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重仓股,2020年5月份股市处于什么位置

2023-09-22 20:09:03 54阅读

qfii重仓股,2020年5月份股市处于什么位置?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我们的A股目前的估值按历史看,现在是低估的。

位置现在是偏低的;上证A股市场市盈率为13.65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估值已低于2016年1月熔断后,仅高于2008年、2011年、2014年部分时点。目前A股市场PE中位数为31.4倍,仅略高于2005年、2008年、2012年部分时点。

从个股的估值分布来看,低估值个股比例大幅上升,而高估值个股比例大幅下降,市场估值整体明显下移。破净(PB1)个股占比已达6.1%,仅2005年、2008年大熊市底部的一段时间和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短暂时间破净个股比例高于目前水平,目前已有300只左右的个股跌破了净资产。高估值(PE100)个股占比已下降至10%,仅2005年8月、2008年10月、2012年1月和11月等少数时点的高估值个股占比低于目前市场。

qfii重仓股,2020年5月份股市处于什么位置

从行业的估值分布来看,低估(估值低于过去两年估值水平的十分位数)行业个股数量达到76个,仅略低于2008年9月、2011年12月熊市底部时。

从股票走势来看,大部分个股大幅下跌,市场缺乏赚钱效应。目前创一年新低的个股占比达到了62%,而创一年新高的个股占比只有4%,两者数量差达到58%,仅略低于2008年10月、2011年12月熊市底部的极短时段。目前有76%的个股均线处于空头排列,而仅有7%的个股均线处于多头排列,两者数量差达到69%,仅略低于2005年5月、2008年9月、2011年12月熊市底部的部分时段。

整体上看,目前市场的投资价值高于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各个板块内都存在部分性价比较高的投资机会,未来投资我们将结合估值、盈利、成长、分析师预期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近来,不少大票屡屡创出历史新高,小票却越来越遭人嫌弃,面值退市股更是排成了长队。一时间,市场上关于拥抱核心资产的声音再次想起。可问题在于,哪些公司才能称得上核心资产呢?为此,本文通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机构推崇、成交活跃等指标筛选出了2020年的“核心资产50”,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话不多说,先上干货!下图便是筛选得出的“核心资产50”名单:

看完了名单之后,再跟大家聊一聊“核心资产50”的筛选逻辑:

1、筛选出市值超过200亿的股票

既然小盘股越来越不受待见,而且动不动就有暴雷风险,本文剔除了市值200亿以下的股票,而这也有利于聚焦市值较大的龙头企业;

2、筛选出连续5年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10%的股票

ROE是财务上最基础的指标之一,代表着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往往ROE越高,公司就越能赚钱;

3、筛选出近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10%的股票

除了盈利能力之外,公司的成长性也十分重要,而业绩是驱动股价的核心因素,所以股价要想长期表现好,业绩就要有持续性;

4、筛选现身于沪股通、深股通、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养老基金、保险资金和券商各自的前50大重仓股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外资是价值投资的典范,好股票都被外资买走了。而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养老基金、保险资金和券商等机构,也是A股中的中长线投资者;

5、取近一年日均成交额前50公司,得到“核心资产50”

毕竟股票活跃度,或者资本的参与度,也是衡量一只股票的重要指标。换个角度看,没人参与,一切都是白搭。

医药生物股居多

从上述“核心资产50”的行业分布看,医药生物股居多,足有11家。其次是电子和食品饮料两大行业,分别有8家和7家。

详细看前三大行业:

医药生物个股是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长春高新、云南白药、康泰生物、片仔癀、乐普医疗、华兰生物和泰格医药;

电子个股是海康威视、立讯精密、汇顶科技、兆易创新、深南电路、生益科技、亿纬锂能和大华股份;

食品饮料个股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伊利股份、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现在贵吗?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筛选方法只能知道这家公司盈利强不强,公司好不好,可公司贵不贵的问题却无法体现。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述50家公司自上市以来,最新市盈率和市净率所处的分位情况如下图所示:

筛选方法效果如何?

