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学院就业网,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专科院校好吗

2023-09-25 07:15:03 73阅读

上海金融学院就业网,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专科院校好吗?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最好的专业就是会计,其他的审计财务管理也还不错,就业率高。在会计领域的教学质量方面,是全国属一属二的。

按校方公布数字,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上海金融学院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但需要说明的是就业率口径,本身包括了灵活就业等因素,而且还有就业质量的差别。立信会计学院的去向更广泛,包括普华永道、安永华明、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立信、万隆、天职国际、众华沪银、上会等会计师事务所;中国石化、大众汽车、家乐福、西门子、雀巢、宝洁、松下电器、联合利华、索尼、强生、欧尚、宝钢集团、百思买、百事、埃森哲、上汽集团等;汇丰、渣打、花旗、三井住友、三菱等外资银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地方税务局、地方财政局等国家机关以及高校、报社、电视台等。

上海金融学院就业网,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专科院校好吗

其实这一类金融财会学校近些年来都很热,立信的就业比较好。教学方面立信管的比较严一点,教学倾向于实用性,金融的话还是那种传统的学校,住宿生活的话是在松江,金融的设施比较旧了,立信所在的松江大学城硬件设施算是上海高校中比较好的了。

儿子被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录取了?

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自评得分:66分,该数据为平均值,取自13份样本,分不算高。有该校毕业生说本专不算学校最好专业,学得内容比较宽泛,不如会计学,但老师教得比较认真,也很照顾学生,只是学风不是太好,认真学习的人数有限,不过专业还是不错的,毕业后就业形势尚好,不少学生毕业后工作做得挺好的。

西南交通大学的金融专业怎么样?

西南交通大学金融学专业挺不错的。适读人群:具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电大、网络教育等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学校颁发的专科或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有意向在经济等领域发展的人士。

师资力量参差不起,有的老师很牛,经常参加学术活动,也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发表的论文质量都很高,关于就业,我不想说太多,因为近几年,金融专业过于火爆,出现了供大于求,自然没有特别抢手,但是学校名气还可以,也不愁找工作。

金融专业的学生?

经济学类和金融学类的各个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一直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选择专业就会与就业挂钩,今天说说金融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去哪工作了?

中国人民大学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科研单位、进出口贸易公司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本专业本科生15%、研究生30%以上出国继续深造,就业去向近年来除了银行、证券、保险、进出口公司、民营企业等金融机构、外贸机构和公司企业外,去国内的涉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的越来越多,如四大国际著名会计事务所等。

厦门大学

经济学2011届49名研究生中共有1人升学,出国、延期及其他6人,35人推磨协议,1人灵活就业,1人具有意向单位,待就业和暂不就业均为0。签约率为95.65%,就业率为100%。毕业生主要分布就业地区:厦门10人,福州2人,深圳、上海各4人,其他地区14人。主要分布行业:金融业26 人,国企2人,党政机关2人,三资企业5人,其他7人

南开大学

从行业看,32%的毕业生进入到包括建设银行总行、工商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在内的银行等金融机构,27%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及民营机构,8%的毕业生选择出国和继续深造,6%的毕业生服务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就业地区位列前四位的依次为天津、北京、上海、深圳,合计占总人数的 69%,其他沿海城市占总人数的29%,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成为研究生毕业生的首选。

北京大学

毕业选择范围宽广。多年来,经济学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其毕业生在海内外很高的声誉。主要去向是: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省市机关、各大银行以及分行、中外合资企业及其他跨国公司等。他们中有著名学者,党和国家、部委及省市领导,企业和集团公司的决策者以及活跃在各行各业第一线骨干。早年到国外去深造的同学在美欧许多大学任教,在国际组织和跨国集团供职或在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和商业贸易领域工作。

经济学院由于自身的特点,与政府机关很好,因此在各个部委工作的师兄师姐是很多的,毕业生在政府机关就业人数不少。可以看到,每年都有毕业生考上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可以说,与经济学院最直接对口的工作岗位应该是政府各个部门。

同时,经济学院的学生很注重业余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知名外企的办公楼里,也有很多经院学生的身影。比如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各大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此外还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

武汉大学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贸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水平远远高于全国高校和中央部署高校同类专业的就业水平。经济学院毕业生进入较多的企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银行绝大部分,另外,诸如联合利华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埃森哲咨询公司、飞利浦(中国)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在该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都招募了相当数量的经济学院的毕业生,而经济学院的毕业生也大都选择在较成熟企业或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就业。

上海财经大学

对于理论经济学毕业的研究生,由于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可灵活就业,可以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经济咨询单位、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所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等科研工作和经济类专业教学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进入新闻、出版等部门。对于应用经济学毕业生,可针对自己专业方向主要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理论研究机构金融实际业务、管理和科研工作;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财政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进入经济管理部门和大公司进行统计和预算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

以大型国企、商业银行、事业单位为主,也有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以及出国留学。一些同学进入一些央企,比如中粮集团;各个商业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一些金融监管部门,比如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还有一些政策性银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年就业数据分析:银行系统占40%;证券公司占25%;期货交易公司占10%;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占8%;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占 5%;高等院校占5%;金融监管部门占3%;创业占2%;读博2%;就业分布最多的五省市: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

西南财经大学

继续深造的方向:(1)本校读博;(2)留学深造;(3)升入其他国内高校读博。

就业去向及就业前景分析:该校是财经类院校,大部分专业都是财经类专业,因此就业主要集中在财经领域。例如金融系统(银行、银监会、证券、基金等)、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统计局等方面。该校的就业情况一直十分乐观,即使在2008年经济危机该校的就业率仍高达81%,在一般情况下就业率高于90%。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国际化程度高,在暨南大学可以认识到很多来自各国的同学。另外,暨南大学的产业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实力很强。

吉林大学

就业层次:在政府一般都是副科员,在企业都是中层。一旦就业,层次是很高的。

一般去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较多。

浙江大学

2008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美国摩斯坦利、法国巴黎银行、AT科尔尼、美国贝恩、美国渣打银行、中金公司、交通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国泰君安、宝洁、殴莱雅、玛氏箭牌、英博啤酒、华泰证券、华夏证券、联合说证券、深圳发展银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和各省市银行、证券公司。

西北大学

就业方向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体改部门及大众媒体宣传、科研机构、高校及金融、税务、证券。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学专业总体来说前景很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金融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根据近几年针对经济学硕士的就业情况统计与抽样,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咨询行业、证券业、财会、投资银行、媒体、公共决策或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自主创业者,或者在其他行业就业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就业前景很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金融系统主要是银行、证券、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公司,从事的岗位主要是研究分析类;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等;证券行业主要是各类证券公司。

河北金融学院怎么样?

基本信息

河北金融学院(Hebei Finance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河北省金融人才重点培养基地。

河北金融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52年创办的保定银行学校,后来历经河北财金学校、河北银行学校、保定金融专科学校、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 2007年,学校升格并正式更名为"河北金融学院"。

截至2015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135亩,设有10个教学院(系)、4个教学部和1个研究生部,开设有1个硕士专业、23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教职工700余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留学生共计12000余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4月,河北金融学院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3.7%,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达90.3%。有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4月,河北金融学院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有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学实验室4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