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服股吧,为什么要给中信证券卖出评级

2024-06-23 21:21:05 79阅读

中海油服股吧,为什么要给中信证券卖出评级?

首先要纠正一下问题,这一次华泰证券给予的是中信建投“卖出评级”而不是中信证券。其次

对于是不是同行竞争其实这个很难做出判别,但是两份报告先后出台,并且在这个位置出现确实有着一种“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味道!

中海油服股吧,为什么要给中信证券卖出评级

事件的起因大概率来自于一份“卖出评级”

3月7日,中信证券发布一份名为《财险龙头,但A股显著高估》的研报,称中国人保A股显著高估,首次给予“卖出”评级,预计合理估值区间为每股4.71-5.38元,预计未来一年潜在下跌空间超过53.9%。对于从来没有给出过“卖出评级”的中信证券来说,这份“唱空”报告引起的市场反应是非常剧烈的!

事情演变:难得一见的“卖出”评级研报近两日接连出现。

3月7日是中国人保,而3月8日则是中信建投,两大牛市龙头股分别被出具看空报告。大型券商也获“卖出”评级研报,连日大涨已让不少市场人士直呼“看不懂”,“卖出”研报又落地,就更加让人大呼不懂。又一个牛市“龙头”被看空 中信建投被调至“卖出”评级!直接导致第二天中国人保跌停,甚至大盘下跌了将近140点,跌幅达到4.4%,三大股指纷纷大跳水!!

那么我们来看看中信建投是不是真的高估了?

华泰证券研报还表示, 2018年三季度中信建投的净资产居上市券商第十,营业收入第七,净利润第八,但当前总市值已超过2000亿元,处于A股上市券商中第二位,显著高于其净资产、营收和净利润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排名位置;和高盛相比,2018年的净利润占高盛的5%,但总市值却为高盛的45%,市值体量远超其与国内外可比公司水平,研报认为中信建投当前PB估值已严重透支成长性预期,并未充分深深考虑盈利波动性和业务发展积淀性。

至3月7日,中信建投A股股价为31.16元/股,A/H溢价达372%,远远超越同梯队券商。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大型券商 A/H 溢价率 50%-166%,中信建投估值显著高估。

华泰证券建议卖出中信建投是是同行业竞争吗?中信证券和中心建设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信建投前身是华夏证券,后被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收购,中信控股60%。后来证监会发文,对证券公司实行“一参一控”,要出让部分股份。也就是说中信证券只会参股中信建投,而不是现在的控股中信建投,应该还在中信系内。

根据资料显示,中信证券后来把部分中信建投的股权卖给北京国资委,现在的中信建投有四大股东,分别是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持股45%),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0%),世纪金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国有绝对控股。也就说,中信证券和中心建投确实有着关联!那么对于同行业竞争这个问题,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了吧!

卖出评级的报告有多稀有?看看数据你就知道了

数据显示,在去年的8月29日到11月29日这三个月时间里,各大卖方研究机构(包括券商、独立研究机构等)总共对外发布了大约1.3万份个股研报,月均超过4300份,平均每个交易日大约200份个股研报。

但是其中1.3万份报告全部都是给出买入、强烈推荐、推荐、增持的个股研报占比高达95.68%,给出谨慎推荐和持有占比仅2.22%,中性的则仅2.10%,而给予卖出或减持这种负面评级的研报数量居然为0。

为何国内机构的看空研报这么少见呢?

屁股决定脑袋,大部分的券商评级师都是靠着上市公司来吃饭的,故意做空上市公司对他们没有好处!要知道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都有一定的业务往来,除非是上市公司允许,默认的,要不然你出一份所谓的“卖出评价”,让上市公司跌去大量的市值,这个锅轻则让你失业,重则让你......

所以考虑到这些报告都是由券商研究员属于卖方研究员,一方面国内目前的做空机制仍不完善,出具看空报告没有市场;另一方面出于获得承销项目、维护日常关系、担心得罪上市公司等考虑。

(以下是这一次中信证券卖出评级的内容截图,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内容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此次的出现“破天荒”的“卖出评级”报告目的何在?

查了下,过去两年,A股个股报告,一篇卖出报告都没有!那么此次破天荒的出现了卖出评级,甚至还是在熊转牛的阶段,其中必定有一定的目的性,如果说没有才是骗小孩了吧!

我认为这一次中信证券和华泰做出罕见的“卖出评级”确实是令市场出乎意料的,但是仔细想想你又会发现情理之中!为什么?因为目前不允许疯牛,并且大部分的主力机构没有拿到足够多的筹码,所以势必需要一个所谓的“动机”来进行打压!

所以这份“卖空评级”就这么出来了,而且炒的沸沸扬扬!要知道选择这个时候出,并且选择在中国人保和中信建投上出都是有讲究的!为什么不见之前有这样的“卖空评级”,为什么连涨了10倍的妖股“东方通信”还在“买入推荐”,“谨慎推荐”!大家仔细想想!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