而更有利于提升股价,以上是选择标的的问题。

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是择时买入的问题,如果追高买入,那么可能当下的股价已经反应了未来几年的上涨预期,那么买入的话可能几年股价不动甚至回调,那么就会影响持股信心。个人建议两种方式:1、当然是最好逢低买入,也就是说等个股回调买入,在股价低估的时候进场更容易在未来上涨中获取更多的利润。2、如果股价一直走牛,不给回调,那么我们就用另一种当然,就像基金定投一样,定投股票。比如按季度,或者按照年度买入,这样无论股价长期上涨还是下跌,你买入的成本基本上是一个平均值。未来上涨虽然你的买入成本变高,不过你一直处于获利中,心态自然是美美哒。而如果你买入在了下跌周期,那么虽然短期可能你处于浮亏中,不过你买入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因为你看好未来的成长,那么将来股价重新上涨,你未来的盈利空间更大!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选择标的固然重要,而进场的方式和方法也是个重要的调节变量。希望以上的回答能给你启发和帮助!也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会持续分享交易经验!

孙正义投107亿给滴滴?

我是张三嗡,财经自媒体人,每天聊点财经事儿。

感谢@蒋昊说经济 的邀请。

言简意赅地说,如果滴滴聚焦网络出行领域,那么程维就没有成为第二个马云的可能。

中国互联网的布道者只有一个

在NBA,xxx超越乔丹的话题时不时会被提起,但所谓“超越”不过是某一项数据,例如得分、篮板,但很少有人真的认为谁在NBA或篮球运动中的地位超越了乔丹。

马云之于中国互联网界,大约就是乔丹之于NBA。假如有一天,阿里被颠覆,其他某一家公司成功地实现超越——尽管短期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马云也不会被颠覆。也就是说,马云是被写进历史的人物。

就好像柯达破产了,但柯达及其创始人伊士曼作为名胶干板的发明者地位是不会泯灭的。柯达改变了照相技术的历史发展进程。

到目前为止,中国互联网史上,没有哪个人和哪家公司的影响力超越马云和阿里。今天,腾讯仍然是阿里强劲的竞争者,但马云屡屡以互联网布道者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在早期呼吁人们关注互联网,坚定看好互联网的发展未来,这份勇气是腾讯及马化腾所不具备的。

无论程维旗下的滴滴做到多大规模,只要他仍然在现有的互联网规则中行事,都不会超越马云,这就是先发者的优势——在人们的概念中,马云和阿里是中国互联网规则最重要的制定者。

基础设施影响更加广泛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绕不开BAT,本质上是因为这三家公司已经渐渐成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者和提供者,实际上,就中国而言,这个名单还可以加上微软、谷歌、高通、华为等。

其中最典型的还是阿里。因为不是硬件企业,阿里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者可以说是战略选择的结果,这和马云的布局密不可分。举例来说,阿里主营的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新零售、物联网,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成为了行业第一。

以阿里云为例,根据最新的2019财年三季报,2018年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213.6亿元,4年间增长了20倍,阿里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公司。目前,阿里云的市场规模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居世界第三。随着亚洲市场的增长和阿里出海战略的实施,阿里云还在冲击更高目标。

微软CEO纳德拉曾经表示,云计算只有三个竞争对手,分别是亚马逊、谷歌和阿里巴巴。

云的价值类似于工业时代的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它是网络时代的基础设施,未来的一切数据都将在云上存储和计算。目前来看,滴滴只是一头聚焦于网络出行领域的独角兽,远远无法与阿里相提并论。

阿里4000倍的投资回报,滴滴还会复制?

据公开资料,马云当初与孙正义仅交谈了6分钟,后者就同意了投资阿里巴巴一事。而且孙正义还提出还多投一些金额,最后还被马云给拒绝了。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当年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投资,14年后变成500多亿美元,翻了将近4000倍。

可以说,孙正义是在阿里极早期就进入了。而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滴滴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17轮融资。根据市场消息,滴滴的估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因此想达到阿里巴巴4000倍的投资回报,基本不现实。孙正义及软银的预期相信也绝不会这么高。

如果滴滴跳开网络出行,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巨头?程维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马云?也许可能,但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迹象。

我是张三嗡,码字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字节跳动有可能超过阿里腾讯吗?

互联网人爱相互跳槽,腾讯和阿里一直相互流动,近两年势头强劲的字节跳动也成为跳槽热门去向,那么在这三家公司工作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看——

旗舰产品

擅长领域

-

腾讯:是社交领域的霸主;

阿里:是电商界的巨头;

字节跳动:是内容领域的王者。

公司特色

-

腾讯:产品文化,小马哥是产品出身;

阿里:运营文化,马爸爸口才世界第一;

字节跳动:技术文化,一鸣同学是技术出身。

公司成立

腾讯和阿里:早于2000年成立的老牌巨头;

字节跳动:2012年成立的互联网新贵。

7年增长

-

腾讯、阿里平稳发展,字节是后起之秀,势头猛烈。

公司总部

-

腾讯:总部在深圳科技园,周边都是互联网公司;

阿里:总部在杭州余杭大农村,周边都是高速;

字节跳动:总部在北京北三环,周边都是名牌大学。

全球化办公室

-

腾讯:全球化公室70+;

阿里:全球化办公室40+;

字节跳动:全球化办公室230+(想出国出差可以去字节)。

员工数量

-

腾讯和字节都有5w人,阿里10w人,可以坐满鸟巢了。

员工平均年龄

-

腾讯和阿里:大部分员工都是80后熟男;

