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4元跌到3元的军工股,士兵在演习时用的空包弹可以打多远

2024-06-22 19:37:54 104阅读

从54元跌到3元的军工股,士兵在演习时用的空包弹可以打多远?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问题。

空包弹打多远?这话还真就没法回答。

从54元跌到3元的军工股,士兵在演习时用的空包弹可以打多远

为嘛呢?因为空包弹没有弹头,就算是有弹头,不是废纸就是塑料伪装的,这东西出了枪口就会被烧没了。

所以空包弹打出去的是一团烟火,中间夹杂着一些没有燃烧干净的发射药碎渣,以及从金属弹壳上剐蹭下来的金属碎屑而已。

这东西还真就没法测量距离。

当然,您要说空包弹的安全距离,这到是可以说道说道,他的最大距离是三十米,小的话也得保持在十米左右,因枪不同,就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很多人感觉,一说空包弹吧,认为这东西不会对人体产生杀伤效果。

这您想的可就多余了,小编举个例子您就知道了。

就去年的事,2021年十月二十二号的时候,美国一个拍电影的摄制组,他们拍的是一部西部片,叫什么名字小编想不起来。

里面有一个影星在开始表演的时候,扣动了扳机,就这么一把道具枪不知道发射了多少空包弹,当时就把导演和摄影师给打到了。

导演还好就受了点伤,摄影师被打死了。

那么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得出来,空包弹您要说没有杀伤力,千万别信这个,好歹人家后边也挂了一个弹字,表明这东西还是危险品。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空包弹是一种什么样的子弹,有兴趣的小伙伴您可以接着往下看。

空包弹

一般人一听说子弹,就感觉这东西就是为了杀伤对手的,威力小了都不成。

恨不得把子弹做成导弹的威力。

您比方说美国有一家公司做出了一款子弹,他们把弹头分成了八个三角形的刀片,这种子弹看起来很漂亮。

一旦打出去,就不那么美丽,说穿了这就是达姆弹,他比达姆弹还要狠辣,都把弹头搞成刀片了,所以子弹一打出去,他不是一个点,而是围绕中心形成九个个点的攻击面,这还带达姆弹效果。

这种子弹被叫做R.I.P子弹,挨上一颗,大概率是活不下来的,就算是活下来也是残的。

其实像这种发了狠劲的造出来的破坏力巨大的弹药之外,他还有很多辅助性的弹药,您比方说医疗弹。

医疗弹他的弹头是一种射入人体后,可以直接溶解成药液或者营养液。

您比方说战友隔了老远,但救援上不去,开上一枪,打入身体,能止血,还能止饿。

除此之外还有拐弯弹(神奇吧!小编第一次知道都惊掉了下巴),间谍弹等等。

所以子弹有很多种辅助性弹药,他不光是杀伤性的,而空包弹就是其中一种辅助性弹药。

那么军工们为什么要造这种弹药呢?

咋说呢?如今的现代化部队,他的训练更加趋于实战化,将训练场弄的更加接近战场才成。

这样训练出来的部队才可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所以双方的对抗必须是实打实的。

这个想法很好,但这毕竟是演习,要是真的用真子弹进行对抗,这人员必然会遭受伤亡,这就不好了。

所以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表现出真枪实弹的那种有声音,有光,还有烟火效果的子弹,条件是不能伤到人员。

于是空包弹就在这种条件下被研发出来了。

空包弹的原理其实非常的简单,他把子弹头给去掉了,在子弹的颈部直接收口,做个梅花状的样子。

当然为了进一步减小这空包弹的威力,里边的发射药也仅仅保留一部分而已,并不是全装药。

这就是最初的空包弹,个头比正经子弹要短一截。

您一听这个过程,就已经明白了,空包弹的威力他比真子弹要差老远了,简直不可比拟。

但还是那句话,这东西毕竟后边挂了个弹字,他的威力您也不能小瞧的。

军用空包弹他采用的速燃火药,也就是说他的装药量就算是变小,但他的底火击发发射药之后,引发的膛压依然不低。

结果就是这团火药气体,仍然是一种高温高压的气体,而这种燃烧其实并不全面,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没有燃烧干净的残渣被打出去,而收口的那部分有可能被刮下一点东西,其实就算是刮不下,就那点子残渣也足以对距离近的物体产生伤害。

根据一些资料的说法,距离枪口五到十米的距离,这些破碎的残渣打在身上依然有明显的痛感,会出现伤口肿胀。

您就说吧,这要是打到关键部位的话,是个什么结果,这就不用小编给您介绍了吧!

