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环保,基金怎么搭配比较合理
汇添富环保,基金怎么搭配比较合理?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该问题。
先从问题入手,既然说到了基金怎么搭配,那么先给出基金搭配的一些原则。
基金搭配原则1、基金配置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各类不同基金,达到充分降低风险的效果。
2、每个基金所购买的股票或其他资产,应避免重复购买。
3、宽基和窄基应适当搭配。
4、投资周期应尽量相同。
5、基金费用要尽量降低。
分析一下你的持仓和候选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给出的这些基金。重点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1、违反了原则2,同类型基金太多。例如健康、医疗、保健等类别的基金有好几个都重复了。其他类别也或多或少的有重复。应根据原则2,将重复的基金优选之后只剩下一个。这里给出一个简要的去重办法:第一步看名称如果同类型名称就尽量避免,第二步看重仓股票,重仓中两个基金持有的都类似,那么也算重复。
2、违反了原则3,。宽基和窄基没有分配清楚。所谓宽基就是不属于某个行业,盯住主要指数,如你选择的里面有沪深300,然后其他全部都是窄基,基本上没什么逻辑可言。应考虑清楚自己要做专门的宽基还是窄基,亦或者窄基和宽基有一个比例。一般情况下选择宽基那么最好一个组合全部都是宽基,宽基风险也较小。当然不是不允许买窄基,只是你要根据自己的风险范围适当确定债基数量。
3、违反了原则4和5,从你这一揽子基金来看,大部分是混合型基金,还有C类的指数基金。出现了一个C类指数基金,最适合的投资周期就是200天以内。因为超出200天,费用就会逐步高于A类基金。(名称最后写着A或C的就是代表不同的收费标准)。你应考虑清楚到底要投资多久,怎么节省成本。策略永远大于选择。
4、所有所选择的基金,都是今年一直被热炒的概念。对于未来,没有考虑,很可能出现一跌具跌的情况。
总体对于上述列出的一揽子基金,给出一个评价:
1、过分追逐热点,没有对冲的其他品种。
2、混合型基金概念重复严重,无法发挥有效的风险控制效能。
3、看不出候选基金什么周期策略,容易造成费率过高。
改进建议1、基金去重,结合上述给出建议,合并重复的基金。
2、确定自己的投资思路。既确定整套组合的投资周期,预期目标。如投资周期越长越好,则建议将指数基金改为A类,并增加一些更宽泛的指数。例如中证500、创业板、深证成分等。
3、过分依赖国内股票走势,风险可控性差,建议增加其他品种基金,以便平衡风险。例如债券类基金,商品类基金,以及国外股市QDII基金。通过增加其他品种,以降低对国内A股的依赖,避免A股下跌时,基金全线受挫,造成心理压力。例如黄金、石油、纳斯达克、恒生指数等。
4、切实的制定定投策略,避免一次性购买所带来的择时风险。
一点点感悟基金操作有几个误区:
1、听风就是雨,过分相信那些明星基金。
2、只跟风不跟形势,不能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一味的购买看上去不错的基金。
3、混合型基金很吸引人,但是过多的混合型基金,会造成费率太高,且不易控制风险。
4、5只基金已可控制至少30%的风险,超过15只基金,则几乎看不出任何对风险的益处。
5、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水平,适当配置一些具有对冲特性的品种,以便降低下行风险。
一点点的意见,仅供参考。切记选择买哪个基金,不如选择怎么配置基金的比例。选择某个行业,不如关注整个行业。好的投资组合会充分考虑股票型、债券型、商品型、货币型基金的比例,这个比例的设置,远比寻找好的基金更有价值。
因为我曾经做过一次分析,在3年内能够压中持续上涨超过100%的基金的概率不会超过6%,甚至于更低,靠运气,不如靠资产配置所带来的持续的稳定的收益更划算。
如有其他问题,可关注我,在我的很多文章里有对此类问题的探讨。
购买股票债券混合型基金时有什么好的技巧?