除了贵不贵之外,大家另一个关注的点就是这种方法选出的“核心资产”有效果吗?真能带来较好收益吗?

为此,我们将时间调回2019年5月份,在2018年报披露后,用同样的方法筛选出2019年“核心资产50”。这50家股票截至今年4月30日的一年时间里,有28家公司上涨,平均涨幅为15.14%。

再往回,2018年5月份,选出的2018年“核心资产50”,到了2019年4月底的一年时间里,上涨的公司有28家,平均涨幅为2.48%。

当然了,每个人的选股方法是不一样的,心中所认为的核心资产也是不尽相同的,你们心中的核心资产都是谁呢?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说出你心中的核心资产。

股市转好和外资进入有关系吗?

股市好转肯定跟外资进来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有多大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证监会官员认可外资提振股市

最近证监会官员以提问的方式认可股市上涨与外资的关系,该官员说“外资更多地进入并没有什么不好。谁能说今年股市的好转与外资进入没有关系呢?”

确实外资进来对股市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股市走好走强,A股最大问题就是缺钱,这与长期IPO压力、再融资压力、减持压力有着巨大的关系,在三架抽血机抽血下,市场较长时间都是缺少资金的,股市走势也是跌多涨少,外资进来,不管多少,都是增量资金,都可以缓解市场资金与筹码之间的尖锐矛盾,有助于股市走好;另外外资不断进来,说明外资看好A股未来走势,也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整个金融市场并不缺钱,像居民存款就是70万余亿元,问题是股市缺钱,信心提升了,居民存款就可能搬家进入股市,从而推涨股市,像今年居民进入股市就很积极,三月份有几百万投资者进场有1000万户僵尸账户复活,这就会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外资偏好流动性好业绩优良的权重白马股,长期持有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像格力电器、伊利股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股份等等都是外资重仓股,也是长期的牛股,权重白马股走强,不仅稳定了指数,也稳定人心,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今年大族激光因为外资持股超过28%比例被禁止买进,从大族激光走势看,相比于15年和16年的低点,涨幅还是超过一倍的,另一家也被外资买到爆的是上海机场也是牛气冲天,据媒体资料沪股通持有其上市及交易的A股总数的比例一直较高,2018年1月末与2018年末分别为32.08%、28.88%,2019年3月11日为29.63%。股价已经再度创出历史新高68.35元,持有的外资机构受益不浅,也带动国内投资者分享巨大涨幅的红利。

外资规模要理性的评价

市场对外资规模进入股市,市场分歧较大,乐观者认为超过万亿元外资等候进场,这是不是很客观。

这部分观点认为外资增量来自于MSCI指数提高A股纳入比例到20%,另一个是北上资金,三是加入新加坡富时中国指数,四是提高QFII比例,监管层预期是可以带来6000亿元增量资金,但部分媒体认为可达万亿元增量资金。

但是市场存在这么多增量资金,并不代表所有增量资金都会买进A股股票,因此真实的增量资金会少于理论上的增量资金。

像MSCI指数扩容。被动配置资金是必须配置的,但被动配置资金占比不大,占总资金的15-20%,提高到20%比例可以带来增量资金是800亿美元,被动配置也即是120-160亿美元。与800亿美元理论配置资金相差甚远。

另外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理论上有1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配置A股,但是QFII在2018年第二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1421.71亿元人民币,仅仅相当于或批投资额度1010.56亿美元的20%左右,可见增量资金很大但是可配置A股资金是要大打折扣的,不能太乐观。

北上资金存在马甲身份和波段割韭菜

北上资金一直被市场称之为聪明资金,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北上资金成名以后,就会被内地资金加以利用,穿一个马甲,冒充北上资金前来割韭菜,因此对于北上资金持股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要认为有北上资金买进就是价值投资,说不定就是放一个烟幕弹的市场操纵,因此要看相应股票的估值和基本面避免被北上资金迷惑而遭遇损失。

