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第一大股东宣布减持,腾讯遭遇巨额减持为何跌不足1
腾讯第一大股东宣布减持,腾讯遭遇巨额减持为何跌不足1?
场外大宗交易,大摩已接盘,没有投放到散户市场,至于接盘价格是按照市价折让了多少,信息没有披露
腾讯股东千亿减持?
短期利空,长期来看没啥影响,股东减持很正常的事情,不可能别人花钱投资了一家公司不让别人套现吧。马化腾不也一直在套现,结果呢,腾讯股票一路上涨,董事会主席都踏空了,跑早了,所以不需要担心,这不算什么大事情,只要公司没问题就没问题。
马化腾也在抛售腾讯?
老话说得好,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告诉我们见好就要收,在当今股市一片牛气哄哄的情形下,尤为适用,切莫期待牛市而血本无归。至于马云和马化腾的减持,其实属于正常现象,每年基本都会适当套现,也许是一个风向标,但我更觉得是科技快速发展下的资本再投资和延续。
首先,来看看,马云持有1.8亿股的阿里巴巴股票,占总股本的6.2%,约420亿美元,减持后是4.8%,相当于减持了22%,确实算挺高。但是,以目前的阿里市值,约7k亿美元,已经算是历史新高,此时不减持更待何时?这笔钱可以用于更大的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绝对高于现在,对未来的风险而言肯定也是最低的。
同样,对于马化腾而言,也是一样,减持一定是价值评估的结果,到了需要换一个产品来投资的时候了,这样才能最大化加速资本的积累。马化腾给腾讯员工的股权激励,其实更是一种资本增长的高明手段,叫笼络人心,这是一种境界,让员工拿着少量的股票自我激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再来说下,为何牛逼的互联网大厂的创始人,如小马哥、马爸爸的持股比例均不超过10%,而且公司的业绩还年年增长,其实这个绝对是一种资本的运作手段,举个简单的例子,这就好比是,在100个鸡蛋里面占比10%,跟,在20个鸡蛋里面占比30%,是一个道理,100个鸡蛋,我拿90个去让更多的人为自己服务,人多力量大,自然就能变成1000个,而20个鸡蛋始终比不过人家90个,小故事大道理。
最后,再来说说,现在的股市行情,疫情后的持续增长期,而且持续强劲,犹如15年暑期的牛市,然而拐点也将会突如其来,从翻倍到割肉,其实就是一念之间,如果你能在股市保持平常心,见好就收,日积月累,资本定能稳步上涨,否则,万丈深渊出门见。
总之,踏踏实实才是真,用辛苦汗水浇灌的果实才是最甜的,期待大家都能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加油。
怎么看马化腾减持腾讯?
答:腾讯股价创出高点之际,马化腾再度出手减持。
日前,马化腾今年以来二度减持腾讯,套现超40亿港元。算上年初的减持,年内马化腾已套现近63亿港元。另外一位腾讯高管——腾讯总裁刘炽平年内已三度减持腾讯股票,套现6.7亿港元。
马化腾再减持腾讯
4日共套现近40亿
根据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6月9至6月12日连续4个交易日,腾讯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分别卖出178万股、335万股、253万股、198.78万股腾讯控股,合计卖出964.78万股,成交价格分别为433.4095港元、433.0151港元、450.2696港元、440.2190港元。
据统计,马化腾4日共计套现42.8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9.25亿元)。减持完成后,马化腾个人持股从8.53%减少为8.42%。
腾讯今日股价收报433.6港元,跌1.7%,全日成交额近70亿港元。马化腾最新持股仍达8.049亿股,以现价计,市值约349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195亿元)
根据福布斯实时数据显示,马化腾目前个人身家为486亿美元(折合3767亿港元或34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马化腾此次减持恰逢腾讯股价大涨之际。2020年以来截至6月8日,腾讯股价已累计上涨近15%,其中虽然在3月触及阶段性低点,但随后受到游戏业务强劲增长及财报业绩上涨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迅速反弹,重新站上400港元关口,市值重回4万亿高点,
还创下两年内的股价新高。
6月11日,腾讯盘中一度上涨2%至455.4港元,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不过但高管减持依然对腾讯股价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冲击,此后,腾讯公司股价连续三日下跌,截至6月15日收盘报433.6港元/股,总市值4.14万亿。