不过这种空包弹,虽然减小了一定伤害,他还有一点让人头疼的地方。

因为这种子弹的装药量比较小,这种打出来的燃气能量就不足以让枪支进入到自动装填子弹的过程,就和过去拉大栓的武器一个样了。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要连续射击的话,必须在枪口上装上一个空包弹助推器才成,这才能实现枪支的连续性射击。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情。

咋说呢?空包弹其实也是有分类的。

大体上他分为有头空包弹和无头空包弹。

那么无头空包弹他又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上边说的,在原来真实子弹的基础上,少装发射药,再把弹头拔掉,在子弹的颈部做个收口弄个梅花形状的弹药。

这种弹药一般比真实子弹要挨一截,用的时候很不方便的。

但生产的成本比较低,用生产真实子弹的生产线就能生产。

再有就是生产一种颈部比较高一点的弹壳,这高出的部分进行收口,这种弹药的长度和真实子弹是一样的。

那么有头的空包弹,之前也说了,他的弹头是塑料或者废纸,能够在出枪口的一瞬间就消失的材质制作而成的。

显然这种空包弹更加接近于真实效果。

但后边两种弹药的生产就要比最开始的要贵一点,尤其是最后一种有头弹药。

当然对比有头弹药的好处是,他的密封性能上得去,而那种收口变成梅花状的空包弹,因为接触空气,更加容易受潮失去效果,保质期比较短。

好了,关于空包弹的内容,小编就说道这里,接下来咱们就来了解一下国外空包弹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国外空包弹的状况

相对来说国外空包弹的发展历史要比咱们更加的悠久,而且随着各种各样新材料的研发出来,空包弹的种类更加的繁多了。

不仅有军用空包弹,还有警用空包弹,甚至是民用空包弹。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空包弹最古老的种类,梅花状收口的空包弹(官方叫做星形收口)。

这种空包弹算的上是老古董了,但发展的势头那是一点都不弱,美国新研发的6.8×43毫米的SPC特种弹药就是说明。

不仅美国,俄国也有,比如7.62×39毫米M43空包弹。

这种空包弹的弹壳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实力雄厚的国家采用铜的,也有用覆铜钢的,涂漆钢材的,甚至于有的国家为了节省成本,直接用铝制弹壳的。

当然了弹体基本上和真实的子弹是一样的,目前已经抛弃了这种在原有真实子弹上加工的空包弹。

至于原因有很多的,但其中一条小编觉的应该说道说道,空包弹的制作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让这种子弹收集回去变成一种真实有效的杀伤性子弹。

所以在真实子弹上加工成空包弹的做法,现在很少了。

那么把颈部加长,从而改装出来的空包弹有什么缺点吗?

缺点就是弹壳的缩口加长了之后,磨具和材料的损耗变大了,嗯,成本上去了,还得换生产线。

所以军工们考虑到这个问题之后,将这两种收口型的弹药综合了一下,变成了,弹壳和真实弹药有所不同,但颈部加长的空包弹。

就兼具了上面两种空包弹特点的弹药。

说道这里,还得说一个小知识,不同国家制造的空包弹,那收口的梅花形状,他的瓣数是不一样的,都有明显的差距。

好了接着说。

当然了偷懒和减少成本,是工厂的一个共性,这种做法虽然能节省成本,但他们觉得还不够。

在空包弹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种利用普通子弹不做收口的空包弹。

具体怎么做呢?

