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概念股,谁会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3-09-22 23:12:03 62阅读

量子通信概念股,谁会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你好,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不知不觉间我们国家大型基础设施水电煤工程早已接入千家万户,惠及(黑河-腾冲)胡焕庸线以东人口稠密区。

量子通信概念股,谁会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相较于水电煤要素型基础设施,东数西算则属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的下半场数字化基础设施,胡焕庸线以东人口集中区诞生了主要国民数据要素。这是又一次在中国广袤战略纵深国土展开大规模的跨区域资源调配,“东数西算”工程应该视为下半场的标志性事件,数字化社会已悄然到来。

水电煤数以全国一盘棋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每年投资规模7000亿元左右,据估算,“东数西算”工程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达到1:8,新基建方兴未艾。一、为什么搞东数西算?两个重点要看清楚

1、西部的电力成本非常低,而且会越来越低。

随着光伏成本继续下降,风机效率继续提高,西部的电力规模会扩大,这点大家都好理解。去年都炒过了。而成本方面,目前以光伏为例,在东部由于选址、土地、运营等等的成本问题,在东部铺设一块板子,在西部可以铺设两块。那么也就意味着西部的电力生产规模会加速扩大,又因为规模化,成本还可以继续降低。

这个时候,架设特高压输送电力到东部给数据中心用,就不如把数据中心往西迁。解决时延的问题,解决传输带宽的问题,投入的成本,没有特高压那么大。

当然这不是说不搞特高压了,而是说数据中心部分用电,西电东输,不如就近用电,做数据传输。担心传输有问题的,看下华为和百度的示范性项目。所以,一些人认为是土建优先,这是包工头出身吧?你没有解决时延问题、链路问题,你敢去做土建?你建好的厂房,数据传得回来?能满足时延要求?动辄几千公里的链路,用10ms/30ms 时延作为标准搞,这时候把一个机房散热也敢放在传输技术要件之前,谁教的逻辑呢?

2、消弭东西部数字基建的水平差异。

我们在工业化、互联网经济的两次浪潮中,扩大了中西部地区的差异。这一轮到了数字经济,是可以实现整个国土的均衡发展的。因为生产要素可以走工业4.0模式,不需要集中度那么高。但关键是,数字基建要均衡,你没有数字基建,没有底座,必然让东西部差异继续扩大。所以,这次说适当超前基建,其实指向很明显,就是用东数西算这种超级工程,来反哺西部。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支持东部发展了几十年,轮到东数西算反哺西部数字基建了。

华泰证券认为,东数西算全面启动,意味着数字基建迎来长期(技术)+中期(景气)+短期(政策)三重逻辑共振。重点关注数据中心及其上游的服务器+光模块,基站设备及其上游的PCB。短期来看,数字基建三大模块——数据中心(IDC)、通信基站、工业互联网平台顶层政策已全面铺开。

二、再来说说:“东数西算”对最近A股的影响

东数西算是目前推进全国大数据中心协同一体化建设的抓手工程。“东数西算”简单的概括就是:

西算:“算”指的是算力,在西部地区进行后台运算。在用电价格相对低(水利风力等比较发达)且租金低很多的西部地区建立数据中心,承接全国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的工作。东数:“数”指的是数据,在东部的数据送到西部去运算,只留下需要实时计算的数据工作再留在东部地区。

结合我个人分析总结的投资前景如下:

1、符合国家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新基重要分支)2、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提振经济。3、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加就业(产业园区、长产业链)。4、超强确定性方向。在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中(基建、出口、消费),我今年最看好基建,特别是新基建,确定性超强。

那么,这项政策反应到2月21日的A股盘面。表现如下:

数据中心板块无视早盘悲观情绪,逆势高开高走,板块指数放大量大涨近5%,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近50亿。依米康、首都在线20%涨停,奥飞数据、云赛智联、宁波建工、数据港等逾10股涨停或涨超10%。

东数西算概念带动多板块共振,使得大盘低开高走,非常强势。

随后的2月22日,“东数西算”继续发酵,再次拉起涨停潮,数字中心板块再次逆势大涨6%,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50多亿。“东数西算”再次引发多板块共振,成为资金焦点!

最后,我在这里配上相关概念股给大家参考

三、最后,行深一步:我们来聚焦下西部是否获益的问题?

我们要知道,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在2020年已经超过了社会用电量的2%,据测算在2030年可能奔4%去了。而更糟糕的情形是,数据中心为了提供更快的响应,都集中在“东边”建设,所以对东边的能源供给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顺便提下,在这八大节点中,成渝是东是西呢?