证监会就两次查处了内地资金冒充北上资金市场操纵行为。

市场有一种观点总是认为不要被外资抄了低,从18年北上资金流进力度和市场走势看吗,北上资金是亏了不少钱的,但今年应该收获巨大,笔者曾经对18年北上资金抄底和走势进行过统计,这里就不再赘述了。19年北上资金波段操作较为明显,已经改变了单边流进的状态,而是上涨多了就卖出跌多了就买进的波段操作,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

北上资金的资金进出,对市场权重白马股走势影响较大,给市场平稳运行带来一定的隐患,这是国内机构定价缺失的最大问题,跟随北上资金追涨杀跌,定价权已经让渡给了北上资金。

因此对于北上资金投资行为不要视之为神,过度神化北上资金的投资能力,从而跟谁北上资金胡乱操作。因为散户对于北上资金的流向信息是晚一步的,容易出现底部卖出高位买进的悲剧。

我们不在于北上资金买进什么,而是学习北上资金的投资理念,那就是关注基本面关注估值水平,而不是沉迷于概念股炒作,整天追涨杀跌,一旦出现投资亏损,就埋怨t+1交易机制,要求实行T+0交易机制。

能做为我们判断市场风向的一个指标吗?

我开始进行股市数据分析时,第一篇文章就是,回答北向资金真的聪明吗?

经数据分析和比对,发现北向资金是纯多头,一直在买入,根本没必要参考它的动向。

下面贴出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向资金真的聪明吗?》

媒体经常说北向资金是聪明资金,给人的印象是抄底逃顶、获利颇丰。用数据分析进行验证。以决定是否参考其动向。

结论先行:北向资金是多头,不管涨跌一直在买买买。根本不聪明!

相关系数分析:(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百度百科)(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1 ,1 ],当[ -1 ,0 ] 时,负相关;当[ 0 ,1 ] 时,正相关,0为不相关)

上表总结如下:

1、 累计流入与指数值均为负相关。

2、 沪股通净流入与涨跌幅相关度低,而深股通与指数涨跌幅相关度高。

曲线图分析

(因采用月的数据更直观,图表均为月数据)

沪股通与上证

深股通与深证

结合图表,找到相关系数背后的原因:

1、 累计流入与指数值负相关的原因:北向资金不管涨跌,一直在买,累计买入金额持续增加,纯多头。

2、 净流入与涨跌幅相关系数较大的原因是:虽北向资金一直在买入,但也受短期涨跌影响。

得出结论:北向资金一直在买买买,没能做到抄底逃顶,而且还反向操作。比如,在15年暴跌前、16年熔断时、18年3至9月阴跌时,沪股通持续在买入。根本不聪明!颠覆平常的认知。

我炒股的时候,也不用参考北向资金了。

那它不亏了?我也怀疑。结果真找到篇文章《外资也被割?北向资金两年流入2600多亿,但亏了186亿! 》——http://www.sohu.com/a/279738034_550430

股市里人人平等,我大A就是牛,外资也一样被收割。身为资深韭菜的我,猛然有些小愉悦 。原来我们都一样。哈哈。不过人家的钱,可能是别人的钱,亏了不心疼,就像基金一样。而自己的血汗钱啊,哎……

保险机构的资金是怎么投资的?

2017年第三季度,大型保险机构明显加大了对轻工制造、化工、交通运输、非银金融等板块的配置力度。但曾收到监管罚单或被市场诟病的激进型中小保险机构,却表现得并不怎么淡定,恒大人寿、华夏人寿等先后减持多家上市公司股权,收缩战线迹象明显。

上证报资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保险机构直接入市持股市值达到1505.34亿元,比第二季度的1252.54亿元,增加幅度约20%。从持仓市值比重来看,银行、医药生物、汽车、商业贸易、化工占据了保险机构持仓市值的前5位。其中,明显加大了对轻工制造、化工、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农林牧渔、通信、采掘、家用电器、休闲服务板块的配置力度;集中减持了房地产、电气设备、医药生物、有色金属、汽车、电子、传媒、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公用事业等板块。