把空包弹做好之后,他用一块小小的纸垫把那口给封住了,当然为了保证纸垫不掉出来,在口这个位置上做一个稍微收口的动作,然后用密封漆给封死了。

不过这种空包弹不够理想,虽然说做了密封,但效果不咋地,供弹的可靠性差。

那么这种空包弹也就是美国人还在哪里努力,这种空包弹的成本比较低。

所以这种弹药,之前小编就没有把他做一个分类,小众化的一个东西,这里提一下就可以了,把他单独做一个分类,确实有点浪费。

接着说说有弹头的空包弹

这种弹药,一开始的鼻祖应该算是轻质弹头式样的空包弹,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了。

早期的这种空包弹装的是木头或者是用压缩纸做的空心弹头,从一战到二战这种空心弹大量的制造出来。

您比如德国的7.92毫米毛瑟木弹头空包弹,日本人的6.5毫米三八式纸弹头空包弹。

那么这事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复合材料的轻质弹头空包弹。

这种空包弹的特点又是什么?

因为采用了符合材料,把子弹做了密封,发射药在弹壳里头燃烧的会更加的干净,减少了残渣的喷射,安全性提高了不少。

再加上他的子弹长度和真实的子弹是一样的,所以这种模式的空包弹,就被大多国家认可,并把他进行发扬光大,现在还在使用这种方式制造空包弹。

再有就是塑料弹体金属弹底的空包弹。

这种弹药在1980年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空包弹是咋回事了,底火部分是金属的,弹壳是塑料的。

这种空包弹在欧洲这块使用的比较多,从九毫米的巴拉贝奴姆手枪弹,到12.7毫米的勃朗宁机枪弹,种类丰富包罗万象。

而且因为弹壳是塑料的,所以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蓝的,白色的,甚至于半透明的都成。

这个好处就是可以和普通弹药进行区分。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下,空包弹和普通弹药的区分很重要,说个事您就明白了。

2016年的五月二十三号,搁着海洋咱对过的一个国家,他们的自卫队搞了一个移动迎敌训练。

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把原本用来训练的空包弹给装成了实弹。

一听这话,您就知道了这结果会咋样的。

当时一共九个人分别扮演敌我两个阵营,两个人伏击,七个人防护进行相互射击。

前后一共发射了七十九发弹药,造成两人轻伤的后果。

当然这伤不是子弹打出来的,而是子弹击发之后,弹头经过枪口安装的空包弹射击装置,把这东西给打碎了,碎片击中了两人。

这要是子弹真打上去,可不仅仅是轻伤了。

您看,把真实子弹当空包弹的使用,后果很严重的。

那么这种塑料壳的空包弹,显然一目了然一看就明白是不是空包弹,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遭遇。

而且这种空包弹,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大量的火药气体喷出不会造成弹体碎渣的射出。

毕竟弹体就是塑料的,遇到高温高压气体,就算是有弹壳碎渣被带出,到哪到了枪口这里基本上就被烧没了。

最后就是民用空包弹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不理解,这空包弹也能民用?

当然最简单的就是影视剧当中使用的空包弹,这种空包弹他必须使用相应的专用枪械。

这种专用枪械大多数的关键部位采用锌合金制造,他的强度不足以使用真实的弹药。

甚至为了保证安全,枪口都被封死了。

而这种空包弹也比较特别,他的缩口处,用一个很厚的塑料套给封死了,为了保证这种封死的效果,弹口处也做了缩口处理。

所以空包弹被击发之后,发射药在内部燃烧,但由于塑料套的作用,这种发射药不会冲出去,也就不会造成有什么残渣之类的东西从枪口喷出,但会照成声音特别亮的效果。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可我们有时候看那枪管冒火啊,这证明有东西射出来了。

其实这种子弹叫效果弹,他也是空包弹的一种,和上面又不一样了。

他的发射药里头装有镁粉。

所以发射药击发以后,没有弹头的阻拦,镁粉就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点燃了,喷出去,可不就有了火焰效果了吗?

