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现在有哪些银行开通智能存款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现在有哪些银行开通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因利率高,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又因为是银行存款,受银监保险保障,每家银行,个人账户50万以内本息赔付。所以很受推捧。
但这些银行,相对四大行来说,规模会小些,知名度也小,普通大众也比较不知道,所以会供第三方平台来推,借助大平台的知名度,推广自家的智能存款产品。
大型的平台,有支付宝,京东金融等等,我比较喜欢这两家,毕竟最大,比较安全有保障,操作也比较简单,请看我另一个问答,有具体介绍如何在支付宝和京东金融的操作方法。
声明,我不是支付宝和京东金融的托哦。只是好用,推荐给大家。作为普通人也只是赚点利息,当然求安稳。
我截图几家,没全部。存期时间不定,有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年,五年,对应利率也不同,就不一一说明。
以上是京东金融和支付宝平台,部分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
金融工程这三个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有什么不同?
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学什么专业?
一般我都是推荐:金融,计算机,临床院校,通信电子。
很多人立刻知道了金融专业,如果银行只工业上的皇冠,那么金融就是皇冠上的明珠,金融就是最牛的专业,也是最赚钱的专业,原来金融是为了工业服务,目前看所有工业都是为金融打工,所有金融行业是最顶级的行业。
当然金融哪家强,都知道清北复交,两财一贸,南开厦大
想在国内金融圈混,基本也就是这几个大学了,其他大学就比较难了,当然,最好是清北复交,很多顶级投行,基金,券商等,非清北复交不要。
当然清北复交在厉害,他们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占据了顶端的顶端,大部分非顶端的地盘被两财一贸所占据,所以两财一贸分数也是超级高。
那么什么是金融专业呢,最常见的就是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
这三个专业到底什么区别呢,当然这三个专业是属于本科专业,不是研究生专业。研究生专业不用说,大家都懂。
一般认为,本科是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都算金融的科班出身,而经济学,并不是真正的金融科班出身。
金融学金融学是最常见的金融类专业,这个专业呢,一般都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管理学院,一般认为是百分百的文科专业,不过文科专业,那北大清华的金融,那也是只有状元才有资格报考的状元。
金融学这个专业的,主要是学各类经济学课程,比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然后学货币金融学,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等专业。
一把课程设置: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统计分析、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市场营销、金融法、资产评估、项目评估、期货与期权等。
金融学这个专业的,偏文科,基本上学的东西都比较虚,适合数学基础差的人来学。
金融工程金融工程,带一个工程二字,就是应用性比较强了,金融工程是一门综合了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金融工程是以数学工具来建立金融市场模型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新兴学科。
因此金融工程对数学,计算机要求比较高,因为这个学科就是要编程,建模。对计算机要求比较高,比如南开大学金融工程专业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学、金融经济学、投资学、固定收益证券、运筹学、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概论、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贸易、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C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等
金融数学金融数学呢,和金融学,金融工程差异比较大,一般金融学,金融工程都是经济学学位,都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开设,而金融数学呢,一般在数学学院开设。
大家都知道,数学系的课,那是要让你怀疑自己智商,同样金融数学的某些课程也是这样。
金融学一般比较简单,都是背背背,而金融工程比较侧重建模,金融数学呢,侧重数学,它着重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
金融数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金融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与金融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数值分析、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金融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建议本科生学这三个专业都很牛,金融工程,金融数学都是偏理科的专业,当然不同学校开设专业课程不太一样。而金融学相对比较虚一些,我个人建议数学计算机比较好的,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会好一点,最好是金融工程。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共发生过几次疫情?