大家好!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由自主的开始答题了。因为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那么聊一下我的看法。首先说一下股票吧,我认为股票投资做好的话,还是会有好的收益的,那么如何选择好股票呢?如何投资购买呢?首先要选基本面比较好的股票,比如业绩逐年递增,企业净利润年递增至少20%左右,行业是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比如新能源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股票市值不要太大,中小盘股,同时具有国资背景,股票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市盈率市净率与同行业其他股票相比,越低越好。再来说说投资购买国债,购买国债会有比较稳定的收益,但是收益不高,稳定性好,安全,如果购买企业债券则没有国债安全,但是收益比国债高一些。最后说说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投资入手之前要看一下基金公司高层领导都有什么背景,以往业绩如何,大致了解清楚后再入手。以往业绩靠谱说明该基金公司有较好的投资理财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谢谢!欢迎朋友们分享您的观点,期待您的更多关注!谢谢!
有哪些业绩好有名气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很多,有名的基金经理也不少。大家已经提到了不少曾经的牛人,我就从综合收益、管理规模、风险控制、任职年限等层面补充列举一下2015年公募基金的那些“红人”吧。
1、综合收益:魏伟最会赚,综合收益近170%
公募基金行业普遍存在一拖多现象,若从基金产品角度,2015年最赚钱的基金是易方达新兴成长,约171.78%。但基金经理宋昆先生掌管四只基金,其他产品略有逊色。通过单一产品来判断基金经理收益能力有失偏颇。为了更好反映和评估基金经理投资管理水平,基金豆研究中心独立开发基于基金经理维度的评估模型。从模型数据统计来看,2015年最能赚钱的基金经理为富国低碳环保及富国新兴产业基金经理魏伟先生,综合收益169.74%,远超同业平均水平和基础市场。饶晓鹏、刘伟亭较高的收益主要是由于6-9月处于换工作的空窗期,幸运躲过市场大跌。排名较为靠前的还有投资者熟知的任泽松、宋昆、潘明、汪鸣等。
表1:2015年基金经理综合收益前十
2、赚钱速度:欧阳沁春在牛市赚钱速度最快
由于投资能力、投资风格的差异,基金经理体现出业绩特征有差异显著,有人擅长在牛市下赚的更多,有人善于长跑领先,有人长于控制风险。本节向大家介绍最善于在2015上半年牛市赚钱的基金经理。若牛市能够重来,这些基金经理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从数据来看,汇添富基金欧阳沁春赚速最快,最高时收益达220%,华宝基金楼鸿强最高收益也达211%,魏伟最高收益同样近210%。另外,宋昆、潘明、史彬、朱晓亮等牛市下赚钱能力同样突出。
表2:2015年基金经理阶段最大收益前十
3、回撤幅度:回撤前十基金经理下跌均高于60%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有牛即有熊。聊完了牛市中最能赚的基金经理,接下来就侃侃熊市下最能控制风险的“稳健哥”。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普天同庆,但6月下旬以来却哀鸿遍野。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对于注重长期投资的基金经理,不仅仅要能赚,更要能控制风险,有效控制回撤才能长跑领先。尤其对于投资者,往往乐于跟风追涨,容易踩在高点买进,一旦所买基金不善于控制风险,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对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有效控制回撤更为重要。
通过下表可以发现,2015年基金经理最大回撤同样惊人,最大为67.94%,最大回撤前十的基金经理均高于60%,不亚于08年的大熊市。投资者购买这些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不在少数,若恰好高点买入,要寝食难安了。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2015平均最大回撤约40%,少数基金经理既能牛市中赚的多,也能在熊市中亏的更少,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如富国基金魏伟先生,最大回撤30%,在所有可比基金经理中处于前1/3,着实难得。
表3:2015年基金经理最大回撤前十
4、管理规模:1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千亿,余额宝王登峰独掌6100亿
2015年上半年迎来难得的大牛市,无论是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还是基金产品数量均迎来爆发式发展。尽管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但上半年却出现大批量基金经理离职,致使基金行业一拖多现象普遍,基金经理管理资产规模大幅上升。截止到2015年三季报,公募行业人均管理资产约82亿元,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其中,1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合计约占整个公募管理资产规模的50%,天弘余额宝舵主王登峰管理超6000亿元,华夏基金曲波超4200亿元。但与此同时,有超过100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不足1亿元。