而这种空包弹必须是专门定制才成。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62坦克的性能如何?

前言——

T-62系列主战坦克是苏联装备的第一款主战坦克,也是出境率相当高的一款主战坦克:柏林街头,有它、布拉格之春时,有它、在珍宝岛被胖揍时,有它、入侵阿富汗时,有它、车臣战争时,还有它!但是T-62也是最被人忽视的一型坦克:前有世界生产量最大的战后坦克T-54/55系列,后有经典的T-64/T-72/T-80系列;没什么特色的T-62往往就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掉了。

要说明T-62的性能,就得从它的研制历程说起——

(1)M60危机

1961年正式投产的T-62其研制过程,其实有点类似于德国受“T-34危机”而研制“黑豹”的应激反应——1960年1月一个伊朗的叛逃军官驾驶一辆M60(安装M48炮塔的早期版)跑到了苏联,苏联人立即拿着这辆如获至宝的M60立即开始了实弹测试:T-54/55在1500米之外无法击穿M60的车体正面装甲,也很难击穿M60的火炮防盾;而M60的那门M68坦克炮(L7的仿制版)发射M329穿甲弹时,可以在1500米距离上轻易的击穿T-54/55的装甲最厚处!

当崔可夫元帅得知这一情况后,气的拍了桌子!把军工部门的负责人挨个骂了一通!为了避免1943年苏军在“黑豹”面前吃大亏的事情重演,崔可夫元帅直接下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军队生产一款能够抗衡M60的坦克”!

➽早期采用M48A2炮塔的M60

既然给的时间限制是“最短”所以当时的苏联军工部门只有在现成的工程方案中去选择,当时苏联各设计局有以下几个备选方案:哈尔科夫的432工程、下塔吉尔的167工程;不过这两型坦克都需要一段时间去完善,所以被否决。

➽哈尔科夫的432工程,后来发展成了T-64

➽下塔吉尔的167工程,后来成就了T-72

最后就剩尔乌拉尔机车厂的165工程,165工程是在加长了车体和加大炮塔座圈的T-55上安装了140工程的炮塔,装备一门D-54TS型100毫米线膛坦克炮和“闪电”双向稳定器。不过165工程在实验时遭到了参试人员的一致批评——D-54TS的炮口制退器会激起巨大的扬尘,暴露坦克的位置不说还会让坦克暂时“失明”,而且还会对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造成威胁!所以测试结果被确定为“不合格”!165工程岌岌可危!

➽165工程最后发展成了T-62A

(2)滑膛炮的确定

1958年苏联炮兵服役了一型牵引式反坦克炮:T-12“轻剑”100毫米口径滑膛反坦克炮,这型反坦克炮发射穿甲弹时,炮口初速和穿甲威力比D-10T型坦克炮整整提高了1.5倍。赫鲁晓夫在参观过这型火炮后问了一句“这种火炮能安到坦克上吗?”现场的马屁精们纷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于是赫鲁晓夫当即命令“明年生产200辆安装这种火炮的坦克!”

➽T-12“轻剑”100毫米口径滑膛反坦克炮

马屁精们把马屁拍完了,事情还得有人做,于是坦克装甲兵总局将下塔吉尔厂的总设计师卡尔采夫招到莫斯科,希望他能把T-12塞到坦克里;卡尔采夫经过实际调查后发现T-12的炮弹太长,穿甲弹就有1.14米而破甲弹的长度更是达到了1.28米!而坦克炮的弹药长度必须限制在1.1米以下;结论:T-12没法塞到坦克里!于是军方的领导人慌了(想想直接违反苏联最高领导人命令的后果是什么),立马搬出了赫鲁晓夫的命令吓唬卡尔采夫,结果卡尔采夫不为所动——塞不进去就是塞不进去,你把我剁了它也塞不进去!并直接向赫鲁晓夫汇报了这一情况,于是此事作罢。

但是这件事却让卡尔采夫对滑膛炮有了好感,当165工程的那门D-54TS型100毫米线膛坦克炮无法通过测试时,卡尔采夫立马提出将D-54TS的膛线去掉,并扩膛至115毫米,改为滑膛炮,其弹药就在T-12的现有弹药上改进!于是在1960年8月第一门115毫米口径滑膛炮研制成功,定名为“U-5TS型115毫米口径滑膛炮”,绰号“重锤”!后苏联炮兵总局将其的编号改为2A20型115毫米口径滑膛炮。世界第一型滑膛坦克炮就此诞生!

