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大盘点数,历史上破发的股票后来怎么样了
今日股市大盘点数,历史上破发的股票后来怎么样了?
形态各异,结局啥都有。
136万股民懵了!2019年A股最悲剧的新股:上市10秒便破发!
A股新股“中签必赚”的时代,结束了。
今日(11月26日),1000亿级“巨无霸”:浙商银行(601916)正式登陆A股,却令所有中签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09:25,集合竞价结束,浙商银行的开盘价为4.95元,仅高出发行价1分钱,直接将其推向破发的边缘;
09:30,正式开盘,浙商银行快速跳水、破发,最低价为4.88元,跌破发行价1.2%,仅用了10秒钟不到。
浙商银行股价1分钟走势图
虽然,破发后,其股价直线拉升10%并触发临停,但终究未能挽救颓势。截止到收盘,浙商银行上市第一天,涨幅仅0.61%,成为2012年以来“最惨”的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
据Wind数据显示,上市前夕,浙商银行的股东户数超136.6万户。
中签浙商银行的投资者,若开盘便卖出,大概率将亏损,若持有至收盘,每一签的账面浮盈仅30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A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从未出现过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而这一记录,今日便被浙商银行打破,A股新股“中签必赚”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最惨新股:资产超17000亿的“巨无霸”
上市首日,便惨遭破发的浙商银行,之于A股无疑是一只“巨无霸”的存在:
2019年,浙商银行跻身“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前100名,位列第98名;
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浙商银行的总资产规模高达17205亿元;
2019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的净利润高达114亿元,成为浙江省最赚钱的A股上市公司;
……
如此体量的“巨无霸”,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企业,自然缺少了想象空间,二级市场给予的估值、定价必然会非常理性。
因此,对于浙商银行,其上市首日即破发虽然出乎意料,但其实在情理之中,主要原因还是估值:
一是估值在银行中偏高。浙商银行的发行价为4.94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9.39倍,发行市净率1倍,而同期A股银行指数的市盈率仅为6.7倍,市净率也仅为0.83倍。对比而言,无论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浙商银行都高出行业平均值近四成左右,这无疑大大影响了二级市场的预期炒作空间。
二是H股的估值锚。同时作为一家H股回A上市的公司,其H股的估值水平是一个最明确的锚:市盈率6.4倍、市净率0.87倍,同时AH溢价率达28%,浙商银行A股发行价的吸引力显然不足。
浙商银行在港股上市以来的周K线图
三是大盘银行股不是短炒资金的菜。浙商银行的总股本高达213亿股,总市值高达1052亿元,上市首日的流通市值也超100亿的规模。A股炒新资金更加青睐更容易带节奏的中小盘来炒作,这种毫无想象空间的“巨无霸”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破发前夕,1432万股遭弃购
事实上,在浙商银行的申购阶段,A股的打新资金便对其新股“提不起兴趣”。
据浙商银行披露的网上申购数据显示,其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096.61万户,成为2019年沪市主板最“冷清”的网上申购,网上申购户数创下新低,较渝农商行(601077)下降165万户。
同时,叠加发行数量巨大,最终浙商银行的网上中签率高达0.6881%,意味着,顶格申购,可至少中5签(5000股),创下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
申购户数创下新低,或许尚不足以反应市场资金,对浙商银行新股“索然无味”的态度。
当意识到破发风险存在时,中签者最理智的行为便是,放弃认购新股。这尴尬的一幕,便发生在浙商银行身上。
据浙商银行披露的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高达941.42万股,弃购金额达4651万元;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超400万股,弃购金额达1977.6万元,均创下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最高纪录。
最终,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的股份,全部由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包销,联席主承销商包销股份的数量为1342万股,包销金额为6628.23万元。
打新资金甘愿冒着被禁止打新的风险,也毅然放弃缴款、认购浙商银行的新股,足以见得,资金的谨慎态度。
10万亿的邮储银行,瑟瑟发抖?