表4:基金经理管理资产规模前十
上述管理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均是由于掌管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产品,货币类产品收益受资产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偏股主动型基金则不然,虽然规模与收益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但过大的规模显著制约基金超额收益水平。偏股主动型基金人均管理规模约25亿元,其中,22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百亿,工银瑞信基金经理刘天任先生管理规模合计约168亿,排名居首。另外,约50位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不足亿元。一般而言,管理规模过大将制约基金收益水平,过小则收益波动较大,适中则影响不大,但并非绝对。
表5: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管理资产规模前十
统计样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
5、管理基金数量:最多掌管34只基金,80%基金经理一拖多
2015年上半年基金经理出现奔私潮,基金数量却急速增多,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更为普遍。截止到2015年末,将近80%的基金经理存在一拖多的现象(1位基金经理同时掌管两只基金及以上)。更有甚者,天弘基金刘冬先生一人掌管34只基金,即便考虑A、C份额合并运作,管理基金数量也有17只,不过好在多为指数基金,无需太多主动管理。另外,有7位基金经理管理数量超20只,81位基金经理管理数量超10只。
上述基金以指数型、货币型基金为主,前者采取被动复制策略,后者运作方式无太大差异,所以对基金收益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偏股主动型基金则不然。偏股主动型基金一拖多现象同样较为普遍,但最多是一拖六,为工银瑞信宋炳坤先生。另外,25位基金经理一拖四以上,一拖多对偏股主动型基金影响相对较大,精力的分散、管理规模的增加往往使基金收益的下滑。
表6: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前十
表7:管理数量超过5只的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
注:表6、表7统计样本剔除分级基金A、B份额
6、任职年限:向老兵致敬,为新人加油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公募行业再度春秋,坚守在这个行业的老兵们再长一岁,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到这个行业。若仅从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来看,时间最久的尚志民先生已超15年,目前担任基金安顺基金经理。另外,长盛基金王宁先生任职超13年,广发基金易阳方先生任职超12年。从年龄结构来看,在全部1200多位基金经理中,任职超10年的有25位,约占2%。200人任职在5-10年之间,占比约17%。约有400人在1年之内,占比约33%。
基金经理年轻化趋势显著,这与上半年市场走牛相关性较大,牛市下更多的明星基金经理奔私。在此,我们向老兵致敬,同时欢迎和期待新人创造佳绩。从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与基金投资关系而言,资深基金经理更让人信赖,但新人每年同样涌现新锐,选择基金并不能简单从任职年限来判断。
图1:基金经理任职年限结构图
表8: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前十
总而言之,前面提到的许多基金经理在2015年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其实并不推荐单纯按短期收益(特别是牛市收益)去评估业绩,甚至选择基金。排名只是参考,都是事后的统计,对未来的合理预测需要更多的维度。
在股市中,丰厚的利润也常常伴随着风险。因此,股票投资者在进行炒股的时候,要多多的了解这方面的风险并避免。同时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多多的运用技巧和策略。如果大家对股市技巧方法策略感兴趣的话,朋友们可以关注股票股市猫九去看看,有很多股市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哪种类型的基金更适合做基金定投?
现在市场上指数品种也越来越多,定投什么品种也是投资者苦恼的一个事情。我喜欢用数据说话,如果你在2007年10月至2015年5月每月定投基金,那么代表大盘蓝筹的沪深300定投累计收益率达77%,而中证500高达168%,是前者的两倍多。可见,选择不同指数基金定投收益率差别也较大。那么问题来了,投资哪种指数基金定投收益率更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天我们只告诉你挑选指数的诀窍。不要着急,先用数据来说话。
1.高弹性“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在投资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目标和方向的选择是投资能否取得盈利的重大前提。那么,定投应该选择怎样的基金呢?是波动幅度较大的基金,还是波动幅度较小的基金?那就让我们用最有力的数据来说明吧!