人类的进化发展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不断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一场瘟疫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而那些活下来的幸存者在遭遇这场浩劫后就形成了抗体。当人类的体质在变化、人类的医疗技术在进步的同时病毒也在变异,因此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就成为了一场持续的博弈。人类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流行疫情的大爆发:这些疫情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而且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公元前430年雅典城的瘟疫在造成全城25%的人口死亡的同时间接影响到了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负走向。公元164年罗马帝国爆发的瘟疫成为了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东汉末年的瘟疫成为了诱发黄巾起义的因素之一。在1348年—1350年的三年之内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导致近3千万人失去生命。明朝末年爆发的鼠疫客观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有限的人口流动在客观上遏制了疫情向其他地区的蔓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使传染病逐渐成为了困扰全球的难题。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这场战争导致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然而还没等人们来得及庆祝战争的结束就又迎来了另一场浩劫——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约10亿人感染的西班牙流感。
就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流感病毒在短短2年时间里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失,进而影响了整个20世纪人类历史进程的走向。20世纪初人类的发展是极不均等的:当时除了英、法、美、德等发达国家之外绝大多数人类都生活在连温饱都未解决的亚非拉地区。当时亚非拉国家很多正处于动荡局势中,所以根本不具备推广全民检测的条件。
西班牙流感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造成的实际死亡可能远比当时的统计数据反映的要严重,而真实的死亡人数恐怕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西班牙流感开启了肆虐全球的大规模传染病这种历史先例,在此之后这种肆虐全球的大规模传染病再度爆发的风险就成为了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曾经历过无数次惨烈的疫情。
翻开中国的史册不难发现在每个王朝行将灭亡之时往往伴随有地震、水灾、旱灾、瘟疫等各种天灾。1910年一场肆虐整个东北地区的鼠疫造成了6万多人的死亡,直到1911年这场东北鼠疫才得到了有效遏制。就在这场鼠疫被遏制住的第二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中走向了灭亡,然而中国人与疾病的战斗并没随着帝制的终结画上句号。
在此之后民国政府和后来的新中国政府仍在继续进行着与疾病的战斗。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对苏自卫反击、对越自卫反击等几场局部战争以及地震、台风、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伤亡逾百万人之外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怕就是流行瘟疫了。事实上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领导着人民群众在开展一场与疾病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先后进行了3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2次接种行动,向5亿多人口发放了18亿剂牛痘疫苗。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从《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以后特意写下了七言律诗《送瘟神》以示庆祝。1963年以后中国每隔6年仍要普种一次天花疫苗。在全球扑灭天花委员会宣布已彻底消灭天花的一年多之后中国于1981年宣布停止种痘。
当我们致力于构建强大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时疾病也从未停止过向我们的进攻:1957年2月一场流感疫情率先爆发于我国贵州省西部,在随后的三四个月内这场疫情就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又过了两个月后疫情蔓延到了东亚和东南亚,在8个月时间之内疫情已快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这场继20世纪初的西班牙流感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全球性大流感被称为甲2(H2N2)亚型流感。
成立不到8年的新中国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大规模的疫情。那时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还远远达不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好在这场疫情虽蔓延迅速,但并没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这场疫情对我国抗击大流行的疫情打了一针提醒剂。1961年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开始:当年6月疫情自发源地印尼传入中国广东,随后迅速传入南方的四省一市(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
1964年在当时尚属河北省管辖的天津市发现了第一例霍乱病例。随后疫情快速蔓延至河北1市12个区、3个专区、6个县、99个公社:在140多天时间里发病人数达到了900多人(死亡率超过1%)。这波疫情虽没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但在当时还是造成了全国范围的较大影响。后来经研究发现这次疫情是水污染传播——主要是患者粪便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快速有效地切断了污染途径。
1967年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脑脊髓膜炎。据当时的《安徽日报》记录:安徽全省有25万人先后染病(其中1万多人染病死亡)。这场疫情并非局限于安徽,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大爆发:1967年辽宁省发病51931人、死亡3013人;江苏省南京市发病13837人、死亡303人;浙江省绍兴市发病29118例、死亡1040例;山东省青岛市的发病率为390.17/10万。当时全国最严重的地区是广东。
1967年广东湛江发生流行性脑膜炎后因“大串连”而加剧:全市发病共1799例。江门市疾控中心也有记载:1967年1~3月江门市区报告流脑病例近千例、病死45人。疫情爆发的1967年正处于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那段时期:当时各地党政机关和医疗部门面对疫情并没像今天这样迅速行动起来,直到疫情已比较严重之后才陆续开始采取消毒、隔离、限流、封村、封道等措施。
最终这次疫情造成300多万人感染、16多万人死亡的惨重后果。这是新中国历次抗疫斗争中最惨重的代价,但也正是这次惨烈的代价为我们后来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此后中国在与疾病的一次次战斗中逐渐建立起强大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1988年1月17日上海一些医院的医生突然发现近期门诊肝炎病人数量剧增:从每天几十人增加到数百人,很快又增加到上千人。
询问患者后得知大多数患者有食用毛蚶及食用后腹泻的病史。毛蚶在当时的上海几乎就是如今的网红食品。当时的人为了追求鲜美并不会煮熟了吃,而是直接生吃毛蚶。江苏当时启东盛产毛蚶且价格低廉,因此甲肝病毒也就随着这些毛蚶被带入了上海。从1988年1月1日到5月13日短短4个月内上海市内一共发病超30万例。日报告发病数超过1万例的长达16天。要知道当时上海的人口总数不过1250万。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为满足收治病员需求由原来的肝炎290张床位硬生生增加了1228床位,先后收治了2084个患者。全市10万多医务人员站在了防治肝炎的第一线,还增设了11万多张床位用来收治病患。截至1988年2月23日上海市甲型肝炎日发病人数下降了80%以上。整场疫情中上海市直接死于暴发性肝炎的一共32例。只有万分之一的病死率远低于国际的1%-1‰的病死率。
2002年12月5日或6日的样子在深圳打工的河源市人黄杏初因感觉身体不适就到离家不远的一家诊所看病。当时只以为是普通的风寒感冒,然而在诊所看了两三天不见好,于是黄杏初转而去医院打针。到了13日黄杏初的病情仍不见好,于是又回到河源市治疗了几天,然而病情似乎比在深圳时更严重了。16日晚上10点多钟黄杏初被送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第二天病情加剧的黄杏初又被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