➽U-5TS/2A20型115毫米口径滑膛炮

(3)T-62出生

2A20定型后下塔吉尔厂立马把它塞到了165工程里,定名为166工程;随即开始了测试;1960年8月根据苏联政府第729-305号决议,166工程定型,正式编号“T-62”一代神车T-62就此诞生!不过在当时滑膛坦克炮毕竟是个新鲜玩意,苏联坦克装甲兵总局也留了个心眼:第729-305号决议除了让166工程定型,也让165工程定型,定名为“T-62A”!作为T-62的备份;不过随着T-62的成熟,T-62A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于是在1962年被终止生产。

T-62A仅在1962年生产了5辆,后来这些T-62A被称之为“标准型T-62”。

➽T-62主战坦克

于是乎,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苏联就获得了一型足以正面对抗M6O的新型坦克!

T-62的技术特点——

(1)技术亮点

T-62因为要得太急没有时间研发新底盘,所以其底盘是在T-55的底盘上研发的;但是为安装能容纳2A20那门“巨炮”的大型炮塔,其车体长度加长了368毫米、车体加高了27毫米,车体后部装甲的倾角也从17°改为2°,以容纳巨大的轴流式散热风扇。

➽T-62的底盘比T-55的底盘略大

但T-62的炮塔确是全新研制的“整体铸造炮塔”,传统的T-54/55炮塔是铸造/焊接混合结构,炮塔顶部是轧制的顶部装甲板焊接在铸造的炮塔基础装甲之上;舱门的基座使用螺栓固定在炮塔上的。

➽T-55的炮塔,红色线条是顶部装甲焊缝,其舱门的基座使用螺栓固定的(红圈处)

这种炮塔结构制造复杂不说,从安全性的角度说焊缝和螺栓连接处还是防御弱点;针对这些缺点,尔乌拉尔机车厂设计了一款“整体铸造炮塔”,在提高炮塔防御能力的同时还降低了制造难度。后来该款炮塔成为T-62的炮塔,也成为了后期T-64/72/80的炮塔制造范本。

➽T-62的炮塔详解,注意与T-54/55的“半蛋”型炮塔相比,T-62的炮塔形状更接近“半圆”型

T-62的整体铸造式炮塔强度极高,在阿富汗战争其间曾有一辆T-62被一枚120毫米的迫击炮弹直接命中炮塔顶部,却只造成了开舱观察的车长死亡,其余乘员全部幸存的案例。不过这个炮塔却是当时苏联乃至世界范围内座圈最大的炮塔,其座圈达到了2245毫米!而且炮塔底缘正好与炮塔座圈相重合!又加上2A20那门“巨炮”且T-62又没有炮塔尾舱,造成T-62的炮塔极不平衡,在起伏较大的地形上连炮塔都转不动!这个缺陷让T-62在阿富汗战场上吃尽了苦头——想象一下:一辆正在上坡的T-62的侧后突然窜出一群拿着RPG的游击队员,那辆无法转动炮塔的T-62里面的乘员该有多绝望......