“越卖越涨”
马化腾已累计套现近300亿
此次并非马化腾今年以来首次减持套现。
马化腾今年1月也曾减持腾讯股票。1月14至1月17日,马化腾在连续四个交易日内共减持500万股,每股均价介于398.1至401.4港元之间,套现近20亿港元。当时是马化腾2017年10月以来,首次减持。
至于减持的目的,马化腾曾表示,除了个人的财务上的需要,还有一方面是为了做慈善。2016年4月份,马化腾宣布捐出1亿股个人腾讯股票,并分批注入公益慈善基金中,支持在内地为主的医疗、教育、环保等公益项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础科学的探索。
算上最新这轮减持,马化腾今年已套现62.66亿港元。另据公开数据,自腾讯2004年上市以来,马化腾已经减持了不下40次,合计减持了5.96%的持股。
腾讯控股2004年在香港上市时,马化腾的持股比例在13%以上;到2012年腾讯财报显示,其持股比例已经下降为10.25%;而2017年这一比例降至8.63%,在本次最新减持后则剩下8.42%。
据统计,多年来通过频繁减持,马化腾累计套现近300亿元人民币,但这并未阻止腾讯控股股价节节上升。
刘炽平年内4次减持套现6亿
除马化腾外,被视为腾讯二号人物的“打工皇帝”刘炽平也在今年频频出手减持腾讯股票。相比马化腾多年来不断套现后股价持续上升,投行出身的刘炽平对套现时机的把握引发投更多关注。
腾讯控股2019年年报显示,刘炽平于2005年加入公司为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的战略、投资、合并及收购及投资者关系方面的工作;2006年获擢升为总裁,负责管理日常营运。刘炽平在加入腾讯前,曾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其电信、媒体以及其技术界的首席运营官。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刘炽平今年已有过三次减持。他分别于1月3日及4月1日减持了50万股及60万股,套现了1.92亿港元及2.27亿港元。
公布年报和一季报后不久,刘炽平就再次开始了减持动作。
据港交所披露,刘炽平分别在5月29日及6月1日减持腾讯股票,两个交易日共计减持60万股,套现约2.472亿港元。其中,5月29日以每股约409.62港元的均价减持50万股,6月1日以每股约423.97港元的均价减持10万股,这距离上次减持仅仅过了两个月。
刘炽平今年3次减持时间点
至此,刘炽平年内已累计减持170万股的腾讯股票,套现超6.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08亿元)。而自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刘炽平先后5次减持共300万股腾讯股票,合共套现逾9.8亿元。
由此可以算出,刘炽平在3年多时间,先后减持套现达到16亿余元。事实上,最近5年间,除了2019年外,刘炽平每年都会减持一定数量的腾讯股票或行使期权。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刘炽平共计套现逾22亿港元。
目前刘炽平仍持有5539万股腾讯股权,以今日腾讯股价433.6港元计算,刘炽平持股市值约240亿港元。
成长性受到质疑
高管频频减持叠加疫情冲击,腾讯的成长性一度受到市场质疑。
2020年一季报显示,腾讯管理层对复工复产后业务增长也不无担忧,可能对游戏消费以及广告业务产生影响。
一季报写道,“在2020年首季,我们凭借科技的力量让用户保持联系,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适度的娱乐,协助广告主有效触达目标受众,并帮助企业实现服务的连续性。展望未来,我们预期游戏内消费活动随着各地复工将很大程度回复到正常水平,同时,预期网络广告行业也将面临挑战。”
但未来腾讯广告行业可能面临多重阻力,包括消费者的互联网使用时长回复正常水平,导致广告曝光量增幅回落;互联网服务广告主重新调整获客预算,以反映对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假设的修订;以及跨国品牌受到本土市场疫情的影响,大幅削减其全球推广预算。
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腾讯管理层减持并非看淡公司业绩,也许只是个人财务安排。从腾讯整体来说,刘炽平的减持股份并不多。
据最新权益披露数据,刘炽平仍持有5539万股腾讯股权,以当前腾讯433.6港元的最新股价计算,刘炽平持股市值达到240亿港元,而其今年累计减持部分不超过200万股。
投行人士继续看好腾讯
尽管腾讯在一季报作出如此多的风险提示,依然无法阻止投行人士继续看好。
日前知名投资机构摩根大通宣布,将腾讯控股目标价由550港元上升至600港元,同时予以“增持”评级。