字节跳动:员工年轻得多,大部分都是90后小鲜肉。

一线leader年龄

-

腾讯:没有30岁以下的总监;

阿里:组织部平均年龄40往上;

字节跳动:产品负责人大多是90后。

上下班时间

-

腾讯:上班10:00,下班看领导;

阿里:上班10:00,下班看福报;

字节跳动:上班都可以,下班看什么时候打到车。

办公室工位

-

腾讯:独栋卡座,总监以上有办公室;

阿里和字节:联排网吧座位,和大佬肩并肩(字节工位最小)。

晋升

-

腾讯:每年两次晋升机会,10升11大概要花光一辈子的人脉;

阿里:每年一次,7升8大概要花光一辈子的运气;

字节跳动:每年两次,晋升面试不用ppt。

内部称呼

-

腾讯:员工起英文名,例如Gangdan Wang=王钢蛋;

阿里:花名,例如矮大紧=高晓松,还有尼玛、土豪、呵呵、蛋疼等奇葩花名;

字节跳动:直接叫本名,例如一鸣同学。

管理模式

-

腾讯:事业群自治;

阿里:集权式,层级化;

字节跳动:扁平,中台机制。

内部氛围

-

腾讯:瑞雪文化,赛马,南山高盛;

阿里:阿里味儿,鸡血,武侠文化;

字节跳动:字节范儿,极客,务实的浪漫主义。

如何推动事情

-

腾讯:内部BD资源;

阿里:跟你谈梦想;

字节跳动:拉个群,谁行谁上。

当和leader意见不同时

-

腾讯:“这是上面老板说的”;

阿里:“我们要拥抱变化”;

字节跳动:跟你聊ROI(投入产出比)。

职级体系

-

腾讯:分基干、中干、GM ,级别1-17;

阿里:分M线和P线,上到研究员,下到专员,马云最高M10(P14);

字节跳动:不讲title,淡化级别。

内部沟通

-

腾讯:用企业微信;

阿里:用钉钉(某些功能反人类);

字节跳动:用飞书。

公司年会

-

腾讯:圣诞晚会,总办男神天团,巨星登台;

阿里:公司年会,大佬变装;

字节跳动:大型CEO面对面。

-

腾讯:晚上8点后下班领一张18元的夜宵券(夜宵券是加班的唯一动力);

阿里:每天26元餐补,晚上9点后领10元的夜宵(有时间吃算我输);

字节跳动:免费三餐、下午茶,一入字节深似海,从此减肥是路人。

租房补助

-

腾讯:有个毛线;

阿里:有个毛线;

字节跳动:一线城市公司周边,1500元/月/人(但并不够)。

-

腾讯:腾讯人住在地铁1号线附近,每天坐地铁或班车上下班;

阿里:阿里人住在余杭大农村,开车(有车位算我输)上下班;

字节跳动:字节人住在帝都三环知春路公司附近,走路上班。

出差

-

腾讯:出啥差,上班!

阿里:经常国内到处飞,里程都可以升金卡了;

字节跳动:出国出差多,are you ok。

股权激励

-

腾讯:18周年庆腾讯人全员发股,金额不多阳光普照;

阿里:来得越早,股票越多;

字节跳动:还没上市,机会多多。

红包

-

腾讯:开工第一天在腾大排队逗利是,小马哥亲自发红包;

阿里:开工利是在阿里app领取,最高12888元,最低8.8元阳光普照奖;

字节跳动:年前全员大红包,最高16000元。

年终奖

-

腾讯:5个月左右;

阿里:6个月左右,3.25可能毛都没有;

字节跳动:6-100个月(要看绩效)!

最后一句话总结三家公司:

在腾讯工作,像和老公相处,处处关心你,虽然给你的财富可能不如阿里多,但是是个不错的暖男;

在阿里工作,像被大款包养,不怎么关心你的心情,但是给你卡随便刷,前提是你有能力;

在字节工作,像和男友恋爱,一起为梦想奋斗,有时会吵架互怼,但是每天都有新鲜感,生活有奔头。

如何评价由陆毅袁泉主演的电视剧风再起时?

《风再起时》又是一部表现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中的底层人物故事。与此相似题材的电视剧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风再起时》在一众此类型电视剧中,个人评价属于上佳之作,演员的选择和剧情的铺设都很不错,值得一看。《风再起时》刚刚上线,收视率相对惨淡,但得好饭不怕晚,随着电视的慢慢播放,收视率与口碑一定会呈现上升态势。

从几个角度评价和分析下《风再起时》电视剧本身及演员的选择究竟好在哪里?

第一:厚重的时代感:改革开放进程的四十年,是伟大的四十年,这四十年以市场开放为主旋律,诞生了很多很多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底层人物的命运,随着历史浪潮而起伏不定的故事,其中的心酸与血泪值得赞颂和反复品读。接连上映的时代剧,无不在历史的厚重感上下文章。《风再起时》亦是如此,场景设计、衣物等配饰,无不是精挑细选,加上故事的主旋律:老一辈的创业故事,这些糅合在一起,带给了我们浓烈的回忆感,特别适合与父母家人一起静静的观看。

第二、演员选择:有多人喜欢陆毅就有多少人讨厌陆毅,但是关于袁泉,却都是喜欢居多。两个现在娱乐圈的老前辈和中流砥柱分别饰演男女主角。陆毅身上的那种正气、硬朗以及袁泉身上的那种婉约和柔情,很好的诠释了方邦彦与何晓莺二人。朱雨辰从《我的青春谁做主》开始,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却一直不温不火,这次在《风再起时》的男二角色,希望他可以借机火上一把。

最后,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和观看《风再起时》这部电视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