另外,由于2A20型115毫米滑膛炮的弹药装药量特别“足”,在发射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炮管内的烟气可以由火炮抽烟装置抽出,但是弹壳内的烟气就没办法了;根据苏联人做的生物实验:在炮塔全封闭的条件下,延续发射7发后炮塔内的烟气就会让炮塔内的乘员昏迷,连续发射15发后炮塔内的有毒气体浓度就会达到致命的程度!所以为了保障坦克乘员的安全,下塔吉尔厂的工程师们专门设计了一台自动抛壳装置,在火炮射击后立即将弹壳抛出车外,以降低坦克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T-62的自动抛壳装置

➽T-72/90的自动装填机,后面那个抛壳的小东西就是T-62自动抛壳装置的改进版

T-62的另一个亮点是先进的装甲材料:至T-44中型坦克起苏联坦克一直使用71L型和8S型硅锰铬钼装甲钢作为装甲材料,其中71L装甲钢作为浇铸炮塔、8S装甲钢作为焊接装甲板;这两种装甲钢的特点是是强度和硬度极大,但又有一定的韧性,能有效的抵御100毫米以下的中小口径的炮弹。但是随着战后各国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以及硬芯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普及,这种高硬度、低韧性的装甲钢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于是T-62按装甲的厚度和倾角按不同的防护需求进行了区分:

车体前装甲用42CM中硬度高韧性装甲钢制造、车体侧面以及顶部和后部采用49C高硬度装甲钢制造、车底装甲用43PM冲压钢板制造;炮塔整体采用74L中硬度高韧性装甲钢制造。经实弹测试,T-62的整体防御水平比T-55提高了12%,但重量只增加了7%。

➽T-62的装甲结构及各部位装甲厚度,注意其炮塔座圈的直径与炮塔的直径一致

(2)主炮与观瞄系统

T-62的主炮是一门2A20型115毫米口径滑膛炮,全炮长6.09米、身管长度5.9米(51.2倍径),极限膛压373兆帕(3730个大气压)、出膛压294兆帕。在1960年的时间点来看,2A20的各项性能要远超同时期的L7型坦克炮;2A20配属了ZUM3、ZUM4和ZUM6三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ZUVKZ破甲弹以及ZUOF6榴弹。

➽从左至右分别是:ZUM6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ZUM6的弹体、ZUVKZ破甲弹和ZUOF6榴弹

T-62在发射ZUM6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其炮口初速为1600至1650米/秒,炮口动能约8.2兆焦耳;对2.7米高的目标直射距离约1200米。发射ZUVKZ破甲弹时炮口初速约1000米/秒,对2.7米高的目标直射距离约900米。两种弹药的穿甲威力如下:

➽T-62的弹药穿甲威力

发射ZUOF6榴弹时炮口初速905米/秒,有效射程仅5800米且精度很差。总的来说2A20型坦克炮与所配属的弹药无论是从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上来说都小于L7与M329钨芯穿甲弹,但是威力上却略有超出,这就说明了2A20的结构上更加合理和优良。

说完了T-62的主炮,下面在来说说T-62的观瞄系统;这里做一下说明:所谓火控系统必须要有一套独立的测距装置,而像T-62这种仅靠测距卡尺测距的坦克只能称之为“观瞄系统”。

T-62的观瞄系统由TSH-2V-41炮手直瞄镜、TPN-1-41-11炮手夜视仪和TNK-3车长昼夜两用指挥仪组成。

➽TSH-2V-41炮手瞄准镜

➽TPN-1-41-11炮手夜视仪

➽TNK-3车长昼夜两用指挥仪

这里一定要介绍一下TNK-3车长昼夜两用指挥仪,TNK-3是苏联第一种将收索、测距/测角/测高和夜视功能全部集成为一体的车长指挥仪;其应用范围极广:T-62用它、T-64/72用它、BMP-2/3用它、PT-76还是用它;不算其他国家的山寨版,光苏/俄自己就生产了数百万部,至今仍在生产。

T-62的炮手观瞄系统由TSH-2V-41炮手直瞄镜和TPN-1-41-11炮手夜视仪两部分组成,其中TSH-2V-41炮手直瞄镜负责瞄准、TPN-1-41-11炮手夜视仪负责收索和定位目标(炮手夜视仪在白天时也可以当一个高倍率潜望镜使用);TSH-2V-41炮手直瞄镜的放大倍率有3.5和7倍两档可选,对M60之类的大型目标的瞄准距离为2000米。