不过,中小险资和大型保险机构还是形成了明显的分化,大型保险机构的持仓及持股情况较为稳定,新增或新进的多为低估值、跌幅较大、业绩表现较好的绩优个股,而中小险资,如恒大人寿、华夏人寿等由于激进型操作遭到监管和罚单之后,明显开始收缩战线,降低仓位。因此,玉名提醒股民在分析险资持股时,也要做好具体的分析。因为中小保险资金前期操作频繁,导致权益投资占比超过了30%,根据新规必须要进行减持。以恒大人寿为例,2017年第三季度,恒大人寿减持了金洲管道、中元股份、积成电子等多只股票。减持力度同样不小的,还有中融人寿。2017年第三季度,中融人寿共减持了鹏辉能源、真视通、曲美家居、华通医药、航新科技。此外,华夏人寿在第三季度减持了宝新能源。因此,股民对此要格外小心,很容易导致个股的局部跳水。

目前来看,险资重仓股有平安银行、农产品、万丰奥威、东吴证券、大秦铁路、山鹰纸业、三安光电、广深铁路、同洲电子、中航资本等。涉及到银行、保险、农业、交运、纸业等个股,大多是行业龙头,行业前景和股性均较为稳定,对于稳健型的股民来说,这种思路是可以复制。

但相比于国家队的中短期收益方面有差距,近期给大家汇总了QFII、国家队、险资、游资、机构资金的模式,如今已经相对完整了,股民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取舍和借鉴。

为什么有一只QFII同时现身于9只ST股的一季报股东榜中?

外资不是价投吗,为什么有一只QFII同时现身于9只ST股的一季报股东榜中?

大家好,我是牛哥说投资,目前是天风证券深圳福华路营业部的一名高级投资顾问,同时担任营业部期权投资专员的职位。

牛哥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关于外资投资A股的事情。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外资投资股票,那一定得是“巴菲特”那一套,“价值投资”的理论和投资体系。这一点,也没有错,至于中国的ST股票,是否值得投资,那就有另外一套说法了,关键是看这个公司值不值钱,有没有希望能够扭亏为盈,转危为安的可能性,毕竟在国内,ST股票,摘帽的也不在少数。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最核心的理论就是在价值低估的时候买入,价值高估的时候卖出。而这些ST股往往是价值被低估的,有一些还是央企或国企,所以退市的可能性就更小,如果该企业能够转亏为盈,转危为安,在还是ST的时候,投资是最安全的。

举例说明:ST大唐-大唐电信

股东明细: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大唐电信是在2018年4月27日正式被ST,股票名称有大唐电信变成了ST大唐,然后再今年2019年4月24日又成功摘帽,恢复成大唐电信。这样一来一回,中间时间长达一年多,我们看到股东信息也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个期间,股价明显被低估,但是大唐电信作为国企,是不可能退市的。

控股股东信息:

在这个期间,股价曾经最低达到4.48元,如果从最低算起,到今年2019年4月29日19.29,股价涨幅高达219%。

如果有机构在此期间,进行举牌或者买入,增持的话,那目前的收益是可想而知的。在公司股价被低估的时候,公司业绩亏损的时候买入,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对该公司非常了解才可以。

这家QFII就是法国兴业银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法国兴业银行出现在逾200只A股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上,其中有20只为ST股,其持有ST股的市值接近2亿元。在这20只ST股中,有13只是面临退市风险的*ST股。其中,*ST德奥已被暂停上市;*ST秋林董事长、副董事长双双失联;*ST凯瑞高管集体辞职、董事会差点凑不齐;*ST大控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所以这家外资机构,“法国兴业银行”这样类似的操作,也是在公司被严重低估的时候,甚至是亏损的时候买入,也并没有不对,主要是看未来公司,有没有可能恢复经营,恢复盈利,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国内,一般国企是很难退市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