腾讯控股在近期公布了游戏产品线及推出时间表,相信将令其股票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这家投行预计,该公司将进入自2008年以来最强的游戏推出周期,有望带动其2020及2021年的盈利增长势头,而相关因素目前并未反映在股价上。
过去该公司只有在2008年试过同时推出两款爆款游戏,但认为今年该公司有望再次一年内连推两款爆款游戏,包括《DnF Mobile》及《LoL Mobile》。该行预计,两款游戏将为该公司2021年带来250亿元的收入,并带动整体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3%。
研究报告称,腾讯的手游业务将可受惠于中国的支付率及ARPU提高,而腾讯亦追求海外IP许可、内部与共同开发以迎接未来的全球机遇。
预期,在其6月下旬的年度游戏活动中,将能公布更多新游戏及海外伙伴发展消息。该行上调其目标价,由515港元升至592港元,予“买入”投资评级。
腾讯发布财报之际传出大股东减持套现800亿?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郭鑫认为:
南非报业拟出售腾讯1.9亿股 神奇大股东持股17年豪赚超1700亿美元
玩股票的有句话叫:“有一种痛叫买了腾讯没拿住”,当初卖掉腾讯股票的那帮人,如今他们都后悔莫及。上市至今,腾讯的股价暴涨,市值早已突破4万亿港元大关。
在腾讯股价暴涨的背后,马化腾以2950亿(截止2月28日)的身家成全球华人首富。而腾讯背后神秘的大股东Naspers(南非报业)则在17年间,更是用3200 万美元换到了1800多亿美元的回报,创造着资本的神话。
而今,这一神奇的大股东开始减持了。3月22日,一则腾讯大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消息迅速刷爆了金融圈。据悉,腾讯第一大股东Naspers(南非报业)将出售至多1.9亿股腾讯股份,以今日收盘价计算,减持股票价值834.86亿港元。
腾讯作为游戏领域的霸主,社交领域的巨头,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拥有腾讯33.24%股份的第一大单一股东MIH(Naspers的全资子公司)却始终影像模糊,神秘色彩浓郁,异想天开的阴谋论也始终存在。今天咱们就来挖一挖Naspers到底是谁,它如何出现的,和中国以及中国的企业有怎么样的故事,背后的南非报业如何推动故事发展的呢。
回溯:南非报业豪赚1700亿美元
1997 年,Naspers子公司MIH进入中国,目前为止,其在各投资地区最成功的业绩依然是投资了腾讯,现在MIH持有腾讯股份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公司自身的市值。
据公开消息,从2001年到2002年,在互联网产业最低迷的时候,MIH先后从电讯盈科、 IDG和腾讯主要创始人手中购得腾讯45.5%的股权,成为腾讯最大的单一股东,也成为MIH集团在海外迄今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总体算下来,MIH投资腾讯的花费约3200万美金。
此后受股权增发等因素影响,股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腾讯的第一大股东。在Naspers投资后的十多年里,腾讯业务不断扩张,股价也随之飙涨。
腾讯最新股权结构显示,Naspers持有33.25%或31.51亿股腾讯股份,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1800亿美元左右,远远超出Naspers自身的市值。而据此核算,南非报业从腾讯身上用 3200 万美元换到了 1800 多亿美元的回报。
对于持股公司市值超过自身的情况,投资者要求分拆或出售手上持股以减少折让率,然而Naspers主席Koos Bekker在2017年表示,虽然无意永久持有,但表明不会接纳上述要求,现在无意出售持股。
MIH除了持股腾讯以外,还与国内多家媒体合作。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从1997年起,MIH集团利用其付费电视平台,帮助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欧洲和非洲落地,此后,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也先后通过MIH在国际落地。
在平面媒体方面,MIH与中国报刊业有三大合作项目:占有北青传媒9.9%股份,与《体坛周报》合作体坛传媒集团(占51%股份),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合作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持37%股份),这些合作仅限于印刷、广告、发行等经营性业务。
起底:南非报业究竟是谁?