在这里黄杏初被诊断出是患上了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病症——这种病症后来被命名为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1月2日河源市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卫生厅,不久后中山市同时出现了几起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病例,广东省随即派出专家调查小组到中山市调查。2003年1月23日广东省政府向全省各卫生医疗单位下发了调查报告:要求有关单位引起重视,认真抓好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2003年春天这种最先发现于广东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全国其他地区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现。2003年4月20日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宣布实行“疫情一日一报制”。同时原定于5月1日开始的五一“黄金周”暂停施行一次,以确保疫情不会进一步扩散。当时北京多所高校也宣布停课。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急救中心开通了10条非典咨询热线。
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决定启用小汤山医院作为防治非典的专门医院。23日建院85年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历史上第一次关门停诊以实行整体隔离。4月23日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20亿非典防治基金的用途。同一天北京市宣布全市的中小学从24日起停课两周,以确保疫情不会在校园扩散。4月24日铁道部通知旅客开车前要求退票的可全额退款。4月26日铁道部要求运输防治非典药物用品必须24小时内到达目的地。
2003年4月30日小汤山医院正式启用后北京市的非典病人全都进入此医院治疗。5月4日铁道部要求铁路工程建设系统各单位对现场施工人员建立每日健康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在此之前的4月29日民航总局也已要求对学生于5月7日前购买的飞机票给予全额退票。疫情爆发后党和政府针对疫情公开报道积极应对,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尽最大可能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
最早发现非典疫情的广东正是疫情的重灾区。当时还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的钟南山立刻前去接诊。2003年初非典疫情扩大后钟南山在大年初三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当时钟南山主动向广东省卫生厅要求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呼研所:“我这里是广东呼吸病专科研究所,不送这儿来送哪儿去?”截至2003年的4月19日呼研所累计收治了101名危重病人,其中需要插管治疗的就超过了一半。
非典期间钟南山不仅主动要求接诊重症病人,也敢于在所谓的“权威”面前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2003年2月北京疾控中心一度认为非典的病因是衣原体,钟南山则坚持认为非典是病毒性疾病。这一观点随后被广东省卫生厅采纳,成为抗击非典的重要分水岭。2003年4月在一场关于非典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人宣称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钟南山再次表达了不同意见。
当时钟南山反问道:“什么叫控制?现在病源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特别是不知道病源!现在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我们顶多是遏制,不叫控制!”当时由于人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对病毒恐慌情绪甚至比病毒本身蔓延得还快。钟南山所提倡的这种公开透明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客观上利于化解人们对病毒的恐慌情绪。
2003年5月3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联合摄制的“钟南山谈非典防治”科教片向全国公开发行。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首先是传染源得到了严格控制:当非典疫情于2002年底在广东爆发后仅钟南山管理的呼研所就收治了上百名危重病人,广东其他医疗机构也在第一时间尽快收治患者,患者的家人也因与其有过接触而被隔离。
2003年4月30日以后疫区所有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车、船、火车、飞机)的人都得先检查体温。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控制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从而以快速高效的措施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2003年5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除隔离。两天后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降至个位。2003年5月21日北京最后一名非典病例张某从北京地坛医院出院。截至2003年5月23日北京市747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隔离。
至此北京地区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已经结束,非典传播链已完全切断。2003年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6月1日卫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撤销。6月10日北京连续三天保持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既往确诊病例转为疑似病例数均为零的“四零”纪录。2003年6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对河北、内蒙古、山西、天津的旅游警告。
2003年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数均为零的“三零”纪录。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18名患者出院。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香港从疫区中除名,6月24日中国大陆从疫区中除名,7月5日中国台湾从疫区中除名,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非典疫情就这样在肆虐一番之后突然消失了。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来证实这种不明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们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是呈上升趋势的。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所以也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开始很多人以为疫情不过是在局部地区发生,谁也没意识到这会演变成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疫情。
我们还没来得及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已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运。新冠肺炎借助于春运期间庞大的人口流动量迅速蔓延至全国:一时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一幸免。与此同时一场全国范围的疫情阻击战就此打响,我们为打赢这场与病毒的战争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我们有党和政府的统一协调指挥、有全体医护人员的坚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
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各省市区以及军队系统陆续向湖北派出医疗队。那段时间全国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救治病患,与此同时公安、交通、社区等相关部门全都被动员起来组成了强大的联防联控体系,广大人民群众也纷纷积极踊跃为武汉捐款捐物。疫情期间全中国每一个社区都变成了一个抵制感染风险的堡垒。可以说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了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管控模式。
这样做至少取得了以下三点好处:一是减小了大量的流动,从而使疫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二是下沉到了社区一级,便于管理感染者、接触者;三是容易控制疫情的规模,不至于过度扩散,让死亡者大量减少。在中国如此严格的管控形势下实际上已从物理空间上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如此严格的防控措施下中国实际上已成为全球疫情大爆发背景下最安全的地方。
我们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也在科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全球经济都被疫情困扰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非但没倒退,反而创造了出口贸易额的历史新高。2020年中国航天也再次开启了“超级模式”:成功实施了以嫦娥五号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完成并面向全球提供服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为代表的航天任务......