如图7.2所示,现有指数1和指数2两种指数,在同一时期内,可以看到指数2的波动大于指数1。假设我们每月定投1000元。
图7.2 定投波动大的指数2和波动小的指数1的波动比较
从表7.6我们可以得知,在投入相同金额的情况下,指数2的定投收益率为33.33%,远高于指数1的收益率4.33%。定投波动大的指数带来的收益明显好于波动小的指数。“牛市赚净值,熊市享份额”。这又和定投的铁律不谋而合了:定投的秘诀就是趁熊市通过不间断地定投来摊低成本,获取更多份额。在高位买入份额少,在低位买入份额多,从而将成本摊得更低,使得最终收益率更高。
表7.6 定投波动大的指数2和波动小的指数1的定投收益率比较
那现实情况如何呢?定投是选择净值波动较大(高弹性)的基金,还是选择波动较小(低弹性)的基金?我们选取在2010年6月1日开始定投不同波动率的指数,发现到2015年牛市高点卖出,波动率越大的指数,定投收益率越高,如表7.7所示。可见,选择波动较大的基金更适合进行基金定投。
表7.7 主要宽基指数的定投收益率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10.6.1—2015.6.30
我们发现,在2010—2015年度每月定投的情况下,创业板的高收益率(年化23%)伴随着其高波动率(31%),领先于中证500和沪深300。
我们回顾一下创业板指数。在创业板运行的6年时间里,我们把它分成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2010年6月至2012年年底,股票数量有350多只,指数可以说是震荡下跌,最低跌到了585点,整个时期属于震荡驻底时期;第二阶段从2012年年底最低的585点后迅速展开了一轮牛市行情,从585的低点涨到了2014年年初的1571点。总而言之,自运行以来,创业板指数经历了一个震荡下跌、又触底反弹,因利好政策而迅速成长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大幅波动带来了较高的收益率呢?因为在长期的定投过程中,基金在低位可以获得更多的基金份额。这样在接下来的反弹过程中,涨幅也是最多的。一个基金或者指数长期走势很稳定的上涨,定投收益率不如弹性大的指数定投收益率。指数基金就像一只蹦蹦跳跳的弹力球,跌得越狠,积聚的能量越多,弹跳得就越高。所以我们选择一只高弹性跳动起伏的指数进行投资时,就期待它到最后令人兴奋的能量爆炸吧!
2.高成长性但是高弹性的指数一定就能赚钱吗?答案是“不一定”。长期下跌的指数,即使是高弹性的,也无法获得高收益率。所以我们在关注波动率的同时,还要遵循另一个投资原则,那就是选择有高成长性的指数,因为在反弹行情或者牛市里面,一般情况成长性好的指数牛市获益会更多。我们一般认为市值小的公司更具有高成长的潜力。同样的三只指数,我们来关注一组数据,如表7.8所示。
表7.8 主要宽基指数利润增长及定投收益率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10.6.1—2015.6.30
我们来关注一下平均个股市值和收益率的联系。2010年6月1日,创业板的平均个股市值远低于中证500和沪深300指数,截至2015年6月30日,创业板平均个股市值的增长率已经大幅领先于中证500和沪深300,平均个股市值从2010年的平均43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平均个股市值209亿元,这样的高速发展带来了185%的累计收益率。
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开板的创业板,在2010年相较于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发布的中证500和沪深300,无疑是一只年轻的指数。2010年创业板的小市值不仅印证了这一事实,更预示了其在未来几年中无穷的发展潜力。创业板主要是为那些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和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的,小市值公司在融资后投入企业运营后成长空间会更大。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可以说,创业板是一个门槛低、风险大、监管严格的股票市场,也是一个孵化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摇篮。
所以,高成长性的指数有两大优势,首先,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一般处于上市初期,市值较小,此时会扩大融资规模,经历沉淀期过后,主动寻求投资机会,在此期间企业规模不断被壮大,可获得高增速的收益;其次,选择市值较小的公司在牛市里面更容易被资金推动,所以涨幅会更高。
3.高弹性、高成长性的指数更适合定投回顾数据,很明显的是,波动率越大、市值越小的指数,等到牛市卖出获得的定投收益率更高。波动率越高,指数价格的波动越剧烈,指数的弹性越强;而市值越小,我们可以预见到发展空间越大,越小的市值证明了指数的成长性越被看好。根据海内外情况,长期来看,小市值股票会比大市值股票具有更高的超额收益。所以,当你在选择指数上犹豫不决时,不妨尝试高弹性、高成长性的指数,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
总结:如果在沪深300和中证500中只能选一只定投,我可能会选中证500,如果在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里面定投,我可能会选择创业板指数。但是A股市场经常会出现结构性牛市,经常在某些年份会出现大盘指数涨、小盘指数跌,或者小盘指数涨、大盘指数跌,只有到真正的牛市大小盘指数才会一起涨。尽管我喜欢弹性高和成长性高的指数做基金定投,但是为了防止结构性牛市只涨弹性低和成长性低的蓝筹大盘指数的情况,我建议大家可以做组合定投,就是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三个都定投。
近三个月基金涨幅排名是哪些基金?
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名前列的有:富国低碳环保、易方达科讯、汇添富社会责任、银河主题策略、银河行业优选、汇添富民营活力、浦银安盛价值成长等这些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都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