南非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MIH)是Naspers Limited集团(简称NL)的全资子公司,Naspers创立于1915年,总部位于南非开普敦。起初只是一间出版商,1994年在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上市,现时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收费电视以及印刷媒体等,在非洲、印度、巴西有很大影响力。
根据南非报业集团2017年报,公司大股东为南非公共投资公司(Public Investment Corporation of South Africa,简称PIC),持股比例13.97%。而官网资料显示,南非公共投资公司成立于1911年,是当今非洲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管理的资产超过了1.29万亿美元,并且仍在增长。
图片来源:PIC官网
PIC是一家注册金融服务提供商,由南非政府全资拥有,财政部长为股东代表。代表公共部门实体投资,基于这些客户设定的投资任务,并由金融服务委员会(FSB)批准。
MIH 公司是在美国NASDAQ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以下三方面的业务:
(1)电视平台:本集团提供地区性的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和其他付费电视服务,公司已经拥有超过200万户的使用者分布在非洲、地中海地区和亚洲(拥有泰国的UBC集团);
(2)技术平台:通过Mindport强大的技术力量,本集团提供技术管理,有线网的接入和互动电视(控制性的拥有美国的OpenTV)和其他相关服务,使我们公司成为全球性的电子媒体公司;
(3)互联网平台本集团在非洲、泰国和中国的主要互联网企业中投资:拥有非洲M-Web公司16.8%的股份,M-web 在开普敦的股票市场上市,他是南非在线服务和内容提供的领导网站。同时,他还拓展了在其他非洲国家的网络业务,包括纳米比亚,赞比亚和博茨瓦纳等。
疑问:产业资本减持 腾讯股价见顶?
3月22日,腾讯控股第一大股东Naspers向投资者公告,将出售至多1.9亿股腾讯股份,相当于腾讯全部已发行股本的2%,这将把其在腾讯的股份从33.2%减少到31.2%。
以今日腾讯收盘价计算,1.9亿股腾讯股票价值834.86亿港元。Naspers称,至少三年不会进一步减持腾讯股份。
在历史上,重要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出现大额减持,往往都需要重视。曾记否,2015年牛市,中信证券那笔大额减持吗?减完之后,怎么样了?A股“减持恐惧症”,是否会蔓延至港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部份投资者会不会跟风走人?
而就在昨日,腾讯发布了2017年财报,全年净利润715亿,同比增长74%,第四季度净利208亿,高于市场预估的166.4亿。不过,四季度营收663.9亿,低于分析师预估的686.1亿。环比来看,腾讯四季度营收增速仅1.8%,净利还是增长了15.55%。
但是亮眼数据背后,去年四季度腾讯最核心的游戏业务出现了环比下滑。该季内,腾讯PC和手机游戏收入合计297亿,低于三季度的328亿,环比下滑9.5%。按照财报口径,腾讯网络游戏收入环比下滑9%至243.67亿。
腾讯在财报中解释说,下滑的原因为2017年三季度PC游戏受虚拟道具销售推广活动的高基数影响,来自角色扮演游戏及射击类手机游戏的贡献减少,以及新的角色扮演游戏手机及其他新手机游戏发布排期的影响。
财报公布后,腾讯控股在美ADR周三早盘下跌超过3%,收盘下跌3.01%至57.88美元。周四腾讯港股重挫5.02%,报439.4港元。
与此同时,受消息面影响,Naspers在南非交易的股票跌幅一度扩大至逾9%,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