➽T-62炮手工位详解

➽T-62炮手瞄准划分板

另外T-62还装备了中央科学研究所研制的2E15“流星”双向稳定仪,在双向稳定仪的控制下,炮塔的回转速度是0.07°至16°/秒、火炮的仰俯速度是0.07°至4.5°/秒。提高了火炮的命中精度。

总的来说T-62的这套观瞄系统结构十分简单,但命中率并不低:在“静对静”条件下,对M60这样的目标,在1000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为80%、1500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为50%。跟采用了复杂光学测距装置和机电式弹道计算机的M60A1相当。不过赋予T-62较高命中率并不是其观瞄系统,而是那门2A20型高初速滑膛炮!2A20型滑膛炮在发射穿甲弹时,在2000米距离上的弹道最高点只有2米,也就是说,只要测距的误差不是太离谱,对高大的西方坦克命中率自然比较高!

➽M60A1的火控系统,M60A1的命中率不高最大的原因是吃亏在炮上,但是随着西方火控技术的进步,苏联和西方坦克的命中率也很快拉开了差距

(3)动力与行走装置

最早出厂的T-62装备的是V-55型柴油发动机,不过很快就被替换成了V-55B型;V-55B型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580马力(426千瓦)、最大额定转速2000转/分;使T-62的单位功率比达到了15.7马力/吨(T-62战斗全重为37吨)。

➽T-62的V-55B型发动机(上)与机械式固定轴变速箱(下)

T-62的变速箱是机械式固定轴变速箱,有5个进档和1个倒档;转向装置采用双侧行星齿轮转向;驾驶员采用具备“气压-弹簧”助力的操纵杆操纵坦克,与T-54/55相比降低了驾驶员的体力消耗,提高了坦克操纵的精确性。

➽T-62的驾驶席

T-62的最大公路时速为50公里/小时、平均越野速度为30至32公里/小时、最大倒车速度2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450公里(带附加油箱)。

T-62的行走系统与T-55相同,采用扭杆悬挂、双侧五对大直径挂胶负重轮,T-62的负重轮总行程224毫米、动行程162毫米,不过T-62的悬挂系统偏“硬”缓冲能力不佳,开起来非常颠簸。履带为单销全钢铸造式履带,每条履带96块;后期的T-62换装了T-72的履带,战斗全重增加至37.5吨。

➽T-62的行走系统与T-55差别不大

总结——

总的来说T-62并不算一款成功的主战坦克,虽然T-62在火力上确实达到了当时的世界最强,但是在装甲防护以及机动性上,与之前的T-54/55系列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如果不是因为苏联陆军在“大规模核战争”理论下需要一款制造简单、皮实耐操、使用可靠的主战坦克,估计T-62在T-64服役后就会被替代。

➽T-64才是苏联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而T-62更像是一个“过度产品”

211大学包含哪些大学?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所在地按省份划分名单如下:

1.北京(26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

上海(10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

陕西(8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湖南(4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辽宁(4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天津(3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福建(2所):福州大学、厦门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白酒板块跌那么多?

白酒板块,反弹近在眼前

白酒板块个股众多,参差不齐,我以酿酒板块880380来做解析

首先从量价关系来看,前期的历史天量处,被突破后,开启两波上涨,现在高位回落,基本靠近这个大量的低点,由于下跌无量,支撑有量,所以我判断,这里的支撑极强,也就意味着反弹随时开启。