八大节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这是东。内蒙甘肃贵州宁夏这是西。分野既不是地理也不是能源,而是“用户数量”。

目前成渝还好,因为是新兴城市。但其他三个,特别是核心城市北上广深,已经承受不住压力,近年来已经开始严控数据中心的建设了。

比如北京直接要求除了智算中心不准在城八区新建了,老旧的改造不了就关门大吉。上海每年是批指标,2020年11万机架,到2025年25万机架,一年只给3万指标。深圳广州也有类似政策。

但同时,数据中心大家都知道干啥的,数字经济的根本,没这个玩意不行。所以,东数西算就出炉了,直白点说,就是用西部资源扛下东部的需求。

可是,你别说迁西边去,就是从北京迁到廊坊,这帮企业都会死活不愿意。为啥呢?因为有时延要求。

时延也好理解,就是游戏里的Ping值。举个例子就是吃鸡的时候,你在手机上发出举枪发射的命令,服务器啥时候反应过来执行的间隔时间。不用想太多,差个0.1s,可能枪口下的敌人就已经跑了。

其他如直播啊、支付啊很多需要时延小的应用场景,都要求数据中心距离用户越近越好。

那怎么才能把这帮数据中心企业(包括云企业)撵到西边去呢?这就是东数西算工程。东数西算工程是一个行业说法,其引导政策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后面这个枢纽节点就是所谓东数西算了。

当然,对于东数西算,我们还要从三个角度看:能源、网络、算力

能源大家都在讲。风光能源的应用也逐渐成熟,到不用担心稳定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数据中心的散热,依托西部凉爽的天气,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能效。不提北面三个,在贵州,腾讯的第一个七星级数据中心,是建在山洞里的,就是为了凉快。

网络一方面是刚才说的延时,虽然距离决定时延下限,但更好的网络更少的节点,可以大幅降低浪费在各个交换环节的时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带宽了,水管粗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多了。

算力也是比较重要,有些东西需要算力但不需要那么极端的及时响应,那么就扔西部去算吧,算好了再送回来就行了。比如AI训练,比如影视一类大数据量存储——你看个电影总不至于要求0.1s响应吧,龙标还要半分钟呢。更别提很久用不到一次的备份、存档的数据等。

把这些东西,扔到西部,东部会降低很多很多压力。至于西部,西部不是历来就是卖能源的么,怎么那么多话说?

也没有那么悲观,其实等资本家发现了西部的好,很快就会先把数据中心和运维迁过去,然后把技术、研发迁过去,接着把职能部门品牌公关啥的迁过去,核心城市留几个对外接触上下打点的分公司,甚至办事点,也就够了。

而且,西部不见得就只有冷数据需求啊。你们想想,当丁真们可以做无时延的在线直播,无疑可以吸引更多洗涤心灵的朝圣者,这也是发展啊。

总之,东数西算工程的提出完美化解了在疫情危机中带给中国经济发展滞后的隐患。这项工程建设的本质,即是对中国未来向数字化经济转型提供了铺垫,并且解决了当下面临的数据危机。

我曾跟国内知名通讯公司的市场总经理聊过这个问题,数据中心,双碳经济,电力互联网这几个概念是要同时开始启动的节奏。数据中心枢纽需要比较大的电能,现在又有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的硬性指标要求,西部地区又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所以,东数西算可谓是一箭三雕。

个人认为东数西算要远比5G作用大,5G主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前沿,而东数西算是体现国家协调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战略。真正实施起来,利国利民!

量子计算机龙头概念股?

百利电气:超导量子是量子通信的重要技术,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大学的物理学家正对超导芯片进行光控制操纵,并为未来创造量子设备做好新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强大的超高速量子计算机。

浙江东方:神州量子目前主要从事量子通讯应用设备的开发和研究,尚未实现产业化生产,尚无盈利,后续盈利与否存在不确定性;科大国盾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及通用量子技术开发、应用及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服务,目前已就量子通信设备进行生产和销售,2015年实现净利润超5000万元。

科大国创:国仪量子是一家以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为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科学装置平台和更高精度、更高分辨率的量子传感器等技术及产品。

三力士:公司参股的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基于公钥池的抗量子计算区块链保密交易方法

烽火通信有没有量子通信技术?

有的

在量子通信的世界竞技场上,三维通信直接受益于量子通信产业发展,合资成立安徽量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上就是量子通信概念股。

亨通光电什么概念?

亨通光电的概念股是:通信设备、白马股、长三角一体化、充电桩、大数据、海洋经济、沪港通、军工、宽带中国、量子通信、能源互联网、特高压、网络安全、芯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一带一路、智慧城市、智能电网

地摊经济可以持续多长时间?

感谢您的阅读!

从电商角度来讲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5月29日,国内最大的新批发平台阿里1688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将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通过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维度赋能,为超3000万“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日前,“地摊经济”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多地已经开始了“试水”。比如,成都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超10万个。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

要让“地摊经济”加入经济社会发展“正规军”,进货、资金、经营三大难题考验着摊主和城市管理者。

进货难,难在不知道哪里进的货更便宜,不知道怎么保证货品的质量相对稳定;资金难,难在夜市品类组成多样,一次性投入大,只要一个品类压货,资金风险就不可控;经营难,难在不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不知道该买什么、买多少……

1688在全国产业带深度遴选价低质优的精品货源,将全部通过工厂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确保没有中间商。数字化夜市地摊进货专区也将同步上线,选品专为“地摊经济”优化,优品优质优价,让“摊主”们用同样的价买到更好的货。

有数据显示,96%摊主货源资金缺口在10万元以内, “扶一把就能活”。 1688为全国“摊主”提供700亿元的“诚e赊”免息赊购服务,支持摊主在1688赊账进货,商品卖出的资金再用于还款和新一轮的采购,赊购额度最高200万元,循环额度+账期保证了“摊主”资金链健康平稳运转。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