对于浙商银行新股的“滑铁卢”,最担心的或许是,另一只即将开启申购的银行“巨无霸”:邮储银行(601658)。
据Wind数据显示,11月28日(周四),邮储银行将进行网上申购,其发行规模将超过重庆农商行、浙商银行,发行总股数高达51.72亿股,以发行价5.5元计算,募资金额高达284.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的网上申购上限为170.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706万元,成为2016年以来网上申购上限最高的新股。
与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类似,邮储银行亦是H股回归A股上市的,其H股的最新市盈率(TTM)为6.23倍、市净率0.81倍,均低于发行市盈率、发行市净率。
而截至到2019年9月份,邮储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更是高达101105亿元,迈过10万亿大关,明显高于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
诸多上市特征,均与破发的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一致,因此市场资金难免对邮储银行上市的破发风险,产生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完成IPO,2019年便有多达8家商业银行登陆A股,远超2018年全年。
可见,自2019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奔赴A股IPO的步伐,明显提速。截止到11月22日,仍有16家商业银行正在IPO的排队区“候场”。
通过梳理各家商业银行的招股书,IPO募资的主要用途为: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不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良率都有所回升,部分商业银行面临着资本充足率的压力。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旦登陆资本市场完成上市融资,资本充足率将会得到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银行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
最惨的破发,最牛的中一签赚6万
A股“打新必赚”的时代结束,但并不意味,在A股打新中签已无利可图。
实际上,复盘近期上市的新股(剔除科创板),除了几只银行股以外,其他次新股表现相当亮眼,赚钱效益巨大。比如,左江科技(300799)、钢研纳克(300797)、瑞达期货(002961)、中科软(603927)等新股,上市后连续一字板均超过15个。
其中,中科软的赚钱效应最大,每中一签(1000股)持有至首次开板卖出,盈利将高达6.77万元。
另外,从涨幅情况来看,2019年四季度以来,A股的新股(剔除科创板)首次开板日的均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达194.43%。且,创业板、中小板上市的新股,较沪市主板的新股相对更赚钱。
可见,在23倍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下,A股打新亏钱,只是少数,且主要集中于体量巨大的银行股。
而实行市场化询价发行的科创板,则风险相对较大。截止到今日收盘,已有8只科创板个股的最低价,跌破发行价,破发率已突破14%。
且,上市后的破发时间越来越快,最近一只破发的新股为卓越新能(688196),其于11月21日上市首日,涨幅不足20%,第2个交易日大跌11%,第3个交易日便跌破发行价,最低价的破发幅度超7%。
股市有风险,打新需谨慎
2020是牛市开始吗?
2020是牛市的延续,本轮牛市从2440点开始,快速回升到3288点,从3288点回调大概一年的时间到2646点。当前是调整后的第一次向上攻击前高的走势,目前这个走势还在延伸中。
一,本轮牛市产生的背景:中美贸易战下经济发展的走向。中美贸易战标志着国际经济发展从增量发展向存量竞争转化。新型经济关系中,美国具有国际金融优势,其国内的经济压力可以通过美国强大的金融机构转移到国际市场。而我国刚刚经过快速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我国gdp从1990年1.89万亿增长到99万亿。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受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出口国,国内的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困难。要化解实体经济的困难,帮助经济实体渡过难关就必须向经济实体输血,帮助经济实体造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不断地定向降息降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的降准降息,幅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改革企业上市的审核制,实行注册制。让企业能够更方便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这一系列的举措就是帮助实体企业减轻负担渡过难关。
二,中美贸易战必然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国际经济从增量发展向存量竞争的转化中,中美金融市场也必然走向竞争。美国向国际金融市场转移压力的同时也会促使国际资本脱离美国金融体系,寻求新的金融市场。而目前除了美国金融市场就只剩下欧洲和中国。而欧洲目前的状况也是问题连连,特别是英国脱欧对本就不团结的欧盟雪上加霜。因此我国必须争取脱离美国金融体系资本。新资金的进入就可能掀起一场牛市。
三,2020年新冠疫情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经济运行,世界经济联系从以往的繁荣突然有中断的风险。根据摩根士坦利的预测,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0.9%,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疫情突然突现,推升了医药行业的牛市,也加重了其他行业的困难,实体经济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实体经济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大力度的提振股市既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又能挽救实体企业,让实体企业能顺利的通过市场融资而渡过难关。
综上所述,牛市的背景已经明确。接下来我们就要对新一轮牛市的新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国际金融的竞争必然要求我国金融体系改革,这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更好的吸收国际资本。,一方面也是割除旧金融体系以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新的金融体系一定会越来越开放。因此金融体系仍旧是这轮牛市重点。
二,中美贸易战暴露实体制造业在高端领域受制于人的境况。因此加快解决这些高端领域落后的局面显得尤为重要。资金和政策必然向这些领域倾斜,这些行业市场就有了牛皮的基础。
三,注册制的实行,方便了企业融资。但同时也增加了市场资金的压力,一些落后的企业,没有前途的企业尽管拥有了融资的资格,却不一定能有资金的支持。因此这些行业和企业可能就不一定会有好转的,甚至会因为其他行业的竞争而失去融资的能力。因此应当避免参与这些行业。
四,面对有限的资金,要保证注册制能高效的实施,上证指数开始修改规则。新的上证指数规则更有利于指数的上涨。上证指数的暴涨将点燃市场信心,新一轮牛市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面对新形势下新的牛市,我们必须按新的规则,跟随市场的强者,避免踩雷。针对新牛市的特点选择指数基金或者具有前景的行业指数基金,技术好的应当抓住每一轮上涨的龙头股票。最大幅度的获取利润。
最后祝大家股票涨停,股票不停的涨。
下周你看涨还是看跌?