再从ENE指标来分析,股价连续两次打到下轨,类似板块指数打到ENE下轨,都会随时发生反弹,反弹最低目标是到中轨处,如果有量能配合,会直接反弹到上轨。

白酒板块分化很严重,有的下跌20%,有的已经被腰斩,所以针对个股,还是要区别对待,不能盲目的只认板块不认个股

类似上面几个,都已经到了前期大量的支撑处,结合十五分钟,三十分钟,等待弱转强的转折K线出现

白酒板块之前一波涨幅巨大,从而引发这次的回调,是否介入,介入哪一个,是后市需要注意的,要首选无量下跌,大量在底部的,而要避免近期放量下跌的。

另外,即使迎来反弹,也要注意高度问题,在大盘没有完全扭转颓势之前,白酒板块的高度也极其有限。更多的是作为中期投资者的低吸机会。

所以,当某天白酒突然拉升,不建议追涨,而是在近期关注五分钟,十五分钟,做左侧交易,分批低吸,等反弹的时候做高抛。这样更难收获利益。

北斗系统到底有多厉害?

北斗是为国家安全而生,因此首先是军用,其次才是民用。2000年北斗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北斗一代。一代卫星与gps不同,属于有源定位,接收机自带发射装置,将信号发送给卫星,卫星再转给地面站,地面站计算用户位置再将信息返给卫星,卫星最后再将位置发送给用户。这种定位方式只需计算平面坐标的两个未知数,高程由系统数据库提供,因此只需两颗卫星就能定位。但是定位精度不高,在100米左右。但有源定位也顺便提供了一代卫星的一个附带功能,也就是可以发送短消息。这对于一些地质灾害、渔业救援等一般通讯手段失效的情况非常有用。然而一代毕竟无法用于军事,所以还是要发展无源定位。03年,中国投资2.3亿欧元与欧盟共同开发Galileo,然而,因为政治原因,中国一直无法接触到核心,无奈之下中国又把重心转移到了北斗。07之后,中国陆续发射了多颗中低轨道卫星,北斗二代横空出世!

北斗二代基本可以覆盖到亚太地区,而且具备不错的定位测速授时性能。这是官方发布的北斗定位测速精度,实际精度比这个要好的多!

这是拿自己的接收机在静态场景下连续对天观测接近15个小时的定位测速精度统计,坐标北京。

可以看出,水平精度最大不超过4m,垂直精度最大不超过3m(HDOP和VDOP大部分时间在2以内,卫星数全部时间段在9颗星以上)。按照2σ统计,水平3.057m,垂直2.845m。测速方面,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也基本上控制在0.2m/s以内,合速度2σ精度在0.154m/s。当然自己做的接收机可能性能上稍微差了点,跟Novatel、ublox没法比,所以北斗实际能够提供的定位测速指标比这还要高。这还只是北斗二代的性能,各位可以自行想象北斗三号正式运营之后,星座分布会更加完善,精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拉开了北斗全球组网的序幕。北斗三号相比二代有了更长足的进步:首先北斗三号搭载了国内最先进的新一代铷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10E-14量级,相当于300万年只有1秒误差。原子钟的性能对于定位精度至关重要,就如同人体的心脏一样。使用新一代原子钟的北斗三号将在当前定位精度的基础上至少再提高一倍!其次,增加了B1C、B2a等新体制信号,与GPS进行兼容与互操作。最后,北斗三号采用星间链路进行卫星间信息互传,减小了对地面站的依赖。针对星间链路的具体解释,网上有一组漫画非常形象(谢谢朋友指明,这里标注漫画出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出品,文案:郭睿,绘图:邱缓。侵删)

有人想说,北斗这么牛逼为什么我们现在用的还是gps?还是一开始说的,北斗首先是军用,其次才是民用,北斗的战略意义要大于它的经济意义,在北斗应用初期,政府砸钱扶持的是那些做北斗的军工企业。相信随着北斗三代全球组网的发展,北斗会像gps一样走进千家万户,带给我们各种便利。未来,北斗和gps,以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不是互相取代和竞争,而是互相兼容和弥补,真正做到全球定位无死角!

那么北斗能不能达到厘米毫米级定位精度呢?答案是能!!!但是需要外界辅助。任何卫星导航系统,不管是中国北斗,还是美国GPS、欧洲Galileo、俄罗斯Glonass,单纯只靠他们自身的星座卫星,定位精度都在米级。如果想要更高精度,需要外界辅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