私对私转账1000万?
私对私转账1000万,银行会管吗?
是这样的:
1、转账无论多少,银行不会管,也无权利管,只是如果资金去向可疑,银行有可能会善意提醒一下。
2、银行有反洗钱监控系统,对于大额资金流动,银行要按规定上报。上级有关部门有可能调查资金来源和去向。例如如果当事人是领导干部,那很可能引起纪检监察部门的注意。但是如果资金来源清楚,去向合法,任何人也不用担心被查。例如假如一个领导干部写了一本书,市场热销,只要照章纳税了,即使赚了版税一千万,纪检部门也不会难为他。
3、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家里存有上亿资金,十几上百公斤贵金属,是他们很清楚,这么巨额的资金根本不可能是合法的来源,因此宁可不要巨额利息(一亿元现金,存在银行,一年会有五百万的利息),也要存在家里,避免被有关部门注意。
如果被调剂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
大家好,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
感谢悟空问答,感谢全国人民。。。感谢大家都来吹牛,越吹越厉害。让我们迷失了自己。。。。
让我们觉得自己不是毕业于清华园,就是燕园。。。
首先先说结论:你能调剂到华中科大金融,算你是天才。我建议你调剂到北大光华,或者清华五道口,因为吹牛就要吹大的。。。如果中国能和美国研究生调剂兼容,我建议你调剂到美国哈佛大学。像复旦大学经管院,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咱根本看不到眼里。。
更别说上财这个211,根本没考虑。。。。。。
我是想说,你眼光这么高,怎么看得上华中科技大学的金融学?
都知道学金融,那前途无限,以钱挣钱是最快最容易的。。
清华北大最有前途的状元不是学金融就是学计算机,却没有一个愿意去学环化生材。你毕业差距太大。光华硕士出来年薪百万,北大花园出来,年薪不到十万。。。
言归正传。你到底能不能调剂到华中科技大学的金融学。据我所知。别说清北复交这些金融牛校。就是两财一贸好像金融业从来没受过调剂生,从来只有他们调剂别人,没人敢调剂他们。
比如北大光华,要不是教育部有规定免推限制,他敢百分百免推。给统考生一个名额都不留。。。
看2019光华招生专业,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全部只收免推生。
而其他名校呢,比如复旦大学,上财,南开呢。看看分数再说。。。你说你考500跟玩似的,总分才500。。。国家线才290。
怎么样。你不会是靠这些金融牛校被调剂的吧。你能400多被调剂,也算高人中的高人了。
好了。不敢说这些大名鼎鼎的牛校了。再看看这几年风头正盛的郑州大学。别人说,扯淡。说华中科技大学呢。你拉个211干啥。看不起我华中科技大学?
我是什么想说,河南考生多,河南的很多二本一本考生自知能力不高,他们的梦想不敢都瞄准清华北大985。
很多河南考生瞄准了本身的研究生招生大户:郑州大学。认为好考点。
那到底容易不容易?
我靠。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普遍370--390左右。
一个什么信息管理,复试线405。
我看了后默默地想,现在研究生考试真和高考一样。考个211真难啊。
何况你考个985,调剂个985。你连郑州大学调剂都不要,华中科大会要?
郑州大学金融复试线是370。根本不要调剂生。
看复试线。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非全日制啊。。。
我就一句话:非全日制一个也不要去学。
全日制的名校硕士都用不完。谁看得上你非全日制啊。。。。
非全日制,别说华中科大,就是清华北大。。。也枉然。。。。。。
非全日制,就周末上两天。。。。
那么好怎么没人报考啊。
骗钱的吧。
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