今天,A股又大跌了,本周跌了4.5%。
5月18号以来的三个月,A股12周里,只有4周上涨。
股市在夏天进入了冰点,股民的心,都是凉凉的。
外资这两天都是净流入的,但是无法改变颓废的A股。
沪股通虽然只有3个净卖出,7个净买入,但是只有一个是红盘,其他都跌的。
深股通情况也差不多,2个净卖出,8个净买入,但也只有一个红盘。
周三公布了7月的宏观数据,一片惨淡,全面利空经济。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性利好出台对冲这个利空,这也导致周三来股市跌跌不休,即便外围股市已经企稳,尤其在昨晚美股大涨的情况下,今天A股依然出现暴跌。
股民有没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反正,我最近食欲都有点不振了。
下周是涨是跌,对于深套的股民来说,还有影响吗?好像关系不大,爱涨涨,爱跌跌吧。
简单的预测下,如果下周依然没有实质性利好对冲7月数据的利空的话,大概率还是会下跌的,2638点已经遥遥在望了,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可怕,股市又要回到2年半前的位置了,这两年半究竟发生了什么惨无人道的利空才让股市如此低迷?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房价飞。
指数开年大涨23?
A股没有进入牛市,但是进入了一个大级别的反弹周期,而这个反弹周期已经走到了中后期,所以不能闭着眼睛买,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首先我来阐述下为什么说这一次的大涨只是反弹,不是牛市呢?1.此次的反弹有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2449点下方的股权质押问题,这一次的股权质押问题严重程度不亚于当初2638点下方的危机,所以救了2638就一定会救2449点!这也是为什么2449点跌了9点,到了2440点就反动反击的原因!
2.目前的贸易问题已经进入了利好阶段,每一次的谈判都是释放利好的一个过程,所以有助于股市上涨!
3. A股28年里每年的一季度上涨概率都很高,有64%,所以这一次也是如此!
4.目前大部分的券商,中小板,创业板,深证板块的上方存在着一个两年左右的套牢压力区,靠着1-2个月的反弹是不会那么快消化的!
5.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每一次大牛市之前,熊市底部确认只后,都会有一个割韭菜和震荡的周期,此次也大概率不例外!
因此从整体来看,我认定这一次是一个反弹而不是一个反转!未来的行情应该如何布局和操作呢?我认为踏空的朋友应该布局那些还没有怎么大涨的、超跌的绩优股!
1.券商和大部分的八类个股跌了3年8个多月,那么此次的券商和少部分的热点股既然已经开始启动,出现了主升浪的行情,那么势必未来会有一个板块的轮动!许多超跌绩优股会有一个补涨的行情,毕竟大家一起跌的那么久,那么多,没有理由这些板块涨,那些不涨的道理!
2.就算这些个股没有补涨,那么在没有大涨的情况下出现了回调,幅度也不会很深,而且长线的布局价值还在,所以机会比风险大!
所以综合来看,牛市未到,在此次的反弹结束之后大概率进入一个洗盘周期,一个震荡行情,一个割韭菜的环节,这才是大部分散户最难熬,也是最容易丢掉手里筹码的阶段!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支付宝如何查看大盘多少点?
1.
点击股票 进入支付宝,在理财界面,点击【股票】
2.
点击市场在股票页面,点击【市场】。
3.
查看股市大盘涨跌情况 进入市场页面后,即可查看到股市大盘涨跌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